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3章 威脅利誘和解(下)

劉錡在陝西的行動和歐陽適在東南的行動幾乎是同時進行,雙方各自行動,雖然同歸,卻是異途。無論是身在東海的歐陽適還是千里南下的胡寅,這時對陝西的戰況都還知道得不是很詳細。

對著趙鼎,歐陽適可以獅子大開口,但實際上他也覺得漢部在北邊的形勢也並是很妙,無論是楊應麒還是曹廣弼,都希望南邊能迅速穩定下來,他們纔好集中精神對付金人,這一點歐陽適也是知道的。這時歐陽適對河東是否能保住也還沒把握。

胡寅在聽了歐陽適開出的條件後嘆道:“四將軍,這樣的條款,趙構如何肯答應?”

歐陽適哈哈大笑道:“所謂漫天討價,就地還錢,你連這個也不懂麼?”

胡寅道:“雖然如此,但也要有個度。其實我們在北邊形勢很不妙,南方的事情若能儘早結束,還是儘早結束的好。這樣吧,我去見見趙鼎。”

歐陽適道:“你可不能太早就泄露我們的底。”

“這個自然。”胡寅想了想,又說:“四將軍,我和趙鼎是舊相識,說話無法太絕。不如我便將條件說得鬆些,讓他們有個希望;您在把條件說的緊些,讓他們不敢過分進逼。如何?”

歐陽適笑道:“好。”便命人去將趙鼎提出來與胡寅說話,他自己卻迴避了。

趙鼎和胡寅是汴梁時期就結下的交情,這時見到胡寅,起先略感吃驚,隨即嘆道:“胡明仲,你們胡家在北邊好顯赫啊!”他這句話的口氣,卻絕無半分羨慕妒忌,而是充滿了諷刺。

胡寅道:“能抗胡安民者,便是真英雄,能振興華夏者,便是真天子!二百年前,天下又何曾姓趙!”

趙鼎哼了一聲道:“你就不怕千古以下,歸入丹青中的‘貳臣’麼?”

胡寅道:“茍利於天下萬姓,莫說貳臣,便是叛臣又何妨?易一姓之與披髮左衽,何者爲重?”

趙鼎道:“折氏本就是來歸之異族,何況那虎公主更是女真之王族?漢部雖然有個漢字,恐非華夏正宗!君不見五胡之中,亦有匈奴劉漢耶?”

趙鼎的這兩句話,實代表了部分大宋士人的心聲——他們並不因爲漢部有個“漢”字就完全認同它是華夏政權,而且對漢部內部胡風極重的情況深懷隱憂,而不僅僅是出於對趙氏的愚忠。

胡寅卻道:“漢部雖以大將軍爲長,政與文實在七將軍手中。七將軍之文章學問,又豈有半點胡人氣象?”

趙鼎道:“怕只怕漢部大功告成之日,便是以夷變華之時!”

胡寅等士人心中對此其實也有顧慮,但這時在趙鼎面前卻不能示弱,說道:“華變夷還是夷變華,正要看我等努力!我們輔助七將軍以成治國平天下之功,希望極大。總勝過元鎮守一枯死無花之樹茍延殘喘,只只等旁人來收拾。宋室如落日之暉,它日若亡於漢部尚是天下之幸,若是亡於女真胡虜,則不特是宋室之悲,亦華夏之大不幸!”

趙鼎嘿了一聲道:“罷了,我說服不了你,你也說服不了我。此事休再提。今日你忽然來,是來拉我入貳臣之列,還是要來和我談國事?若是要來污我,請你快走;若是要談國事,何不開門見山?”

胡寅道:“國事。”

“好!”趙鼎道:“終於來了一個講道理的了。”

胡寅奇道:“誰又不講道理了?”

趙鼎忿然道:“自然是你們那個四將軍!他開出來的‘六事’,誰人忍得?再說我大宋眼前形勢雖然堪憂,但你漢部也未必就事事順心。若是欺人過甚,急起來也不過是兩敗俱傷!”

胡寅道:“依你說該如何?”

趙鼎道:“漢、宋畢竟是親家,北伐……北進之事,朝中大臣多不贊成,只是呂頤浩好大喜功,陛下又被呂頤浩、張浚矇蔽,這才釀成此變。如今兩家既願和好,何不各守先前之議,聯盟抗金,如此於你漢部、於我大宋都有好處。”

“先前之議?”胡寅冷笑道:“天下有這等便宜的事情?你們想打就打,你們想和就和?在真定、燕雲丟了性命的十幾萬華夏男兒,難道就這麼算了不成?宗副元帥壯志未酬身先死——這件事情你們至少要負一半責任!”

趙鼎道:“宗公子英勇戰死,我等聽聞後亦無不淚下。然而爲國家生民計,還是兩家和好,方爲上策!”

胡寅道:“那得問問齊魯軍團的倖存將士們答不答應,問問在北疆捐軀的十萬英靈答不答應!”

趙鼎是有良心的人,聞言默然良久,嘆道:“若按你說,卻當如何?”

胡寅道:“東南之事,需由四將軍作主,我雖有助你之意,但也得在四將軍所言之‘六事’框架內談。”

趙鼎斷然道:“此六事絕無可能!我大宋皇帝,焉能稱臣於漢部!至於要移太后鸞駕,更屬荒唐。”

胡寅道:“太后鸞駕一事,可以緩行,宋主可於境內稱帝,但對我大將軍之文書卻須稱臣。趙官家還得發一道《謝罪表》,以慰我齊魯軍團十萬將士在天之靈。”

趙鼎哼道:“不行!”

胡寅冷笑道:“這件事情你不答應,趙官家可未必不答應!他給宗翰的請和表中途爲我軍所截留,內裡便不敢自稱皇帝,而稱‘大宋兵馬大元帥臣趙構致大金都元帥國相書’,這請和表,你可要看看?”

趙鼎聽了這話,胸口一股忿然之氣當真盤結得無處發泄,卻不敢真的問胡寅要那請和表看——他內心深處實際上是相信趙構會這麼辦的。

胡寅又道:“各港船塢,我們可以不要,但瓊州(海南島)之屬、交趾之宗主權,卻需歸我。”

趙鼎自忖以漢部水軍之強,瓊州交趾恐亦難保,但仍道:“此事非陛下欽命,不敢答應。”其實卻已是默認了。

胡寅又道:“至於歲供銀兩,我們還可慢慢商量,但商道不可不通。”

趙鼎道:“商道可通,但往來商人,需奉我大宋國法!”

最後,兩人才開始談起最敏感的南北疆界問題,趙鼎要求按照之前的協定劃分疆界,但答應在趙構頷首之後,之前答應“借給”漢部的山東、河北、河東可以不用歸還,但胡寅哪裡肯答應他?說道:“四將軍定要長江以北盡數屬漢,我亦知趙官家難以答應。但若說仍守舊疆,那也絕無可能!我位卑權小,儘量幫元鎮疏通疏通,但至北之線,亦不過淮河、襄陽、秦嶺。”

趙鼎不肯,定要到徐州,又不肯放棄汴梁、陝西。

胡寅道:“若依元鎮,卻與舊約何異?此事四將軍斷不肯答應。這樣吧,淮河以北至徐州,我們可借你們駐軍,但汴梁、洛陽、陝西以及西北秦風路,卻需歸我!”

趙鼎道:“汴梁、洛陽乃祖宗墳墓之地,焉能割捨?”

胡寅笑道:“有公主在,你害怕趙氏陵墓荒廢麼?”

兩人從白天說到入夜,忽然外面歡聲雷動,趙鼎大感吃驚,不知何事,胡寅出去一會回來道:“我軍劫了你們一座糧倉搬回來了。如今便是在這裡住個半年也無妨了。”

趙鼎心中一緊,說道:“好吧,帶我去見四將軍。”

胡寅道:“你放得下陝西、汴洛了麼?”

趙鼎道:“成與不成,卻需由陛下決斷!”

兩人出來求見歐陽適,胡寅將已經談好的條件說了,歐陽適聞言大怒,指著胡寅罵道:“你這個窮酸!要是這般,還需要你去談!”對趙鼎道:“你立刻給我寫信給趙構,告訴他:若再婆婆媽媽,我連四川、福建、廣南也要了!若他還捨不得,那大家便起兵打一場,誰贏了歸誰!”

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上)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352章 勤王(下)第343章 罷相(下)第21章 配佳偶(下)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上)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下)第136章 燕京變故>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204章 思良將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上)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上)第164章 請辭第311章 主動被動(下)第114章 虎迫龍角疆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下)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上)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上)第24章 反契丹(上)第204章 思良將第6章 邊關(下)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下)第323章 修羅之戰(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190章 名妓第119章 棋局大逆轉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下)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13章 狼羣(下)第216章 小買賣(上)第233章 宗澤之逝(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155章 榻前囑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下)第334章 漢皇都(上)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211章 激蒼鷹(下)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214章 說親事(上)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2章 部勒(上)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上)第166章 使者第240章 一檄文天下安(下)第353章 屠營(上)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12章 鷹兔(上)第8章 伏擊(下)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上)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下)第37章 一村之治(上)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109章 新官陳少宰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下)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上)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上)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上)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下)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34章 海賊水兵(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263章 威脅利誘和解(下)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下)第314章 割地之議(下)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346章 南行(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349章 聞逝(下)第222章 抗金大旗(下)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3章 論武(下)第319章 雲中黃河(上)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下)第338章 洗衣槌(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上)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下)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下)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23章 整軍備(上)第350章 迎敗(下)第180章 異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上)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下)
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上)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352章 勤王(下)第343章 罷相(下)第21章 配佳偶(下)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上)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下)第136章 燕京變故>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204章 思良將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上)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上)第164章 請辭第311章 主動被動(下)第114章 虎迫龍角疆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下)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上)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上)第24章 反契丹(上)第204章 思良將第6章 邊關(下)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下)第323章 修羅之戰(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190章 名妓第119章 棋局大逆轉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下)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13章 狼羣(下)第216章 小買賣(上)第233章 宗澤之逝(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155章 榻前囑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下)第334章 漢皇都(上)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211章 激蒼鷹(下)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214章 說親事(上)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2章 部勒(上)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上)第166章 使者第240章 一檄文天下安(下)第353章 屠營(上)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12章 鷹兔(上)第8章 伏擊(下)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上)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下)第37章 一村之治(上)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109章 新官陳少宰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下)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上)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上)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上)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下)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34章 海賊水兵(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263章 威脅利誘和解(下)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下)第314章 割地之議(下)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346章 南行(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349章 聞逝(下)第222章 抗金大旗(下)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3章 論武(下)第319章 雲中黃河(上)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下)第338章 洗衣槌(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上)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下)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下)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23章 整軍備(上)第350章 迎敗(下)第180章 異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上)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聂荣县| 安达市| 四川省| 二手房| 开远市| 柳江县| 深水埗区| 忻城县| 平泉县| 南川市| 新和县| 商丘市| 新乐市| 万年县| 陵川县| 乡宁县| 怀仁县| 盖州市| 洪湖市| 西畴县| 谷城县| 大连市| 墨玉县| 琼结县| 通道| 沧州市| 乌审旗| 交口县| 大安市| 都安| 阿瓦提县| 新昌县| 临泉县| 布拖县| 濮阳县| 襄垣县| 酉阳| 桂阳县| 白银市| 衡东县| 汝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