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七十八章 曲高和寡

趙國公和秦國公?

樑儲有些茫然,再看自己那天上地下無所不知的老師,他卻發現陳獻章同樣有些始料不及,但那驚詫的表情一閃即逝,隨即又化作了鎮定。想到老師剛剛教導自己的那番話,少年得志的他不禁有些羞愧,但隱隱又有些欣喜。

雖說趙國公那是典型的武夫,可秦國公卻是父子兩代都有文名,哪怕不如那些進士及第的閣老尚書們,但老師今天也很風光了。

然而,趙國公和秦國公的光臨,彷彿只是一個前兆,不一會兒,匆匆趕到的就又有兩位侍郎,一位大理寺卿。而且人來了之後,還首先熱情地過來和陳獻章攀談幾句,樑儲最初還覺得興奮,喜悅,高興,可等一個兩個三個之後竟然又有人來,他就有些忙不過來了。

之前還擔心老師會在沒有朝官旁聽的情況下獨自登臺講學,現在看來……老師這陣仗根本就是遠超同儕!這簡直是排場大極了!

而陳獻章縱然寵辱不驚,但眼看一撥撥彷彿是踩點抵達的貴客就要耽擱了最初定下的時辰,他只能和剛剛抵達的兩位朝官打了個招呼,隨即歉意地表示,自己打算開講了。然而,他還根本沒有來得及把這打算付諸實施,外間就又傳來了一陣更大的動靜。

那是馬蹄聲和車軲轆聲,卻沒有一點一滴的喧譁。隨著這些聲響停在了門外,不過須臾,他就看到幾個年輕人簇擁著一個俊秀的童子出現在了自己的面前。

雖然心裡已經有所猜測,可是,當那個年紀不大的孩子走到了自己面前,隨即非常鄭重地拱手作揖時,他還是生出了深深的惶惑。

因爲對方非常坦然地報出了自己的身份:“白沙先生,欣聞今日你講學於此,孤特意請示父皇,前來旁聽,還請不要嫌棄孤冒昧。”

年少的太子就這麼真真切切出現在面前,口中說著謙遜得體的話,而那舉手投足之間,既有天家長久以來薰陶的氣勢,卻也帶著小兒的稚嫩和青澀。那一瞬間,陳獻章不禁有些恍惚,忍不住想到了自己出師時,老師的感慨。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不知道什麼時候,纔能有那樣的真正盛世。

當今皇帝也好,之前的睿宗英宗也好,乃至於再往前,追溯到開國的太祖和太宗那兩位皇帝,大明的歷代天子中,哪怕有好幾位被大臣吹噓推崇的聖君明主,但在士林們看來,卻大多有非常嚴重的缺陷,這其中最讓人難以忍受的,無疑就是驕橫獨斷。

這一點,太祖、太宗、英宗、睿宗和當今皇帝的驕橫獨斷最嚴重。而如今的太子,賢能與否他不知道,但至少謙遜溫和。雖然高宗和世宗也有人稱之爲謙遜溫和,但民間流傳的說法卻完全不一樣。那兩位倦政怠政,甚至還賣官鬻爵,做出的某些事情非常不堪。

因此,遇見一位竟然看似擁有如此可遇而不可求特質的太子,在最初的愣神過後,陳獻章慌忙行禮道:“太子殿下蒞臨,臣不勝歡欣,自當盡心講學,以求能爲殿下解惑。”

人在學廳的張壽,得知趙國公秦國公之後,七八位官員接踵而至,而後又是三皇子這個東宮太子親自蒞臨,他忍不住想到了和朱廷芳達成妥協之後卻又耍花招的孔大學士。

想到人不知道是打算拖到講學中途再來,還是原本打算姍姍來遲,衆所矚目,可得知了太子以及這麼多人來助陣的消息之後,那進退兩難的光景,他就很想笑。

只怕這個時候,孔大學士一定顧慮重重。來了,肯定要被人當作趨炎附勢,不來則被人當成厚此薄彼,正在那拼命糾結吧?朱廷芳還真是惡劣,那個所謂的妥協,所謂的需要孔大學士支持,是不是早就洞悉了這位閣老的性格,所以挖好了一個坑讓人跳?

想到這裡,張壽今天早就從三皇子口中確定人會來,因此就取消了原定給太子上課這一日程,他便站起身彈了彈衣角,自顧自地走出了學廳。雖然前兩位的講學,他只是站著聽了一會兒就走了,但今天他不妨去露個臉。反正他不是孔大學士,不怕被人說趨炎附勢。

作爲太子的老師……之一,太子出現的地方,他也跟著現身,那是理所當然。

當張壽悄然進入大講堂的時候,就只見這裡仍然是陣陣騷動。很顯然,對於太子殿下的駕臨,不少舉子都顯得非常興奮。這其中,有曾經來聽過張壽講學而有幸目睹過太子殿下的,也有僥倖搶到一張入場券,壓根沒想過那麼多的,更有仰慕崇仁學派那些大儒的。

總而言之,哪怕今天陸三郎和紀九齊良都來了,三個人帶著衆多公學的學生在那彈壓秩序,仍然沒能讓人羣恢復平靜。

尤其是當張壽氣定神閒地來到前頭,在和三皇子見過禮後,稍稍錯後地坐在人側後方時,那就更是如此。畢竟,張壽之前兩次講學,一次沒來,一次是中途悄悄過來,沒有聽完就悄悄離開,這是有人親眼看到的。

張壽卻仿若沒看到那些視線,見三皇子高興地回頭對他說了一句老師你來了,他就衝著小小的太子殿下點了點頭,隨即輕聲說道:“白沙先生雖說是崇仁學派的弟子,但學成之後,好像又有繼承和發揚,他的老師吳康齋說的是理,而他重的是心,太子殿下不妨好好聽聽。”

至於人會說得晦澀難懂,還是會說得簡單易學,他就沒辦法擔保了。畢竟,這些名士大儒講學的習慣和態度,張壽並不太瞭解。然而,他並不介意再送上另外一個順手人情。

“不過,今天跟隨白沙先生一塊過來的,還有他的得意弟子,明年要參加會試的樑儲粱叔厚。他既然是這樣的少年英才,那麼應該對老師的學說相對了解,不如我請他過來,也好隨時給太子殿下做一些講解,如何?”

三皇子登時大喜過望。張壽這個建議簡直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要知道,他比很多公學的學生還要年紀小,哪怕在皇帝的啓蒙之下早早就認字寫字,也聽過不少古今典故,如今已經正式開始讀四書,然而……年紀小,讀書時間短,畢竟是硬傷!

因此,他不假思索地重重點頭道:“老師所言極是,還請將那位樑公子請來!”

樑儲此時此刻正站在臺下一角,興奮地掃視著今天的賓客。如果說前兩天那兩位講學者都算是得到了很熱烈的反響,那麼,今天老師講學還沒開始,這聲勢就已經空前絕後了。而且,太子殿下都說了是請示皇帝之後趕過來的,那老師真是名動天聽啊!

正想得眉飛色舞時,他就聽到了一個聲音:“叔厚,叔厚!”誰在叫我?正出神的樑儲有些茫然地擡起頭來。

今天來的也有不少廣東士子,雖說他們大多都曾經聽過陳獻章的講學,但這是在京城,很多人都擔心在廣東名聲赫赫的白沙先生,那名聲在京城不夠大,到時候萬一來聽講的人不多不好看,所以搶到了最早的那些入場券。

可此時樑儲循聲望去,卻發現那並不是同鄉。那竟然是坐在太子側後方的張壽在朝自己招手!這是要他過去嗎?可那邊坐著太子殿下,這難不成是要把他介紹給太子?

少年人總有一番揚名立萬的心思,哪怕覺得這是天上掉餡餅,樑儲猶豫片刻,可當看見那個小小的太子殿下正朝著自己微笑頷首時,他的心裡就不禁滾燙了起來,一時立刻就打算趕上前去。可他纔剛走出第一步,就聽到了一個無比熟悉的聲音。

“叔厚,謹言慎行,不要被外物迷惑了心。”

樑儲打了個激靈,猛然間想起陳獻章往日教的那些點點滴滴,整個人立刻清醒了過來。然而,他還是快步上了前去,等行過禮後,他就只見張壽竟是朝旁邊挪了一個位子,隨即對他點頭笑道:“叔厚,太子年少,你坐到這邊,一會兒白沙先生講的那些,你來做個解說。”

此話一出,樑儲登時恍然大悟。雖說老師講學的時候大多力求淺顯易懂,可終究是有門檻的。而以太子這般年紀,別說全部聽懂,能領悟一星半點那就很了不起了。想到太子這麼敬重自家老師,親自前來聽講,他立刻覺得肩頭責任重大。

所以,他連忙肅然拱手應道:“臣一定盡力而爲!”

陪同過來的幾個侍讀你眼望我眼,有人殷羨,有人嫉妒,也有人不以爲然。畢竟,他們都覺得自己也能勝任這個釋讀者的工作。

然而,等到陳獻章在簡短的開場白之後,逐漸上了正題,他們最初還在心裡默默想著如果換成自己,那該怎麼對三皇子一一釋讀,但很快,他們就發現自己沒有這個餘裕了。

從自得之道,到天地吾三者的論證,再到論證理和心的區別和統一……不只是他們,不少平日更多地致力於舉業,很少去思考,又或者只對文章詩詞感興趣,而不會去思考這些複雜事物的舉子們,聽著聽著都覺得一個頭兩個大。

而不僅僅是他們,就連端端正正坐在最前端的三皇子這個太子,聽著樑儲那極力求簡的解說,他依舊難以避免地露出了茫然無措的表情。

這都是說得什麼?爲什麼樑儲解釋了一番之後,他每一個句子都大概能聽懂,合在一起就不明白是什麼意思了?

張壽一看三皇子那表情,就知道這位太子殿下現在是什麼樣的心情。如果只是聽過就當耳邊風,只當聽個趣味,那也就算了,偏偏三皇子是認認真真去聽,而且還大概在努力思考。然而,一個世界觀都尚未健全的孩子聽大牛講和道德聯繫在一起的哲學,想想也令人心塞。

而且,他能感覺到,陳獻章那是故意的,因爲在他的印象中,枯燥的哲學也能被某些名師講得生動有趣,絕不至於這麼艱深。而之前嶽山長和徐山長的講學也曾經很吸引人。當然,也可能這年頭的哲學就是這麼晦澀,畢竟想當初他講學的方式曾經引起過不小的質疑。

而在太子身後盡力解釋的樑儲,一面講一面震驚,到最後竟是不知不覺停了下來。老師這講得太深了吧?按照老師從前的講法,吾和心是要在最後才涉及到的,現在從一開始就把天地和吾的關係剖析成這樣,別說太子殿下,底下的舉子們有多少能聽明白,會思考?

雖說在科場上能千軍萬馬殺出來考中舉人的,確實有很多都是一代人傑,可也有不少人是靠背出無數制藝時文的範文,然後幸運突出重圍的。等到這些人聽完之後卻毫無所得,會不會出去說,老師名不副實?

見樑儲自己都已經有些迷惑了,張壽不得不思考了一下,然後在旁邊低聲說道:“太子殿下,理也好,心也罷,其實歸根結底,都是一個怎樣看世界,怎樣看自身的問題。如果說,算學和物理這樣的學問,是從實際操作出發,從一個領域來審視世界,那麼……”

他組織了一下自己的語言,希望能夠儘量讓三皇子聽懂:“那麼,白沙先生所說的這些,就是從整體一個世界,也就是天地爲出發,加以概括和理解……”

竭盡全力地解釋了一下哲學和一般科學的關係,儘量避免用方法論之類的形容方式,張壽見三皇子有些爲難地點了點頭,他就繼續說道:“白沙先生應該不知道太子殿下今日要來,所以說的這些,是針對那些曾經思考過天地人,思考過理和心這些基本概念的舉子。”

畢竟臺上陳獻章仍然在講學,張壽的聲音並不算很大,但他講的話,後三排的人依舊是能夠聽清楚的。少數正聽得如癡如醉,眉飛色舞,茅塞頓開的那些人且不提,比三皇子好不了太多,又或者本來就只是帶著功利心刷個存在感的舉子們,卻不禁面面相覷。

雖說在這種場合不可能一傳十十傳百,但還是有那些聽不懂的人悄悄把張壽的話往後傳。至於有幸和三皇子坐得距離近的那些人,甚至都顧不得臺上陳獻章在講什麼,而是豎起耳朵偷聽張壽和三皇子的談話。而不但是他們,就連趙國公和秦國公也不禁分心二用了起來。

“怪不得父皇說,有些讀書人會做事,有些讀書人會做人,有些讀書人卻會思考。”三皇子一面說一面回憶父皇的話,漸漸展顏笑道,“會做事能思考的,纔是真正的讀書人。”

第三百零八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七百八十三章 好有道理第六百三十六章 慈心不慈第六百零一章 貴人年年有,今日偏最多第五百六十八章 誰是奸佞小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不良和皇子都交給你了第七百五十一章 花言巧語的境界第二百七十三章 婚期何日第六百四十六章 疏不間親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物降一物第四百零五章 君子行徑第一百一十八章 司禮監的底子,紛爭的源頭第七百八十一章 怨氣第七百三十五章 跌宕起伏第五百八十五章 誰難倒了誰?第六百四十七章 萬鈞第一百八十八章 國事家事第五百四十六章 人小鬼大第五十一章 救錯人了……第六百零七章 沒錢沒勢,思路清奇第六百六十三章 九出十三歸第二百九十五章 葡萄架子倒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紈絝擅長的領域第四百零七章 請千萬留他一條命第六百五十二章 職責所在第二百九十八章 恰同學少年第四百九十二章 翻版必究?第一百五十二章 曲項向天歌第一百二十七章 情難自禁第八百七十五章 圖窮第五十五章 誰怕誰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小姐的起牀氣第五百零八章 嘉爾志高華?第一百四十三章 聲聲驚堂木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如辭京去?第四百零八章 鐵公雞第三百二十九章 託之以家業妻兒第五百零四章 就是賴你!第四百一十一章 風景這邊獨好第六十六章 留宿慶安堂第六百二十三章 名實相符第五百八十三章 冠禮如戲第一百三十一章 先立業,後成家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園本是大觀園第四百二十五章 奉旨試吃?第四百五十七章 道不同第三百三十八章 美人帶刺第五百二十五章 傳話請講學第二章 童養……婿第二百六十九章 教不嚴,師之惰第三百九十三章 別把欽使當二小子第四百九十四章 求同存異第一百二十六章 看劍!第七百六十七章 會客,師生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出題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君再上轎第八十章 告慈母第五百二十二章 刺心暖心,晴天霹靂第三百六十八章 死有萬千難第二百五十四章 遣將不如激將第三百二十五章 禮賢下士?第六百三十五章 冊命第七十七章 我信了你纔有鬼!第八百四十五章 父子夜遊第七百九十二章 今夜不能眠第四百四十章 興隆茶社的預熱日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養廢物第五百四十四章 請君同參觀第七十章 負荊請罪第四百零八章 鐵公雞第八百六十九章 將心比心,繼續忽悠第七百七十五章 捧場,頭鐵第六百零三章 不走尋常路的大戲第四百五十三章 規則是用來歪的第八百七十一章 蜂擁第六百九十七章 吃苦教育第八百一十五章 弄璋第六百六十四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第三百零五章 棍下留人?第七百五十六章 降伏第三百一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七百零八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六百三十二章 保媒拉縴,醉翁之意第一百零四章 自投羅網的陸尚書第七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四百七十一章 慈父和嚴師第七百五十二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八百一十六章 戳戳第三百零五章 棍下留人?第八十九章 衣冠簇新迎聖駕第五百零二章 巧言令色第六百六十四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第十二章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五百一十二章 深坑第二百五十二章 刮目相看第三十七章 葛……葛……葛第三十三章 扯起虎皮做大旗第六百三十六章 慈心不慈第八百章 證明第四百二十三章 奇妙的木人
第三百零八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七百八十三章 好有道理第六百三十六章 慈心不慈第六百零一章 貴人年年有,今日偏最多第五百六十八章 誰是奸佞小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不良和皇子都交給你了第七百五十一章 花言巧語的境界第二百七十三章 婚期何日第六百四十六章 疏不間親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物降一物第四百零五章 君子行徑第一百一十八章 司禮監的底子,紛爭的源頭第七百八十一章 怨氣第七百三十五章 跌宕起伏第五百八十五章 誰難倒了誰?第六百四十七章 萬鈞第一百八十八章 國事家事第五百四十六章 人小鬼大第五十一章 救錯人了……第六百零七章 沒錢沒勢,思路清奇第六百六十三章 九出十三歸第二百九十五章 葡萄架子倒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紈絝擅長的領域第四百零七章 請千萬留他一條命第六百五十二章 職責所在第二百九十八章 恰同學少年第四百九十二章 翻版必究?第一百五十二章 曲項向天歌第一百二十七章 情難自禁第八百七十五章 圖窮第五十五章 誰怕誰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小姐的起牀氣第五百零八章 嘉爾志高華?第一百四十三章 聲聲驚堂木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如辭京去?第四百零八章 鐵公雞第三百二十九章 託之以家業妻兒第五百零四章 就是賴你!第四百一十一章 風景這邊獨好第六十六章 留宿慶安堂第六百二十三章 名實相符第五百八十三章 冠禮如戲第一百三十一章 先立業,後成家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園本是大觀園第四百二十五章 奉旨試吃?第四百五十七章 道不同第三百三十八章 美人帶刺第五百二十五章 傳話請講學第二章 童養……婿第二百六十九章 教不嚴,師之惰第三百九十三章 別把欽使當二小子第四百九十四章 求同存異第一百二十六章 看劍!第七百六十七章 會客,師生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出題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君再上轎第八十章 告慈母第五百二十二章 刺心暖心,晴天霹靂第三百六十八章 死有萬千難第二百五十四章 遣將不如激將第三百二十五章 禮賢下士?第六百三十五章 冊命第七十七章 我信了你纔有鬼!第八百四十五章 父子夜遊第七百九十二章 今夜不能眠第四百四十章 興隆茶社的預熱日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養廢物第五百四十四章 請君同參觀第七十章 負荊請罪第四百零八章 鐵公雞第八百六十九章 將心比心,繼續忽悠第七百七十五章 捧場,頭鐵第六百零三章 不走尋常路的大戲第四百五十三章 規則是用來歪的第八百七十一章 蜂擁第六百九十七章 吃苦教育第八百一十五章 弄璋第六百六十四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第三百零五章 棍下留人?第七百五十六章 降伏第三百一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七百零八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六百三十二章 保媒拉縴,醉翁之意第一百零四章 自投羅網的陸尚書第七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四百七十一章 慈父和嚴師第七百五十二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八百一十六章 戳戳第三百零五章 棍下留人?第八十九章 衣冠簇新迎聖駕第五百零二章 巧言令色第六百六十四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第十二章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五百一十二章 深坑第二百五十二章 刮目相看第三十七章 葛……葛……葛第三十三章 扯起虎皮做大旗第六百三十六章 慈心不慈第八百章 證明第四百二十三章 奇妙的木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城县| 昆山市| 行唐县| 游戏| 通辽市| 饶阳县| 林芝县| 炉霍县| 宝兴县| 吴川市| 翁牛特旗| 普安县| 孙吴县| 秦安县| 唐河县| 鸡泽县| 博爱县| 霞浦县| 北流市| 民和| 新巴尔虎右旗| 裕民县| 容城县| 博客| 宜君县| 泽州县| 肥西县| 盐城市| 盐亭县| 石渠县| 汝州市| 寿宁县| 名山县| 威海市| 卢湾区| 克什克腾旗| 镇沅| 赫章县| 胶州市| 五大连池市| 乌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