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下)

歐陽適聽了陳正匯的話心道:“這人不但不是傻子,而且精明得很!他不和陳阿二他們說話,要麼就是不屑,要麼就是爲了自保而裝瘋賣傻!”卻不答陳正匯的話,反問道:“聽正匯兄你一口的汴梁口音,是中原人士吧?”

陳正匯奇道:“你一個海外夷族,居然聽得出汴梁口音!哼,我是福建人,不過在汴京讀過書,所以言語雅正?!?

歐陽適笑道:“原來如此,那咱們就是一家人啦。我不是什麼夷族!我也是漢人來著?!币婈愓齾R臉上有不信的意思,便問道:“正匯兄你幾年沒回中原了?”

陳正匯怔了一下道:“幾年?我也記不得了,我被流放的時候,是大宋政和元年。”

歐陽適驚道:“政和元年!那已經是六七年前的事情了!”

陳正匯道:“你國也得到我大宋頒賜的歷法了麼?居然知道我大宋紀元?!毕蛑車鷩翌C歷是東方世界的外交大事,周邊國家若得中國頒歷,便是在國際上得到中國的承認。

歐陽適笑道:“我們和大宋的聯繫從來就沒斷過?!?

陳正匯一聽又問:“那你知不知道這幾年裡大宋發生的事情?”他打聽這個,顯然是身在海外,心繫中原。

歐陽適道:“倒也知道一些。去年是大宋政和七年,聽說今年改元了,是重和元年了?!?

“改元?”陳正匯驚道:“皇上駕崩了麼?”

“這個……好像不是?!睔W陽適道:“道君皇帝還好好在那裡呢。至於他爲什麼改元,我也不是很清楚?!?

陳正匯舒了一口氣,喃喃道:“政和七年……重和元年……”長長一嘆:“一晃快七年了!”

這時兩人走近,歐陽適發現他其實還很年輕,大概三十來歲的樣子,心道:“其實這人蠻可憐的,七年前被流放的時候他應該才二十出頭,七年的青春就這樣在荒島中白白丟掉?!?

陳正匯又問:“這幾年大宋有沒有發生什麼大事?”

歐陽適道:“你問朝廷的,還是民間的?”

陳正匯遲疑了一下道:“朝廷的?!?

歐陽適道:“想想好像和七年前沒什麼變化。雖然改元,但皇帝還是原來那位,宰相還是蔡京,不過朝局好像比七年前更壞了,百姓過得也更苦?!?

聽到“蔡京”的名字陳正匯哼了一聲道:“奸相!禍國殃民!他怎麼還不死!”

歐陽適奇道:“你認得他?”

陳正匯哼了一聲不答,歐陽適道:“莫非你就是得罪他被流放的?七年前你才二十出頭吧?居然就能得罪蔡京,了不起啊了不起!”

陳正匯卻不受他吹捧,說道:“你剛纔還沒回答我的話呢,爲何引誘我大宋百姓到此?”

歐陽適心想你這人果然有點酸!也不想想自己現在是什麼出境,居然這樣跟我說話。但想起楊應麒對讀書人歷來都很有雅量的樣子,自己可不能輸給他!便耐心說道:“別把我們說得這麼壞!我剛纔和你說了,我們不是夷族,都是漢人。大宋這些年來政局大壞,我們在老家活不下去,才被迫從大宋逃到這裡來?!彼f到這裡換了一副心情,覺得自己禮下敬賢,大有古人之風,舌頭也開始大了起來:“我記得古代有個姓陶的,好像寫了篇什麼《桃花記》的,說一羣百姓受不了秦國暴政逃到一個山谷裡……”

他還沒說完陳正匯糾正道:“不是《桃花記》,是《桃花源記》。什麼姓陶的!那是大詩人、大隱士陶潛淵明。”

“嗯,是了,就是那個‘掏錢’?!睔W陽適笑道:“我們這裡也和那個桃花源差不多。大家在大宋……嗯,在蔡京當權之下活不下去了,只好跑到海外來。我們出力流汗,總算在這個大島上整治出這麼一塊地方來,可以過日子了?!?

他引出陶淵明的典故,陳正匯一聽臉色便大和。所謂苛政猛於虎,百姓逃避苛政,那是聖人也同情的行爲。

歐陽適又道:“還有剛纔你看到的,並不是我們動什麼壞心思去誘惑大宋百姓。今年東南各路遭了水災,加上人禍,不知有多少人家破人亡、流離失所。我們也不像那桃花源裡的人那麼自私,既然有個好活路,便要讓同族的兄弟知道。所以才僱了那批船伕到沿海各地去傳音信、接父老。至於陳阿大跑到沙門島去,卻不是我的指使。”跟著便把陳阿二去沙門島的原因解釋了一下。

陳正匯聽到這裡敵意全消,眼神中甚至流露出些許敬意來:“原來如此。那你們也不算外夷,而是義士了。方纔陳某人唐突了,還請見諒?!庇终埥虤W陽適姓名。

歐陽適笑道:“我複姓歐陽,名適,舒適的適。這裡的人口順,都叫我歐陽將軍。陳兄,我看你不如便先在這裡住下吧。有句唐詩怎麼說來著?‘同是天涯淪落人,相見何必曾相識’?咱們在這裡遇上也是緣分?!?

陳正匯微微一笑,也不去挑歐陽適引詩裡的錯別字,心想這些人原來都是同胞,只是來海外避難而已,雖然不是儒林高士,但也深受我漢邦文化之薰陶,心裡又多了幾分親切。

兩人進了村,陳正匯見有專人正在給新來的移民派發工具口糧、安排住處,心道:“他果然沒有騙我。”對歐陽適更添好感。

歐陽適安排他住在自己隔壁,他屋裡有一大堆楊應麒送他的書籍,自己從來不看,剛好送給陳正匯。陳正匯書荒了好幾年了,忽然在海外得了幾百卷的書竟然興奮得睡不著覺,通宵玩賞。這幾百卷書以儒家正典爲主,旁及《孫子》、《管子》等,也都是正學,甚合他的口味。第二日歐陽適來到見他居然抱著書歪倒在地上瞌睡,不由好笑,心道:“這人要是去見應麒,多半對他胃口?!?

陳正匯就這樣安心在島上住下。歐陽適等人自稱漢部,來島上的移民也都如此跟著這樣自稱,陳正匯一開始絲毫不以爲意,但慢慢地就看出一些端倪來,覺得歐陽適並不是如自己想的那麼簡單!

他花了幾天時間把雞籠港和靠港的村莊走了個遍,問詢各處民情,漸覺其立村、建制、司法都有一套嚴密的體系在,越往細裡看就越是心驚:“這分明是一套可大可小的治國之道!大合聖人之心!他們是不知不覺這樣形成的麼?還是說這歐陽適是個大智若愚的天才?”暗裡旁觀,見歐陽適指揮水師兵衛打擊海盜、威懾土著的手段,心道:“這人也是個將才。不過好像不怎麼讀書,那怎麼能建立這樣一片基業?”

因見漢部官吏行事堂正,偶爾便在旁提一些意見。他本是個容易激憤的書生,但在沙門島數年已磨平了棱角。由於幼承家學,底子本來就厚,人又聰穎,這些日子在流求邊看邊學,用後世一句通用政治話語來講,叫做“有了理論加實際”,所提意見便句句切中大流求島軍政之弊。歐陽適聽他說的有理,便一一依行。這一來,歐陽適佩服陳正匯有真本事,陳正匯也感懷歐陽適能知遇自己,兩人的交誼又深一層。

陳正匯在島上住了兩月後,對港口與各村的情況已經瞭如指掌,歐陽適見狀,想起楊應麒任用楊樸的舊例,便乾脆把政務都交給了他。陳正匯也不推辭,在他看來,治理這樣一個小地方對自己而言真是牛刀殺雞了。他心裡也不以漢部官吏自居,不過是把這件事情當作流放期間的一個寄託罷了。

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352章 勤王(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上)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下)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上)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331章 七軍沒(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上)第119章 棋局大逆轉第344章 北遊(下)第345章 輾轉(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上)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197章 聯姻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上)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上)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第25章 收俘虜(上)第26章 兵滿萬(上)第356章 蝶夢(下)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上)第190章 名妓第178章 會第159章 針鋒第194章 正名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上)第13章 狼羣(上)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上)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下)第10章 絕地(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197章 聯姻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上)第24章 反契丹(下)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上)第192章 密見第161章 民議第350章 迎敗(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上)第170章 安撫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上)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下)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上)第42章 貳臣歸附(上)第49章 複雜的政治(上下)第112章 十萬口頭糧第216章 小買賣(上)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下)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下)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下)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下)第130章 兵敗山倒>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217章 窺九鼎(下)第120章 移運定興亡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上)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下)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14章 烏古(下)第204章 思良將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上)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上)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下)第176章 詔第144章 兄弟間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353章 屠營(上)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上)第1章 瘟疫(上)第136章 燕京變故>第170章 安撫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上)第194章 正名第11章 夜遁(下)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上)第222章 抗金大旗(下)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353章 屠營(上)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上)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下)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352章 勤王(上)
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352章 勤王(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上)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下)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上)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331章 七軍沒(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上)第119章 棋局大逆轉第344章 北遊(下)第345章 輾轉(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上)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197章 聯姻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上)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上)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第25章 收俘虜(上)第26章 兵滿萬(上)第356章 蝶夢(下)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上)第190章 名妓第178章 會第159章 針鋒第194章 正名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上)第13章 狼羣(上)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上)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下)第10章 絕地(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197章 聯姻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上)第24章 反契丹(下)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上)第192章 密見第161章 民議第350章 迎敗(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上)第170章 安撫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上)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下)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上)第42章 貳臣歸附(上)第49章 複雜的政治(上下)第112章 十萬口頭糧第216章 小買賣(上)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下)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下)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下)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下)第130章 兵敗山倒>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217章 窺九鼎(下)第120章 移運定興亡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上)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下)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14章 烏古(下)第204章 思良將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上)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上)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下)第176章 詔第144章 兄弟間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353章 屠營(上)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上)第1章 瘟疫(上)第136章 燕京變故>第170章 安撫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上)第194章 正名第11章 夜遁(下)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上)第222章 抗金大旗(下)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353章 屠營(上)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上)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下)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352章 勤王(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仁县| 磴口县| 宁夏| 蛟河市| 广西| 富锦市| 邻水| 沐川县| 东安县| 中西区| 亳州市| 兴海县| 福州市| 南丰县| 台中县| 托克逊县| 彭阳县| 浙江省| 江北区| 通许县| 合江县| 车险| 江孜县| 霞浦县| 达日县| 九龙城区| 丹棱县| 怀仁县| 定襄县| 纳雍县| 台江县| 页游| 福清市| 即墨市| 盐边县| 女性| 贵德县| 彰化县| 东阿县| 呼图壁县| 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