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上)

渤海的好風,復州的好沙,漢部的好酒。

狄喻與折彥衝等兄弟七人一邊觀海閒聊,一邊喝酒吃肉。曹廣弼和楊開遠正在談論著楊應麒剛剛講述的大宋之行,歐陽適對這個卻沒什麼興趣,扯著阿魯蠻不停地打聽楊應麒被大嫂抱著流口水的醜事,蕭鐵奴在旁邊添油加醋,三人不時發出陣陣暴笑。楊應麒坐得遠遠的,裝作沒聽見。

狄喻笑道:“好久沒這麼熱鬧了。要是永遠都這樣那多好!”

蕭鐵奴一聽站起來大聲道:“那怎麼行!我們還都沒建功立業呢!現在也就是遼南一方土大王,出了遼南就只是一個驍將,出了大金還有誰認得我們!”

歐陽適也道:“不錯!我在南邊的事業也只剛剛開始!哪裡能現在就停下腳步!”

蕭鐵奴方纔聽過歐陽適的述說,知道他在海上的發展空間極大,心中蠢蠢,把楊應麒拉過來道:“老幺!你的腦子全好了吧!全好了的話,咱們大夥兒也該談談下一步該怎麼走了!”

楊應麒拔出折彥衝的佩劍,在沙灘上畫了個大圓圈,畫得很慢,一邊畫一邊醞釀,畫完之時,其他人的眼光也都被他吸引,停下各自的談話聽楊應麒道:“這個世界亂糟糟的,但自蔥嶺以東直到海邊,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是圍著中原轉。”

他在圓圈的中心點上一點:“當中原的政治家們把這個國家搞得比較有條理的時候,它就會穩定、繁華起來,並以文化餘力沾潤周邊,同時接受周邊有意的反哺——這是東方世界發展的正軌。反之,一旦中原衰落,讓那些沒有足夠力量引導東方世界前進的邦族取得優勢,那天下就會由常態轉入變態——這無論對中原來說還是對周邊邦族來說都不是好事。”

蕭鐵奴哼了一聲道:“你的意思就是說,要大宋好了,其它國家才能好,是這個意思嗎?”

“是!不過那是太平時節的形勢。”

“那亂世呢?”問這話的卻是曹廣弼。

楊應麒:“在亂世,就得看誰能更好地吸收大宋盛衰升降之際外瀉的餘力。對我們來說,要想把握好未來的走勢,第一要務就是盯緊汴梁!這也是我這次去相大宋皇帝的原因。”

蕭鐵奴問道:“那你相出什麼沒有?”

楊應麒嘆了一口氣道:“趙家天子有他聰明的地方,但不適合做皇帝。”

蕭鐵奴皺眉道:“那就是什麼意思?你少兜圈子,直接說罷!”

“我的意思就是:這個皇帝不能依賴!或者說得再幹脆些:他領導的這個朝廷,不能依賴!既然扶助他的路子只怕難以走通,我們便只好另尋出路!”

“另尋出路?”曹廣弼皺眉道:“你是說全心幫助大金?”

楊應麒道:“大金國主確實夠強,但就像我剛纔所說的,他和他的部族也許有足夠的行動力去征服這個世界,卻沒有足夠的責任力去領導這個世界。他們破壞能力有餘,建設能力卻不足。因此,如果我們完全跟著他走,結果也只能變成他手裡殺人的刀和徵收賦稅的籮筐。”

蕭鐵奴道:“能征服就很不錯了!不過要只是成爲別人手裡的刀就太沒意思了。”

楊應麒道:“我們出身卑微,無法進入大宋中央政局,更別說去左右它。但那畢竟是我們的父母之邦,出生之地,雖然沒法從內部去改善它,但若能從外邊來護著它,也算是盡了我們一份心意。”

曹廣弼稱是,蕭鐵奴卻道:“護著大宋,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楊應麒道:“當然有好處!我們的威風來自大金,而財富來自大宋,只有大金強了,大宋穩了,我們身處其間才能左右逢源。如今大宋向我們示好,是因爲有它有求於我們,要借我們解決契丹的威脅。而會寧能這樣寬縱我們,則是因爲大敵在側!將來大遼若滅,大宋和大金勢必接壤。若兩國勢均力敵,我們就能在其間長袖起舞。若是兩國形勢一邊倒,我們反而要舉步維艱了——大宋一統寰宇則我們成爲雞肋,大金無敵天下則我們兔死狗烹!”

曹廣弼道:“若大宋能一統寰宇,那也未必不是好事。”

楊應麒嘆道:“那只是附帶說說而已,趙家天子只怕沒那個魄力!我只盼他能保住祖宗的江山便不錯了!”說著又在沙灘上畫了一條線當黃河,畫了一條線當海岸,畫了一條線當燕雲十六州北邊的山巒:“古今三大都城都有其屏障和破口所在。長安的破口在隴右,洛陽的破口在河東,汴梁的破口則在燕薊!大宋定都汴梁,卻偏偏沒有收回燕薊,所以它最重要的國防線便不完整!許多內政問題如冗兵等其實都由此而來。只有讓大宋拿回燕雲一帶,它才能保持一個相對完整的外防線,纔可能繼續作爲天下的重心,纔有餘裕去料理內政問題。而收回燕雲也正是這次金宋聯盟最重要的條款。”

曹廣弼點頭道:“如果大宋能取回燕雲,中原大安。”頓了一下又道:“大宋若取回燕雲,大遼必定亡國。到時候長城之內爲大宋,長城之外爲大金,兩國接壤只怕多有紛擾。若起衝突,我們如何自處?”

楊應麒道:“其實是否會起衝突,要看兩國如何處理。宋金兩國本無宿怨,若一方面我們居中調停,動之以情理;另一方面大宋示大金以強勁,威之以實力。一內一外雙管齊下,保兩國不起大沖突應該可以做到。”

蕭鐵奴卻道:“聽了這麼久,我還是沒聽到我們能在這件事情上得到哪些確確實實的好處!不如這樣:打下遼國後我們請國主把宋、金交界的土地都給我們,讓我們來做他們的緩衝!”

“不可以,也不可能!”楊應麒道:“六哥,我和你聊過的,大陸上的土地,我們一寸不取,我們未來的生命線……”他一指東南那片大海:“在海上!”

歐陽適大喜,蕭鐵奴卻甚是不悅——在海上開疆拓土他根本就用不上力氣!

楊應麒又道:“如今我們還太弱小,發展又太不均衡,還沒本錢去和人打硬仗。所以得繼續韜光養晦。大陸上的土地是大家都拼命爭奪的,我們偏偏不要!我們現在要去搶佔的,是大家都還沒發現的寶山!那就是這片大海!”

第338章 洗衣槌(下)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198章 五論第20章 下聘禮(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13章 狼羣(下)第339章 民之貴(上)第130章 兵敗山倒>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296章 東海的不滿(下)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354章 審判(下)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348章 秦府(下)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上)尾聲第129章 仁義之師>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上)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下)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下)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9章 塞外(上)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上)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下)第34章 海賊水兵(下)第182章 諾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上)第34章 海賊水兵(下)第43章 潛流暗涌(上)第343章 罷相(下)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下)第351章 囚君(下)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上)第127章 子夜問藥第147章 武之庫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186章 窮第28章 稱帝號(上)第238章 棋盤大變幻(上)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下)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158章 故國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233章 宗澤之逝(上)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下)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上)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172章 信任第322章 刀馬佛經(上)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下)第20章 下聘禮(上)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323章 修羅之戰(下)第10章 絕地(上)第27章 得文吏(上)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160章 利害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下)第330章 秘策發(下)第350章 迎敗(下)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下)第23章 整軍備(上)第197章 聯姻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下)第16章 入女真(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173章 叛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下)第128章 錦囊妙計第22章 立法規(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上)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上)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上)第16章 入女真(上)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上)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上)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173章 叛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上)第7章 去向(上)
第338章 洗衣槌(下)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198章 五論第20章 下聘禮(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13章 狼羣(下)第339章 民之貴(上)第130章 兵敗山倒>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296章 東海的不滿(下)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354章 審判(下)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348章 秦府(下)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上)尾聲第129章 仁義之師>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上)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下)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下)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9章 塞外(上)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上)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下)第34章 海賊水兵(下)第182章 諾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上)第34章 海賊水兵(下)第43章 潛流暗涌(上)第343章 罷相(下)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下)第351章 囚君(下)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上)第127章 子夜問藥第147章 武之庫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186章 窮第28章 稱帝號(上)第238章 棋盤大變幻(上)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下)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158章 故國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233章 宗澤之逝(上)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下)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上)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172章 信任第322章 刀馬佛經(上)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下)第20章 下聘禮(上)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323章 修羅之戰(下)第10章 絕地(上)第27章 得文吏(上)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160章 利害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下)第330章 秘策發(下)第350章 迎敗(下)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下)第23章 整軍備(上)第197章 聯姻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下)第16章 入女真(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173章 叛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下)第128章 錦囊妙計第22章 立法規(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上)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上)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上)第16章 入女真(上)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上)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上)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173章 叛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上)第7章 去向(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阳市| 延长县| 岳阳县| 库伦旗| 沾化县| 平顺县| 山西省| 南和县| 潼关县| 繁昌县| 麻城市| 宁化县| 清丰县| 萝北县| 滨海县| 乌兰县| 通山县| 吉木乃县| 景泰县| 太白县| 修武县| 龙胜| 哈密市| 太谷县| 抚远县| 金门县| 女性| 阳山县| 乐东| 集贤县| 黄浦区| 平昌县| 宕昌县| 凯里市| 金昌市| 八宿县| 唐海县| 大兴区| 呼图壁县| 宁强县| 通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