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下)

盧克忠聽得出神,只聽楊應麒繼續道:“至於如何調節糧價物價,既讓商人願意運糧來賣,又確保國庫財力不竭,民間民力不困,這裡面的學問大著呢。一時也說清楚。大家一邊做,一邊學吧。”

盧克忠聽到這裡長嘆一聲道:“七將軍用謀有若鬼神,非克忠所能測!”頓了頓又道:“不過糧米是國家根本,商人們願意買賣,只怕各國朝廷會多加限制。”

楊應麒點頭道:“現在我們地方小,人口少,以天下餘糧供漢部數萬人絕無問題。但從長久來說,則得另行規劃。這是後話,我另有安排。”

盧克忠這時對楊應麒已經佩服得五體投地,行禮道:“克忠愚魯,願爲七將軍執鞭驅馬,以盡綿力。”

楊應麒微笑道:“津門這麼混亂的局面也給你處理得井井有條,怎麼會是愚魯!”

盧克忠道:“一來有七將軍培養的那一大批精通數算人事的幹吏,二來有七將軍定下的律法規條,否則克忠便是有十雙眼睛十隻手、十個腦袋十張嘴,也幹不完這麼多事情。”

楊應麒笑道:“好了好了。咱們是自己人,以後就少拍馬匹了。其實說到定規章,立法度,統籌謀劃,你不如我。若是具體到行政庶務,我跟你可沒得比!你做的那些瑣碎事情,我現在是很難耐下心去處理的。”頓了頓道:“說起來外面現在的糧價也漲得差不多了,該消停消停了。你想辦法安排一下,我想見見林家的頭面人物。”

盧克忠知道這個七將軍多半又有計策,這時他對楊應麒做事的風格已經頗爲明瞭,他也是個聰明人,默契地笑了笑便出去辦事了。傍晚時召見黃旌,暗示他七將軍對林家哄擡米價十分不滿,最好讓林家趕緊去走走門路,否則不但林家禍患不淺,連他黃家也要受到牽連。

黃旌吃了一驚,連夜來見林翎,林翎聽見後卻只是微笑,黃旌訝異道:“林大少!你這是什麼態度!”

林翎淡淡一笑道:“放心,林翎便是出什麼事情也不會連累黃叔叔你的。只是能否麻煩黃叔叔再奔波一趟,我想求這位七將軍賜見一面。”

黃旌道:“當然得去求見他!否則這事如何能了?”

經黃旌一番奔走,第三日楊應麒才答應和林翎見面,卻要林翎獨自前來。黃旌交待了楊應麒方面的言語後又連連囑咐:“這位七將軍非等閒之輩,在大金權勢又極大,萬萬得罪不得!”

林翎笑著答應了,整理好衣冠來朱虛山後山見楊應麒,由童子引進門,只見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正和一個三十歲左右的青年和尚下棋。林翎一怔,目視引自己進來的那個童子,那童子目不斜視,竟不迴應。

林翎不知那七將軍在哪裡,走上前來,只見棋盤上勝負已定,那少年的黑子左支右絀,只等那和尚作最後一擊便要全軍潰退。林翎頗通此道,看了兩眼便了然,心道:“這少年棋力甚是一般!看這局勢,這和尚的棋力倒是不低,完全是在指導這少年。難道這和尚便是七將軍?和尚做將軍,外族的政制真是亂來!”

忽然那個少年敲了嘆道:“不行了不行了!這圍棋怎麼這麼難!”

那和尚笑道:“天生奇才必然有缺,想蘇學士以百年不遇之豔,也在這黑白道上無所建樹。便是學棋無成,七將軍也不必太過懊惱。”

林翎一聽這話吃了一驚,心道:“難道這少年就是那個七將軍?天下哪有這種奇事?”如果這個七將軍的官位是世襲而來那是毫不奇怪,但從種種傳言看來他分明是以才能上位的人,年紀怎麼可能這麼小?

卻聽那少年道:“我哪裡敢去比東坡先生?不過聽說他是中年學奕,所以難成。我今年卻還不滿十七歲,爲何進境也如此緩慢遲滯?”

那和尚沉吟道:“說起來證因也甚是奇怪。七將軍年紀不大,但看這棋路,心力卻全然不像少年人。”

那少年愣了一下,丟了手中棋子道:“我知道了。罷了,罷了……”一擡頭望見林翎,目詢童子,童子忙道:“這位便是林翎林公子。”

林翎尚未施禮,那和尚已經站起來,施禮道:“既然七將軍有客人到,證因先告辭了。”

楊應麒點頭道:“和尚慢走,應麒不送了。”

林翎聽了兩人的對答後心裡終於確定這個少年就是七將軍,忽而想起黃旌曾和他說過這位七將軍很年輕,當時還以爲再年輕至少也要二三十歲,哪知竟是二十也不到!原來黃旌說了許多“七將軍”的言語,偏偏忘了交代楊應麒具體的年紀!林翎雖然在坊間聽說這個七將軍年紀輕,卻也沒想到他會小到這個地步。

和尚出門以後,楊應麒換上一副臉孔,掃了林翎一眼,眼睛亮了一下,隨即藏起,冷冷道:“你就是林翎?哼!臉長得還像斯文人,怎麼膽子卻比豹子還大!哄擡物價,擾亂民生,你可知罪?”

林翎卻沒被嚇倒,微笑道:“林翎北來,也讀過黃家所宣傳的《津門律法禁令》。請問七將軍,林翎卻是犯了哪一條法禁?還是說津門另有律法?”

楊應麒道:“便是你讀的這冊律法中也有平抑糧價之法:凡在荒年、瘟疫、戰亂或糧米短缺時,糧價不得高於時價三成以上。如犯法者,公家有權以時價強購此商家所有存糧。且犯法之人要視情節輕重處以金錢、流配之罰。”

林翎問道:“那請問七將軍,林翎到來之前,津門大米的時價是多少?”

楊應麒不由得語塞,復州不產米,東北雖然有產米處,但那是極爲珍貴的“溫水田”,所產稻米大部分都流向會寧、遼京的皇親貴戚處。真正運大宗稻米進入津門的,林氏卻是第一家。之前市面沒有大米,哪裡來的米價?

林翎道:“這本《津門律法禁令》第一章便道:先有法,後有罪,法不回溯,罪不妄罰。不過聽說這本法令是出自七將軍之手,既然七將軍能立,便也能改!如果七將軍真要變著法子處罰林翎,那林翎也無計可施。”

楊應麒斥道:“胡說八道!自己定下的規章,誰都改得,就是自己改不得。否則以後何以取信於人。”

林翎緊跟著道:“林翎於法無罪,於理有過。若七將軍真要見罰,林某甘願承受。”

楊應麒哈哈一笑,示意童子出去,對林翎道:“你這傢伙!是算定我不會爲難你麼?”

林翎道:“我做的,其實正是七將軍希望我做的事情。既然如此,七將軍爲何還要爲難我?”

楊應麒嘿了一聲說道:“我要你做什麼事情?說來聽聽!”

林翎道:“黃旅黃旌並非心胸廣大之輩,這次津門有如此好機會,他不排擠我林家也就算了,竟然還主動邀我們北來。林翎雖然年輕,但既不瞎也不傻,自然猜到這並非他的本心。若這不是他的本心,那指使他的又會是誰呢?如果林翎猜得不錯的話,真正要我們林家北來的不是別人,正是七將軍!”

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下)第198章 五論第197章 聯姻第322章 刀馬佛經(上)第17章 建村落(下)第128章 錦囊妙計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上)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上)第212章 飼野狼(上)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下)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上)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16章 入女真(下)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316章 塘沽民心(下)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16章 入女真(下)第354章 審判(下)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下)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176章 詔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上)第295章 晉北的財路(上)第41章 曷蘇館事(下)第146章 故人矣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下)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上)第147章 武之庫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上)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下)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上)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329章 羣龍動(下)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上)第330章 秘策發(下)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上)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上)第166章 使者第22章 立法規(下)第120章 移運定興亡第312章 連環衝擊(下)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下)第41章 曷蘇館事(下)第9章 塞外(下)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341章 聚首(上)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下)第9章 塞外(上)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上)第42章 貳臣歸附(上)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下)第154章 蒙古謠第279章 薑桂之性多老辣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11章 夜遁(上)第5章 出谷(上)第144章 兄弟間第七十二章 下第354章 審判(下)第238章 棋盤大變幻(上)第329章 羣龍動(下)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352章 勤王(上)第1章 瘟疫(下)第137章 危疑反覆>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204章 思良將第27章 得文吏(下)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下)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下)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七十二章 上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349章 聞逝(下)楔子終極遊戲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341章 聚首(上)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下)
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下)第198章 五論第197章 聯姻第322章 刀馬佛經(上)第17章 建村落(下)第128章 錦囊妙計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上)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上)第212章 飼野狼(上)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下)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上)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16章 入女真(下)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316章 塘沽民心(下)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16章 入女真(下)第354章 審判(下)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下)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176章 詔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上)第295章 晉北的財路(上)第41章 曷蘇館事(下)第146章 故人矣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下)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上)第147章 武之庫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上)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下)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上)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329章 羣龍動(下)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上)第330章 秘策發(下)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上)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上)第166章 使者第22章 立法規(下)第120章 移運定興亡第312章 連環衝擊(下)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下)第41章 曷蘇館事(下)第9章 塞外(下)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341章 聚首(上)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下)第9章 塞外(上)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上)第42章 貳臣歸附(上)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下)第154章 蒙古謠第279章 薑桂之性多老辣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11章 夜遁(上)第5章 出谷(上)第144章 兄弟間第七十二章 下第354章 審判(下)第238章 棋盤大變幻(上)第329章 羣龍動(下)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352章 勤王(上)第1章 瘟疫(下)第137章 危疑反覆>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204章 思良將第27章 得文吏(下)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下)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下)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七十二章 上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349章 聞逝(下)楔子終極遊戲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341章 聚首(上)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和县| 双柏县| 鸡东县| 启东市| 昭平县| 临城县| 远安县| 岢岚县| 丘北县| 抚顺市| 阿瓦提县| 合作市| 泰顺县| 泸州市| 陵水| 宁阳县| 南丹县| 荔浦县| 开平市| 文山县| 应城市| 昂仁县| 石景山区| 承德县| 黔东| 即墨市| 富阳市| 扎鲁特旗| 盘山县| 皮山县| 宣恩县| 乐亭县| 白银市| 南投县| 民权县| 清徐县| 玉山县| 武川县| 大英县| 襄城县| 伊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