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

華元一六七八年,金國所立的傀儡皇帝張邦昌抵不住朝野上下的壓力,迎立已廢的元佑皇后,尊爲宋太后垂簾聽政。

元佑孟皇后因爲早已被廢,名爵早除,所以金兵擄掠趙氏宗室時便把她漏了。在張邦昌登基的前夕,這位廢后所居的建寧宮失火,在混亂中她逃出宮門,依附於前通直郎、軍器監孟忠厚家。張邦昌即位後把她推出來,本意是借趙氏餘蔭彈壓朝廷,頗有點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味道。可惜張邦昌不是曹操,元佑皇后以一個被廢的皇后,也沒有足夠的權威號令天下。張邦昌號令不但出不了汴梁四壁,就連汴梁城內也多有人勸他退居臣子之位。

張邦昌至此才知道皇帝這個位子自己是坐不穩的,其時趙氏留在大宋的宗室男丁裡,還沒被金兵擄走的就以兵馬大元帥、康王趙構的血緣最近,所以天下士林都有擁立之意。由於金兵已經北退,宗澤、曹廣弼等已準備進軍奪回汴梁,張邦昌大駭,監察御使勸他說:你現在搶先迎立趙氏,將來還能轉禍爲福,圖個善終,否則別說皇帝,連命也保不住!

終於張邦昌在衆官的敦促下,以太后的名義遣尚書左丞馮澥爲奉迎使,持皇后詔書前往迎立康王。

趙構得詔書大喜,這做皇帝的心思他從汴梁被圍之前就開始想了,當時是恨不得金人趕緊替自己把父兄解決掉。如今金人擄走了父兄,中原無主,按常理是該輪到自己了。但趙佶、趙桓被擄走的時候並沒有留下隻言片語要他稱帝,如果由自己宣佈稱帝,那就如同做了婊子卻沒有立起貞節牌坊,有快感之實而沒有貞節之名,不免不夠兩全其美,而且也容易讓天下人詬病他急著做皇帝而不顧父兄的安危。這時得了太后的詔書,儘管這個才被扶起來做傀儡的廢后其實並沒有敕立新帝的資格,但這時也顧不得這麼多了,只要即位的程序基本完整就好。

當下趙構移檄諸道帥臣替張邦昌說話,認爲他還算是一個恭順的臣子,命未行動者不必再進軍汴梁,已到汴梁城下者不得擅入。

不久元佑太后以手書詔告天下,道“二帝蒙塵、恐中原失君,故立康邸以嗣宋朝大統”之意。太后手書來到趙構所在地後,汪伯彥等連忙率百官上表勸進,宗澤在前線聞訊也移書表示擁護。張邦昌又從汴梁趕來伏地請死,趙構見他識趣會做人,反而加以撫慰。

趙構不久就在南京登壇受命,作冊告天,張邦昌率百官稱賀。尊靖康皇帝爲淵聖皇帝,尊元祐皇后爲元祐太后。不久漢部虎公主遣使來賀,趙構大喜,也派使者回訪,以盡情誼。

趙構即位以後,宗澤日日盼他回都汴梁,重振宋室;劉錡天天盼著他整頓兵甲,收復兩河。但趙構哪裡還敢回汴梁去?他的父兄就是在那裡被金人俘虜的,更別說去兩河了。所以他才登基就有南逃之意,畢竟他駐蹕所在的京東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容易受到胡馬的攻擊,所以他才做皇帝沒幾天便暗示江南的官員修繕江寧城牆並興建宮室,以備偷安。

“唉,果然還是這樣……”楊應麒在津門聞訊後嘆道:“我有時候真想知道,我來到這個世界後到底改變了什麼!”經過一番考慮移書歐陽適,讓他調動水師進入舟山羣島,以應江南可能發生的變局。

當時李綱、宗澤等主戰守,黃潛善等主議和。黃潛善主張用靖康年間所簽訂的誓書,劃河爲界。趙構派去遼南迴拜虎公主的使者,任務之一就是請完顏虎居中調停,他趙構願割棄黃河以北的領土,奉金主爲兄。

完顏虎將趙構的書信拿給楊應麒處理,楊應麒又讓胡寅等滯留宋臣傳視,胡寅等人看完後不敢相信,均道:“此信恐怕是假的,還請七將軍不要理會!”

楊應麒道:“信或許是假,使者卻不假——那是我們派去賀趙構登基的使者帶回來的。”

胡寅等仍然不肯相信。但不久又發生了一件事情,原來自古新帝登基,照例刑部總要大赦天下,結果天下諸路都收到了赦文,唯獨兩河沒有,那意味著南宋政權已正式放棄兩河!

這件事引起了軒然大波,兩河上下就連匹夫匹婦聽說之後也都知道新皇帝也要和他的父兄一般,棄兩河與金人了!曹廣弼這時還在上黨與銀術可糾纏,聞訊後公開移書趙構,表示趙構若守兩河,忠武軍便仍聽大宋調派;趙構若棄兩河,忠武軍將視宋廷詔書爲亂命,從此不再聽調。

天下羣議如此,但趙構仍然寧可犯天下之大不韙也不敢得罪金人,又加派使者前往津門請虎公主調停。

胡寅等人第二次聽說訊息後滿腔熱血逼在胸膛中上不去、下不來,痛聲大罵黃潛善等人誤君誤國!但他們所身處的津門市井卻不這麼看,那些對宋帝已毫無敬畏的說書人天天拿著趙構的事情冷嘲熱諷,把他形容得膽小如鼠,怕金如虎。對於這些“誹謗”滯留的宋臣一開始聽說了無不拍案而起,怒斥其胡言亂語。但津門的這些說書人不但口才了得,分析起當前時局來竟然也井井有條,往往把這些滯留宋臣駁得無法爲趙構轉圜。到後來一些宋臣一聽津門市民說起此事便愧恨欲死,頗以主上如此庸弱爲恥!

胡寅第二次來請求楊應麒莫要轉達趙構割地求和之意時,楊應麒道:“你還認趙構爲君麼?”

胡寅道:“太后所立,羣臣所戴,自然是胡寅之君。”

楊應麒道:“既然這樣,那我問你:你的君主請我幫忙,你卻來阻撓你君主的事情,你說你這到底是忠?還是不忠?”

胡寅愕然,咬牙道:“胡寅是忠於國家社稷!”

楊應麒道:“那你是說你們這位新的趙官家不忠於國家社稷了?”

胡寅連說了幾聲“這”後,竟然是無法自辯!

“原來你連自己在做什麼都沒想明白!”楊應麒嘆了一口氣,說道:“現在是你這個新的官家三番兩次來信請求我幫他賣國,我站在中間也難做,眼下攔是攔不住的了,只有把書信轉交給大金皇帝了。我告訴你,你這個新的官家想賣兩河,人家金主還未必肯買呢!”

胡寅一凜問道:“七將軍的意思是……”

楊應麒道:“我們漢部乃是大金的心腹大患,看宗望宗翰的意思,應該是要先滅趙氏,孤立漢部,然後再以天下壓一隅滅我漢部,到時華夏可就亡天下了!如果趙氏不滅,他們女真人有腹背受敵之憂,便沒法全力來對付我們漢部。所以就算你們官家願意割地稱臣,金人也未必肯買帳!”

胡寅道:“七將軍是說金人不亡我趙氏不肯罷休麼?”

楊應麒道:“這個當然,難道你不這麼認爲麼?”

胡寅道:“若是如此,那可得趕緊通知朝廷嚴加防範了。”

楊應麒大笑道:“防範?從一開始就不該鬆懈!就算金人暫時答應了你們官家的條件,但你認爲他們會守約麼?海上之盟也是兩國共立,當時他們對入侵大宋還沒有十足把握呢,結果他們還不是說撕就撕?現在他們摸熟了中原的道路,這往後的日子多半會來得更勤!你們官家就算不想打仗,這仗也會追著他打。我言盡於此,該怎麼辦,你們自己掂量吧。”

第153章 空城計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下)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上)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353章 屠營(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下)第11章 夜遁(上)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下)第346章 南行(上)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上)第37章 一村之治(下)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38章 南朝北意(上)第16章 入女真(下)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下)第204章 思良將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上)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332章 金蘭折(下)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27章 得文吏(上)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1章 瘟疫(上)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上)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下)第202章 自辱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16章 入女真(上)第178章 會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上)第122章 人死茶就涼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27章 得文吏(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上)第147章 武之庫第230章 中原戰局(下)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上)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333章 靈壽墳(下)第16章 入女真(上)第149章 民之棄第338章 洗衣槌(下)第44章 東京平定(下)第200章 兵臨--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上)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下)第225章 暗香浮動(上)第347章 嶽幕(下)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上)第16章 入女真(下)第19章 議婚姻(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下)第346章 南行(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上)第19章 議婚姻(上)第331章 七軍沒(下)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349章 聞逝(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174章 逆第189章 國債第354章 審判(下)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143章 塘沽問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4章 過冬(下)第220章 汴梁一空(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上)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下)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上)第331章 七軍沒(下)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24章 反契丹(下)
第153章 空城計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下)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上)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353章 屠營(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下)第11章 夜遁(上)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下)第346章 南行(上)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上)第37章 一村之治(下)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38章 南朝北意(上)第16章 入女真(下)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下)第204章 思良將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上)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332章 金蘭折(下)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27章 得文吏(上)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1章 瘟疫(上)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上)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下)第202章 自辱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16章 入女真(上)第178章 會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上)第122章 人死茶就涼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27章 得文吏(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上)第147章 武之庫第230章 中原戰局(下)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上)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333章 靈壽墳(下)第16章 入女真(上)第149章 民之棄第338章 洗衣槌(下)第44章 東京平定(下)第200章 兵臨--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上)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下)第225章 暗香浮動(上)第347章 嶽幕(下)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上)第16章 入女真(下)第19章 議婚姻(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下)第346章 南行(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上)第19章 議婚姻(上)第331章 七軍沒(下)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349章 聞逝(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174章 逆第189章 國債第354章 審判(下)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143章 塘沽問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4章 過冬(下)第220章 汴梁一空(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上)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下)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上)第331章 七軍沒(下)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24章 反契丹(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郧西县| 阿尔山市| 平果县| 武安市| 皮山县| 太白县| 平南县| 兴山县| 勃利县| 峨山| 海南省| 政和县| 华亭县| 神农架林区| 滨州市| 中超| 邹平县| 日喀则市| 乾安县| 阳东县| 陕西省| 建水县| 五寨县| 阳新县| 龙川县| 洪雅县| 鸡东县| 望江县| 清丰县| 会同县| 新乡市| 商城县| 江都市| 康平县| 太谷县| 正阳县| 清河县| 油尖旺区| 通河县| 南京市| 焉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