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4章 說親事(下)

完顏虎既厚待劉錡,相比之下便有些冷落了楊應麒,楊應麒當面沒說什麼,私下卻有口無心地抱怨道:“這才見了一次面就這樣,若真結了親,那不把我也比下去了?”

陳正匯聽見笑道:“劉公子纔來,又是來說親,所以虎公主不免看重些——這也是人情之常。七將軍你亂吃什麼醋!”

楊應麒哼了一聲道:“什麼人情之常?我只知道親疏有別!不行,我得落落這人的威風!”其實他和劉錡交過幾次言以後也頗看得起他,否則的話早把這事晾在一邊了,哪裡還會去爭這口氣?他如今爭這口氣,那是內心深處隱隱認爲劉錡或可以和自己相提並論了。

陳正匯驚道:“七將軍,你要怎麼落他威風?”

楊應麒道:“若他是個文人,我自然以詩文折服他。他既是個武人,我便當以武功折服他!”

陳正匯忙道:“二將軍好不容易找到一門願意結親的人家,你可不能給他搞砸了。”

楊應麒道:“我自有分寸!”

第二日便邀完顏虎和劉錡到郊外打獵,他還特地讓徐文調了一隊神射手來顯威風,結果劉錡箭無虛發,竟把漢部的這批神箭手都比下去了。

楊應麒本來以爲他雖是將門之後,但最多也就是武藝不錯而已,誰料他箭法如此精湛,本想在劉錡面前顯漢部健卒的威風,沒想到反而讓劉錡顯了威風!劉錡將獵物獻給完顏虎,完顏虎大喜,又送了劉錡一副寶弓。完顏虎和丈夫是以弓定情,所以她什麼禮物都看作等閒,唯有這弓箭輕易不肯送,這時送給劉錡一副寶弓,那是大大的賞識他了。

楊應麒在旁邊看得鬱悶,又來找陳正匯商量,陳正匯道:“七將軍,這事就別鬧了!如今是多事之秋,儘快把二將軍這門婚事結了,莫要多生事端了。”

楊應麒經不住陳正匯的勸,就想打消心思,忽然徐文等一干武人前來求見,原來他們日間在虎公主面前被劉錡奪了威風,個個心中不忿,便來請楊應麒作主,安排雙方再比過。

楊應麒大怒,把一肚子氣都撒徐文等人身上了:“日間你們又不爭氣,連帶著我也沒了臉面!現在還來煩我!平日你們總是自誇說就算宗望再來也不怕,現在呢?大宋被宗望打得沒法回手,如今汴梁來一個無名小卒就把你們全比下去了!哼,看來大哥一不在,你們就都懈怠了!”

楊應麒這話可說的有些重了,徐文一聽憤懣異常道:“七將軍,你既說出這樣的話來,那這場武我們便不能不比了!若是不討回這場子,我們沒臉在漢部爲將了!”

楊應麒聽了徐文的話,冷笑道:“討回場子?怎麼討回?劉錡是來說親的,不是來比武的。日間藉著打獵比試箭術,雖然做得委婉,但大嫂也看出了一些端倪,送劉錡寶弓的時候還橫了我兩眼。要是你們再怒氣衝衝跑上去邀戰,萬一把二哥的婚事鬧砸了,看大嫂怎麼對付你們!再說他的武藝如此精湛,你們也未必贏得了他。”

徐文道:“一個人武藝再精,卻也定不了整場戰爭的勝負!以他這等身手,在軍中也算得上一個精兵,但說到領軍打仗,嘿嘿!恐怕就不行了!七將軍你看看燕雲之戰和汴梁之戰,宋人打得是一場比一場爛!那種師道還稱名將呢,我看也就是專打敗仗的名將!至於這個乳臭未乾的劉錡,打獵時倒也能顯顯威風,等上了戰場,只怕就啥也不是!”

楊應麒給他這麼一說道:“你說的也有道理,不過這武藝還比試得,兵法卻沒法比試。”

徐文道:“也不用比試,我們只是想讓他知道漢部軍人的威風!讓他不敢在我們面前趾高氣揚!”

楊應麒問:“怎麼讓他知道?”

徐文道:“塘沽新軍軍營第一期已經結束,共有新軍六千人。上十二村的新軍也有六千人。這兩批人半個月前已進入塘沽,依七將軍您的意思,本來是要在津門西北舉行一場軍事演習,讓虎公主、三將軍和七將軍看看我們訓練的成果!但因爲二將軍的婚事虎公主下令將此事推遲半個月。現在只要讓軍事演習按時進行,這姓劉的小子看看我們漢部軍人的威風,包他以後便再不敢小瞧我們!”

陳正匯一直在旁邊道:“這軍事演習是我們內部的事情,怎麼能讓一個外人看去?”

徐文道:“他家都要和二將軍結親了,還怎麼算外人?”

陳正匯道:“結親是結親,他現在畢竟還是大宋的將官。”

徐文道:“陳大人,我不是文官,可軍隊裡開有政學的課程,所以我也算懂得一點政治。大宋將門之後和二將軍聯姻,這其中若說沒個國事上的因由誰信?再說咱們漢部上下無論文武工商,來自大宋的人多了,這些人不管在大宋是幹什麼的,來到這裡後還不是很快就個個落地生根了?這個劉錡既然來了,我看將來也是要在這邊落腳的。退一萬步說,就算他還回大宋去,這軍事演習其實也就是個展示,讓他看去我們也虧不了什麼!”

楊應麒想了想道:“好吧,不過光讓他看沒意思。這樣,我讓他帶塘沽新軍,你帶上十二村的新軍,你們正兒八經過上一場,如何?”

徐文笑道:“哈哈,那當然沒問題,不過我怕七將軍你就算把兵權交給他,他也指揮不動我們的兵將!這帶兵的學問,可不是能在家裡練出來的!”

楊應麒笑道:“指揮得動指揮不動,那是他的事了。他亂指揮那更妙,我們正好能看他的笑話!不過你們也不能暗中串連塘沽新軍的將領故意反對他,要不然就算贏了他也不算英雄。”

徐文道:“贏要贏得公平,輸也要輸得磊落,我們哪能那麼幹!”

當下楊應麒不管陳正匯的反對,連夜找劉錡來說知此事。劉錡聽說楊應麒要自己領漢部的兵參加一個演習,既感納罕又覺有趣,心中雖然躍躍欲試,口中卻仍道:“我是大宋將官,這樣做不大好吧?”

楊應麒道:“不要緊的,給你帶的這支兵馬全都是大宋來的新民,大多數人來了還不到一年。再說這也只是一個遊戲,就當是下一場棋一樣,又不是真的打仗。”

劉錡給他說的心動,又聽說只是一個遊戲便答應了。楊應麒道:“那就這樣定了,我明天便讓人帶你去軍營熟悉一下,十日後在津門西北的戰場對陣——這幾日裡你也可以先去那裡看看地形。”

劉錡道:“且慢。”

楊應麒問:“怎麼?”

劉錡道:“我初來乍到,對這邊的軍制並不熟悉,能否請一個老於軍伍的人跟我說說?”

楊應麒笑道:“這容易,你問石康便是,他什麼都懂。”

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下)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上)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下)第345章 輾轉(下)第204章 思良將第353章 屠營(上)第27章 得文吏(下)第4章 過冬(上)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上)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26章 兵滿萬(下)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178章 會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上)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175章 間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下)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240章 一檄文天下安(下)第12章 鷹兔(下)第192章 密見第137章 危疑反覆>第163章 表決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下)第349章 聞逝(上)第205章 挖牆角(上)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上)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336章 醉獻妃(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28章 稱帝號(上)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上)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下)第156章 帶月歸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下)第14章 烏古(下)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170章 安撫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321章 當世活佛(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154章 蒙古謠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下)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上)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第137章 危疑反覆>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下)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下)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下)第145章 新局哉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13章 狼羣(下)第174章 逆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下)第159章 針鋒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上)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上)第23章 整軍備(上)第7章 去向(上)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下)第15章 誓約(下)第171章 文詞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上)第231章 山東進退(下)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16章 入女真(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238章 棋盤大變幻(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339章 民之貴(下)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137章 危疑反覆>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148章 地之失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上)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上)第189章 國債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下)第11章 夜遁(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208章 陳家貨(下)第7章 去向(上)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上)第22章 立法規(下)
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下)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上)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下)第345章 輾轉(下)第204章 思良將第353章 屠營(上)第27章 得文吏(下)第4章 過冬(上)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上)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26章 兵滿萬(下)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178章 會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上)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175章 間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下)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240章 一檄文天下安(下)第12章 鷹兔(下)第192章 密見第137章 危疑反覆>第163章 表決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下)第349章 聞逝(上)第205章 挖牆角(上)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上)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336章 醉獻妃(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28章 稱帝號(上)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上)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下)第156章 帶月歸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下)第14章 烏古(下)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170章 安撫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321章 當世活佛(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154章 蒙古謠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下)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上)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第137章 危疑反覆>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下)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下)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下)第145章 新局哉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13章 狼羣(下)第174章 逆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下)第159章 針鋒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上)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上)第23章 整軍備(上)第7章 去向(上)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下)第15章 誓約(下)第171章 文詞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上)第231章 山東進退(下)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16章 入女真(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238章 棋盤大變幻(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339章 民之貴(下)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137章 危疑反覆>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148章 地之失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上)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上)第189章 國債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下)第11章 夜遁(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208章 陳家貨(下)第7章 去向(上)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上)第22章 立法規(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城市| 海伦市| 南川市| 伊金霍洛旗| 溆浦县| 平原县| 福清市| 平乡县| 勐海县| 全州县| 汤原县| 丰台区| 道孚县| 昌黎县| 南岸区| 富川| 无棣县| 子长县| 宁陵县| 南华县| 静宁县| 商都县| 始兴县| 连山| 龙江县| 高密市| 红原县| 石渠县| 汾西县| 兰考县| 东平县| 和平县| 潜江市| 东明县| 德清县| 翼城县| 库车县| 蒙自县| 绥滨县| 师宗县| 漯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