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

當(dāng)初聽說合不勒來會師,蕭鐵奴便派剌察爾去接應(yīng)。他自己的隊伍漸漸接近土兀剌河流域,又得到了種去病的實訊,穆沁派了使者來報:種去病前軍已經(jīng)奪取了可敦城,如今正在維州與耶律鐵哥相持,可敦城有糧草無數(shù),現(xiàn)由穆沁鎮(zhèn)守,只等蕭鐵奴去會師。

進入鎮(zhèn)州地界,穆沁來接,蕭鐵奴便問:“城內(nèi)真有那麼多積糧?”

穆沁道:“這鎮(zhèn)州是舊遼西北招討司所在地,也是西北諸族朝覲、通商之所,貨物集聚甚多,尤其鎮(zhèn)州附近,不但水草豐美,而且有舊遼歷代屯軍開墾出來農(nóng)田,所以不但牛羊極多,而且穀物堆積如山。蕭帥進城一看就知道了。”

蕭鐵奴大喜,即命大軍開進可敦城。一路行進,果見沿路皆有頗成規(guī)模之農(nóng)田,看那些灌溉系統(tǒng),顯然是不知經(jīng)營了多少年纔有的成果,心想:“漠北地方有這麼大片的農(nóng)田,確實不易。”

大軍進城,城內(nèi)尚有數(shù)萬軍馬眷屬,種去病卻不在城中。原來種去病統(tǒng)領(lǐng)了主力去追耶律鐵哥了。城內(nèi)軍馬中有三千漢軍,已經(jīng)升爲(wèi)都尉蕭駿也在其中。

蕭鐵奴召了兒子來問種去病攻打可敦城以及出發(fā)的詳情,蕭駿道:“當(dāng)初我們進逼至此處,是穆沁將軍先到達攻城,耶律鐵哥本在城內(nèi),見種去病將軍領(lǐng)大軍合圍,連夜撤走,他們只來得及帶走牛馬,卻來不及帶走穀物食糧。種將軍派人檢查了城內(nèi)的糧草水源後,便留下穆沁將軍守城,等候蕭帥,自己領(lǐng)了大軍去追耶律鐵哥了。”蕭駿說這些話時沒帶半點情感,好似蕭鐵奴真的只是他的主帥。

蕭鐵奴點了點頭,不問別的,先派人去點算糧草丁口。

當(dāng)初種去病出長城舊址,原有漢軍一萬人,穆沁等胡漢諸將率大定府六萬軍馬前來回合,其中兩萬爲(wèi)蕭字旗舊部,剩下四萬爲(wèi)不想留在大定府的漠北諸族,這四萬人裡,男女老幼都有,戰(zhàn)鬥隊伍約爲(wèi)一萬五千。這次種去病北來,一路或戰(zhàn)鬥或者招降,兵丁人口有所損益,到了可敦城,連同城內(nèi)人口共得七萬人。

而蕭鐵奴和託普嘉分手後,除直系一萬大軍外,還有臨潢府來會合的兵馬一萬多人,他清點可敦城內(nèi)丁口,知道種去病此去共帶走了胡漢軍馬三萬五千餘人,留下的漢軍只有三千,穆沁所統(tǒng)胡族戰(zhàn)士不到一萬,此外便多是家眷牧民。這番清點之後,蕭鐵奴便知種去病的意思,對穆沁道:“鎮(zhèn)州水草豐美,和你們老家水土又近,不如你們便在此牧馬,我表你爲(wèi)此地各族之首,永爲(wèi)大漢鎮(zhèn)守北疆,如何?”

穆沁連忙磕頭謝恩。蕭鐵奴又道:“城內(nèi)城外的牛羊似乎少了些。”

蕭駿道:“牛羊多被種將軍帶走了,穀物卻多留下,帶走的不多。再說,城內(nèi)穀物實在太多,也帶不去多少。”

蕭鐵奴點了點頭,知道漠北行軍,驅(qū)牛羊易,運穀物卻麻煩,所以種去病自己帶走牛羊以攻,留下穀物給自己以守。便對穆沁等道:“走,我先看看你們說的如山谷物去。”

到了第一座糧倉,穆沁親自打開倉門,裡面果然都是糧食,穆沁道:“這座糧倉我們才進城時都還沒動,種將軍除了帶走大批牛羊外,也帶著許多麥子、穀子,不過他就算把所有牛背都馱滿了,最多也只能帶走這座糧倉的兩成積蓄。”

蕭鐵奴進倉看了又看,忍不住大笑起來,問蕭駿:“城內(nèi)像這樣的糧倉,還有幾座?”

這時蕭駿還沒意識到蕭鐵奴在一些很關(guān)鍵的問題上都會問自己,只是老老實實地回答道:“還有四座。”

蕭鐵奴又問:“你都看了嗎?穀物堆的可滿?”

蕭駿道:“我都看了,其中三座穀物都沒怎麼動過。有一座也只剷下了一小角陳谷。”

蕭鐵奴大笑道:“耶律鐵哥這蠢豬!他臨走之前,就該一把火燒了纔對,如今留下來給我做軍資,這漠北我是要定了!”

出了糧倉,侍衛(wèi)來報:可敦城的州府已經(jīng)換了牌匾,房屋各處也已檢查清理過,請大帥入住。蕭鐵奴便領(lǐng)諸將進了帥府,下令擺酒賀勝。

第二日穆沁來請,說道:“種將軍去了多日,勝敗未知。如今大帥已經(jīng)入城,我守城的任務(wù)便已完成。末將請領(lǐng)一支人馬,去接應(yīng)種將軍。”

蕭鐵奴許了他,讓他帶一萬兵馬前往增援。穆沁走後,蕭鐵奴命文書擬信,向中樞報捷。

左右道:“現(xiàn)在便報捷,太早了吧?”

蕭鐵奴笑道:“你們不懂!漠北爭戰(zhàn),戰(zhàn)局之所以變幻莫測,只在兩件事情上。一是道路,二是糧草。不知道路,這仗便沒法打;沒有糧草,這仗便打不長。這可敦城是漠北的心臟。通往各方都極方便。如今漠北諸族分崩離析,我放著幾萬大軍在此,四處征討諸族,不愁不勝。我和去病的軍隊加起來,更足以縱橫草原!萬一戰(zhàn)況不利,還可以隨時退回可敦城嚴防密守!我原本還顧慮著沒有糧草。要知此地離燕京需經(jīng)數(shù)處沙漠,數(shù)處草原,一百萬擔(dān)的糧草運到這裡,路上先吃了五十萬擔(dān)——更別說一路都無人煙,強盜叢出,真要將糧食運到這裡,一百萬擔(dān)出發(fā),能到這裡的恐怕剩下不到十萬擔(dān)!所以漢地的軍隊若是來得少了,征服不了漠北;來得多了,在這裡又呆不長。漠北諸族見我們勢大,也不用和我們打,只要找個地方一躲,過個幾個月,我們就得乖乖退回漠南去,這裡便仍然是他們的天下。但如今放著許多穀物在此,我們幾萬人也夠吃得一二年。一年之後,什麼大事都定了!”

諸將聞言無不欽服。

蕭鐵奴說到這裡忍不住哈哈大笑,對文書道:“擬信!擬信!有多好的詞都給用上!就告訴大哥:漠北大勢已定!大哥若要打雲(yún)中河南,儘管打去!不用顧忌北邊了!等我將這邊收拾乾淨(jìng),就領(lǐng)兵南下,把西夏也給滅了。哈哈,到時候胡漢萬里河山,都歸我們兄弟所有了!”

蕭鐵奴正要擺慶功宴,忽然城外傳來急報,卻是蕭鐵奴派去監(jiān)視剌察爾的副將遣來的信使。這信使形狀極爲(wèi)狼狽,倒像打了敗仗回來一般。

蕭鐵奴見到,先有三分不喜,問道:“出什麼事了?”

那信使?jié)M臉灰土,也來不及去抹,沙啞著聲音道:“蒙古……蒙古部!他們不是來會師的,是來打我們的!”

蕭鐵奴一呆,哼道:“那剌察爾呢?他也背叛了麼?”

“沒有。”那信使道:“但他和合不勒馬上交涉,卻被合不勒一頓痛罵,雙方交鋒,我軍大敗。”

蕭鐵奴怒道:“廢物!”又問:“合不勒有多少人馬?”

那信使道:“約有七八千,不上一萬。”

蕭鐵奴哼了一聲,那信使又道:“有一件事情古怪。”

蕭鐵奴便問什麼事情古怪,那信使道:“合不勒責(zé)問剌察爾時,我聽得懂他們的話,好像是剌察爾做了什麼對不起蒙古部的事情。”

蕭鐵奴道:“剌察爾對不起蒙古部?那是他們部族間的恩怨了?”

“不完全是……”那信使道:“其實合不勒不但說剌察爾對不起蒙古部,而且說我們大漢……說我們大漢忘恩負義。”

蕭鐵奴一呆,隨即喝道:“這是什麼話!合不勒幫過我們漢部,這不錯。我們大漢暫時沒報答他們,那也是雙方離得太遠。如今我北上,其中一件大事就是要封合不勒作大官。說我們還沒報答他可以,說我們忘恩負義,哼!哪裡來的說法。”

那信使道:“當(dāng)時剌察爾說話有些含糊,合不勒又很惱怒,我在隊伍中,聽得不甚明白,只是聽到合不勒不停地怒責(zé)剌察爾,其中一件事情合不勒說了好幾次。”

蕭鐵奴問:“哪件事情?”

那信使道:“合不勒說剌察爾不應(yīng)該把答應(yīng)嫁到他們蒙古部的女兒,嫁給了我們大漢的將軍。”

蕭鐵奴聽到這裡爲(wèi)之一愕,忽然想到了什麼,心中隱隱不安起來。

蕭鐵奴直覺地感到此間之事頗爲(wèi)不妥,便讓那文書且莫擬捷報,派人去尋穆沁和種去病,要他們“如果戰(zhàn)事不利,就且退回,一起議定後再行事”。但派往西邊的人去了好久,卻一直沒聯(lián)繫上種去病,不但沒聯(lián)繫上種去病,連穆沁也失去了蹤影。

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194章 正名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285章 牆倒衆(zhòng)人齊推(上)第211章 激蒼鷹(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dāng)反思(上)第317章 小延福園(上)第321章 當(dāng)世活佛(下)第127章 子夜問藥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上)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上)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下)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上)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下)第347章 嶽幕(下)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下)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下)第159章 針鋒第22章 立法規(guī)(下)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326章 克雲(yún)中(下)第2章 部勒(下)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上)第283章 年少正當(dāng)磨練(上)第348章 秦府(上)第31章 造船之業(yè)(下)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336章 醉獻妃(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216章 小買賣(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下)第26章 兵滿萬(上)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上)第154章 蒙古謠第166章 使者第135章 養(yǎng)軍之策>第233章 宗澤之逝(上)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fēng)散(上)第343章 罷相(上)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上)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下)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355章 姻幻(上)第326章 克雲(yún)中(下)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下)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下)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下)第3章 論武(下)第132章 陰山戰(zhàn)事>第268章 圈套內(nèi)外險難知(下)第282章 君臣各自算盤(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上)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上)第4章 過冬(下)第19章 議婚姻(下)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263章 威脅利誘和解(下)第127章 子夜問藥第348章 秦府(下)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下)第172章 信任第35章 襲遼帝鑾(上)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jié)(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36章 大捷之威(上)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下)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322章 刀馬佛經(jīng)(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308章 華表的污點(下)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185章 變第24章 反契丹(下)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下)第307章 理想與現(xiàn)實(上)
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194章 正名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285章 牆倒衆(zhòng)人齊推(上)第211章 激蒼鷹(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dāng)反思(上)第317章 小延福園(上)第321章 當(dāng)世活佛(下)第127章 子夜問藥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上)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上)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下)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上)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下)第347章 嶽幕(下)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下)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下)第159章 針鋒第22章 立法規(guī)(下)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326章 克雲(yún)中(下)第2章 部勒(下)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上)第283章 年少正當(dāng)磨練(上)第348章 秦府(上)第31章 造船之業(yè)(下)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336章 醉獻妃(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216章 小買賣(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下)第26章 兵滿萬(上)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上)第154章 蒙古謠第166章 使者第135章 養(yǎng)軍之策>第233章 宗澤之逝(上)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fēng)散(上)第343章 罷相(上)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上)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下)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355章 姻幻(上)第326章 克雲(yún)中(下)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下)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下)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下)第3章 論武(下)第132章 陰山戰(zhàn)事>第268章 圈套內(nèi)外險難知(下)第282章 君臣各自算盤(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上)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上)第4章 過冬(下)第19章 議婚姻(下)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263章 威脅利誘和解(下)第127章 子夜問藥第348章 秦府(下)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下)第172章 信任第35章 襲遼帝鑾(上)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jié)(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36章 大捷之威(上)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下)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322章 刀馬佛經(jīng)(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308章 華表的污點(下)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185章 變第24章 反契丹(下)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下)第307章 理想與現(xiàn)實(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家渠市| 增城市| 辽源市| 志丹县| 霍邱县| 张家口市| 白城市| 潍坊市| 玛沁县| 烟台市| 瑞丽市| 清水县| 辉南县| 集贤县| 东阿县| 柳州市| 芦山县| 凤山县| 巨野县| 保康县| 布拖县| 宜昌市| 吕梁市| 宁乡县| 桃园县| 邳州市| 澄迈县| 长白| 静乐县| 高邮市| 桃源县| 沙坪坝区| 湖北省| 永顺县| 安塞县| 铁力市| 浙江省| 乌鲁木齐县| 鄂州市| 咸宁市| 鄂托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