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4章 東京平定(下)

金軍入城以後,楊樸、張玄素領人前來參拜,折彥衝問起事務,鉅細無遺。斡魯聽得煩了,對摺彥衝道:“這些事你理會著吧。我去高永昌的皇宮看看?!?

張玄素等渤海臣工一聽就知道他是要去淫**女,個個暗皺眉頭,卻不敢多口。

折彥衝道:“叔叔,軍中另有妓奴,不如就不要壞高永昌妻女名節了吧。”

斡魯道:“彥衝,公事上我不妨你,私事上你也莫妨我。咱們南下以來相處甚歡,何必在這事情上生齷齪?”

折彥衝知道這不僅是斡魯一人的私德問題,而是女真的‘軍俗’,漢部不搶不殺不奸不淫,在女真人看來反而奇怪,當下只得各退一步道:“東京已降士人及其家眷,卻不可騷擾?!?

斡魯笑道:“放心!一路來我也看見許多戶人家門上貼著‘漢部’二字。凡有貼著這兩個字的,便都算是你的人,誰敢去騷擾?”

斡魯走後,曹廣弼哼了一聲,折彥衝撫慰道:“雖然難以盡善,但我們盡力而爲便是了。”

曹廣弼不願意留在這裡,說道:“鐵奴去了半日了,我怕他有什麼閃失,還是讓我去接應吧?!?

折彥衝道:“據應麒蒐集到的諜報,契丹人在遼南兵力不強,高永昌又一時無力經營,根基淺顯。你此去不要急著回來,把海州辰州蘇州給平定了,就地駐紮?!庇謱π\士子道:“還請在座諸公中一二位熟悉遼南事務者前去相助?!?

張浩慨然願往,當下引領十幾個士子隨軍南下。

折彥衝分派東京政事,將原東京各署機構或裁撤或保留,由楊樸與張玄素商議著推薦委派。又派了一隊士兵歸張玄素統領,讓他大開府第,收容避難的讀書人。又命張玄徵率東京已降軍士巡視全城,捕盜安民。又令狄喻協同闍母去戒飭女真諸將。又派楊開遠廣收城內圖書。又親自往見王政等閉門謝客的士子,邀其復出。

不多時東京寧定,士民對摺彥衝頌聲不絕,視爲賢侯。女真軍士見街坊井然,也便不敢再貿然破門搶掠了。

晚上楊樸引胡十門的兒子鉤室來見。折彥衝見了鉤室道:“阿魯蠻和我提過你!你們是總角之交,他是我的弟弟,我也當你是我弟弟?!?

鉤室見過折彥衝的軍威,心中敬重,一聽這話馬上拜倒在地呼爲大哥。

折彥衝道:“阿魯蠻南下後,他該管的部隊歸我二弟暫統。如今你可領了前往曷蘇館,讓阿魯蠻爲主將,你爲副將?!蹦贸鲆环貓D來道:“聽說高麗人在東南蠢蠢欲動,想要越過長白山,你讓阿魯蠻便宜行事,見機可行,則先攻打開州,再取保州。叫高麗人死了這份心?!便^室領命就要出發,折彥衝笑道:“急什麼!明天再走。我再委派一個能幹的文官隨你前去?!?

張玄素便薦王政,折彥衝再次來到王政府上請他相助。王政見大金兵強,折彥衝賢良,便應承下來。

斡魯派一邊在高永昌宮中胡天胡地,一邊又派蒲察、迪古乃、斡魯古等將向西、向東攻城略地。內政方面全委折彥衝,折彥衝有楊樸、張玄素等相助,幹起來綽綽有餘。

沒多久遼陽府盡復舊觀,雖經兵火,氣象較高永昌時尤勝。折彥衝來見斡魯道:“東京乃是大城,統攝遼河流域千里之地。但此地處處是渤海、漢人的農村。我們呆在城裡,號令難以深入農村。我想在南邊數十里鞍坡築一小城,叔叔你據東京,我據馬鞍坡,一來成犄角之勢,二來鍊鐵屯糧,好作將來東征之用?!?

斡魯道:“好!”

折彥衝又道:“東京道新定,民習州縣制,且勿改其政,只選親女真的渤海人爲知州縣令,以渤海人治渤海人,以漢人治漢人,待數年後萬民歸心,那時再欲行猛安謀剋制也不遲。我軍只需佔據要害地點便不怕契丹、渤海人造反。萬一有變,從東京發兵破之易如反掌?!?

斡魯道:“此事你來之前已經向都勃極烈請命,他已允奏,何必再說一次。只是錢糧等物,卻不能讓讓那些渤海人自專?!?

折彥衝道:“我已經命人遍查各州歷年所收賦稅。我們定下一個數字來,令這些知州縣令每年按時交割,只能多,不能少,所有收上來的錢糧都運往東京儲存?!?

斡魯喜道:“沒錯!這樣最是簡便,也不怕那些渤海人藏奸!就這麼辦吧!”

不久南方捷報頻頻傳來,楊開遠檢索新得各州府庫戶口,想起楊應麒的囑託,來對摺彥衝道:“遼人衰敗之餘,政治盡壞,民不聊生,十室九空。遼南各地,有千餘戶、甚至幾百戶爲一州者,一州之戶口物產不如漢部一村,說出來當真貽笑大方!”

折彥衝道:“這事情我們在會寧時應麒已經談過,就按我們當時商量好的辦吧?!?

當下楊開遠擬了條陳,將遼陽府以南各州重新劃定,請以遼東半島下半部爲復州(約今天大連市一帶),遼東半島中部起、東北至於遼河入??跔懗街?。遼東半島西北角至於鴨綠江爲開州。遼陽府東南、開州西北爲曷蘇館部居地。

又薦盧克忠知復州、張浩知辰州,王政知開州,張玄素、張玄徵等助理東京事務。又建議在遼河入??诤网喚G江入海口增築堅城以防契丹、威高麗。

這條陳折彥衝拿去給斡魯說過以後,便以他們兩人的名義發往會寧。

不久會寧方面回覆下來,贊斡魯與折彥衝所慮甚周,所薦士人,一概準奏。又命斡魯爲南路都統,折彥衝爲副都統。

折彥衝理會完東京道的政事,便引數千工兵前往鞍坡築城。斡魯見了對左右笑道:“駙馬真是勞碌命!好好一座東京不享用,卻跑去城外築新城!”

闍母道:“等築了新城,莫要像會寧漢村那樣,子城勝過母城!”

斡魯道:“你是說將來這新城比東京還要繁華。那打什麼緊!再怎麼繁華,到最後享用的還不是我們!”想起楊應麒允諾的那數百井良田,嘴角又露出一絲笑容。

東京平定後不久,楊應麒便收到了前線傳來的捷報。再過兩日,折彥衝書信寄來,幾段不打緊的問候末端,輕描淡寫地寫著:“一切部署,如弟所言”。

楊應麒看畢一笑,將信摺好收起,跨步出門,望著南方的星空發呆。忽然一聲嬰啼打破沉寂,一個穩婆大聲報喜:“大喜大喜!公主生下了一個千金!母女平安!”

《裂土之謀》完,敬請關注第四卷《基業初成》

第136章 燕京變故>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下)第13章 狼羣(上)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206章 學生潮(下)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下)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37章 一村之治(下)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329章 羣龍動(下)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上)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尾聲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153章 空城計第228章 牙疼之惱(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137章 危疑反覆>第314章 割地之議(下)第282章 君臣各自算盤(上)第124章 道窮思自強第167章 裂變第24章 反契丹(上)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下)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174章 逆第152章 舟中議第316章 塘沽民心(上)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下)第324章 漠北金帳(下)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22章 立法規(上)第153章 空城計第114章 虎迫龍角疆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下)第145章 新局哉第15章 誓約(上)第2章 部勒(上)第15章 誓約(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下)第333章 靈壽墳(下)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下)第175章 間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上)第19章 議婚姻(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204章 思良將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225章 暗香浮動(上)第1章 瘟疫(上)第50章 進退的選擇(下)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140章 揚帆濟海第23章 整軍備(下)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202章 自辱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212章 飼野狼(下)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下)第11章 夜遁(下)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上)第339章 民之貴(上)第316章 塘沽民心(上)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上)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上)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上)第352章 勤王(上)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上)第128章 錦囊妙計第276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上)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204章 思良將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330章 秘策發(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上)第212章 飼野狼(上)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5章 出谷(下)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上)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下)
第136章 燕京變故>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下)第13章 狼羣(上)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206章 學生潮(下)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下)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37章 一村之治(下)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329章 羣龍動(下)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上)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尾聲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153章 空城計第228章 牙疼之惱(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137章 危疑反覆>第314章 割地之議(下)第282章 君臣各自算盤(上)第124章 道窮思自強第167章 裂變第24章 反契丹(上)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下)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174章 逆第152章 舟中議第316章 塘沽民心(上)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下)第324章 漠北金帳(下)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22章 立法規(上)第153章 空城計第114章 虎迫龍角疆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下)第145章 新局哉第15章 誓約(上)第2章 部勒(上)第15章 誓約(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下)第333章 靈壽墳(下)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下)第175章 間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上)第19章 議婚姻(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204章 思良將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225章 暗香浮動(上)第1章 瘟疫(上)第50章 進退的選擇(下)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140章 揚帆濟海第23章 整軍備(下)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202章 自辱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212章 飼野狼(下)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下)第11章 夜遁(下)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上)第339章 民之貴(上)第316章 塘沽民心(上)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上)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上)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上)第352章 勤王(上)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上)第128章 錦囊妙計第276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上)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204章 思良將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330章 秘策發(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上)第212章 飼野狼(上)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5章 出谷(下)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上)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充市| 荥经县| 大石桥市| 桂阳县| 日土县| 沅陵县| 遵义县| 林甸县| 册亨县| 同仁县| 都匀市| 修武县| 荔波县| 德惠市| 车险| 闻喜县| 华蓥市| 镇平县| 苏尼特右旗| 郓城县| 三门县| 库尔勒市| 西峡县| 织金县| 北票市| 绥棱县| 崇仁县| 金溪县| 耒阳市| 北辰区| 沽源县| 弥渡县| 杭州市| 安塞县| 蓬溪县| 安国市| 寻乌县| 集安市| 当涂县| 孝义市| 井冈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