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8章 悼忠臣(上)

[SOHU廣告][百度廣告][智源廣告][阿里廣告]華元一六七七年九月,被金兵圍困了兩百五十天之久的太原,終於在外援失敗、內無糧草的情況下被金軍攻陷,城中守將或戰死,或自殺,城中居民死難者十之八九。

太原失陷之後宗翰再無後顧之憂,分兵佔領汾州、晉州、壽陽。而宗望也在井陘擊敗種師閔、種彥崧的聯軍,然後回師攻陷真定。

十月上旬,金國東西兩路統帥在平定碰頭,商議進一步南侵的戰略。會議上完顏部的老將兀室提出先平兩河、再取汴梁的策略。這個策略比較穩妥,但宗翰卻覺得太過保守,他認爲若不能攻下汴梁,兩河的州縣雖得不能守,若是攻下了汴梁,兩河失去了可以擁立的中央,便可以不取自下。宗望對宗翰的策略也欣然稱善。

幾乎在同時,歐陽適東渡津門、遼口,先後與楊應麒、楊開遠議事,楊應麒認爲宗翰、宗望用兵好急險,這番南侵,必然先破汴梁,然後再緩出手來經營兩河,如果是這樣的話,漢部的勢力應該可以找到趁機進入的空隙。

楊應麒的策略是反其道而行之:不再管大宋政權的存亡,先佈下暗子經營兩河。“金人治國之才本來就不足,尤其文官泰半出自燕雲,這些人歸附未久,又都是漢人,我們儘量放開手收買。至於大宋在兩河的士紳,塘沽也儘可大開中門,有多少收多少!只要宗翰、宗望得不到兩河的治權,他們在這裡就站不穩腳跟。如果大宋的正規軍擋得住金軍的攻勢,就由大宋去吸引金軍的主力。如果大宋的正規軍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我們就組織附屬軍力在正面對金軍進行一次大阻擊。”

在具體執行上,則由楊開遠、阿魯蠻應付北面吳乞買的壓力,歐陽適分管河北,曹廣弼負責河南、河東,楊應麒在統籌全局之餘分管山東。

而大宋這邊,種師道聽說太原、真定被攻陷,馬上傳檄令西、南兩道兵馬赴汴梁勤王。這時大宋兵力四散,而且先前朝廷爲了省錢沒有采用種師道派重兵屯守京師外圍的建議,使得河北、河東軍勢一旦崩潰,京師外圍就再沒有強有力的防備。種師道認爲當前形勢比金軍上次南侵還要危急,揣摩雙方的兵力以及時局,覺得這一次汴梁恐怕難以固守,奏請朝廷西遷,駕幸長安以避金人鋒芒,京師守禦的事情就交給將士們全權處理。但宰相覺得金軍還遠在平定皇帝就逃跑實在太沒面子,認爲種師道這麼建議是怯敵的表現,因此不但沒有采納,還以他病重爲由再次將他罷免,用另外一個文官範訥代領兩河宣撫使,將種師道召回汴梁。

種師道罷免之後,宗望爲麻痹大宋,佯許議和,而且條件十分優厚:大宋不用割三鎮,只要獻上五輅、冠冕,併爲大金皇帝上尊號,且須康王親到,和議便可成。

歐陽適聽說這和議的內容後笑道:“宗望這招麻痹戰術用得太過低劣!三鎮都有兩個被宗望宗翰攻下了,難道他們還會把吃下去的豬肉吐出來不成?這條件未免寬鬆得太假,豬纔會信!”

但趙桓和他的宰相們聽到後卻喜不自勝,果然允諾了金人,詔太常禮官集議金主尊號,又命康王趙構立即前往宗望軍中爲使爲質。由於先前種師道已傳檄令西、南兩道兵馬赴汴梁勤王,所以宋廷又補了一道詔令,命諸路兵馬不必進京,免得多添喧擾云云。此時大宋南道兵馬總管張叔夜已經召集了十五萬大軍準備入京,但接到這道命令後也只好將東南各州的兵馬遣散。

結果康王趙構還沒去到金營,金軍西路軍便已渡河。防洛口的大宋軍馬望風而潰。

宋廷聽說後急召四方兵馬急赴京師入援,又許兩河、山東各地守臣便宜行事,命王師中代樞密行權與漢部商議援軍將領事宜,請漢部急速發兵入援——但這時哪裡還來得及?張叔夜連發調兵令,各州被這“狼來了、狼走了、狼又來了”的命令擾得煩了,大多委蛇了事,再則時間也太過緊迫,張叔夜倉促之間也只調得一萬多缺乏訓練的兵卒便匆匆入京赴援。

在塘沽,陳顯對歐陽適道:“大宋危矣,這次恐怕就是宗社也難保全了。”

歐陽適問:“那我們當如何著手?”

陳顯道:“我看七將軍的意思,仍然不敢正面和金人衝突,而是要扶植附屬軍力來牽制金人,以免大宋完敗大金一家獨大。現在中原有兩股大力量,一是抗金,二是扶宋。抗金的事情七將軍既然用心,我們便不用和他爭去,我們做另外一件事情。”

歐陽適問:“扶宋?”

“不錯。”陳顯道:“汴梁若失,中原的局勢將會是大金與抗金勢力的鬥爭,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很可能會形成漢部扶助的附屬勢力與大宋殘餘勢力共同抗金的局面。附屬勢力我們讓給七將軍去組織,而大宋的殘餘則由我們來介入。”

歐陽適大感興趣問:“怎麼介入?”

陳顯道:“我們公開出面是沒有號召力的,現在對趙氏向心的人還不少,我們可以在這上面想想辦法。”

幾乎在同時林翼也來尋曹廣弼道:“二將軍,如今汴梁戰備空虛,四方勤王之師怕是趕不及來了!上次有種少保領了西兵來救,這次我們還能盼誰來?我們不如快走吧。要不然等戰亂一起來怕就來不及了。”

曹廣弼道:“再等等。”

林翼道:“還等什麼?”

兩人正議事,忽而宋廷傳下命令,準曹廣弼組織民兵助防。

傳令的官員走後,林翼從屏風後走出來道:“若早兩個月下這道命令,我們也許還能組織起一支像樣的軍隊來。現在才讓我們幹,哪裡還來得及!”

曹廣弼道:“來晚了也總比不來好。”便傳下命令去。曹廣弼私下裡早有一份兵源名單,孔壁書社的組織又極有效率,只半日功夫便召集了三千人,共分爲三個千人隊,曹廣弼自領第一隊,由上黨入京赴難的一個壯士王彥領第二隊,鄧肅的同學、在上次守城中文武表現均爲上佳的太學生酈瓊領第三隊。曹廣弼召集這三千人訓話,要求他們從這一刻起便依軍令行事,駐紮在孔壁書社周圍待命。又召鄧肅、王彥、酈瓊商議,酈瓊問:“曹先生,如今衆言炎炎,都道京師難守,你看這次汴梁可守得住?”

曹廣弼道:“盡力而爲!”

王彥道:“不錯!若是汴梁不守,把這條性命擱在城頭上便是!”

“不!”曹廣弼道:“臨危一死,又有何益處?再說金人未滅,我等如何能輕易就死?汴梁若是失守,我便渡河北上,沿路召集義士,到河北、河東與金人打去!就算搗不了他的老巢,也要擾得他雞犬不寧!”

王彥、酈瓊一聽既佩服又振奮,都道:“王彥(酈瓊)願隨曹先生北上!”

周小昌將麒麟樓所藏的兵器搬出來分發下去,林翼則引城外一個馬商入城,共得馬匹五百。城內散藏在各處民家、屬於漢部財產的馬匹也有五六百匹。

無人處,林翼問曹廣弼道:“二將軍,你這般安排,是真要在這裡和金人決一死戰麼?我們這點人手,只怕影響不了整個戰局。”

“決一死戰?當然不是。”曹廣弼道:“我遲遲不走,只是爲了等一個人。”

林翼心中一驚,心道:“那溫調羽的事情,二將軍不會已知道了吧?”有些擔心地問:“誰?”

誰知道曹廣弼的回答卻讓他大感意外:“種少保。”

林翼奇道:“種少保?”

“對。”曹廣弼道:“種少保這次回汴梁後病是越來越重了,說句不吉利的話,我怕那個日子也快了。我總覺得他彌留之際應該會有要緊的話和我說,所以一直在等著。”

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342章 議戰(上)第296章 東海的不滿(下)第3章 論武(下)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上)第173章 叛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23章 整軍備(下)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上)第141章 陷燕京第228章 牙疼之惱(上)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上)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10章 絕地(上)第5章 出谷(上)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下)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7章 去向(上)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15章 誓約(下)第336章 醉獻妃(下)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下)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343章 罷相(上)第33章 虛實反覆(下)第115章 唐刀無敵陣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49章 複雜的政治(上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下)第231章 山東進退(下)第143章 塘沽問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下)第149章 民之棄第238章 棋盤大變幻(上)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183章 臨第159章 針鋒第18章 通商路(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下)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下)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下)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下)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14章 烏古(上)第14章 烏古(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上)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311章 主動被動(下)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下)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下)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下)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上)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下)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343章 罷相(上)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349章 聞逝(下)第220章 汴梁一空(下)第155章 榻前囑第6章 邊關(下)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上)第312章 連環衝擊(上)第187章 匕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上)第341章 聚首(下)第355章 姻幻(上)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下)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50章 進退之間(上)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下)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下)第146章 故人矣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1章 瘟疫(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
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342章 議戰(上)第296章 東海的不滿(下)第3章 論武(下)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上)第173章 叛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23章 整軍備(下)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上)第141章 陷燕京第228章 牙疼之惱(上)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上)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10章 絕地(上)第5章 出谷(上)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下)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7章 去向(上)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15章 誓約(下)第336章 醉獻妃(下)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下)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343章 罷相(上)第33章 虛實反覆(下)第115章 唐刀無敵陣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49章 複雜的政治(上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下)第231章 山東進退(下)第143章 塘沽問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下)第149章 民之棄第238章 棋盤大變幻(上)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183章 臨第159章 針鋒第18章 通商路(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下)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下)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下)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下)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14章 烏古(上)第14章 烏古(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上)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311章 主動被動(下)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下)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下)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下)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上)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下)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343章 罷相(上)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349章 聞逝(下)第220章 汴梁一空(下)第155章 榻前囑第6章 邊關(下)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上)第312章 連環衝擊(上)第187章 匕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上)第341章 聚首(下)第355章 姻幻(上)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下)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50章 進退之間(上)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下)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下)第146章 故人矣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1章 瘟疫(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盈江县| 额敏县| 丹东市| 微博| 施甸县| 菏泽市| 柳河县| 图木舒克市| 盐山县| 博白县| 东山县| 乌苏市| 门头沟区| 孟津县| 阿合奇县| 海盐县| 钟山县| 嘉黎县| 浦县| 昌江| 包头市| 锡林浩特市| 英德市| 石家庄市| 龙游县| 闸北区| 德阳市| 兰考县| 田阳县| 九江市| 和田县| 甘孜| 大石桥市| 方城县| 无为县| 海伦市| 武平县| 莫力| 军事| 泽库县| 浪卡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