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下)

折彥衝在遼河流域取得的巨大勝利,與其說是軍事上的勝利,不如說是政治上的勝利。因爲在漢部軍隊進入這個地區之前,楊應麒已經準備好了人口、交通和民心等諸多方面有利條件。

自古東北地區之所以難以征服,不全在於軍事力量的不足。當初以大唐武功之盛天下無對,但也未能在這個地方站穩腳跟,就因爲當時這裡地廣人稀,所在多是異族,而且交通情況極爲惡劣,唐軍進入這個地區以後也只能在交通主幹道上設立據點,以政治手段羈縻各個部族而已。

但是,十餘年來大規模的漢民移入卻徹底改變了這個地區的人口構成。如今的東北已經無處沒有漢人,而在遼河流域漢族人口更是佔據了一半以上。

漢民移入的過程,也是經濟繁榮的過程,經濟的繁榮和商道的暢通又是互爲因果的兩件事情。這些年來無論金國政府還是東北民間都有改善交通的慾望,金主號召各地政府修橋造路爲的是利於徵稅和統治,而民間則是爲了通商便利。所以漢民遷入的過程,也是讓這個地區交通變得越來越發達的過程!如果說當年唐朝軍隊對主幹道以外的地理幾乎是一片迷霧的話,那漢部在發動進攻之前就已對東北地理的瞭如指掌!而且如今的道路已足以讓漢部的軍隊到達東北的大部分地區。正如當初阿骨打南下遼南時感到路好走了一樣,這次折彥衝北上也擁有同樣良好的交通條件!

到了漢部發動進攻的時候,至少遼河流域已經成了漢人的天下,這裡的經濟、社會狀況也與山東相似,一些較爲發達的地區甚至可以媲美江南。女真是後起之族,其本身的經濟文化遠落後於漢人社會,所以會寧政府對遼河流域的治理是一邊摸索一邊適應。津門政府卻不同,楊應麒所領導的政府這時無論在治國理念上還是在行政體系上都已經走在時代的前沿。如果說會寧政府對漢民社會是被動適應的話,那津門政府就是主動引導。就社會發展來說,女真人是被這個漢民社會帶著走,而漢部卻是帶著漢民社會走!所以這些年來會寧雖然得到了東北大地的統治權,但整個社會的風氣卻都唯津門是尚!

正因爲整個遼河流域的民心更傾向於接受漢部的統治而不是女真的壓迫,所以折彥衝初期的進兵才能如此順利。雖然宗雋被暗殺在戰局上讓漢部的優勢更加明顯,但就算沒有這件突發事件,折彥衝在遼河流域能佔盡優勢也是意料中事的。

不過,這種情況到了黃龍府一帶以後便完全改觀了。漢部的影響力雖大,但也有它的極限在,這個極限在地理上可以以黃龍府爲界——在黃龍府以南,漢部在民間的勢力已經佔據了上風,所以折彥衝不但能在戰鬥中得到近乎本土作戰的優勢,而且在勝利之後能迅速接掌這個地方的治權;而在黃龍府以北,女真人的勢力卻是大大壓過了漢人的勢力,哪怕這個地區也有將近三成的漢民,但這些漢民大多也女真化得十分厲害,已是隻認女真主子、不識華族尊嚴了。

因此,當漢部的大軍推進到這個地方以後,遇到的抵抗便與在遼河流域遇到的抵抗完全不同。和攻打遼陽府時相比,漢軍在攻打黃龍府時兵力多了一倍,遼陽府守軍超過五萬,黃龍府守軍卻不到兩萬人。可連續一個多月的惡戰打下來,折彥沖和阿魯蠻竟然也只能對著這座土城望而生嘆。漢部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平定了遼河流域千里山川,卻被這座不足遼陽三分之一的小城阻延了數十天!而更要命的是,進入十一月之後,天氣就變得越來越冷了!

圍攻黃龍府的漢部隊伍,有部分是長白山等地區過慣了苦日子的山民,所以耐寒耐戰,但也有部分是從遼南沿海徵調的兵員,遼南和長白山一帶雖然緯度相近,但近海丘原和內陸高山的區別卻讓這兩個地方的氣候大不相同。遼南的氣候是和山東一帶相似的,所以,從那裡來的人便有些耐不住黃龍府一帶的嚴寒!縱然漢部軍衣、燃料等後勤補給做得比較好,但那也抵消不了生存環境造就的差別,特別是那些新兵,十一月的北風一刮來,許多人還沒遇到金兵便開始縮頭縮腦了。而這個時候,常年活動在黃龍府甚至更北地方的女真人卻不減平時的靈活。

“唉——”望著黃龍府那不算太高的城牆,折彥衝輕輕嘆了一口氣。在那堵城牆背後,有著幾千個替金人守城、助防的漢兒軍民,黃龍府能守得這麼好,這些女真化了的漢民是有很大功勞的。漢族與女真在東北接觸了這麼長的時間,得到好處的並不只是漢部而已,女真也在享受著相當優厚的成果,尤其是人口和技術。

“大哥,不如我們分兵兩路,你繼續圍城,我領輕騎繞過黃龍府,直奔會寧去?!?

騎兵的優勢在於奔馳襲擾,但這一優勢阿魯蠻的騎兵和會寧的騎兵是共同擁有的?,F在黃龍府的金軍不過兩萬人,會寧那邊估計還有五六萬兵馬,折彥衝考慮了好久,終於搖了搖頭沒有答應。

“大哥你是怕我孤軍深入會落入女真人的陷阱麼?”阿魯蠻道:“其實你不必過慮。就算是黃龍府以北的道路,我也很熟啊!”

折彥衝嘆了一口氣道:“怕你孤軍深入只是擔憂之一,我更擔心的是你離開以後,這裡馬上會變成對方算計的對象!”

阿魯蠻道:“我又不是帶走大部分人,只帶走本部萬騎便夠了!”

“本部萬騎……”折彥衝嘿了一聲道:“老五,難道你不知道我們這十萬大軍裡面,現在最能撐場面的便只剩下我那批直系老兵和你那本部萬騎了麼?那批新軍缺乏歷練,現在根本就不能用!甚至遼南征調過來的老兵也受不了這寒風!至於那批降軍,如果局勢有變他們能堅持到什麼時候我也很懷疑?,F在我們雖然集結了將近十萬人,但在這見鬼的陰風中還能打仗的,只怕三成都不到!”

阿魯蠻道:“可若不是分兵襲擾,難道就這樣在這裡耗不成?你看這風可是越來越厲害了!”

“再等等吧。”折彥衝道:“我們的糧道還沒斷,應該可以撐下去。希望事情會有轉機?!?

事情果然有了轉機,不過,不是朝好的方面轉,而是朝壞的方面轉!

中原的軍勢,竟然要擅自改變戰略主動出擊!折彥衝收到這個消息後氣得從帳中衝出來,又從帳外衝回來,指著南方要罵,卻又不知從何罵起!

“快!”折彥衝吼了起來:“請五將軍!”

折彥衝花了好久才平靜下來,知道現在要想阻止曹廣弼和宗潁的決定已經來不及了。

阿魯蠻道:“如今我們在這邊戰況不是很有利,若中原那邊再出什麼岔子……”

折彥沖斷然道:“中原那邊我們鞭長莫及,但這邊無論如何不能出岔子!”

折彥沖和阿魯蠻都很熟悉金軍的作戰習性,知道等己方兵力一疲,宗磐等人就會背依北風席捲而下,正如當年他們對付遼人一樣。他和阿魯蠻商議了一夜,最後決定趁著最寒冷的北風到達之前南撤。漢軍是在優勢情況下宣佈戰略轉移,北面又有阿魯蠻殿後,所以這一輪南撤沒有造成逃亡潰敗的災難性後果。

會寧金軍本來打算在寒風最勁之時發動反攻,沒想到折彥衝竟能在破城得勝的邊緣忍了下來提前撤兵,這一來會寧金軍大反攻的策略便無法得逞,宗磐臨時發動了幾次襲擾都被阿魯蠻化解,但是漢軍這一撤便一直撤到了黃龍府南邊數百里的通州,漢軍對會寧的威脅徹底解除。金漢雙方在東北又回到南北對峙的局面,只不過戰場由遼口-遼陽變成了通州-黃龍府,這個戰場,剛好位於遼陽府和會寧之間的中點。

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上)第185章 變第18章 通商路(上)第160章 利害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上)第354章 審判(下)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上)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341章 聚首(上)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上)第331章 七軍沒(下)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上)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347章 嶽幕(上)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下)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下)第166章 使者第116章 契丹有隙牆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上)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213章 嫁寡姐(下)第336章 醉獻妃(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314章 割地之議(下)第177章 勢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25章 收俘虜(下)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上)第202章 自辱第190章 名妓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下)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下)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上)第186章 窮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28章 稱帝號(上)第8章 伏擊(上)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上)第34章 海賊水兵(下)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168章 偶遇第29章 再破遼師(下)第25章 收俘虜(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24章 反契丹(上)第160章 利害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下)第318章 大漢軍心(上)第343章 罷相(下)第21章 配佳偶(下)第188章 定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上)第13章 狼羣(上)第163章 表決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上)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330章 秘策發(下)第13章 狼羣(上)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下)第160章 利害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上)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上)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27章 得文吏(上)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上)第193章 秦檜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129章 仁義之師>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下)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上)第207章 蕭字旗(上)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下)第190章 名妓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210章 困猛虎(上)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下)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
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上)第185章 變第18章 通商路(上)第160章 利害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上)第354章 審判(下)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上)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341章 聚首(上)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上)第331章 七軍沒(下)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上)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347章 嶽幕(上)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下)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下)第166章 使者第116章 契丹有隙牆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上)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213章 嫁寡姐(下)第336章 醉獻妃(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314章 割地之議(下)第177章 勢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25章 收俘虜(下)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上)第202章 自辱第190章 名妓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下)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下)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上)第186章 窮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28章 稱帝號(上)第8章 伏擊(上)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上)第34章 海賊水兵(下)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168章 偶遇第29章 再破遼師(下)第25章 收俘虜(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24章 反契丹(上)第160章 利害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下)第318章 大漢軍心(上)第343章 罷相(下)第21章 配佳偶(下)第188章 定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上)第13章 狼羣(上)第163章 表決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上)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330章 秘策發(下)第13章 狼羣(上)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下)第160章 利害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上)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上)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27章 得文吏(上)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上)第193章 秦檜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129章 仁義之師>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下)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上)第207章 蕭字旗(上)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下)第190章 名妓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210章 困猛虎(上)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下)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磐安县| 武清区| 抚顺县| 封丘县| 石城县| 马边| 和田市| 石城县| 武威市| 高要市| 枞阳县| 霍州市| 金阳县| 台州市| 庆云县| 吉林市| 昌平区| 宜君县| 冀州市| 独山县| 淮安市| 龙州县| 陇西县| 朝阳市| 邵东县| 兴仁县| 固安县| 通州区| 清水县| 皮山县| 钟山县| 江华| 婺源县| 如皋市| 炎陵县| 彭山县| 八宿县| 濉溪县| 凤阳县| 保定市| 庄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