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章 收俘虜(下)

這些天住進東村的那五十幾個漢部舊人都是楊應麒挑出來的“教導者”,每個人負責教導五個新居民,教導的時間爲一個月,教導的內容有四點:一是明律令,讓他們知道漢部允許什麼,禁止什麼;二是知作息,幫他們習慣漢部的勞動與生活規律;三是告賞罰,漢部在建村之後便不再將所有財物公有,而是允許私人財產的存在,每個部衆都可以因自己的貢獻而得到相應的酬勞,這些制度都要讓新村民知道;第四是選英才,就是把新村民中的聰明雋秀者挑選出來。此外,每天晚上教導者還會給新村民們講述他們一年多來的經歷,又會問這些人的姓氏,給他們講他們自己祖宗的豐功偉績——總之當年楊應麒如何對這些老部民進行文訓,他們也就依樣葫蘆地給這批新人灌輸。在一個連物質生活都十分匱乏的年代,這樣程度的精神改造已算是相當有效了——特別是接受改造者發現這樣做能夠活得更好。

周勝得了一百五十個新的勞動力後十分高興,歸他帶領的人以前就算不是農民也懂得些農活,十分容易上手。琉璃屋的王大輝和鍛造屋的張老餘卻跑來訴苦,雖然這段日子來他們都是連夜開工,人手也十分短缺——但新來的這一百來號人對琉璃與打鐵不是一竅不通,就是半生不熟。

張老餘道:“要分別教得他們會,那不知道要多久!平時不要緊,現在前面不停催著要兵器弓箭,可不能耽擱。要不這幾十個人先放著,等仗打完了再說。”

楊應麒一聽冷笑道:“仗打完?誰知道什麼時候打完!以前我們漢部也沒幾個鐵匠,後來不都給你訓練出來了麼?還有做琉璃,大輝你以前也只是粗懂,後來不是一邊摸索出來了麼?現在我們的琉璃都不比波斯船運來的差了!”

張老餘道:“訓練他們?以前那些人是我花了大半年的功夫才帶出來的!現在可沒那麼閒。”

楊應麒沉吟道:“要每個人在短期內都熟悉冶鐵或做琉璃的整個過程的確是不行的,這麼吧,你們把工序細細拆分開來,讓這些新手每人只要熟悉一個小環節,這樣他們容易上手,功夫也不會耽誤。”

張老餘和王大輝對望一眼,一起道:“這樣行麼?”

楊應麒道:“可以的,就這樣……”跟著給他們細細解說流水線工序的好處,同時和他們商量著如何把工序拆分。

十日之後,楊應麒對東村的一些細節問題又作了一些調整,然後整個東村的運作便開始走向正常化。東村的居民都剛剛脫離俘虜之身,對人生的期望值很低,因此很容易被激勵起來。

會寧女真部和漢村離得很近,東村的村民經常有機會接觸契丹和奚族的俘虜。當初契丹人和奚人在軍隊中的地位一般都比漢人、渤海人高,現在卻反了過來,而且雙方的差距還不是一般的大。看著昔日同伴們那種牛馬般的生活,更激起了新村民對漢部的向心力。

當趙觀和劉從冒著危險來到漢部的時候,他們驚訝地發現漢部村不但沒有因爲開戰而蕭條下去,反而更加繁榮了。這個時候離這羣俘虜來到漢部才半個多月,但絕大部分人都已經適應了這裡的生活。每個房間裡都選出了一個副長,只等半個月後作爲一屋之長的教導者離開,就會接任成爲同房五個人的新首領。而東村的村長韓勇也是由衆人新推舉出來的,他在遼軍中只是一個最底層的將官,然而頗有組織能力,又粗通文字,當初壯著膽子第一個問楊應麒話的,就是他。

琉璃屋出產的琉璃品無論質量還是數量都讓趙、劉二人滿意。楊應麒收了茶、鹽、藥等貨物後,趙觀道:“楊首領,如今大戰在即,往後只怕就沒那麼容易來往了。下一次交易,恐怕要等到戰後了。”

楊應麒心中一凜,問道:“你們可是聽到了契丹人的什麼傳聞?”

劉從道:“遼國朝廷的動態,我們打聽不到,但中京的禁兵,上京附近的奚部兵,似乎都有異動。此外各路也在調兵遣將,看來這次大遼的動作不小。楊首領,大遼雖然政局敗壞,但畢竟是天下數一數二的強國,女真雖然精銳,但人數未免太少。所以……”他看楊應麒臉上不動聲色,忙道:“我們商人家,原不該評論這等軍國大事。”

楊應麒淡淡道:“沒什麼。你們也是好意。”在這個時候就看好女真形勢的人其實不多——包括女真人自己。

趙觀道:“遼國邊境已經大戒,今後這茶鹽諸物只怕都難以過來了。恩,鐵也是禁物,不過漢部不缺。”

楊應麒道:“遼國對生女真向來封鎖,連熟女真也不得往來,何況漢人、高麗?可這些年你們不是過來了麼?”

趙觀苦笑道:“楊首領,那是在平時。如今女真人搞出這麼大的動靜,事情畢竟是麻煩了許多。”

楊應麒聽他說“麻煩了許多”,就知道他們不是完全過不來,只是在討價還價,當下道:“好吧,大戰期間,我們的琉璃品全部打個八成的折扣,此外,我們也不要鹽、茶等犯禁之物了。”

劉從道:“那楊首領要什麼?”

楊應麒道:“我們什麼也不要。”

趙觀和劉從驚道:“什麼?”他們卻是擔心剛纔說錯了什麼話得罪了楊應麒,因此他不再做他們生意了。

楊應麒微微一笑道:“放心,我不是要斷了你們的貨源。”

趙觀和劉從都鬆了一口氣,趙觀道:“那楊首領的意思是……”

楊應麒道:“我的意思是,貨,你們得空儘管來拿去,卻不一定要拿現貨來換。只要記得欠下的數目,異日形勢稍鬆時可再來補上。當然,如果你們在戰時仍然能幫我們偷運物資過來,我們會很感激你們的。”

劉從驚喜道:“楊首領信得過我們?”

“做生意,講究的便是一個信字。我若信不過你們,還和你們做生意麼?”楊應麒微微一笑,道:“而且我更信得過的,是我部的前途!我相信只要有點遠見的人都不會做出佔我部便宜的蠢事!”

趙觀和劉從忙道:“不敢,不敢。”

兩人走後,便轉來了寧江州方面的情報,這個情報,還是歐陽適深入遼境、廣買眼線打探出來的。

原來遼國已由司空蕭嗣先掛帥,上次打了敗仗的蕭撻不野爲副都統,發契丹、奚軍三千人,中京禁兵及土豪二千人,又從諸路選武勇二千餘人,過鴨子河,向出河店方向進軍。

鴨子河是混同江別稱,出河店在會寧城之西,鴨子河之北。楊應麒取出自制的粗略地圖來,結合歐陽適的情報推敲遼軍進軍的路線。心道:“寧江州在南,遼軍若從西來,無需經過寧江州。看來遼軍此來,不像上次般消極防備,而是主動進攻了!”

想了一會,便來會寧城寨見阿骨打,還沒進城,便見城寨門口沙塵飛起,心道:“看來女真人的情報也不比我們差。阿骨打做事向來不落後手,此去定是迎擊去了。只是不知我部在寧江州的人馬如何安排。”

見衆騎馳近,領頭的果然是阿骨打。他讓開了路讓衆騎過去,宗雄望見,停下來問道:“應麒,阿虎可好?”

楊應麒道:“很好!我每天再忙都會去看她。你儘管放心。此去是去打契丹人麼?”

宗雄點了點頭道:“不錯。”

楊應麒道:“我大哥他們會去嗎?”

宗雄道:“去!我們會在半路會合。契丹人號稱十萬大軍,我們不得不集中兵力破敵。”

楊應麒點頭道:“預祝馬到成功!我會協助撒改大人穩定後方事務的。”

聽著西去的蹄聲,楊應麒心道:“這次若打了勝仗,不知又會有多少俘虜送過來,可要預先準備纔好啊。”

在大多數人心中——包括阿骨打心中,大遼依然是一個可怕的龐然大物。女真人能動員的軍隊至今爲止也只有幾千人,而大遼隨便出來一個都統,就是“十萬大軍”!

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315章 兵來將擋(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上)第225章 暗香浮動(上)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上)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上)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216章 小買賣(下)第1章 瘟疫(下)第184章 戰第349章 聞逝(上)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下)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336章 醉獻妃(上)第343章 罷相(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上)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119章 棋局大逆轉第217章 窺九鼎(下)第122章 人死茶就涼第331章 七軍沒(上)第216章 小買賣(上)第238章 棋盤大變幻(上)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123章 王侯無家事第167章 裂變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上)第311章 主動被動(上)第152章 舟中議第228章 牙疼之惱(下)第12章 鷹兔(下)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346章 南行(上)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151章 夕下論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上)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347章 嶽幕(上)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下)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151章 夕下論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上)第217章 窺九鼎(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下)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217章 窺九鼎(下)第12章 鷹兔(上)第28章 稱帝號(上)第341章 聚首(上)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上)第21章 配佳偶(下)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上)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231章 山東進退(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上)第349章 聞逝(上)第1章 瘟疫(上)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下)第129章 仁義之師>第332章 金蘭折(上)第172章 信任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296章 東海的不滿(下)第341章 聚首(下)第333章 靈壽墳(下)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上)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上)第2章 部勒(上)第178章 會第347章 嶽幕(下)第354章 審判(下)第50章 進退之間(上)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上)第4章 過冬(下)第347章 嶽幕(下)第279章 薑桂之性多老辣第37章 一村之治(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上)第13章 狼羣(下)第219章 突圍北上(上)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上)第217章 窺九鼎(下)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上)第295章 晉北的財路(上)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下)第328章 胡虜會(下)
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315章 兵來將擋(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上)第225章 暗香浮動(上)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上)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上)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216章 小買賣(下)第1章 瘟疫(下)第184章 戰第349章 聞逝(上)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下)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336章 醉獻妃(上)第343章 罷相(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上)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119章 棋局大逆轉第217章 窺九鼎(下)第122章 人死茶就涼第331章 七軍沒(上)第216章 小買賣(上)第238章 棋盤大變幻(上)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123章 王侯無家事第167章 裂變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上)第311章 主動被動(上)第152章 舟中議第228章 牙疼之惱(下)第12章 鷹兔(下)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346章 南行(上)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151章 夕下論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上)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347章 嶽幕(上)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下)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151章 夕下論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上)第217章 窺九鼎(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下)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217章 窺九鼎(下)第12章 鷹兔(上)第28章 稱帝號(上)第341章 聚首(上)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上)第21章 配佳偶(下)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上)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231章 山東進退(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上)第349章 聞逝(上)第1章 瘟疫(上)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下)第129章 仁義之師>第332章 金蘭折(上)第172章 信任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296章 東海的不滿(下)第341章 聚首(下)第333章 靈壽墳(下)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上)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上)第2章 部勒(上)第178章 會第347章 嶽幕(下)第354章 審判(下)第50章 進退之間(上)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上)第4章 過冬(下)第347章 嶽幕(下)第279章 薑桂之性多老辣第37章 一村之治(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上)第13章 狼羣(下)第219章 突圍北上(上)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上)第217章 窺九鼎(下)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上)第295章 晉北的財路(上)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下)第328章 胡虜會(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镇县| 清水县| 合江县| 尼玛县| 如东县| 楚雄市| 托里县| 嘉荫县| 彭山县| 玉屏| 鲜城| 缙云县| 留坝县| 庆城县| 江阴市| 阳谷县| 宁海县| 两当县| 钟祥市| 龙陵县| 托克逊县| 宜春市| 辽中县| 赞皇县| 寻乌县| 基隆市| 淳安县| 阳朔县| 南丹县| 金乡县| 武清区| 高淳县| 天祝| 璧山县| 辰溪县| 潍坊市| 剑河县| 习水县| 昭通市| 海淀区| 德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