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章 升任濟南相,一口氣罷免八名昏官 (2)

封國之王雖然沒有治理之權,但畢竟是王室的代表,國相在名義上還是輔佐其爲政的,所以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拜謁王爺。劉贇雖爲當今天子的侄孫,卻頗爲躬親和藹,不似陳王劉寵那般驕縱跋扈。一番有模有樣的客套已畢,他還親自將曹操送至二門。

曹操在二門外又向王爺深施一禮,見他回去了,才轉身長出了一口氣:“山頭也算是拜過了,接下來就要看我的手腕了!”

懲治貪官

曹操離開王府,秦宜祿早就在外面候著了,將其引至國相府。進了門,見家人僕從還在亂哄哄地安排傢什,裡裡外外插不住腳。曹操便將秦宜祿叫到官府大堂上暫且問話。

“回爺的話,我上個月回到家鄉送信,二爺聽說您打了勝仗又拜國相可高興了,叫我給您帶來幾卷書。”秦宜祿說罷,招呼家人搬過一隻箱子。

曹操很好奇弟弟曹德送什麼書,親自打開箱子,拿出一卷展開來看,不禁讚歎:“哎呀!這是王符的《潛夫論》,正是爲父母官該好好看的書。”

“這書很有用嗎?”秦宜祿不解。

“豈止有用?王符隱居一世,自己未曾爲官,卻在家中寫出這部奇書,可謂爲官者之經籍。”曹操連連稱讚,“弟弟身在鄉里還能考慮這樣周全,真是難得呀!”

秦宜祿見他高興,又湊興道:“黃巾賊作亂以來,咱家裡人組織鄉民抵抗,又與夏侯家、丁家一併據守,沒遭什麼罪。聽說子孝大爺在淮南、子廉大爺在蘄春也都殺敵立功了。”

“不求有功,無事就好。”

“大爺,您真該回去瞧瞧,兩位大奶奶可想您了。”秦宜祿憨皮賴臉道,“昂兒少爺現在都會背《詩經》啦!什麼‘呦呦鹿鳴,荷葉浮萍’①的,可討人喜歡啦!都是卞夫人教的。孩子長得特像您,就跟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樣。”

“哪能似你說的那樣?”曹操雖這麼講,但心裡還是很思念老婆兒子。轉眼的工夫,曹昂都三歲多了,自己這個當爹的連一句話都沒教兒子說過;還有多少個不眠之夜,心裡牽掛著那位卞氏嬌娘,不知道如今她和正房丁氏相處得怎樣……

秦宜祿是曹操肚子裡的蛔蟲,見他出神已然明白其心思,勸道:“有兩句話或許不該小的我說……您既然想她們,爲什麼不把孩子大人都接來呢?您如今在濟南也立足了,還愁家小沒地方安排?若嫌咱大奶奶多事,咱就只把二奶奶接來,反正少爺還小,帶著孩子不方便。”說這話時他緊著拋媚眼兒。

原以爲主子聽了必定高興,哪知曹操臉上沒什麼變化,只道:“算了吧,兵荒馬亂了,道上我也不放心……你到這兒幾天了?”

“回爺的話,已經三天了。”

“這三天裡,你覺得這個東平陵縣令怎樣?”

“我看這個官還不錯,雖說爲了巴結您拉了這麼多百姓,但是爲小哪兒有不怕大的?辦事精幹也就是了。”秦宜祿賠著笑道。

曹操聽完並沒回答什麼,這時樓異自前衙過來道:“啓稟大人,東平陵縣令求見。”

“哦?看來這個官還真關心我,我方把他打發走,這一會兒不見他又追來了。”曹操笑道。

“那是,”秦宜祿趕緊接過話茬,“同在一個城裡辦事,低頭不見擡頭見的,他能不跟你處好關係嗎?”

“依你說,我見還是不見呢?”

“那得見見啊,好歹人家賠著笑臉來了。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你無論如何也得給個面子呀。”秦宜祿笑得更開了。

“倒是幾句好話。”曹操連連點頭,卻又問:“樓異,你說該不該見呢?”

樓異一個字也不敢多說:“全憑大人做主。”

“反正這會兒沒事,咱就見見他,看他是不是有要緊的公務要上奏。”說罷擡手示意他帶路,親自出去迎接縣令。

東平陵的趙縣令是靠賄賂閹人買來的官,原以爲買得濟南首縣是肥缺,上任才知道自己做了小媳婦,同一座城裡還有個婆婆濟南相管著。好在他八面玲瓏又捨得花錢,硬是把前任國相哄得順順當當。可沒想到黃巾賊一舉事,那個國相老爺全不顧二千石大官的名聲體面,連招呼都沒跟王爺打一聲就帶著家眷跑了,後來纔打聽明白,原來他的官也是靠十常侍運作來的。幸好濟南的黃巾沒有鬧起來,趙縣令的身家性命金銀財寶算是保住了,但是一切都得從頭開始。翹首期盼了幾個月,總算打聽明白是大鴻臚曹嵩的兒子補了缺,懸著的心便放了下來。老曹嵩依附十常侍素有耳聞,料想他兒子必定也是同樣貨色。可是,沒想到曹孟德一下車就揭穿了他拍馬屁的行爲,雖未加斥責,但說話的口氣不冷不熱實在摸不透底細。他趕緊給秦宜祿塞了錢,請他在曹操面前美言,又回家寫下一份豐厚的禮單揣在袖中,恭恭敬敬再來拜謁。

“趙縣令,您真是客套了。”曹操拱著手走出來,“這一天之間兩次拜會,曹某人實在是受寵若驚。大人您愛民如子,爲官清正。得睹君儀,三生有幸呀!”

縣令明知道這是拿他教給百姓的話挖苦自己,也只有憨著臉道:“郡將大人,您這是取笑下官呀。慚愧,慚愧!”

“那件事不提了,曹某素愛詼諧,你也不要見怪。”曹操卻笑容可掬拉著他的手道:“裡面請,裡面請。”

“下官不敢,還是請大人在前。”

“唉!”曹操拍拍他的手,“曹某人初到貴寶地,萬般事務還有勞趙兄您指點,況且今日若不是您帶領百姓來迎接,曹某焉能一下車就博得愛民的好名聲?趙兄不必推辭,請請請。”

趙縣令聽他這樣說,心裡那塊石頭總算是落了地,賠笑道:“郡將大人實在是賞臉,不過下官實不敢搶大人一個先。”

“既然趙兄如此謙讓,咱們二人攜手攬腕一同入衙。”曹操說罷拉著他的手就往裡走。趙縣令此刻有些飄飄然了,大鴻臚曹嵩之子、堂堂濟南國相、掃滅黃巾的功臣曹孟德竟然拉著自己的手稱兄道弟,自己的臉豈不是露到天上去了?穿門入衙間,他彷彿已經看到了自己頗爲可觀的前程。

進到大堂,二人按賓主落座,獻茶已畢。曹操故意屏退秦宜祿、樓異等人,關切地問道:“我瞧趙兄有四十餘歲了吧,您是哪一年的孝廉明經出身?”

趙縣令撓了撓頭:“下官非是孝廉出身,乃是出了四百萬錢助資西園才得此任,讓您見笑了。”

“這有什麼好笑的,出資修西園也是爲皇上出力嘛。”曹操瞥了他一眼。趙縣令聽他是這樣的口風,忙補充道:“我出資西園,乃是得中常侍趙忠、段珪兩位老大人相助。實不相瞞,在下的堂叔與趙常侍是通家之好,多蒙其提攜。”他知道曹嵩與趙忠關係甚密,故意挑明瞭這層關係。果不其然,曹操越發和藹:“趙兄何不早言呀?既然如此,若有什麼想法您只管推心置腹,我父子倘能幫襯,也不枉您對朝廷一片赤誠之心啊。”

“不敢不敢。下官本非才幹出衆之人,能勉居此職已是僥倖,何敢多求?”

“您太謙虛了。以君才幹,坐我這個位子又有何不可呢?”曹操拍了拍他的肩膀。

趙縣令樂得嘴角快咧到後腦勺去了,趕忙自袖中抽出帛書的禮單雙手捧到曹操眼前:“聞大人征討黃巾多有勞苦,能得勝而歸遷任國相實是大喜,下官有薄禮相贈,以表存心。”

曹操略一皺眉,接過禮單看看,冷笑道:“大人實在是破費了。”

“小小禮物,不成敬意。”

“這可不小了,光錦緞就有三十匹,莫說小弟的妻妾,就連我家中的僕婦丫鬟都有好衣服穿嘍!這得感謝您的厚德呀。”

“豈敢豈敢。”趙縣令連忙賠笑。

“不過我曹某人實是不忍,您一個六百石的縣令,俸祿那麼少。”說著曹操俯下身子,面帶笑意湊到他耳邊輕聲道:“光靠您撈的那點兒小錢,夠嗎?”

“啊……哈哈哈。”趙縣令樂了,“俗話說一處不到一處迷,十處不到九不知。大人您恐怕沒來得及打聽,這東平陵有多處鐵礦,小的精心處置也能有不少收益,今聞大人到此,小的將這些年的積蓄全數奉上也就是了。”

“唉……”曹操搖搖頭,“君子不奪人之美,您這份禮太重了。我曹某人不能收啊。”

“大人您這就是不給我面子了……”

“趙兄不必客套,禮雖然不收,但是求您辦件事情。”

“您有吩咐下官自當盡命,何敢當一‘求’字。”

曹操嘆了口氣,沉吟道:“曹某受天子之命征討黃巾,一路上渴飲刀頭血、睡臥馬鞍鞽,受了不少罪,真是九死一生呀!”

“大人真乃國之忠良。”趙縣令見縫插針趕緊拍馬屁。

“你也見到我那家人秦宜祿了,他跟著我殺敵立功,也是出生入死幾經風險。”

“他到來之日下官未敢怠慢,已有好心相獻。”

“已有好心相獻?哈哈哈……”曹操仰天干笑了幾聲,突然又皺起眉頭,“秦宜祿得趙兄賙濟曹某感激不盡,只是……”

“只是什麼,您只管說。”

“剛纔大人言道得勝而歸遷任國相實是大喜,這話一點兒都不假。但如此好事,卻只有趙兄一人爲我賀喜,未免冷清了。”

“您的意思是……”

“若是濟南全郡的縣令都能到此,大家一同爲我賀喜。曹某人做個小東,痛飲一場豈不快哉?”曹操說著把禮單又塞回到他手裡,用力地捏了捏。

“哦,哦。”趙縣令明白了:這曹孟德胃口大,光要我一個人的賄賂不夠,得全郡十個縣令都來逢迎。想至此忙拱手道:“下官明白,下官明白。”

“我初到此地,與各位大人都不熟悉。您是都認識的,就有勞趙兄辛苦一下吧。三日後,我在府裡擺下宴席,您把各位大人都請來,咱們好好慶賀一番,到時候一醉方休。”

“下官本不當推辭,但是……”

“但是什麼?”曹操把臉一拉。

趙縣令趕忙起身跪倒:“半月之前,朝廷已派黃琬來青州擔任刺史。此公乃當年功臣黃瓊之後,又是老太傅陳蕃舉薦之人,因不融於世道被朝廷廢棄二十餘載。如今黃巾事起,此人受楊公舉薦再次出仕,就是要來此間考察青州官吏行徑。大人召集一郡之官慶賀,傳到他耳朵裡,恐怕對大人不利。”

“就因爲這個?起來起來……我在濟南他在齊,哪裡管得了這邊的事?再說我父子何等身份,自有辦法處置,不勞趙兄您擔憂。”說著曹操又湊到他耳邊,“我不叫您白辛苦。若是此事可以辦妥,我得了他們好處,趙兄您就不必再破費了。”

趙縣令一聽喜不自勝,不花錢就買了好,放著河水怎麼不洗船?趕忙又作揖道:“大人放心,此事交與下官了,一定辦得妥妥當當,滴水不漏。”

“嗯,此事若需奔勞,您可與我那家人秦宜祿一同籌措。”說罷曹操神秘地一笑,大聲對外面嚷道,“宜祿,替我送客!”

按照這一番指點,三日後的傍晚,濟南國的縣令們如期而至,紛紛帶著禮物禮金。趙縣令儼然一副衆人之首的架勢,不但親手謄寫了禮單,而且還特意把諸人的履歷都書寫了一份交到曹操手裡。

曹孟德備下酒宴招待衆人,卻發現濟南治下十位縣令只到了九個,便故作不悅道:“誰沒有到呢?怎麼不給本官面子!”

一個胖乎乎的縣令搶話道:“鄒平縣令劉延沒來。此人仗著自己是皇姓恃才傲物,從不把我等放在眼裡呢!”

“就是就是,劉延太不像話了。”諸人附和道。

曹操看看那位胖乎乎的縣令,不禁笑道:“這位老兄,您又是哪一縣的父母官?”

那人憨笑道:“在下歷城縣令。”

“歷城是好地方呀,乃本國鐵礦最密之地。您通曉司鐵之道嗎?”曹操問道。

“略知一二吧。”那胖子捋了捋鬍子,“就是把鐵煉出來,便宜時就存著,貴了就賣給附近的豪強財主。”

第14章 一夜之間曹操變身將軍 (2)第5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2)第3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3)第29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3)第24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2)第17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2)第26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4)第10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1)第14章 一夜之間曹操變身將軍 (2)第5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2)第38章 身陷兵權爭奪戰 (2)第26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4)第9章 黃巾之亂拉開序幕 (3)第18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3)第5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2)第25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3)第36章 灰頭土臉,曹操第三次入仕 (3)第9章 黃巾之亂拉開序幕 (3)第17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2)第19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4)第21章 升任濟南相,一口氣罷免八名昏官 (2)第9章 黃巾之亂拉開序幕 (3)第5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2)第40章 藉機扳倒當權派 (1)第37章 身陷兵權爭奪戰 (1)第9章 黃巾之亂拉開序幕 (3)第46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2)第11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2)第49章 皇宮大屠殺, (2)第7章 黃巾之亂拉開序幕 (1)第2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2)第20章 升任濟南相,一口氣罷免八名昏官 (1)第36章 灰頭土臉,曹操第三次入仕 (3)第31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2)第46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2)第24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2)第34章 灰頭土臉,曹操第三次入仕 (1)第47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3)第22章 升任濟南相,一口氣罷免八名昏官 (3)第27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1)第11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2)第1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1)第41章 藉機扳倒當權派 (2)第11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2)第41章 藉機扳倒當權派 (2)第35章 灰頭土臉,曹操第三次入仕 (2)第48章 皇宮大屠殺, (1)第43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2)第49章 皇宮大屠殺, (2)第9章 黃巾之亂拉開序幕 (3)第12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3)第12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3)第30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1)第36章 灰頭土臉,曹操第三次入仕 (3)第29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3)第42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1)第18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3)第49章 皇宮大屠殺, (2)第33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4)第15章 一夜之間曹操變身將軍 (3)第29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3)第24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2)第27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1)第26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4)第38章 身陷兵權爭奪戰 (2)第2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2)第17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2)第4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1)第6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3)第42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1)第16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1)第43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2)第11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2)第43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2)第41章 藉機扳倒當權派 (2)第28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2)第31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2)第42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1)第41章 藉機扳倒當權派 (2)第22章 升任濟南相,一口氣罷免八名昏官 (3)第28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2)第29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3)第17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2)第40章 藉機扳倒當權派 (1)第22章 升任濟南相,一口氣罷免八名昏官 (3)第41章 藉機扳倒當權派 (2)第24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2)第2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2)第41章 藉機扳倒當權派 (2)第9章 黃巾之亂拉開序幕 (3)第23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1)第7章 黃巾之亂拉開序幕 (1)第24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2)第11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2)第31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2)第26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4)第44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3)
第14章 一夜之間曹操變身將軍 (2)第5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2)第3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3)第29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3)第24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2)第17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2)第26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4)第10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1)第14章 一夜之間曹操變身將軍 (2)第5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2)第38章 身陷兵權爭奪戰 (2)第26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4)第9章 黃巾之亂拉開序幕 (3)第18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3)第5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2)第25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3)第36章 灰頭土臉,曹操第三次入仕 (3)第9章 黃巾之亂拉開序幕 (3)第17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2)第19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4)第21章 升任濟南相,一口氣罷免八名昏官 (2)第9章 黃巾之亂拉開序幕 (3)第5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2)第40章 藉機扳倒當權派 (1)第37章 身陷兵權爭奪戰 (1)第9章 黃巾之亂拉開序幕 (3)第46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2)第11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2)第49章 皇宮大屠殺, (2)第7章 黃巾之亂拉開序幕 (1)第2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2)第20章 升任濟南相,一口氣罷免八名昏官 (1)第36章 灰頭土臉,曹操第三次入仕 (3)第31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2)第46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2)第24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2)第34章 灰頭土臉,曹操第三次入仕 (1)第47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3)第22章 升任濟南相,一口氣罷免八名昏官 (3)第27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1)第11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2)第1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1)第41章 藉機扳倒當權派 (2)第11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2)第41章 藉機扳倒當權派 (2)第35章 灰頭土臉,曹操第三次入仕 (2)第48章 皇宮大屠殺, (1)第43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2)第49章 皇宮大屠殺, (2)第9章 黃巾之亂拉開序幕 (3)第12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3)第12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3)第30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1)第36章 灰頭土臉,曹操第三次入仕 (3)第29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3)第42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1)第18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3)第49章 皇宮大屠殺, (2)第33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4)第15章 一夜之間曹操變身將軍 (3)第29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3)第24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2)第27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1)第26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4)第38章 身陷兵權爭奪戰 (2)第2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2)第17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2)第4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1)第6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3)第42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1)第16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1)第43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2)第11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2)第43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2)第41章 藉機扳倒當權派 (2)第28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2)第31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2)第42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1)第41章 藉機扳倒當權派 (2)第22章 升任濟南相,一口氣罷免八名昏官 (3)第28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2)第29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3)第17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2)第40章 藉機扳倒當權派 (1)第22章 升任濟南相,一口氣罷免八名昏官 (3)第41章 藉機扳倒當權派 (2)第24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2)第2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2)第41章 藉機扳倒當權派 (2)第9章 黃巾之亂拉開序幕 (3)第23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1)第7章 黃巾之亂拉開序幕 (1)第24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2)第11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2)第31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2)第26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4)第44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历史| 邛崃市| 井陉县| 商洛市| 孟村| 夏河县| 游戏| 伊吾县| 晋江市| 徐水县| 大关县| 沁源县| 尚志市| 滨海县| 新安县| 沾益县| 肥东县| 郑州市| 婺源县| 万荣县| 洱源县| 凤山市| 绩溪县| 林口县| 秦安县| 灵山县| 监利县| 襄樊市| 印江| 武平县| 景泰县| 铁岭市| 彰武县| 亳州市| 高州市| 利津县| 杂多县| 宜兰县| 云林县| 白朗县| 改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