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章 出谷(下)

聽見張老餘等人的話,又有二十幾個人圍了上來說:“我們也是。不用等明天了,現在就決定跟折公子走!”跟著圍上來的人越來越多。

狄喻道:“都像什麼了?折公子已經說了,明天再作決定,都給我回去好好想清楚了!”衆人正要散去,楊應麒忽然道:“張老餘等等,你帶些人把窯子裡可以帶走的傢伙收拾一下,還有準備明天給要走的人配發兵器。”

張老餘大喜,領命去了。這幾個月來楊應麒常常“代折彥衝”傳令,這時張老餘等人聽了他的吩咐,也只當是折彥衝的安排。

楊應麒又對周勝道:“你們幾個跟開遠哥去造些假墳!”

跟著,又讓歐陽適帶了幾個人去守好谷口,讓狄喻則帶些人去掃除那平臺上的積雪。事情都不多,該忙的忙到三更也都歇下了。

第二日五更,衆人列隊而出,只有七人留在棚內,一百零四個正、副隊長無一人缺列。折彥衝心中感動,給每個人都派發了口糧和兵器。一些特別強壯的人還帶著一些必備物品。這五百人,算是一支輕裝的部隊了。

陳阿猴已經加了好幾條繩索,這幾百個人先天的素質本來就好,又經過幾個月的訓練,身手都頗爲矯健。但還是費了半天,五百人才全部上去,幸好箭梯很牢靠,沒有發生什麼意外。

折彥衝、狄喻、歐陽適、楊開遠和阿魯蠻都分別領著十個小隊,狄喻的隊伍走在最前面,接著是阿魯蠻的隊伍,折彥衝的隊伍居中,歐陽適的隊伍靠後。

折彥衝正走著,忽然楊應麒跑過來小聲道:“大哥,歐陽沒燒掉箭梯繩索,他讓隊伍先走,自己帶著劉七折回去了。”

折彥衝心中一動,下令讓隊伍跟著阿魯蠻的隊伍繼續前行,自己匆匆趕了回來,正望見歐陽適要攀下谷去。他看見折彥衝,呆了一呆,爬了回來,劉七則站在他旁邊。

折彥衝道:“你幹什麼去?”

歐陽適道:“我忘了些東西,回去拿。”

折彥衝道:“真的麼?我怎麼看你們臉上一片殺氣啊。”

劉七低下了頭,歐陽適嘿了一聲,道:“沒錯,我就是要回去把那七個傢伙宰了!”

折彥衝怒道:“你這算什麼!”

“算什麼?以絕後患啊。”歐陽適道:“雖然你給他們留了條後路,但我敢說,這些傢伙一定會跑去告密的!那樣的話,我們的隊伍走不出多遠,馬上會有追兵追上來!爲了這五百人,我必須把那七個人宰了!”

折彥衝喝道:“不行!”

歐陽適道:“不行?你怎麼也變得這麼婦人之仁了?”

折彥衝道:“我不是要婦人之仁,而是要守住我們的信諾!我們既然答應過不傷害他們,便不能說話不算數!以後的路還長著呢,我們不能才走出第一步就背信棄義,那樣的話你叫人以後如何信服我們?”

這時楊應麒已經追了上來,但他只是在一旁看著,也不插話。

歐陽適瞄了楊應麒一眼,繼續對摺彥衝道:“你知不知道,這些人如果去告密,五百個人都得被你害死!”

折彥衝道:“他們拋棄同甘共苦了這麼久的夥伴,良心必定有些愧疚,再加上對我們的敬畏,一時半會應該會留在棚內不敢出來。只要我們把這箭梯燒了,就算他們真的去告密,這裡重山阻隔,契丹人要確定我們的位置也要花點時間。到時候我們早走遠了!我們走的是山路,契丹騎兵急追不上的。”

楊應麒知道折彥衝若對歐陽適“曉以大義”,歐陽適一定會嗤之以鼻,但折彥衝這麼一分析,歐陽適便點頭道:“雖然你的說法算不上是萬全之策,但也還有點道理。好吧,這次就聽你的!劉七,點火!”

所有人都上來以後,陳阿猴曾在箭梯上塞了媒團,纏了幹索作引,這燒索的事情本來就是由歐陽適的副手劉七來負責的,這時劉七用火把點燃了幹索,冰塊燒融,漸漸跌落。

折彥衝道:“再怎麼說我也還是頭兒,以後這種事情不要這麼自作主張!除非你們先把我廢了。”

歐陽適笑道:“知道了,折公子!”

看到這裡,楊應麒心中才鬆了一口氣。他知道對於折彥衝的領導,歐陽適並不是完全服氣的,今天這事,對摺彥衝領導權力的鞏固也許會有某些影響吧。

正說著,楊開遠趕了過來道:“你們幹什麼?”

折彥衝道:“沒什麼。走吧。”

五百人走著山間小路,這一帶頗爲荒涼,一路來竟沒遇到一戶人家。只遇到幾個剪草的,但他們望見這行軍般的氣勢,遠遠的便嚇跑了。

走了三天,前面忽聞蹄聲,和狄喻走在最前面的楊應麒吃了一驚,狄喻道:“別擔心,只是兩騎。”

過不多久,果然見兩騎逡巡走進,狄喻道:“那多半是宋朝的候騎(偵察騎兵)。”下令停步。折彥衝聞訊也跑上前來。

那兩騎漸漸走近,似乎對這個隊伍十分奇怪:說是軍隊,這些人的穿著也未免太破爛了;說是流民盜寇,這些人行進的隊伍卻比大宋正規軍還整齊!

那兩個騎士似乎商量了一會,其中一個後退,另一個則縱馬上前。

狄喻對楊應麒道:“上前來的是來探聽消息,退後那個是爲防發生意外。如果上前來那個被我們放到,另外一人就會逃回去報信。”

說話間,那騎士已經走進,勒馬問道:“你們是什麼人?是遼國的軍隊,還是哪裡來的盜寇!”

楊應麒細看這騎士,只見他也不過十**歲年紀,脖子上一塊青色的胎記,膀厚腰圓,騎著一匹劣馬,全身上下透著精神氣。

狄喻抱拳道:“在下狄喻,背後這些,都是漢家良民。”

那騎士愣了一下道:“狄喻?幾年前放火燒了契丹糧倉的狄大俠?”

狄喻嘿了一聲道:“沒想到這件事還有人知道。”

那騎士道:“邊境上的將士,多聞你的傳說,只是傳說歸傳說,可信的卻不知道有幾成!不過大夥兒也都知道,你雖然不在行伍之中,爲上將們所不屑,但所作所爲顯然還是心存大宋。”

狄喻道:“心存大宋不好講,但我無愧爲一個漢家男兒,倒是敢說!這位小將軍,不知如何稱呼?”

那騎士道:“將軍不敢當。我只是一個小小的殿直。我姓曹,字廣弼,嘿!至今沒半點成就,卻是辱沒了這個姓了。閒話少提,你們到底是什麼人?”

楊應麒不知道殿直是多大的官,由於他是個“小孩子”,在這種情形下也不好插口。

狄喻道:“我方纔已經說了,這是漢家的良民。我們受不了契丹人的壓迫,不願做異族的奴隸,因此決意南下,希望朝廷能夠收容。”

曹廣弼道:“若是普通平民,哪有這麼整齊的行伍!”

狄喻道:“這事卻是說來話長。”向後傳令,讓五百衆坐下靜等。跟著便把幾個月來的事情一一說了。他言簡意賅,但關鍵處卻拿捏甚準。

曹廣弼一邊說話,一邊逼視狄喻的雙眼,心道:“這人說話時的眸子不斜,他的話多半不假。”看了楊應麒一眼,心道:“若是奸細或者前來偷襲的軍隊,不會帶上婦女孩童。”

又問了幾處細節,狄喻都坦誠相告,曹廣弼一一加以推敲,心中又多信了幾分。兩人說話其間,五百多人坐在地上竟連一點動靜都沒有,曹廣弼看得暗暗佩服:“就是禁軍,也沒這樣的紀律!這些人的臉孔看來也不像契丹的軍隊——其實就是契丹的軍隊多半也沒這份紀律!這狄喻果然是個人才。”

他可不知這並不單單是狄喻一個人的功勞,折彥衝、楊應麒等人也起了相當大的作用。而更重要的是,這五百人是在死亡的威脅下成長的,個個都經歷過死亡的洗禮,因此精神面貌遠勝荒殆已久的遼宋軍士。

曹廣弼正要說話,忽然後面傳來一陣騷亂,但前面坐著的人沒得到命令依然坐著。不多時劉七跑過來道:“契……契丹人的騎兵!”

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下)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上)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349章 聞逝(下)第350章 迎敗(上)第240章 一檄文天下安(下)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下)第354章 審判(上)第228章 牙疼之惱(下)第331章 七軍沒(上)第198章 五論第171章 文詞第146章 故人矣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203章 鉅變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192章 密見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13章 狼羣(上)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下)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15章 誓約(下)第316章 塘沽民心(下)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14章 烏古(下)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上)第127章 子夜問藥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112章 十萬口頭糧第204章 思良將第186章 窮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20章 下聘禮(下)第1章 瘟疫(上)第10章 絕地(上)第44章 東京平定(上)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14章 烏古(下)第28章 稱帝號(上)第330章 秘策發(下)第10章 絕地(上)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41章 曷蘇館事(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353章 屠營(上)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上)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下)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下)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322章 刀馬佛經(下)第1章 瘟疫(下)第50章 進退的選擇(下)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344章 北遊(上)第34章 海賊水兵(下)第142章 入太行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下)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上)第160章 利害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2章 部勒(上)第4章 過冬(上)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下)第207章 蕭字旗(下)第212章 飼野狼(下)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下)第14章 烏古(下)第343章 罷相(上)第164章 請辭第223章 義軍西渡(上)第200章 兵臨--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下)第135章 養軍之策>第31章 造船之業(上)第317章 小延福園(上)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下)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上)第171章 文詞
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下)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上)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349章 聞逝(下)第350章 迎敗(上)第240章 一檄文天下安(下)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下)第354章 審判(上)第228章 牙疼之惱(下)第331章 七軍沒(上)第198章 五論第171章 文詞第146章 故人矣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203章 鉅變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192章 密見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13章 狼羣(上)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下)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15章 誓約(下)第316章 塘沽民心(下)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14章 烏古(下)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上)第127章 子夜問藥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112章 十萬口頭糧第204章 思良將第186章 窮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20章 下聘禮(下)第1章 瘟疫(上)第10章 絕地(上)第44章 東京平定(上)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14章 烏古(下)第28章 稱帝號(上)第330章 秘策發(下)第10章 絕地(上)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41章 曷蘇館事(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353章 屠營(上)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上)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下)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下)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322章 刀馬佛經(下)第1章 瘟疫(下)第50章 進退的選擇(下)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344章 北遊(上)第34章 海賊水兵(下)第142章 入太行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下)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上)第160章 利害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2章 部勒(上)第4章 過冬(上)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下)第207章 蕭字旗(下)第212章 飼野狼(下)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下)第14章 烏古(下)第343章 罷相(上)第164章 請辭第223章 義軍西渡(上)第200章 兵臨--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下)第135章 養軍之策>第31章 造船之業(上)第317章 小延福園(上)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下)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上)第171章 文詞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台县| 长丰县| 米脂县| 昌图县| 璧山县| 厦门市| 江山市| 康乐县| 乐山市| 炉霍县| 义马市| 土默特右旗| 红河县| 汉川市| 七台河市| 奉化市| 武平县| 景德镇市| 琼中| 香河县| 沁水县| 常州市| 射阳县| 格尔木市| 南投市| 察隅县| 旬阳县| 麻江县| 长海县| 麻栗坡县| 宁化县| 碌曲县| 丽水市| 银川市| 平度市| 福州市| 澜沧| 阳城县| 巴楚县| 乡宁县| 十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