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章 得文吏(下)

衆人一邊談論著,忽然阿魯蠻指著遠處道:“是嫂子!”

折彥衝望見,連忙飛馬過去,跳下來扶住妻子道:“你怎麼跑這麼遠來!動了胎氣怎麼辦?”

完顏虎笑了笑,指了指背後,原來她背後還跟著幾十個女人,都是來迎接丈夫回家的。其中有幾個和完顏虎一樣,也是肚子挺起,或尖或圓。

行伍中的丈夫們早看見自己的愛人了,卻都忍著不敢動。楊應麒心道:“這個隊伍,看來是訓練出來了!狄、曹練兵的本事果然了得!”

曹廣弼一招手,道:“好了,就此解散!去見親人吧!”

幾十個成家了的立即歡呼著衝了出去,另外三百多人卻愣著不動。

楊應麒道:“新來的戰士,都安排在左村。沒成家的男兒們,領你們的同袍到村裡去!顧大嫂在那裡等著呢!”

楊應麒回頭見曹廣弼看著各攜家眷回去的屬下發呆,笑道:“哎喲,大冬天的,二哥卻貓兒**了!”

曹廣弼啐了他一聲道:“胡說八道!”

楊應麒道:“知好色而慕少艾,人之常情,何必掩飾?說起來,二哥你也二十了,是時候成家了。”

曹廣弼搖頭道:“我不想在這裡成家。”

楊應麒奇道:“那你要到哪裡去?”

曹廣弼道:“如果有可能,我想回中原……”隨即長長嘆了一口氣道:“但這個夢未免也太遙遠了。”

說話間兩人的馬已經走近村口,但聞村口一陣喧鬧,幾個人在吵鬧些什麼。

楊應麒見那羣人中心有一個竟然是幫自己打理文書事務的胡茂,不由得有些奇怪,跳下馬來道:“怎麼回事?”

周圍的人看見他來,都紛紛道:“好了好了,小楊首領來了。”

楊應麒見圍在這裡的都是手底下的文員,心中不由得又添了兩分訝異。他一直重視文事,只是北鄙之地通文識字的已經不多,說到學識淵博,漢村到現在爲止更是一個沒有。這些人都是粗通文墨之徒,楊應麒花了好大的功夫才培養起來,構成了初步的文吏系統。因此,這些人也算是和自己關係最密切的下屬了。

這時胡茂見到他,竟然兩眼一眨,流下淚來。楊應麒驚道:“你這是幹什麼!男兒有淚不當流!你雖然乾的是文書工作,但我漢部人人都要能上馬挎刀!怎麼能輕易哭呢?莫非遇到了什麼傷心事?”

胡茂一時說不出話來,只是指著一個人,好久才憋出一句:“他……他欺負人!”

楊應麒聞言看去,卻見是個中年,眉目清朗,雖然衣冠多有殘破,但整理得十分齊整,心中暗暗稱奇:“這樣的人若是出現在江南汴京那是毫不奇怪,這塞北苦寒之地,怎麼也有這樣的衣冠人物。”問道:“到底出了什麼事情?”

旁邊一個伶俐的人便把事情的本末說了。

原來楊應麒臨走前曾和完顏各豪強有個協議,凡是漢族俘虜,都歸漢部,會說漢話的渤海人也算在內。漢部也不是平白無故地要人,而會拿折彥衝等俘虜到的契丹、奚族、熟女真等族的俘虜來交換。後來漢部的外族俘虜交換完了,楊應麒又讓胡茂拿了錢財去贖。胡茂等人在贖人之後,都會問對方擅長什麼,是否識字等等,如果識字,以後便會編入文員隊伍。

女真豪強和漢部的關係很好,楊應麒“不願同胞爲奴隸”的理由又光明正大,這件事情本來進行得十分順利,但到了眼前這個中年人身上,卻是奇峰突起。

這人是鐵州人士,因戰亂被誤俘來到此地。他自稱識字,胡茂把他帶回漢村本村後,便考了他幾個問題,又讓他寫了幾個字,見他的字寫得漂亮十分高興,就讓他留在自己身邊幫忙。胡茂是楊應麒的副手,在村裡地位頗高,別人見“胡秀才”讓這個中年人給他打下手,都替這個人高興。

誰知道這個中年人聽了沒半點高興的樣子,反而提了些問題考起胡茂來。一開始胡茂隨口應付,誰知道這中年人越問越深,由孔孟舊章考到王安石的新義,句句引經據典,沒一句平白話。到最後胡茂連聽都聽不懂,更別說回答了,只是在那裡乾瞪眼。

楊應麒聽到這裡,心道:“這中年能活活把胡茂給問哭,看來書讀得不少,就不知道他的學問主要是辭章,還是實學。”

胡茂指著那中年對楊應麒道:“小楊相公,他太欺負人了!他居然說我的學問給他提鞋都不配!還說他如果來漢部,就得由他來總管一切事務,讓我給他打下手!我……他……”顯然剛纔他被那中年人問得窘迫異常,這時忍不住又哽咽起來。

楊應麒對胡茂笑道:“學問不成,以後發憤苦讀也就是了,哭什麼哭!”指著那中年道:“你這個狂生,叫什麼名字?”

那中年也指著他道:“你這個孺子,叫什麼名字?”

楊應麒不過“十四五歲”,但在漢部中地位奇特,周圍的人見這中年對楊應麒也如此無禮,無不憤怒,胡茂大聲道:“楊樸,這是我們漢部最有學問的小楊公子!你休得無禮!”

楊應麒微微一笑道:“楊樸?原來我們也算是本家。”

楊樸卻冷笑道:“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兒,竟然敢號稱‘最有學問’。哈哈,北鄙之地,果然是文荒。你們村就連個知書達理的大人都沒有了麼?”

胡茂等就要發作,楊應麒卻揮手讓他們靜下來,對這楊樸道:“這麼說來,你倒是有學問的了。爲何卻流落至此?”

楊樸嘿了一聲笑道:“書生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孔子猶有陳蔡之厄,何況我輩!”

楊應麒笑道:“聖人不是我輩該胡亂攀比的。嗯,我經書讀得不熟,也不和你比著掉書袋。剛纔你是不是說,如果你來漢部,則一切事務都要由你來管?”

楊樸淡淡道:“若我願意留下,居此位自然理所當然。”

楊應麒笑道:“這漢村的俗務,我早就想脫手了。就是不知道你有沒有這個本事!幾千人的生計,可不是會作幾首歪詩、背幾章《禮記》就能治理好的。”

楊樸冷笑道:“十里之地,千戶小邑,致平也不過反手間事。”

楊應麒聽了這句似曾相識的話,笑道:“哦?那你倒試著說說我部的好壞。”

楊樸道:“我聽說這子母村的建制都出你手,想來你也有些學問。若論農牧工虞,也頗有可稱道之處。你們纔不過二三千人,你卻又預先打下這八個子村的坯子,則對將來之事,想來也有意料之能。”

楊應麒聽得眉毛一軒,道:“說下去。”

楊樸道:“可惜你所能意料,也不過一二年、兩三年,胸中沒有十年之規劃,更無百年之眼光。所以你這漢村的建制,放諸一二年間,則處處高明。放諸五六年間,則頗見破綻。放諸百十年間,便顯出建村者全無遠見!”

楊應麒哈哈大笑道:“說得好。來來來,到我住處來,前些天我才得了二兩好茶,乃是雨前龍井,塞外難求。我們一邊品茶,一邊聊天。”

第7章 去向(下)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19章 議婚姻(上)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343章 罷相(上)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上)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下)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下)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上)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上)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上)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19章 議婚姻(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下)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下)第190章 名妓第219章 突圍北上(上)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上)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下)第37章 一村之治(上)第207章 蕭字旗(下)第13章 狼羣(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33章 虛實反覆(下)第142章 入太行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上)第20章 下聘禮(上)第320章 北征大軍(上)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下)第143章 塘沽問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161章 民議第189章 國債第282章 君臣各自算盤(下)第276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上)第4章 過冬(下)第344章 北遊(下)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上)第189章 國債第312章 連環衝擊(上)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上)第41章 曷蘇館事(下)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202章 自辱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上)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231章 山東進退(下)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228章 牙疼之惱(上)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上)第347章 嶽幕(上)第150章 國之樑第316章 塘沽民心(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下)第207章 蕭字旗(上)第233章 宗澤之逝(下)第142章 入太行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下)第6章 邊關(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下)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下)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上)第120章 移運定興亡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165章 陰陽第348章 秦府(下)第349章 聞逝(下)第10章 絕地(上)第190章 名妓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191章 入汴第342章 議戰(下)第24章 反契丹(下)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下)第352章 勤王(下)第25章 收俘虜(上)第22章 立法規(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下)第324章 漠北金帳(下)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206章 學生潮(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175章 間
第7章 去向(下)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19章 議婚姻(上)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343章 罷相(上)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上)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下)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下)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上)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上)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上)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19章 議婚姻(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下)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下)第190章 名妓第219章 突圍北上(上)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上)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下)第37章 一村之治(上)第207章 蕭字旗(下)第13章 狼羣(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33章 虛實反覆(下)第142章 入太行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上)第20章 下聘禮(上)第320章 北征大軍(上)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下)第143章 塘沽問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161章 民議第189章 國債第282章 君臣各自算盤(下)第276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上)第4章 過冬(下)第344章 北遊(下)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上)第189章 國債第312章 連環衝擊(上)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上)第41章 曷蘇館事(下)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202章 自辱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上)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231章 山東進退(下)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228章 牙疼之惱(上)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上)第347章 嶽幕(上)第150章 國之樑第316章 塘沽民心(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下)第207章 蕭字旗(上)第233章 宗澤之逝(下)第142章 入太行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下)第6章 邊關(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下)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下)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上)第120章 移運定興亡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165章 陰陽第348章 秦府(下)第349章 聞逝(下)第10章 絕地(上)第190章 名妓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191章 入汴第342章 議戰(下)第24章 反契丹(下)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下)第352章 勤王(下)第25章 收俘虜(上)第22章 立法規(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下)第324章 漠北金帳(下)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206章 學生潮(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175章 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陕县| 灵石县| 嘉善县| 镇平县| 闸北区| 华坪县| 兴化市| 邛崃市| 广元市| 盐城市| 平南县| 日喀则市| 六安市| 昌宁县| 富阳市| 常熟市| 大宁县| 深水埗区| 内江市| 江陵县| 扶余县| 苗栗县| 祁连县| 木里| 桂平市| 堆龙德庆县| 泽普县| 连云港市| 丘北县| 兰西县| 沅江市| 方正县| 漠河县| 肇庆市| 永丰县| 阿城市| 六枝特区| 江川县| 台山市| 周宁县| 英吉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