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上)

和漢部接觸最早的燕雲富商趙履民,如今已是遼南甚至大金商人中的翹楚,在決定與漢部關係明晰化之前,他早將直系親人偷偷運到遼南。雖然他早有準備,但仍然損失了大量的財產,,比如來不及賣掉的田地,幸好漢部後來給他的補償遠遠超過他的損失,楊應麒也沒直接給他錢,只是給了他一些發財門路,,這是楊應麒獎勵人的風格。

趙履民留在大遼境內的那些搬不動的產業,大多送給了遠親和朋友,這些朋友則拿出其中一部分去疏通官吏,由於趙履民活動範圍實在不小,曾經和他有牽連的人遍佈燕雲,大家都怕火燒起來殃及池魚,紛紛出手上瞞下騙,終於將趙、劉兩家出境的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件事情,再一次讓還留在大遼境內的商人們看透了大遼的腐敗,和漢部、女真眉來眼去的人也越來越多。

趙履民離境的事情慢慢被人淡忘以後,趙履民又在楊應麒的示意下動用自己的舊關係網,幫助漢部潛入大遼的探子活動,他的一個遠親,,三十五歲的趙登在這個過程中也被髮展爲漢部密子的頭目。

楊應麒離開黃龍府之後不久,大遼中京、南京、西京都開始有一些晉王的雅事流傳出來,這些雅事或真或假,但就算是假的,也捏造得和晉王的性格很匹配,大遼被皇帝耶律延禧糟蹋了二十餘年了,無論是上層的將軍、官吏還是下層的百姓,確實也都希望有一個新的好皇帝來當朝,晉王是耶律延禧的兒子,他和他母親文妃在國中素有賢名,更何況他的姨丈耶律餘睹最近更打了女真起事以來少有的勝仗。

耶律餘睹在北方的戰事,由於蕭奉先的刻意壓制,連皇帝耶律延禧也不甚了了,本來蕭奉先掌管軍政要務,若前線打了勝仗他該高興纔對,但耶律餘睹是他死對頭,蕭奉先哪裡肯讓他出採升官。

然而這年冬季,各種關於耶律餘睹大勝金軍的傳聞忽然之間不知從哪裡冒出來,傳言將耶律餘睹如何截斷金軍糧道、如何逆襲金軍主力、如何奪回大遼上京的戰事演繹得極爲精彩,傳言的源頭本來就有些言過其實,在人心思勝的情況下口口相傳,越到後來越誇張,不知情的人一聽之下還以爲耶律餘睹就快收回東京道黃龍府,兵逼會寧了呢?

在某種暗示性的誘導下,民衆開始幻想這樣一個朝政變局:晉王登基,文妃成爲蕭太后(大遼太后很有權力的),耶律餘睹成爲兵馬大元帥,那是多誘人的組合啊!可是要出現這個局面並不容易,晉王的老爸,,那個舉國痛恨的耶律延禧還好好坐在皇位上呢?據見過皇帝的人說:“今上”非常康健,就是再活個二三十年也沒問題。

二三十年,誰等得了啊!可等不了又能怎麼樣呢?耶律延禧不死,晉王想登基,除非……

就在這樣的民情下,趙登帶著一份厚禮,,漢部新出的琉璃鏡子走進了遼相李處溫家的後門,李處溫是大遼的參知政事,執政多年,善於逢迎,不但會拍遼主的馬屁,而且能附會蕭奉先,兩人互相勾結,把持朝政,大遼的民生過得越苦,蕭、李兩府就越富,國勢雖衰,但兩人似乎都沒想過大遼這艘大船如果沉了他們怎麼辦,只是挖空了心思繼續搜刮民脂民膏。

遼主從上京退到中京,又臨幸中京以西的行宮,李處溫的相府也跟著搬家,折彥衝兵逼中京以後。雖然耶律餘睹、錫默都說那只是疑兵,但他還是很擔心,預先留下逃跑的後路,,最重要的當然就是把財產轉移回他老家南京去,這期間,少不了要變賣中京的房產土地,同時在南京另外置業,當然,這買賣不可能等價,或高價強賣(在中京),或低價強買(在南京),強買強賣中最好還有些油水抽抽,有些事情他不能出面,便由他兒子李奭去辦,有些事情連他兒子也不好出面,便由一些犬牙去辦,趙登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和李奭打上交道的。

“公子,最近的風聲,好像很不對啊!”說完“正事”以後,趙登道。

“風聲,什麼風聲!”

趙登壓低了聲音道:“公子沒聽說麼,就是耶律餘睹那廝大捷的事情,外面都吹上天去了!”

李奭冷笑道:“你少聽他們亂說,什麼大勝,不治他罪已經便宜他了!”

“可是?外面都這麼說啊!”

“別管那些!”李奭道:“就算真的立功又能怎樣,他耶律餘睹遠在臨潢府,撐死不過是一個邊將,這個朝局,還是在蕭相和家父手裡!”

“是是是!”趙登哈腰道:“可是另外一個傳言……卻實在有些可怕,不知公子聽說了沒!”

李奭問道:“什麼傳言!”

趙登小心翼翼道:“晉王……”他沒說完,李奭的臉色已經變了,想來他也聽過近來坊間關於晉王的一些雅事傳聞,趙登見狀便不再贅述,說道:“這事本來也輪不到小的擔心,但小的身家性命全都和託給相府了,若……若晉王登基,只怕……只怕晉王未必會像當今皇上這樣寵信兩位相爺,這……這可有些不妙啊!”

“別胡說!”李奭斥道:“皇上想傳位給誰,是蕭相和家父清楚,還是外面那些黔首清楚!”

“是是,皇上的意思,自然是兩位相爺清楚,可是……”趙登道:“現在外面的謠傳,只怕……”

李奭喝道:“只怕什麼?”

趙登跪了下來道:“小的不敢說!”

“怎麼不敢說!”

趙登道:“除非這話就是聽了也是大逆不道,除非公子答應決不見罪,否則小的萬萬不幹出口!”

李奭沉吟道:“說,我讓你做我的耳目,就是要你聽到什麼都要來向我稟告!”

趙登這才道:“既然這樣……外面那些小民無知,似乎……似乎……似乎希望皇上退位做太上皇……”

李奭驚道:“皇上退位,他們妄想!”

趙登道:“但是……耶律餘睹他手握兵權啊……而且聽說,這人打仗又特別厲害,打敗我大遼七十萬大軍的女真人都沒在他手上討到好處,萬一……”

聽到這話,李奭臉色又是一變,趙登一見趕緊閉嘴,李奭重重坐倒,滿心憂慮,,趙登剛剛提醒了他一件事:他們陣營裡,可沒有一個像耶律餘睹那樣會打仗的死忠。

第13章 狼羣(上)第42章 貳臣歸附(上)第13章 狼羣(下)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231章 山東進退(下)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上)第155章 榻前囑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下)第208章 陳家貨(下)第4章 過冬(上)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15章 誓約(下)第347章 嶽幕(上)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上)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下)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上)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下)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下)第344章 北遊(下)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上)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下)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下)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176章 詔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下)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上)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44章 東京平定(下)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192章 密見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173章 叛第199章 老臣第37章 一村之治(下)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263章 威脅利誘和解(下)第13章 狼羣(下)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145章 新局哉第200章 兵臨--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333章 靈壽墳(上)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44章 東京平定(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上)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下)第155章 榻前囑第3章 論武(上)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296章 東海的不滿(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184章 戰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上)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204章 思良將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353章 屠營(下)第348章 秦府(下)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上)第275章 人心公道殊且異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下)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122章 人死茶就涼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151章 夕下論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下)第20章 下聘禮(上)第230章 中原戰局(下)第347章 嶽幕(下)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44章 東京平定(上)第21章 配佳偶(上)第44章 東京平定(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333章 靈壽墳(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下)第119章 棋局大逆轉第333章 靈壽墳(下)第282章 君臣各自算盤(上)
第13章 狼羣(上)第42章 貳臣歸附(上)第13章 狼羣(下)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231章 山東進退(下)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上)第155章 榻前囑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下)第208章 陳家貨(下)第4章 過冬(上)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15章 誓約(下)第347章 嶽幕(上)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上)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下)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上)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下)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下)第344章 北遊(下)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上)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下)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下)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176章 詔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下)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上)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44章 東京平定(下)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192章 密見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173章 叛第199章 老臣第37章 一村之治(下)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263章 威脅利誘和解(下)第13章 狼羣(下)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145章 新局哉第200章 兵臨--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333章 靈壽墳(上)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44章 東京平定(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上)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下)第155章 榻前囑第3章 論武(上)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296章 東海的不滿(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184章 戰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上)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204章 思良將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353章 屠營(下)第348章 秦府(下)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上)第275章 人心公道殊且異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下)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122章 人死茶就涼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151章 夕下論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下)第20章 下聘禮(上)第230章 中原戰局(下)第347章 嶽幕(下)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44章 東京平定(上)第21章 配佳偶(上)第44章 東京平定(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333章 靈壽墳(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下)第119章 棋局大逆轉第333章 靈壽墳(下)第282章 君臣各自算盤(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宁县| 沁水县| 独山县| 漳平市| 平武县| 仙游县| 九江县| 平遥县| 天全县| 信丰县| 天津市| 遂溪县| 宿州市| 务川| 察隅县| 建德市| 阿拉尔市| 德庆县| 凌云县| 西吉县| 盖州市| 卫辉市| 措勤县| 渝北区| 连平县| 长乐市| 万安县| 兴隆县| 车致| 灌阳县| 息烽县| 炉霍县| 根河市| 左云县| 文山县| 本溪市| 濮阳市| 扎兰屯市| 蕉岭县| 宿州市| 连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