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5章 陰陽

“陽從女真陰助大宋”折彥衝喃喃重複著楊應(yīng)麒這兩句話,若有所思。?

楊應(yīng)麒道:“當初助宋奪燕,爲的就是要增強大宋的威懾力,讓女真對來自大宋的威脅心存忌憚,那樣我們便能在宋、金之間左右逢源。奈何我沒把事情辦好,到最後竟然弄巧成拙,反而把大宋最軟弱的一面全暴露了!如今我們己沒法借大宋的威風來彈壓大金,大宋、大金與我漢部之間的平衡便無法維持,接下來再要對付北方的蠻人,便只能靠我們漢部自己了。但是由我們獨自來承擔女真的壓力,這個壓力未免太大!而且對漢部來說,也未必公平?

折彥衝點了點頭,楊應(yīng)麒道:“從根本來講,只要我們還想保有遼南,會寧與津門便難並立!但現(xiàn)在我們的實力還不足以滅金,如今開打只能是兩敗俱傷一所以,決戰(zhàn)的時間無論如何要想辦法拖延!??

折彥衝頡首道:“現(xiàn)在會寧也知道他們的整體軍力雖佔上風,但要吞下我們也不容易,所以纔會想先用策略來削弱我們。”?

“他們會用,我們便不會麼?可惜”楊應(yīng)麒嘆道:“這次他們發(fā)出來的這一招我們真的很難化解。”?

折彥衝道:“真正高明的策略,本來就是要讓你明知道坑裡有火也得往裡邊跳!??

楊應(yīng)麒嘆道:“這次完顏部能用一句話就引起我們這麼大的亂子,歸根到底,還是因爲我們內(nèi)部有問題!特別是六哥,他桀驁難馴,又喜歡玩火,所以我總覺得,如果他手上的兵力太大,無論對他自己還是對漢部,都不是什麼好事。這是我在處理內(nèi)部問題時最舉棋不定的擔憂點。”楊應(yīng)麒是弟弟,也只有對摺彥衝時纔會這樣說蕭鐵奴,即使如此,他的用詞仍然十分克制:“而二哥相對來說就穩(wěn)健多了。所以漢部的力量,控制在二哥手裡,比控制在六哥手裡要安全得多。可是”?

楊應(yīng)麒還沒說完,折彥衝己搖頭道:“不然,兵力控制在誰手裡都不見得安全。我並不是不相信廣弼,只是兵權(quán)這東西也是有意志的,有的時候,它會反過來控制掌握兵權(quán)的人。?

楊應(yīng)麒也知道折彥衝說的有理:“所以我們至少要讓二哥、六哥他們有個制衡的關(guān)係在,這樣大家纔好相處。”?

折彥衝點了點頭,楊應(yīng)麒又道:“可是如今形勢的發(fā)展,卻越來越對六哥有利,而對二哥不利!六哥是亂世之將,天下越亂他越有衝勁,二哥則相反,他是能安於治世的人,所以不能讓六哥鋒芒過露!我們得想辦法讓二哥有機會出頭,而將六哥放一放。”?

“這一點我不大讚同。二弟的才華是不該荒廢著,但鐵奴也不能藏起來。”折彥衝說道:“應(yīng)麒你想過沒有!其實我們和完顏部一樣,都是治世的棄兒!我們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功業(yè),靠的不僅僅是內(nèi)部的建設(shè),還有對舊秩序的破壞!如果不是遼殘宋弊,你認爲我們能這麼順利地建立起這樣大的事業(yè)?所以我們要乾的,不單是要把漢部的內(nèi)部建設(shè)起來,還要把朽腐了的舊秩序給摧毀掉一所以對六奴兒這把馬刀不能總想著怎麼把他蕺起來,該用的時候就得用!??

“可是,這把馬刀自己是有意志的啊!?楊應(yīng)麒道:“我怕的,就是有一天我們控制不了他,那時候”?

“那時候再說吧。”折彥衝道:“現(xiàn)在還遠遠沒到那時候呢!雖說要防微杜漸,但如今鐵奴的鋒芒都還沒完全嶄露,在這種情況下就把他藏起來,只能讓漢部的攻擊力坐削!??

楊應(yīng)麒默然,折彥衝揮手道:“廣弼與鐵奴的事情我們以後再討論,現(xiàn)在說說你對陽從女真、陰助大宋的想法。”?

楊應(yīng)麒說道:“此次既然決定任由金人侵宋,則我們要至少要達到以下目的:一是讓女真身陷侵宋戰(zhàn)爭中不能自拔,那我們漢部才能趁機發(fā)展;二是借大宋之手,消耗完顏部嫡系?

兵力。要做到這兩點,大宋便不能太弱。如果它一觸即潰,到時候女真人反而有機會挾征服中原後的人力、物力來反攻漢部一所以,伐宋之事我們得雷聲大雨點小,而助宋之事卻得實打?qū)嵉貋碜?”?

折彥衝道:“陽從女真,這也罷了。陰助大宋卻難!我們?nèi)粽娴闹笏慰菇穑谕诤菜麄兡难e還會和我們客氣!屆時便是不死不休的局面!若說是暗中扶助這等大事,如何能瞞得了天下英雄!??

“不是暗中扶助,”楊應(yīng)麒道:“而是由我漢部的?叛徒?去扶助!??

“叛徒?”折彥衝眉毛揚了揚道:“你是說廣弼?”?

楊應(yīng)麒道:“不錯!就是二哥!”?

折彥衝道:“若是這樣安排,倒也遂了他心意。只是廣弼若帶大批人馬前往,那這事我們無論怎麼說完顏部都不會相信人家可不是傻瓜!但廣弼要只是孤身前去,恐怕也起不了什麼作用。”?

“未必。”楊應(yīng)麒道:“二哥去與不去,總是有些區(qū)別的。再則,二哥便是一個人去,到了大宋也不會孤身一人!大哥,你還記得我跟你提過的忠武軍麼?”?

“忠武軍?”聽到這裡折彥衝忍不住問道:叫、子!你別告訴我你在塘沽時便埋下這伏筆了!”?

“當然不是,我又不是神仙!哪裡能料到這麼細的事情。”楊應(yīng)麒道:“不過我當時隱隱感到留點人馬在大宋,對我們將來攻略中原會有用處。”?

“攻略中原”折彥衝微感訝異道:“原來你也有這雄心!??

楊應(yīng)麒嘆道:“不是我有這雄心,是大宋逼著我們不得不起這雄心!咱們困守在這邊涯海角,眼睜睜看著趙家官人把天下搞得一塌糊塗,我們無論是爲自己打算還是爲大宋百姓打算,都得敲打敲打他!我去燕雲(yún)幫他們出主意,難道還真是爲了趙家不成?我是爲了我們自己!大哥,我知道你想要中原的,我知道!我們預(yù)訂了的江山,怎麼能任由胡人糟蹋!??

折彥衝點頭道:“不錯,中原是我們的!如能不讓胡人染指,還是把他們攔在關(guān)外的好!不過眼下大宋雖然弱得令人眼饞,但完顏部的意思,應(yīng)該是先對付我們漢部,再想其它。?

楊應(yīng)麒道:“滅我漢部與侵略大宋,乃是他們都會做的事情,我們沒法去改變不過我們並不需要改變他們的這種想法,只要改變他們動手的次序罷了。”?

折彥衝沉吟道:“有我在遼南一日,吳乞買便寢食不安,宗望也斷不敢盡起兵力向宋!但漢部大軍若盡起南下,又怕會寧抄我們的遼南老家。”?

楊應(yīng)麒道:“所以我們這次從金侵宋,不能太積極,動用的兵力也不能過多但又要讓他們放心。”說到這裡停了下來,似乎遇到了花崗巖。漢部出動的兵力不多,女真人又怎麼會放心南下??

折彥衝道:“怎麼了?”?

楊應(yīng)麒雙眼有些茫然道:“這個大方略,我心裡也是剛剛成型。這一點暫時還沒有想到辦法,但是這一點又極爲關(guān)鍵!怎麼辦呢?”搓著手掌來回踱步。?

折彥衝道:“其實,你還忘了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

“什麼事?”?

折彥衝道:“廣弼在我和鐵奴面前、在元部民會議上說了許多不該伐宋的理由。但我知道,他反對伐宋,理由其實只有一個。其它那些,都是爲了說服我和部民而想出來的㈠??

“大哥你說的唯一理由,哪個?”?

“他認爲引胡侵漢是不對的!就是這樣㈠?折彥衝道:“所以漢部是否從金南侵,乃是他認同漢部的底線!如果我們引胡入關(guān),那兄弟便是陌人所以,除非我們拒絕從金伐宋,否則便很難留住他!更別說是讓他在大宋做你的內(nèi)應(yīng)㈠??

楊應(yīng)麒忍不住道:“如果我們能夠拒絕從金伐宋,還需要想這些策略麼?”?

“沒錯。”折彥衝道:“所以,你這個策略行不遁。因爲你既不能讓吳乞買放心,又不能讓廣弼滿意!”?

漢部軍制,主要有三大淵源:第一是從死谷到千里遠征期間磨合出來的五人一組、十人一隊的編制,以及在那段時間形成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與訓練傳統(tǒng);第二是從女真那裡吸收的猛安謀剋制度;第三是唐宋軍銜名稱。這三種軍事傳統(tǒng)相結(jié)合,再加上後期折彥衝、楊應(yīng)麒與曹廣弼加以融會變化,便形成了眼前初具雛形的漢部軍制。?

對會寧,漢部仍然以猛安謀剋制爲公開軍制,如折彥衝、楊應(yīng)麒、阿魯蠻和蕭鐵奴均爲猛安等等,而曹廣弼、楊開遠至今仍爲謀克。但在實際上,漢部內(nèi)部另有一套軍銜,基本上是參照唐宋軍銜而簡變之,如十人之隊長稱佐尉,百人之長稱校尉,五百人之長稱都尉,千人之長爲郎將,五千人之長方稱將軍。如徐文便爲郎將,曹廣弼自領(lǐng)下將軍俸祿,歐陽適、阿魯蠻、蕭鐵奴均依曹廣弼例,不好意思越到二哥頭上去,都只稱下將軍。漢部承尚武之風,征戰(zhàn)經(jīng)年,有功之士、能戰(zhàn)之人甚多,主力陸軍系統(tǒng)的正規(guī)編制不到三萬人,而郎將之才卻近百人。?

折彥衝在漢部元部民會議之後到遼東半島北部巡視,陸軍除了在重要地區(qū)值勤的將官以外,自郎將以上全部匯聚。這次會議於曷蘇館部邊緣召開,地點在上十二村中最東面的村落。漢部陸戰(zhàn)三大將曹廣弼、阿魯蠻、蕭鐵奴都隨折彥衝出現(xiàn),楊開遠作爲後勤之長、楊應(yīng)麒作爲中樞樞密也都列席。?

數(shù)十人濟濟一堂,但氣氛卻與四嶽殿完全不同!元部民會議上雖也顯得一本正經(jīng),但畢竟還有許多文人與市儈的氣息摻雜在裡面。但在這裡,有的只是內(nèi)斂的殺氣和紀律化了的武勇!折彥衝在四嶽殿中還保持著親和,但來到這裡便是一臉的冷肅!?

“原來我們漢部的軍伍變得如何冷酷了。”很久沒過軍伍生活的楊應(yīng)麒對這種氛圍感到有些陌生,在這個場合裡,連他都不敢談笑生風了。?

這次軍事會議由阿魯蠻主持,先是嘉獎和提拔了過去一年中表現(xiàn)出色的將領(lǐng),榮譽部分由折彥衝親自授予,實質(zhì)獎賞則由楊應(yīng)麒頒發(fā)。?

獎賞之後,是對部分兵將進行提拔,同時宣佈漢部將在三年之內(nèi),於現(xiàn)有的上十二村附近再增設(shè)十二座同等規(guī)模、同等強度的軍事村落。沒有人出聲,但每個中緩將領(lǐng)眼中都泄漏出了他們對於擴軍的狂熱。整個房間裡只有楊應(yīng)麒一人和別人想的不一樣他想的是這多出來的十二個村落得花多少錢!?

跟著,開始進入議事階段。雖然是公開議事,但探討事情的主要是幾位將軍。先是楊開遠講了一些後勤隊伍因革事宜,跟著是楊應(yīng)麒根據(jù)政務(wù)與經(jīng)濟的配合進行補充。這個話題說完之後,纔開始討論起漢部兩支“偏師”的情況。?

漢部在進入遼南以後,逐步進行軍事改革,建立起以遼口軍爲中心的主力軍事系統(tǒng)。但在這個系統(tǒng)以外,有三支實力非同小可的人馬因歷史原因也得以保存,並遊離在漢部主力軍事系統(tǒng)之外。?

第一支是獨立於陸戰(zhàn)隊伍的水軍,由歐陽適領(lǐng)銜,但實際上現(xiàn)在歐陽適所直接控制的水軍兵力也不過是總數(shù)的三分之一左右,其它部隊都由津門樞密遙控。?

第二支就是蕭鐵奴部,由於長期活動在漢部轄地的西方,因此在漢部軍中也被稱爲西軍。西軍的編制人馬完全是在自發(fā)中形成,除了接受遼南財政的供養(yǎng)、聽從折彥衝的將令以外,和漢部的主力軍事系統(tǒng)簡直一點相似的地方都沒有。?

第三支則是阿魯蠻領(lǐng)導的曷蘇館部,因其長期活動於漢部轄地的東邊,因此也被稱爲東軍。東軍雖然也有一定的獨立性,但和西軍相比,與主力軍事系統(tǒng)的關(guān)係便顯得較爲密切。遼南主力軍事系統(tǒng)中存在著許多胡族血統(tǒng)的戰(zhàn)士,其中有三分之一都是從阿魯蠻控制下的部族裡吸收的。而曷蘇館部的軍事機制也越來越向上十二村靠攏。?

當初阿魯蠻雖然有機會在大金政權(quán)內(nèi)部爭取到與折彥衝平起平坐的地位,但他本人卻主動放棄了,並將與漢部並立的曷蘇館部越拉越南,到如今曷蘇館人幾乎都自認爲漢部了!可以說,曷蘇館部己成爲漢部在半島西北方面的長城,阿骨打上次南巡的時候雖己提前調(diào)開了阿魯蠻,但仍然選擇從東邊進入半島,由此可見他對曷蘇館部實力深感忌憚。?

曷蘇館女真開化較早,農(nóng)牧都是好手(以北國的水平來說),這也是他們能夠很快融入漢部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不過在與漢部發(fā)生關(guān)係之前,曷蘇館人的戰(zhàn)鬥力並非很強。這種情況在阿魯蠻來到後才發(fā)生巨大的改變。一方面,由於津門對曷蘇館經(jīng)濟上的補貼使得阿魯蠻有足夠的財力在族內(nèi)挑選英才,讓贏弱者去種口、牧馬或做工,只留下強者中的強者爲兵服役,加上漢部提供的精良兵器,讓曷蘇館人的單兵戰(zhàn)鬥能力大大增強。另一方面,在漢部商隊以及海船水師的支持下,阿魯蠻利用幾次安撫東海女真的行動不斷地吸納東海女真中的勇士,慢慢地建起了一支可以與蕭鐵奴軍媲美的半蠻族軍馬。?

這幾年來,女真的東線一直無事,除了完顏氏之前就己經(jīng)建立了比較穩(wěn)固的基業(yè)以外,阿魯蠻的努力也是一大原因。不過也正因此,如今東海女真中的許多部族,己是“先知有漢部,然後才知道有完顏”。東海女真雖然也稱女真,但那只是外人對長白山以東灝臨東海一帶各個部族的通稱,其實這些部族每一個都有各自的來歷和名號,與完顏部女真關(guān)係不大。漢部在衝突中顯示了自己的強大,又在交易中展現(xiàn)了自己的信義,許多部族便向漢部示好,甚至是舉族西遷,成爲漢部的戰(zhàn)士、工人、牧民或者漁夫。?

蕭鐵奴與阿魯蠻說完自己部隊的情況後,才由曹廣弼向?qū)㈩I(lǐng)們通告這次元部民會議關(guān)於“從金伐宋”討論的決議。大部分兵將心中都認爲這樣的討論實屬多餘,打還是不打,大將軍一句話就決定了,何必}自費口舌?在他們看來,那個元部民會議的決定根本就無足輕重!但是接下來,曹廣弼的一句話引起了幾乎是所有人的訝異。?

“由於這次我是反對從金侵宋的,如果最後漢部被迫作爲侵宋的前鋒,我將無法勝任統(tǒng)兵之責,因此請求辭去在軍中的職務(wù)。”?

二將軍要請辭?這怎麼可以!?

除了之前己經(jīng)知道情況的楊應(yīng)麒、蕭鐵奴、楊開遠、阿魯蠻等人,在場幾乎沒有不驚訝的。但阿魯蠻和楊開遠臉色仍有些難看,似乎對這件事情很有看法。?

雖然曹廣弼這兩年在對外的戰(zhàn)功上比不上蕭鐵奴,但在漢部的主力軍事系統(tǒng)中,他的威望除了折彥衝之外無人能比!在許多中層將領(lǐng)心目中,伐不伐宋都無所謂,元部民會議的決議也沒什麼了不起的,但兩件事攪在一起竟會引發(fā)二將軍請辭,這便讓他們大感震驚了!有不少人忍不住望向折彥衝,希望大將軍能夠拒絕二將軍的請辭,挽回二將軍繼續(xù)留在軍中任職。但是折彥衝沒有。?

“好!我同意。”折彥衝這四個字,比曹廣弼剛纔的請辭更讓將領(lǐng)們驚駭。幸好他接下來還有一句:“不過只是暫時。從金伐宋之事一了,你還是要回來的。”?

將領(lǐng)們稍微放下了心,曹廣弼心中卻有些黯然。事情一了還要回來,可萬一沒法了呢?不過他並沒有表露出他的心情,只是無喜無憂地應(yīng)道:“是。”

第146章 故人矣第191章 入汴第347章 嶽幕(下)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上)第351章 囚君(上)第160章 利害第24章 反契丹(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23章 整軍備(上)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上)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210章 困猛虎(上)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上)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下)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216章 小買賣(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282章 君臣各自算盤(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330章 秘策發(fā)(下)第14章 烏古(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上)第115章 唐刀無敵陣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下)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228章 牙疼之惱(下)第206章 學生潮(下)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326章 克雲(yún)中(上)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19章 議婚姻(下)第26章 兵滿萬(下)第295章 晉北的財路(上)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25章 收俘虜(上)第58章 開發(fā)大流求(上)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上)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10章 絕地(下)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下)第295章 晉北的財路(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138章 燕京襲取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上)第156章 帶月歸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350章 迎敗(上)第251章 兩個戰(zhàn)場之間(上)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上)第5章 出谷(下)第263章 威逼利誘和解(上)第116章 契丹有隙牆第26章 兵滿萬(下)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下)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下)第20章 下聘禮(上)第241章 數(shù)語乾坤轉(zhuǎn)(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228章 牙疼之惱(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184章 戰(zhàn)第217章 窺九鼎(下)第34章 海賊水兵(下)第37章 一村之治(下)第211章 激蒼鷹(下)第14章 烏古(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上)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上)第251章 兩個戰(zhàn)場之間(上)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下)第2章 部勒(上)第205章 挖牆角(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下)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下)
第146章 故人矣第191章 入汴第347章 嶽幕(下)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上)第351章 囚君(上)第160章 利害第24章 反契丹(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23章 整軍備(上)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上)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210章 困猛虎(上)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上)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下)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216章 小買賣(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282章 君臣各自算盤(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330章 秘策發(fā)(下)第14章 烏古(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上)第115章 唐刀無敵陣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下)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228章 牙疼之惱(下)第206章 學生潮(下)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326章 克雲(yún)中(上)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19章 議婚姻(下)第26章 兵滿萬(下)第295章 晉北的財路(上)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25章 收俘虜(上)第58章 開發(fā)大流求(上)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上)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10章 絕地(下)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下)第295章 晉北的財路(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138章 燕京襲取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上)第156章 帶月歸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350章 迎敗(上)第251章 兩個戰(zhàn)場之間(上)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上)第5章 出谷(下)第263章 威逼利誘和解(上)第116章 契丹有隙牆第26章 兵滿萬(下)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下)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下)第20章 下聘禮(上)第241章 數(shù)語乾坤轉(zhuǎn)(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228章 牙疼之惱(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184章 戰(zhàn)第217章 窺九鼎(下)第34章 海賊水兵(下)第37章 一村之治(下)第211章 激蒼鷹(下)第14章 烏古(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上)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上)第251章 兩個戰(zhàn)場之間(上)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下)第2章 部勒(上)第205章 挖牆角(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下)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谷区| 金门县| 贵州省| 绥宁县| 介休市| 黔江区| 那曲县| 怀柔区| 景洪市| 阳朔县| 平谷区| 太仓市| 乃东县| 柘荣县| 巫溪县| 巴青县| 新竹县| 湛江市| 西丰县| 三穗县| 蚌埠市| 内江市| 新野县| 五峰| 石狮市| 怀化市| 乌拉特后旗| 西充县| 崇礼县| 廉江市| 上蔡县| 兴国县| 利川市| 循化| 娱乐| 曲沃县| 津市市| 依兰县| 新丰县| 贺兰县| 阜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