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

“爹爹,”李奭把由於趙登的啓發而想到的憂慮跟李處溫說了一遍,用的當然是他自己的語言:“你看眼下這流言到底是無風起浪,還是有人暗中使壞?”

李處溫左思右想,問道:“你這些話是從哪裡聽來的?”

“孩兒有個門客叫趙登,是幫我們在南京買地的一個漢兒!這些話是他來跟我說。後來我又派人四處去打聽,坊間果然流言甚多。”

李處溫哼了一聲道:“奭兒!你好糊塗!這種大事,怎能光憑幾個家人門客道聽途說!”

李奭愣了一下問道:“那該如何?”

李處溫道:“你馬上去禁衛局,讓他們發派人手打探這事到底從哪裡傳出來的!”

李奭道:“禁衛局?那不是蕭昂該管的麼?”蕭昂卻是北樞密使蕭奉先之子。

李處溫點頭道:“就是因爲是蕭昂該管,所以才讓你去!”

李奭醒悟過來,知道他老爹不敢獨立去查這件事情,要讓蕭昂去承擔責任,便道:“孩兒明白了。”

這個蕭昂正是當初漢部千里遠遁時曾被蕭鐵奴利用的那個敗家子!他在大漠南北闖下那麼大的禍事,不但旗下數千宮帳軍被一羣來歷不明的人打得落花流水,而且還把剛剛投誠的烏古部弄得天翻地覆。但只因有個王爺老爹罩著,出了這麼大的事情他居然沒有受到任何處分,反而一路升官發財,好不得意。

父交父,子交子,蕭奉先和李處溫狼狽爲奸,蕭昂也和李奭臭味相投,這時聽了李奭的話,馬上吩咐手下去打聽清楚。他的手下辦事倒也“神速”,沒多久就來回稟:“中京這邊的流言,都是從幾家酒樓、琉璃店、蔗糖店、茶坊傳出。但那裡的人也是聽幾個客人說起。”

蕭昂問有沒有查到在這些店面樓坊散播謠言的人,手下回答道:“這些店坊的小二、夥計異口同聲,都說是幾個兵勇模樣的人。”

“兵勇?”

“是,好像是從北邊來的。我們再查卻查不到這些兵勇到哪裡去了。”

蕭昂對這些平素懶散慣了的屬下這麼快就打聽到的消息竟沒半分疑惑,打發了手下,和李奭對視一眼,說道:“這事看來有些蹊蹺!”

李奭道:“我先回家和家父稟告,你也回去和相爺說知。”

兩個二世祖告別後,李奭便回家跟李處溫說明經過,李處溫道:“看來散播謠言的人,不是耶律餘睹,就是女真了!”

李奭道:“女真人爲什麼要散播對敖魯斡(晉王)有利的謠言?再說,女真要入境哪有那麼容易!”

李處溫道:“也是!哼,若真是耶律餘睹乾的,那他可真是居心叵測了。”

李奭問:“這事爹爹你要不要和蕭相說?”

李處溫道:“當然要!他兒子既然已經知道這事,我們若不主動去說,未免顯得不夠忠誠!”

李奭道:“但萬一……萬一蕭相和耶律餘睹那廝起了衝突,我們可怎麼是好?難道真把耶律餘睹那廝殺了?現在我們是靠他在抵擋女真人啊。”

李處溫笑道:“你這便不懂了,且不說沒有耶律餘睹女真人未必便能打到這裡來,就算女真人把大遼給滅了,我們也不怕。”

李奭奇道:“爹爹,這是什麼道理?”

李處溫道:“女真人是一羣蠻子,他們就是得了江山百姓,總也得有人來替他們治理啊!若真有那麼一天我們便在破城之前向大金投效就是了,伺候契丹主子和伺候女真主子,又有什麼區別?”

李奭連聲稱是,李處溫又道:“但耶律餘睹又不同了,這人若是得勢,我們父子倆別說官位身家,就是性命也難保!所以寧可把這大遼江山送給大金或大宋,也決不能讓晉王得勢登基!哼!其實這次的事情查不查都無所謂,不管這事是不是耶律餘睹做的,只要國人有擁護敖魯斡(晉王)之心,這耶律餘睹便不能不除!”

李處溫第二日來見蕭奉先,他來到蕭府時,蕭奉先正發脾氣,重重一拳將一張紙砸在桌上。李處溫上前寒暄,問蕭奉先何事發火。蕭奉先黑著臉不答,李處溫向那張裂了的紙慢慢伸出手去,見蕭奉先沒有阻止的意思,便拿起來一看,卻是一首詩:“丞相來朝劍佩鳴,千官側目寂無聲。養成外患嗟何及!禍盡忠臣罰不明。親戚並居藩屏位,私門潛蓄爪牙兵。可憐往代秦天子,猶向宮中望太平。”

李處溫大驚道:“這……誰這麼大膽!這分明是諷刺……不!侮蔑蕭相啊!”

蕭奉先怒道:“除了那個賤人,還能有誰?”

李處溫更是驚訝:“文妃娘娘?”

李處溫所說的“文妃娘娘”,正是耶律餘睹的妻姨,和蕭奉先的妹妹元妃在後宮素來誓不兩立。而文妃所生的晉王耶律敖魯斡更是蕭奉先的心頭大患!這個國舅可是天天盼著他那兩個外甥秦王或許王能登基的,但大遼上下卻個個看好晉王,如何叫他不嫉恨?

蕭奉先道:“她自己悄悄寫了便罷,最可惱是讓人到處張貼傳抄,如今中京城內,不知道這幾句狗屁不通的詩的只怕沒幾個了。”

李處溫沉吟道:“派人到處傳抄?這……不像文妃的性子啊,該不會是有人好事自發傳抄的吧……”

這句話沒說完蕭奉先便臉上變色,李處溫這樣講豈不是說這首詩大得人心?李處溫見了蕭奉先的臉色連忙改口道:“一定有人暗中主使!要把後臺的人抓起來,重重懲處!”

蕭奉先哼了一聲,似乎不想再提這件事,轉而問道:“李相這麼晚來,是爲了謠言的事情麼?”

李處溫道:“是!一切都逃不過蕭相的神機妙算。”

蕭奉先神色稍和,說道:“這事我查了,依我看十有**是那耶律餘睹搞的鬼!只是拿不到證據,甚是可惜。”

李處溫道:“證據什麼的倒在其次,眼下最要緊的,是要查明這廝在中京和各部族中有無同謀!”

兩人正商議間,忽報遼興軍節度使耶律大石到了,李處溫奇道:“耶律大石?這林牙子來做什麼?”

蕭奉先道:“前些天回離保老聒噪說南朝有異動,可能已經和女真結盟。我被他聒噪得不得了,便派耶律大石去南京打探消息。”

李處溫聽說耶律大石到來,心頭一動,附耳到蕭奉先耳邊道:“蕭相,這耶律大石雖是進士出身,但也通武事,和各部武將多有來往,要不就試試他的口風,看看內外諸將對耶律餘睹是何態度。”

蕭奉先沉吟片刻道:“好!”

李處溫道:“那我先退到內室。”

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16章 入女真(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下)第323章 修羅之戰(上)第157章 新城(下)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下)第25章 收俘虜(下)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44章 東京平定(上)第22章 立法規(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上)第168章 偶遇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38章 南朝北意(上)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上)第32章 始議封侯(上)第331章 七軍沒(下)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342章 議戰(上)第150章 國之樑第352章 勤王(上)第154章 蒙古謠第37章 一村之治(下)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第211章 激蒼鷹(上)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下)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下)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171章 文詞第190章 名妓第212章 飼野狼(上)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下)第202章 自辱第116章 契丹有隙牆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上)第147章 武之庫第24章 反契丹(上)第22章 立法規(上)第177章 勢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上)第263章 威逼利誘和解(上)第2章 部勒(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7章 去向(下)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228章 牙疼之惱(上)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2章 部勒(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172章 信任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上)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下)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下)第37章 一村之治(下)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上)第153章 空城計第114章 虎迫龍角疆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下)第5章 出谷(上)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上)第24章 反契丹(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323章 修羅之戰(上)第182章 諾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下)第156章 帶月歸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下)第347章 嶽幕(下)第207章 蕭字旗(上)第226章 漢部見聞(下)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上)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上)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上)第123章 王侯無家事第44章 東京平定(下)第170章 安撫第279章 薑桂之性多老辣第206章 學生潮(上)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上)
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16章 入女真(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下)第323章 修羅之戰(上)第157章 新城(下)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下)第25章 收俘虜(下)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44章 東京平定(上)第22章 立法規(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上)第168章 偶遇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38章 南朝北意(上)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上)第32章 始議封侯(上)第331章 七軍沒(下)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342章 議戰(上)第150章 國之樑第352章 勤王(上)第154章 蒙古謠第37章 一村之治(下)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第211章 激蒼鷹(上)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下)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下)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171章 文詞第190章 名妓第212章 飼野狼(上)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下)第202章 自辱第116章 契丹有隙牆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上)第147章 武之庫第24章 反契丹(上)第22章 立法規(上)第177章 勢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上)第263章 威逼利誘和解(上)第2章 部勒(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7章 去向(下)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228章 牙疼之惱(上)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2章 部勒(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172章 信任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上)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下)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下)第37章 一村之治(下)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上)第153章 空城計第114章 虎迫龍角疆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下)第5章 出谷(上)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上)第24章 反契丹(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323章 修羅之戰(上)第182章 諾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下)第156章 帶月歸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下)第347章 嶽幕(下)第207章 蕭字旗(上)第226章 漢部見聞(下)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上)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上)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上)第123章 王侯無家事第44章 東京平定(下)第170章 安撫第279章 薑桂之性多老辣第206章 學生潮(上)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城区| 砀山县| 芷江| 岱山县| 庐江县| 顺平县| 台湾省| 五台县| 古浪县| 永嘉县| 湖南省| 铜陵市| 乌恰县| 芮城县| 蒙山县| 镇沅| 永州市| 桐城市| 绥宁县| 疏勒县| 武清区| 丽水市| 仲巴县| 教育| 英吉沙县| 濮阳市| 中方县| 江达县| 疏勒县| 炉霍县| 青川县| 荆门市| 新邵县| 顺义区| 瑞丽市| 都匀市| 年辖:市辖区| 永兴县| 灯塔市| 嵊州市| 保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