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

漢廷在漠北的軍事行動,只能用勝敗難料、存亡未卜這八個字來形容。折彥衝心裡沒底,楊應麒心裡沒底,歐陽適心裡也沒底。

相對的,漢廷的敵人則存著另外一番惡意的想法。無論宗翰、宗弼,還是趙構(gòu)、乾順,都知道此刻漢廷在漢地的力量降到了歷史上的最低點。

問題是,漢廷的虛弱,到底虛弱到什麼程度?是否只要四家舉兵夾攻,這個政權(quán)就會分崩瓦解?還是說漢廷布置在漢地的力量還足以扛住四大勢力的聯(lián)手一擊?如果不是,那他們的行動不但無益,而且會惹禍上身。不過他們更知道,如果要覆滅漢廷,現(xiàn)在也許就是他們最好的機會——雖然折彥衝如果在漠北失敗,那等他失敗以後再進行攻擊會更爲劃算。但萬一折彥衝成功了,那局勢可就嚴峻得難以挽回了。

與軍事行動同時進行的交涉,來得比楊應麒預料中還要早!

乾順的使者、趙構(gòu)的使者,幾乎在同一天到達塘沽。當然,這兩個使者根本就不可能見面,在這個非常時刻,楊應麒對這一點把得極爲嚴厲,任何官吏以及相關人員做出可能導致宋夏使者溝通的事情都要面臨軍法處置。所以乾順和趙構(gòu)希望能趁著出使?jié)h廷這個機會和對方交流的希望落空了。不過,他們還是從一些蛛絲馬跡中看出了漢廷的虛弱——實力上的事情,並不是想掩蓋就能掩蓋住的,尤其是大家以有備而來的眼光來觀察。

“趙構(gòu)派了人來,西夏也派了人來……”折允武雖然年輕,但也很清楚趙構(gòu)和乾順此來都是不懷好意!“他們是欺我年輕麼!”

楊應麒的反應則淡定得多,他每天依然老老實實地處理著他的公務,由於一直沒走出亞健康狀態(tài),所以偶爾也會生一場小病,因此而錯過了許多拋頭露面的機會,但大漢政府的政務也沒因這個原因而延誤。

在這段時間裡,反而是歐陽適大出風頭,過年前的兩天,一支漢軍水師進了塘沽的軍港,增強了這座臨時行政中心的威嚴,也增強了歐陽適個人的威嚴。兩個副總理大臣陳正匯和陳顯受到華表壇事件的牽連,這段時間也學楊應麒,極少在公開場合露臉,總是躲在屋子裡處理公務,一向康健的陳顯也接連病了幾次,弄得一些人爲之憂心忡忡。因爲現(xiàn)在塘沽的首腦人物裡面,狄喻經(jīng)常生病又老病不死是大家都習慣了的,如今連楊應麒和陳顯也出現(xiàn)多病的狀況,不免讓人感到塘沽的風水是不是對大臣們有些不利。

幸好,塘沽還有一位充滿活力的歐陽適在,四將軍康健的步伐和充滿信心的笑容頻頻出現(xiàn)在各種名流場合中,他的身邊總是擁簇著一大羣官員、名士和富豪,雖然漠北的局勢讓人擔心,但四將軍的笑容和揮霍卻讓人看到一點“盛世”的富貴氣象。

“陛下真是深謀遠慮啊!”一些知道一點內(nèi)情的人讚歎著:“若是隻有楊相,大漢的江山恐怕就沒現(xiàn)在這麼安穩(wěn)了。”

對於折彥衝的這個安排,折允武其實還是沒怎麼看明白。不過幾個月過去了,塘沽至少在表面上還是非常平穩(wěn),七叔的多病讓人感到有些失望,而四叔所展現(xiàn)出來的風采則讓一直不是很佩服他的折允武感到可以從中獲得一些依靠。

趙構(gòu)和乾順的使者來到時,折允武一開始打算親自召見,但分管外交事務的副總理大臣韓昉卻反對這樣做,他認爲監(jiān)國接見宋夏使者之前應該先摸清楚對方的底細,將事情談好,然後再由太子召見——韓昉的意思其實很明顯,這樣做實際上就是讓監(jiān)國召見使者的事情變成一個過場,一個形式,而不是真正的決斷場面。這是一個非常穩(wěn)妥保守的做法,韓昉其實是擔心折允武經(jīng)驗不足,在這個非常時期應付不了宋夏使者的刁難。

在折彥衝登基之初,漢廷對宋對夏的外交態(tài)度都是強硬得無以復加,但現(xiàn)在折彥衝不在,數(shù)十萬軍民北征大漠,東北、南洋的人力物力財力基本上都用於北征,韓昉以爲當此虛弱之時,若再一味強硬是不合時宜的。但如何能把事情處理得委婉順利卻又不失大國尊嚴、不示弱於西、南“兩藩”,卻是一件高度爲難的事情。於是他建議將這件事情交託給四將軍來主持。

“四叔啊。”折允武想了想,覺得歐陽適的確是個很適合的人選:“韓大人的舉薦很有道理,如果七叔沒意見的話,就這麼辦吧。”

韓昉便將“太子的意思”轉(zhuǎn)達給了楊應麒,當時楊應麒正在鬧便秘,聽了韓昉的話後想也不想就說:“當然沒問題,以四哥的大才,可以勝任。”

韓昉就要出去,卻被楊應麒叫住問道:“雲(yún)中、河南那邊,有什麼警訊沒?”

韓昉道:“沒有。若有警訊,自然是第一時間傳到楊相這裡。”

楊應麒搖了搖頭說:“我說的是一些不正常的蛛絲馬跡,或許你們會認爲是小事沒必要和我說的那種。”

韓昉想了想,肯定地道:“沒有。”

“嗯。”楊應麒嘆了口氣,他的口舌因爲上火而生瘡,所以言語有些不便,就不多說,只是道:“讓郭浩盯緊些,最近肯定是要出事的。來得越?jīng)]徵兆,事態(tài)恐怕就會越嚴重!”

韓昉應是,告辭去了,擬了監(jiān)國令諭,由傳令官傳諭歐陽適,讓他主持接見宋夏使者事宜。

歐陽適接到命令後,便打算在他塘南的府邸大擺宴席,先款待宋廷使者,再安撫西夏使者。準備還沒妥當,兩封內(nèi)容大同小異的加急密報同時飛進了行宮和相府。

折允武接到這封密奏後大吃一驚,連夜召喚羣臣商議,除了幾個副總理大臣、副樞密使之外,還請了歐陽適、楊應麒。這時塘沽的行宮規(guī)模尚小,除了歐陽適住在塘南,其他幾個大臣都住在左近,往來十分防備,陳正匯、張浩、韓昉、郭浩等先後到達,連陳顯都撐著一把老骨頭到了,但住在隔壁的楊應麒卻還沒蹤影,折允武派人再次去請,侍從回來回覆道:“夫人道,相爺最近身體不舒坦,好些天沒睡安穩(wěn)了,今夜躺下,好容易睡沉了,夫人請求太子寬限幾個時辰,讓相爺睡個囫圇覺!”

折允武氣急敗壞道:“若不是軍國大事,我會在這會請七叔?你去,跟夫人說,無論如何請七叔要過來一趟。”

陳顯在旁,插口問道:“太子,您是因爲這封密奏宣召我們來的?”

折允武道:“是!若不是十萬火急,我也不會這麼晚叫大家來商量!”

韓昉忙問:“究竟是什麼密報?”

折允武道:“這份密報,相府那邊應該也有一份,不過不知道七叔看過沒。”說著將密奏取出,交給幾個官員傳閱。

韓昉坐得最近,接過來後匆匆掃了一眼,忍不住大驚道:“來了!來了!終於來了!”

門外一個聲音問:“什麼來了?什麼終於來了?”

韓昉叫道:“自然是禍事來了!他們……他們幾家終於要動手了!”隨即啊了一聲,認出門外進來的是歐陽適,叫道:“元帥,你來了!”

第160章 利害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上)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228章 牙疼之惱(下)第3章 論武(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上)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下)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下)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29章 再破遼師(下)第319章 雲(yún)中黃河(上)第184章 戰(zhàn)第168章 偶遇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20章 下聘禮(下)第348章 秦府(下)第347章 嶽幕(下)第206章 學生潮(下)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189章 國債第326章 克雲(yún)中(下)第350章 迎敗(下)第135章 養(yǎng)軍之策>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下)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nèi)(下)第312章 連環(huán)衝擊(上)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308章 華表的污點(下)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上)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109章 新官陳少宰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6章 邊關(下)第31章 造船之業(yè)(上)第347章 嶽幕(上)第317章 小延福園(上)第1章 瘟疫(下)第1章 瘟疫(上)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上)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上)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上)第354章 審判(上)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下)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19章 議婚姻(上)第1章 瘟疫(下)第62章 聯(lián)金扶漢之策(上)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349章 聞逝(上)第323章 修羅之戰(zhàn)(上)第13章 狼羣(上)第16章 入女真(下)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jié)(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355章 姻幻(上)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下)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上)第62章 聯(lián)金扶漢之策(下)第157章 新城(下)第31章 造船之業(yè)(下)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上)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2章 部勒(上)第328章 胡虜會(下)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上)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下)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jié)(上)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30章 新編胡伍(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6章 邊關(上)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282章 君臣各自算盤(下)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222章 抗金大旗(下)第11章 夜遁(下)第21章 配佳偶(上)
第160章 利害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上)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228章 牙疼之惱(下)第3章 論武(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上)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下)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下)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29章 再破遼師(下)第319章 雲(yún)中黃河(上)第184章 戰(zhàn)第168章 偶遇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20章 下聘禮(下)第348章 秦府(下)第347章 嶽幕(下)第206章 學生潮(下)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189章 國債第326章 克雲(yún)中(下)第350章 迎敗(下)第135章 養(yǎng)軍之策>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下)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nèi)(下)第312章 連環(huán)衝擊(上)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308章 華表的污點(下)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上)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109章 新官陳少宰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6章 邊關(下)第31章 造船之業(yè)(上)第347章 嶽幕(上)第317章 小延福園(上)第1章 瘟疫(下)第1章 瘟疫(上)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上)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上)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上)第354章 審判(上)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下)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19章 議婚姻(上)第1章 瘟疫(下)第62章 聯(lián)金扶漢之策(上)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349章 聞逝(上)第323章 修羅之戰(zhàn)(上)第13章 狼羣(上)第16章 入女真(下)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jié)(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355章 姻幻(上)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下)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上)第62章 聯(lián)金扶漢之策(下)第157章 新城(下)第31章 造船之業(yè)(下)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上)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2章 部勒(上)第328章 胡虜會(下)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上)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下)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jié)(上)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30章 新編胡伍(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6章 邊關(上)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282章 君臣各自算盤(下)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222章 抗金大旗(下)第11章 夜遁(下)第21章 配佳偶(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山县| 沈丘县| 宜良县| 祥云县| 阿拉善右旗| 濉溪县| 策勒县| 寻甸| 佛山市| 北辰区| 扎鲁特旗| 亚东县| 青浦区| 来凤县| 洛隆县| 玉溪市| 泰州市| 吉林市| 大关县| 理塘县| 宁强县| 正定县| 洪江市| 周口市| 宁明县| 师宗县| 岑巩县| 柘荣县| 和顺县| 绿春县| 成武县| 抚远县| 丰宁| 广州市| 微博| 呼玛县| 富宁县| 三门峡市| 五常市| 沐川县| 德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