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上)

折彥沖和楊開遠幾乎是同時回到燕京,聽說楊應麒手裡有錢,折彥衝才鬆了一口氣。不久陳正匯、郭浩相繼來到,再過幾日,一批數量甚大的官辦商團陸續開到,折允武也被護送到塘沽,只等折彥衝命令一下,就要代父監國了。

眼見兵、糧、人都已逐步到位,但直到韓昉到達燕京,折彥衝的北征命令還是未下,只命蒙兀爾爲前鋒先行出塞。

韓昉見折彥衝時,身邊別無他人,連楊開遠也不在,他稟報了京畿路交通、物資等情況後,又問:“陛下,可敦城存亡未卜,如今錢糧兵員都已有了著落,但陛下卻還未下令,可是顧慮著什麼?”

折彥衝道:“不錯。我擔心我北上以後,南邊會出問題。”

韓昉問:“會出什麼問題?”

折彥衝沉吟甚久,說道:“我怕楊應麒一個人穩不住中樞。”

韓昉道:“既然擔心楊相穩不住中樞,何不再調一位能幫楊相穩住大局的人入塘沽坐鎮?”

折彥衝哦了一聲,問:“調誰?”

韓昉道:“狄議長已在塘沽,不過陛下仍有疑慮,想必是認爲光有狄議長坐鎮是不夠的。既然如此,便只有再調陛下幾位弟弟中的一位進京,協理政務。”

折彥衝道:“調誰?”

韓昉道:“二將軍曹元帥,負責黃河防務重任,萬萬不能離開。”

折彥衝道:“不錯。”

韓昉又道:“三將軍楊元帥坐鎮燕京,此事陛下必然已有安排。”

折彥衝道:“不錯。”

韓昉又道:“五將軍……臣斗膽猜測,陛下此次北征,或許在軍事上需要五將軍移兵協助。”

折彥衝道:“不錯。我打算讓五弟移師臨潢府,巡大鮮卑山兩麓,以作呼應。”

韓昉又道:“六將軍蕭元帥又在可敦城,剩下的,就只有四將軍了。”

折彥衝沉吟片刻,說道:“四弟在東海監視趙構,責任也不輕。否則恐怕又有當年之事。”

“不然。如今南北形勢,已與當年真定大難之後不同,而四將軍之在不在東海,亦已無妨,臣請爲陛下析之。”韓昉道:“渭南、魯南,我軍都有嚴密防備,這一點便與當初南線空虛不同,此其一;漢宋水師,我強彼弱,趙構就算有意行倒行逆施之事,也必從陸路來,而不從水路來,若從陸路來,則邊防重任在趙立、種彥崧,而不在四將軍,此其二;四將軍就算北歸,南宋水師,自保尚不知能否,縱然有意襲擊我東南海島,流求、麻逸之水師也必能自保反擊,此其三;陛下欲留四將軍於東南,想是有威懾之意,然中樞既在塘沽,海路通達,若朝廷有威懾江南小朝廷之意,小則由四將軍在中樞遙控水師,大則由監國命四將軍南下,此二策比之留四將軍在東海,就算時日上有所遷延,亦不過旬日之間,無妨軍國大謀,此其四。故此韓昉方敢進言:若四將軍進入中樞,於東南防務,並無大礙。”

折彥衝點了點頭,說道:“只是如今中樞文武均已分定,並無恰當之職位與四弟。”

韓昉道:“陛下擔心的,是楊相獨木難撐,所以要調一位兄弟進入中樞坐鎮,而並非需要四將軍真的執掌軍政。所以調四將軍入駐塘沽,並不需要一個實缺,只需找個正順之名,就可以了。”

折彥衝問:“你可有主意?”

韓昉道:“聽說建都之事,要延緩了。”

折彥衝道:“不錯,那筆錢,已經調出來支付北征了。”

韓昉道:“建都終究是大事!別的不說,陛下總不能老在軍營、臨時行在接見高麗、西夏諸國的使者吧?將來征服了漠北,也需要一座偉哉壯哉之都城,方能令漠北諸族的王公酋長折服。所以此事宜早不宜遲。”

折彥衝道:“可是現在我們沒錢。”

“楊相或許已經沒錢了,他也兼顧不到這裡。”韓昉道:“但是陛下幾位弟弟裡,於貨殖上極通透的,還有一人。”

折彥衝聽到這裡露出了微笑:“四弟?”

“正是。”韓昉道:“知人莫過於陛下。陛下既知四將軍之能,何不人盡其用?”

折彥衝道:“這建都總監之職,我和應麒本來是屬意於開遠,現在開遠要全心全意對付宗翰,實在分不開身來,若讓老四來接手,倒也合適。好,你就以副總理大臣身份,奏請此事,讓應麒議議,如果沒問題,就呈上來我批。”

韓昉揮筆立就,擬好了文書,以六百里加急當日就傳到了塘沽,楊應麒接到後爲之一愕,將韓昉的奏請傳示陳顯、張浩,以及剛剛回來的陳正匯、郭浩。

張浩、郭浩一時都無表示,陳正匯眉頭緊皺,楊應麒又將奏請遞給了在場聽政的折允武,待他看了後問道:“你覺得如何?”

折允武將韓昉的文書看了兩遍,一時間卻看不透其中的奧妙,但楊應麒問起,不能不答,便說:“韓大人這奏請有些多餘了,京畿文有七叔,武有三叔,還要四叔來,這……嗯,允武雖然也想念四叔,只是覺得此事沒有必要。”

楊應麒又問其他人的意見,陳正匯道:“太子所言有理,不過韓昉是到了燕京之後才發來的書信,想必有他的考慮,不如先召他來塘沽詳細詢問。”張浩、郭浩也道:“臣附議。”

楊應麒又問陳顯,陳顯道:“韓昉人在燕京,必然是得到了我們所未知道的信息。召他來問,雖然是萬全之策,但一來一回,太費時間。眼下北征大事在即,有道是:兵貴神速。兵機不可耽誤。依老臣看,不如且批覆了,遞交陛下決斷。”

楊應麒點頭道:“陳老所言正是。”便領幾個副宰相署了名,陳正匯不落款,算是他保留了意見。不過以楊應麒爲首的宰相以及其他幾個大臣都已經贊成,只要折彥衝再加璽,這道命令便算有效。

衆臣退出去後,折允武對楊應麒道:“七叔,這件事情,我看不懂。”

楊應麒微微一笑道:“陳顯其實是贊成此事的,只是他要給你留點面子,所以說的委婉。陳正匯不贊成此事,但他爲了顧全大局,所以沒有激烈反對。張浩、郭浩則在兩可之間,見我署名,他們也就跟著畫押。”

折允武道:“這麼說來,七叔也是贊成此事的了?”

楊應麒卻不說自己贊成,也不說自己反對,只是道:“韓昉是在大哥身邊發來這份文書,所以這件事情,其實是大哥的意思。”

折允武恍然大悟,隨即有些慚愧:“我……我竟然沒想到這一點。他們心中一定都在笑我。”

楊應麒微笑道:“他們怎麼會笑你?我們都是幾十年混出來的老油條了,經歷的事情多了,見事就快。你以後多聽聽,多想想,就會成熟起來的。我們當年像你這麼大的時候,也未必能這麼快就想到這一點。”

щшш⊕ Tтka n⊕ ¢ Ο

折允武卻搖頭道:“其他幾位大臣在我這麼大的時候,也許也想不透,但七叔你在我這麼大的時候卻一定能想透了。父皇、母后和二叔三叔他們都提到過的,你像允文這麼大的時候,已經在和阿骨打公公他們交手了。”

楊應麒呵呵一笑說:“那個啊……那個是逼出來的。不過小時了了,大時未必,經過了這麼些年,我也不見長進了多少。”

折允武支頤想了許久,說道:“可是我還是想不通父皇爲什麼要調四叔來京畿。七叔,你說,父皇這麼做到底是爲了什麼?”

“這個啊……”楊應麒道:“這個問題,得你自己想纔想得明白,我沒法跟你說。”

折允武問:“爲什麼?”

楊應麒道:“沒法說,就是沒法說。這就叫言不盡意,要你自己去體會、揣摩,才能真正明白。”

第314章 割地之議(下)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138章 燕京襲取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下)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七十二章 下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上)第12章 鷹兔(下)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17章 建村落(下)第231章 山東進退(下)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202章 自辱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165章 陰陽第165章 陰陽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下)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322章 刀馬佛經(下)第343章 罷相(下)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333章 靈壽墳(下)第208章 陳家貨(下)第193章 秦檜第172章 信任第126章 童貫巡邊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上)第352章 勤王(下)第189章 國債第193章 秦檜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下)第5章 出谷(上)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上)第21章 配佳偶(下)第26章 兵滿萬(上)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165章 陰陽第15章 誓約(下)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下)第204章 思良將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上)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上)第9章 塞外(上)第312章 連環衝擊(下)第2章 部勒(下)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上)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上)第316章 塘沽民心(上)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315章 兵來將擋(下)第153章 空城計第199章 老臣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2章 部勒(上)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上)第338章 洗衣槌(下)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上)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下)第9章 塞外(下)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上)第180章 異第175章 間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下)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上)第181章 責第10章 絕地(下)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355章 姻幻(上)第42章 貳臣歸附(上)第9章 塞外(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上)第50章 進退之間(上)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下)第355章 姻幻(下)第129章 仁義之師>第12章 鷹兔(上)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137章 危疑反覆>
第314章 割地之議(下)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138章 燕京襲取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下)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七十二章 下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上)第12章 鷹兔(下)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17章 建村落(下)第231章 山東進退(下)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202章 自辱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165章 陰陽第165章 陰陽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下)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322章 刀馬佛經(下)第343章 罷相(下)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333章 靈壽墳(下)第208章 陳家貨(下)第193章 秦檜第172章 信任第126章 童貫巡邊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上)第352章 勤王(下)第189章 國債第193章 秦檜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下)第5章 出谷(上)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上)第21章 配佳偶(下)第26章 兵滿萬(上)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165章 陰陽第15章 誓約(下)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下)第204章 思良將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上)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上)第9章 塞外(上)第312章 連環衝擊(下)第2章 部勒(下)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上)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上)第316章 塘沽民心(上)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315章 兵來將擋(下)第153章 空城計第199章 老臣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2章 部勒(上)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上)第338章 洗衣槌(下)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上)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下)第9章 塞外(下)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上)第180章 異第175章 間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下)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上)第181章 責第10章 絕地(下)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355章 姻幻(上)第42章 貳臣歸附(上)第9章 塞外(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上)第50章 進退之間(上)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下)第355章 姻幻(下)第129章 仁義之師>第12章 鷹兔(上)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137章 危疑反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察布市| 临颍县| 新和县| 北票市| 无极县| 夹江县| 东至县| 美姑县| 沿河| 洞口县| 辽中县| 安平县| 凤阳县| 恭城| 香河县| 武宁县| 易门县| 上虞市| 伊川县| 罗江县| 民和| 凤山县| 新化县| 双江| 迭部县| 崇州市| 建水县| 呼伦贝尔市| 巫山县| 碌曲县| 云阳县| 上栗县| 黔东| 汕头市| 阳原县| 中超| 思南县| 夏津县| 木兰县| 长海县| 罗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