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下)

離過年還有十來天,七將軍終於回來了!

楊應麒還沒入城,先派人找來林翼,兩人就在郊外一處小池旁一邊釣魚,一邊敘話。楊應麒按下正事不提,先問林翼:“你阿大還好嗎?”

林翼心中奇怪,心想七將軍怎麼問這個?卻仍點頭道:“還好。”

楊應麒道:“我是聽你阿大病了好幾個月,所以問起。你讓人告訴你阿大:養好身體要緊,錢賺少些無所謂,等將來……將來你長大了再賺回來。”

林翼哦了一聲,楊應麒這纔開始詢問津門和朱虛山這半年來都發生了什麼事情。林翼從頭敘說,楊應麒對津門的事情並非完全不知,但這時再次一一提起,問得極爲仔細,尤其對鴿書上看不到的事情更是關心。

將近一年不見,林翼的眼光見識顯然又有不同,對津門各個方面的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而管寧學舍內部的變化則更加讓楊應麒喜出望外。當他聽李階評價自己“精明能幹,嫺熟世務,奈何根底不深,學問不純”後,不惱反喜,說道:“咱們管寧學舍真的來高人了!這下好了,學舍方面的事情我有託付的人了!”

林翼問道:“李先生說七哥學問不純啊,你不生氣嗎?”

楊應麒笑道:“我的學問本來就不純。楊樸他們被我唬倒了,所以不敢這麼認爲,這個李階……嗯,這位李階先生卻是有真學問的人!阿翼,你說我要是請他做管寧學舍的山長,大家服他不?”

“當然服!”林翼見楊應麒如此評價李階,不但增加了對李階學問的自信,更增加了對楊應麒的敬佩,說道:“其實大家早有此心,只是李先生他推辭了。”

楊應麒道:“好!這件事情等我見到他之後再跟他提。”拋了魚桿,騎馬入城,城內民衆望見,彼此走告,夾道來迎。

楊應麒在馬上四向作揖,大聲道:“大夥兒!我回來了!”

一個漢部的老部民在衆人推舉下拿著一大包東西走近,一臉亂七八糟的表情:“七將軍啊!你終於回來了!回來就好,回來就好!”捧上那一大包東西:“這是大家湊錢給你準備的!您一定要重振雄風啊!”

楊應麒聽到“重振雄風”一詞暗道不妙,卻不敢多問,又不敢推辭,更不敢把那包東西打開來看,謝過了手下讓從人拿好。楊應麒隨機發表了一場激勵部民的小演講以後,在掌聲中向大將軍府而來。

人羣也漸漸散去,正要進府,忽然一人吟道:“天下唯我不識君!”高昂清朗,聲音有些熟耳。

楊應麒回頭一看,大喜道:“鄧大哥!你怎麼來了?”原來卻是在汴京結識的太學生鄧肅!急忙翻身下馬,執手歡迎。

兩人相攜進府。他們兄弟七人連同狄喻,只有折彥衝在津門有座大將軍府第,其他人來到津門也都住在這裡。楊應麒回來本該先去見大哥大嫂,但既然有朋友來到自要先行招待,便派人去內府告知。

楊、鄧兩人坐定,童子奉茶。楊應麒再次問鄧肅如何會來津門,鄧肅道:“上個月我忍耐不住,作詩諷喻花石綱暴政,惹怒了權貴,被朝廷趕出京城。本要回福建老家讀書種田,後來想起你的邀約,便來看看。誰知到了清陽港才發現天下之勢已非汴梁書生所能想見!我遊蕩了幾天,坐船出海來到津門,一加打聽,才知道我在汴梁見到的楊應麒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竟然是金國漢部的七將軍!嘿嘿!這次我和明仲走眼可走大了!”

楊應麒微微一笑道:“鄧大哥,不是我故意瞞你,只是我身份有些特殊,上次去汴京也是瞞著公家偷偷去,因此呆在東京不敢聲張!還請大哥見諒則個。”頓了頓問道:“大哥來津門也有幾天了吧?覺得這個小港如何?”

鄧肅沉默半晌,問道:“有件事情,我要先問你,然後纔好說話。”

楊應麒忙道:“鄧大哥請說。”

鄧肅又沉默了一陣,這才道:“你們漢部,到底是要幹什麼?”

楊應麒給鄧肅問得一時無法回答,過了好一會才道:“鄧大哥,我這麼跟你說吧。我們兄弟幾人,還有漢部最元老的部民,大多是漢家兒郎。大宋疆域北不過燕雲,我等流落北國,無所依歸,誠不得已。這些年來靠著自己的打拼在金國內部取得一席之地,身在胡地而不失漢統,甚不容易。我們依附女真而起,所以大金是我們的宗主之國,賴以蔭庇;但大宋卻是我們父母之邦,根源所在。因此我們朝大金以忠信,懷大宋以恩情。我們兄弟幾人促成大宋大金海上之盟,便出此意。”

“真的只是這樣麼?”鄧肅道:“你這番話若放在太平盛世,我信。放在今天,我卻不敢輕信!”

楊應麒沉吟道:“然則鄧大哥的意思是……”

鄧肅道:“觀漢部的建制與行徑,便知你們志向不小!”

楊應麒道:“志向大小,要看時局!我等之願,是讓漢部民衆豐衣足食,上下同樂。但我們絕不消極退守!當抗爭則抗爭,當進取則進取!一切以有利部民、無妨大義爲依歸!”

鄧肅默然,楊應麒又問:“鄧大哥,如今大宋朝廷自棄良才,不知大哥意欲何往?”

鄧肅道:“不是大宋棄我,乃是朝廷受奸人所誤!”

楊應麒道:“有天下者非一君,而是萬民。治天下者不能唯獨夫而諾,當由舉國賢士共同努力!如今大宋朝廷君昏相庸,內外諂媚,雖蕭曹房杜不能展其才。人生壽數能有幾何?與其在中原困局虛耗歲月,不如在邊地給民衆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這一生也不算白過。”

鄧肅眼神閃了兩閃道:“你這是要招攬我麼?”

楊應麒道:“不敢!只是大宋賢大夫多圄於眼前,圄於大宋,不能放眼萬世,放眼萬國!我只是希望鄧大哥你能多看看多聽聽,然後再做決定。”頓了頓又道:“當初在汴京時,我的本意就是請鄧大哥來津門讀書飲酒。便請先由小弟安排住下。這裡有書有酒,有山有水,在此小住,履殷商箕子之跡,被大漢管寧遺澤,講盛唐英雄故事,此亦君子獨善之樂,不知鄧大哥意下如何?”

鄧肅聽到這裡才笑了笑道:“也好。”

正好內府公主來請,鄧肅聽楊應麒說了完顏虎的身份,心中打不定主意,不知要以何種禮節去見一個北國公主。

楊應麒見狀,便對完顏虎派來的侍女道:“鄧大哥纔來津門,等過幾天安頓下來,我再作安排。”之後又派管家領鄧肅在廂房住下。

安頓好鄧肅以後,楊應麒忽然想起漢部部民送給自己的那一大包東西,拿出來打開一看,不由得兩眼翻白,差點氣得昏過去。原來那包東西竟然都是大大小小的壯陽藥物以及壯陽藥方,尤其惹眼的是那堆千奇百怪的條狀事物,楊應麒認了好久,才分辨出其中幾樣分別是虎鞭、牛鞭、鹿鞭、熊鞭、狗鞭、馬鞭、驢鞭,此外認不出來的大鞭小鞭金鞭銀鞭不知有幾種!衆鞭品類之繁多,藥方療法之奇特,令人瞠目結舌。而部民呈獻禮物時那句“願七將軍早日重振雄風”,尤足以在楊應麒房中繞樑三日!

——————

又:大家給點面子吧,上了vip以後推薦排名直線下降,唉,點擊也就算了,但推薦靠那麼後實在是丟臉啊。

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下)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上)第228章 牙疼之惱(下)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163章 表決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332章 金蘭折(上)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43章 潛流暗涌(上)第170章 安撫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24章 反契丹(下)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上)第226章 漢部見聞(下)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上)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上)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下)第19章 議婚姻(上)第324章 漠北金帳(下)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下)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214章 說親事(下)第207章 蕭字旗(上)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24章 反契丹(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上)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122章 人死茶就涼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上)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214章 說親事(上)第343章 罷相(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上)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下)第15章 誓約(下)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下)第37章 一村之治(下)第204章 思良將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156章 帶月歸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323章 修羅之戰(上)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上)第228章 牙疼之惱(下)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上)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下)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315章 兵來將擋(下)第333章 靈壽墳(下)第10章 絕地(下)第15章 誓約(上)第119章 棋局大逆轉第141章 陷燕京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下)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43章 潛流暗涌(上)第15章 誓約(下)第9章 塞外(下)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338章 洗衣槌(上)第208章 陳家貨(下)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128章 錦囊妙計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128章 錦囊妙計第175章 間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8章 伏擊(上)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240章 一檄文天下安(下)第15章 誓約(下)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13章 狼羣(下)
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下)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上)第228章 牙疼之惱(下)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163章 表決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332章 金蘭折(上)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43章 潛流暗涌(上)第170章 安撫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24章 反契丹(下)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上)第226章 漢部見聞(下)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上)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上)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下)第19章 議婚姻(上)第324章 漠北金帳(下)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下)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214章 說親事(下)第207章 蕭字旗(上)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24章 反契丹(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上)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122章 人死茶就涼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上)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214章 說親事(上)第343章 罷相(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上)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下)第15章 誓約(下)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下)第37章 一村之治(下)第204章 思良將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156章 帶月歸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323章 修羅之戰(上)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上)第228章 牙疼之惱(下)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上)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下)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315章 兵來將擋(下)第333章 靈壽墳(下)第10章 絕地(下)第15章 誓約(上)第119章 棋局大逆轉第141章 陷燕京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下)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43章 潛流暗涌(上)第15章 誓約(下)第9章 塞外(下)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338章 洗衣槌(上)第208章 陳家貨(下)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128章 錦囊妙計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128章 錦囊妙計第175章 間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8章 伏擊(上)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240章 一檄文天下安(下)第15章 誓約(下)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13章 狼羣(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兰店市| 新竹市| 深州市| 衡水市| 凭祥市| 萍乡市| 巴林右旗| 治多县| 乐平市| 武冈市| 扎鲁特旗| 兴化市| 西华县| 清河县| 佛坪县| 永济市| 平远县| 井冈山市| 太白县| 鄂托克前旗| 旬邑县| 天柱县| 华阴市| 弥渡县| 岳池县| 达州市| 茂名市| 施秉县| 阳朔县| 囊谦县| 楚雄市| 邵阳市| 鲁甸县| 应城市| 合川市| 贡嘎县| 邹平县| 海门市| 长宁区| 皋兰县| 溆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