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31章 七軍沒(下)

倒下去的,不是耶律餘睹,而是宗翰。而砍倒宗翰的,竟然是完顏希尹。

此時周圍金軍都已被宗翰的瘋狂嚇壞了,對完顏希尹會動手竟沒有多少吃驚,人人心裡都想:“陛下已經瘋了,再這麼下去,誰知道下一步會不會殺到我頭上來?”

完顏希尹殺了宗翰後,持刀對左右道:“陛下已經神智不清,我這麼做是萬不得已。你們中還有想向陛下效忠的,便過來殺我吧!”衆人看看他手中染著宗翰鮮血的刀,看看地上高慶裔的身體,沒一個敢動,也沒一個願動,完顏希尹見狀,又道:“既然如此,那以後就聽我的!”走過來扶起耶律餘睹,道:“都統受驚了。”他此刻不叫元帥,而叫都統,其中的微妙含意實足玩味。

耶律餘睹忙道:“謝過希尹兄救命之恩。”

完顏希尹道:“之前是我替你擔待著,往後的日子,就要請都統多擔待我一些了。”

耶律餘睹低聲道:“希尹兄與大漢皇帝有親,似乎不需要通過在下吧。”

完顏希尹嘆道:“帝王之親,有招富貴的,有招忌憚的,可惜我貌似處於遭忌之列。”又道:“往後我也不求富貴,只求能在都統身邊出一點力氣,平平安安便是了。”

耶律餘睹點了點頭,道:“好!以後有耶律餘睹一天,便有希尹兄一天!”環顧四周,道:“這裡危險,我們趕快出城再說。”和完顏希尹招集餘部,趁著城內局勢混亂衝了出來,又往東南而來,會合了蕭慶韓福奴,蕭、韓見到耶律餘睹身邊的完顏希尹都吃了一驚,耶律餘睹道:“是希尹兄救了我,以後我們便是一家人了。”二人這才釋然。

雙方合兵一處,共有萬人上下,耶律餘睹命全軍去頭盔,綁上布條,作爲認記,傳令道:“大金無道,大漢承德!我將順應天命,投靠大漢。願隨我者,舉兵相從,不願隨我者,自尋生路,我絕不阻攔加害!”

萬餘兵將無不踴躍,叫道:“願隨將軍,順應天命!”

這時北面煙塵漸起,完顏希尹道:“莫非是蕭鐵奴到了。”

耶律餘睹道:“應該是。”便派蕭慶去接應,不久蕭慶回來,道:“蕭帥、種將軍都到了,他們聽說城內形勢,十分高興,命我們從東南路進攻!”

耶律餘睹道:“好!”看看漢軍諸路對靈州已成合圍之勢,便領軍進攻。

此時靈州城內編制渙散,諸將不相統屬,大敵驟至,三成投降,三成逃跑,能組織起有效抵抗的不足三成。至於滯留在城內城外的金軍更是如鳥獸散。

蕭鐵奴佈置大軍,圍三缺一,只留西面,夏軍亂糟糟逃出城來,盲目向西,途中卻又遇到了埋伏,死傷過半,能逃到中興府的殘兵敗將不足一成!

不說夏主乾順聞訊慟哭咳血,卻說蕭鐵奴攻佔了靈州以後,將追剿金夏餘部的重任交給了種去病,自己卻來會耶律餘睹,兩人見面之後,蕭鐵奴那張殭屍臉不斷扯動,似乎是在笑,對耶律餘睹說:“若當初早些歸順,今日成就,不在我下!可惜,可惜。”

蕭慶韓福奴在耶律餘睹身後,聽到這話心道:“都統冒著奇險建此大功,你一句慰問嘉獎也無,竟然說這樣的話!”

耶律餘睹卻只是微微一笑,答道:“餘睹只求妻兒族人能保平安罷了。當初不得已投靠女真,是這個意思,今日順應天命投靠大漢,也是這個意思。至於功名富貴,不敢過望。此生若得以萬戶侯善終,便是上蒼保佑。”

這等辭令,蕭鐵奴也不放在心上,忽然瞥見耶律餘睹背後站著一個好面熟的人,仔細一看,竟然是完顏希尹,眉頭一皺,問起緣由,耶律餘睹將完顏希尹暗中相助之事說了,蕭鐵奴怒道:“這等叛主之人,留來何用!拖出去殺了祭旗!跟宗翰的首級一起送到雲中給大哥!”

完顏希尹大驚,耶律餘睹搶上一步道:“蕭帥!殺俘不祥,何況是來歸之將!若殺了完顏希尹,將來還有誰會對大漢歸心?蕭帥若要殺完顏希尹,還請先殺耶律餘睹!”

蕭鐵奴橫了他一眼,冷冷道:“耶律兄,這人是宗翰一系數得上號的人,你要保他,恐怕將來對自己的前程大有妨礙!”

耶律餘睹道:“若論親,宗憲是宗翰之胞弟,但聽說陛下連宗憲也放過了,何不能容一完顏希尹?”

蕭鐵奴冷笑道:“宗憲不過一書生,便留下十個來,也無妨!”

這話可說已經點明:完顏希尹之該死,不在於他是完顏宗親,而在於他是金軍西路軍最有實力的領袖人物之一。但耶律餘睹卻還是道:“希尹兄對耶律餘睹有救命之恩,餘睹寧可不要前程,只求蕭帥放過他!”

蕭鐵奴怒道:“不知好歹!”正要發作,帳外報種去病到了。種去病進來後見帳內氣氛怪異,問明因果,忙勸蕭鐵奴道:“宗翰發狂殺人,完顏將軍爲求自保也是人之常情,說叛主未免重了。而且棄暗投明,說來還是有功。再說如今嵬名察哥的主力雖然瓦解,但西夏都城仍在,這西北的戰場上還需要用武之英雄!”

種去病好說歹說,才說得蕭鐵奴勉強答應。種去病見他放過了這件事情,又道:“我已經派出急騎去通知劉錡,要他趕緊前來會師。”

“會師?會什麼師!”蕭鐵奴道:“他的人馬也不用來,趕緊運糧草過來便是!”

種去病笑道:“劉將軍所在到此頗不太平,他的兵馬若是不到,只怕糧草也難以安全抵達。我這次來,是想請六將軍調一員大將領軍前去接應。”

耶律餘睹出列道:“末將願往。”

蕭鐵奴看了他一眼,道:“這等小事,何必勞煩耶律兄!這樣吧,陝北嘉寧、祥佑一帶,尚有不少西夏的堡壘還沒清理乾淨。我們要攻打中興府,這些便是我們背後的釘子,不除不快!耶律兄西來之時和他們打過交道,想必深知其間虛實。不如就請耶律兄率軍前往,先將我們背上的這些釘子給拔了,等我和劉錡會師之後,糧草齊備再揮旗渡河,一舉攻克夏都。耶律兄以爲如何?”

耶律餘睹忙道:“蕭帥深謀遠慮,人所不及,末將領命!”

諸將帥又商議了許久,這才散會。出得帳來,完顏希尹忙拜謝耶律餘睹和種去病的救命大恩,種去病淡淡道:“談不上救命,我只是依據軍律辦事罷了。”說完便走了。

完顏希尹見左右無人,嘆道:“耶律兄,這次我可累了你了。纔到蕭營,便與蕭某人口角,這往後的日子,怕不好過。”

耶律餘睹和他走出幾步,看看離大帳已遠,這才道:“不怕,他與我無甚淵源,我原沒打算得他蔭庇。”

完顏希尹奇道:“耶律兄一直以來不是和他聯繫?”

“不是。”耶律餘睹道:“一直和我聯繫的是楊七,等折大到了雲中時,我是當面見到了他。之後我假意救出宗翰、西來破夏等事,要我借金軍之勢從內部破夏的大方向其實是楊七的算盤,細節之處則是見到折大後他和我共同商定。種去病在靈州時有配合過我的行動,但料來也是有折大在背後示意。”

完顏希尹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

完顏希尹道:“你我本是武將,歸附得晚,在蕭鐵奴旗下難以得到信任,再說便得到他的信任,又豈是我等所願?”

完顏希尹點頭道:“不錯。楊七以文官之首居中樞,往後多半還得我們這些人在邊疆上給他支持,再說這人脾氣也比較好,不似蕭鐵奴專橫跋扈,我們走他這條路,卻遠勝於跟隨蕭鐵奴了。”

耶律餘睹道:“無論如何,我們現在還是得先順著蕭某人之意行事。掃蕩夏人留在嘉寧、祥佑一帶的殘餘勢力一事不容有失!至於破夏的功勞,只要折楊心裡有數就行。”

兩人本是虎狼山上走下來的猛獸,此刻去對付夏人留在陝北的喪家之犬,當真是牛刀殺雞了。

他們出發後不久,劉錡便從南而至,率領一萬兵馬護送了大批糧草到靈州與蕭鐵奴會師。夏軍主力已潰,漢軍氣勢如虹,無論是蕭鐵奴還是劉錡都覺得滅亡西夏只是時間問題。不過劉錡帶來的糧草路上已經吃了一半,南北兩路大軍各有十幾萬人,若再會合王宣、曲端的部隊,三十四萬人的大部隊逗留在這個西北偏遠之地,每日都是百萬之費。之前西北戰事正緊時楊應麒儘量頂住壓力,萬事以軍事優先。如今西北戰局基本上勝敗已定,以楊應麒爲首的文官集團便開始喊窮了,希望前方將帥在打仗的同時能夠顧及到中樞政府的承受能力。

這一年多來劉錡在陝西不但要管打仗的事情,也要設法解決軍餉的問題,所以對這個問題十分在心。他建議由漢軍北路抽取五萬兵馬分別駐紮在靈州、克夷門,拱衛已有戰果,剩下的兵力或牧馬於陝北、敕勒川,或就食於渭水流域。陝西軍馬的主力不再北上會師,而是移向蘭州,先征服西夏在西南的領土,打通前往涼州的道路,聯繫上種去病留在那裡的人馬。蘭州素有囤積,劉錡前往那裡可以因食於當地,而從長安出發的糧道則直輸靈州,和從雲中出發的糧道一起,作爲靈州、克夷門駐軍的給養。等西夏的西南疆域以及河套內部的西夏殘餘據點完全征服以後,諸路大軍再四集渡河,圍攻西夏都城中興府,這是先易後難、先外圍後中心的戰略。

種去病也認爲中興府囤積頗多,城防又堅,在當前的局勢下要一鼓作氣攻下中興府的想法不現實,不如先解決了寧夏平原的外圍,困乾順於一地,再困乾順於一城,一步步走向最後的成功。

若是按照這等打法,那除非乾順投降,否則要攻克中興府只怕還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這等持重的戰略若是曹廣弼、楊開遠多半立刻就會定下,但蕭鐵奴卻猶豫了許久,纔在種去病的敦促下勉強答應。

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316章 塘沽民心(下)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下)第2章 部勒(上)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212章 飼野狼(下)第146章 故人矣第240章 一檄文天下安(下)第345章 輾轉(上)第27章 得文吏(下)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下)第19章 議婚姻(下)第189章 國債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143章 塘沽問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下)第4章 過冬(上)第347章 嶽幕(下)第162章 講演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上)第9章 塞外(上)第8章 伏擊(下)第156章 帶月歸第14章 烏古(下)第348章 秦府(上)第5章 出谷(下)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下)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上)第177章 勢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155章 榻前囑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41章 曷蘇館事(上)第146章 故人矣第189章 國債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下)第9章 塞外(上)第353章 屠營(下)第207章 蕭字旗(下)第353章 屠營(上)第149章 民之棄第216章 小買賣(上)第179章 亂第28章 稱帝號(上)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下)第49章 複雜的政治(上下)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188章 定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下)第263章 威逼利誘和解(上)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下)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下)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上)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17章 建村落(上)第177章 勢第32章 始議封侯(上)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下)第318章 大漢軍心(上)第282章 君臣各自算盤(上)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上)第351章 囚君(下)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下)第307章 理想與現實(上)第317章 小延福園(上)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356章 蝶夢(上)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109章 新官陳少宰第4章 過冬(上)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上)第9章 塞外(下)第116章 契丹有隙牆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上)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319章 雲中黃河(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
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316章 塘沽民心(下)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下)第2章 部勒(上)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212章 飼野狼(下)第146章 故人矣第240章 一檄文天下安(下)第345章 輾轉(上)第27章 得文吏(下)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下)第19章 議婚姻(下)第189章 國債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143章 塘沽問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下)第4章 過冬(上)第347章 嶽幕(下)第162章 講演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上)第9章 塞外(上)第8章 伏擊(下)第156章 帶月歸第14章 烏古(下)第348章 秦府(上)第5章 出谷(下)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下)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上)第177章 勢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155章 榻前囑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41章 曷蘇館事(上)第146章 故人矣第189章 國債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下)第9章 塞外(上)第353章 屠營(下)第207章 蕭字旗(下)第353章 屠營(上)第149章 民之棄第216章 小買賣(上)第179章 亂第28章 稱帝號(上)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下)第49章 複雜的政治(上下)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188章 定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下)第263章 威逼利誘和解(上)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下)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下)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上)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17章 建村落(上)第177章 勢第32章 始議封侯(上)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下)第318章 大漢軍心(上)第282章 君臣各自算盤(上)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上)第351章 囚君(下)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下)第307章 理想與現實(上)第317章 小延福園(上)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356章 蝶夢(上)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109章 新官陳少宰第4章 過冬(上)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上)第9章 塞外(下)第116章 契丹有隙牆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上)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319章 雲中黃河(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锦屏县| 南漳县| 微山县| 曲麻莱县| 射洪县| 北辰区| 双桥区| 长寿区| 云林县| 华安县| 安新县| 攀枝花市| 耒阳市| 浦县| 长武县| 沧州市| 兴化市| 蓬溪县| 洪雅县| 平泉县| 东平县| 涟水县| 抚州市| 临朐县| 健康| 屯留县| 盐城市| 香港 | 瑞昌市| 岳普湖县| 凤城市| 宣威市| 长春市| 霍州市| 南开区| 新源县| 繁峙县| 浮山县| 辽宁省| 金坛市| 海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