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022章 官逼兵反

趙匡胤是武將出身,因陳橋兵變而當上了大宋皇帝,因此對武將掌兵權顧忌得不得了,爲此罷黜、屈殺了不少忠臣良將,比如呼延壽亭。趙匡胤的後世子孫一直將本朝太祖貶抑武將的治國之道視爲家法,執行得一絲不茍。

要貶抑武將,自然只能倚仗文官,所以北宋一直執行文貴武賤、以文制武的國策,文官集團爲了本階級的利益,甘爲皇帝走狗,對武將的打壓不遺餘力。

這一回,呼延灼兄弟算是撞刀口上了。

第一,他們是開國名將之後,屬於資格越老越反動的那種;第二,他們的老祖宗呼延壽亭被本朝太祖給屈殺了,他家與趙宋有世仇;第三,呼延灼有能力,深得軍心,呼延慶精通契丹、西夏、高麗、吐蕃甚至女真諸般外語,仔細推敲這可是裡通外國的前兆啊!第四,呼延兄弟不給朝中諸位大人送禮……

所以得到皇城司的密報後,官家移文樞密院的時候,無數人都激動起來——能把呼家將整垮,這可是青史留名的大手筆呀!看他犯的這叫什麼事兒?縱容部下辱罵本朝太祖不說,還三番五次的射了又射,至於跟梁山草寇勾勾搭搭,已經算不得甚麼了。

這罪行,絕對是滿門抄斬、挫骨揚灰的級別。爲了把這事兒辦成鐵案,無數人都熱心地參與了進來。

在這等風聲雨勢之下,如果不是碰上了宋徽宗趙佶,呼延灼一家老小的性命早就玩完了。

官家讀著文臣們的奏摺,看著皇城司的密報,他第一個想到的不是趕緊執行祖宗的家法,而是驚歎起西門慶的文才來,嘆息著對摟在懷裡的趙元奴說道:“讓這樣的人才遺落在草莽叢中,這是宰相的過失啊!”

趙元奴看著密探全本謄抄的《下河東》唱詞,也是兩眼放光,揉在徽宗懷裡撒嬌使癡:“官家聖明,這西門慶人才這般難得,官家便把他招安了吧!”

徽宗嘆息道:“此人竟然如此詆譭本朝太祖,我若將他招安,只怕朝中大臣要有非議呀!”

趙元奴撇著嘴道:“這算甚麼?唐時白香山明寫了唐明皇和楊貴妃扒灰的詩歌,萬人傳誦,當朝天子還看得讚不絕口呢!難道咱們大宋的官家還比不上唐朝的皇帝嗎?”

徽宗見趙元奴紅脣微撇,那一瞬間的風情真是讓人神搖魄蕩,哪裡還按捺得住?於是滿口敷衍道:“美人兒,咱們從長計議,從長計議……”隨手在奏章上批了個“從長計議”,就急匆匆拉著趙元奴呼高唐之風,喚巫山之雨去了。

託了“從長計議”這四字的洪福,臣下還以爲官家要博“仁君”之名,對呼延灼落井下石的力度就輕了許多。蔡京想到自家寵妾慕容氏的哥哥、青州知府慕容彥達三年升遷期將滿,不如把這一樁審訊叛逆的大功勞送給他吧!考較起青州政績時,也可以遮掩遮掩慕容彥達進剿二龍山連連失利,臉上無光的事實。

老太師既然這麼想了,朝中衆官自然要給面子,於是一紙令下,犯官呼延灼、呼延慶與其家眷,都押往青州受審。當然,明義上的罪名是不能和太祖沾邊兒的,畢竟太祖屈殺呼延壽亭是事實,要爲尊者避諱的,於是,名不見經傳的轟天雷凌振就被擡出來當槍使了。

如果不是呼延灼、呼延慶兄弟與賊人勾結,凌振怎麼會被賊寇所擒呢?當然,如果有凌家人出來指控呼家將那就更完美了。可惜開封府尹派人往凌家去找苦主的時候,卻見凌家宅門緊鎖,向鄰居一打聽,才知道前幾天凌家來了一個姓柴的、一個姓戴的,似乎是報什麼急信兒,凌家人一聽,慌慌張張收拾了東西就出城去了,兩三天不見人影兒了。

開封府尹知道了,也不當回事兒,一個小小賤役的家人,有他們不多,無他們不少,又算得了甚麼?

於是,凌振一家老小無驚無險地被柴進、戴宗護送著來到了梁山。西門慶見了柴進、戴宗,問起東京之事,柴進搖頭嘆息道:“也不必咱們施放流言,朝中的那些大臣就恨不得將呼家將除而後快。”

西門慶攤了攤手,笑道:“天朝素質的逆淘汰,向來這樣!”

說話間,凌振已與妻兒相會,一家人劫後重逢,都是驚喜交集。西門慶這時才向凌振邀約道:“凌兄,如蒙不棄,就請梁山坐把交椅!”

凌振本就對這個腐朽王朝沒甚麼歸屬感,看了《下河東》那一出大戲後,更是心有觸動,便長嘆一聲:“今日朝綱多紊亂,貪官污吏起紛紛。梁山入夥,指不定日子過得還快活些!罷罷罷!凌某願投梁山!”

西門慶大喜,便帶了凌振來到一座隱秘的大倉庫。進入庫房四下參觀時,凌振卻是眼前一亮,原來倉庫裡盡是密封貯藏著的硝石、硫磺、炭粉、油蠟、瀝青、乾漆、松香、黃丹、鉛粉等原料,如果有這些資材在手,凌振可以造出多少精良火器啊!

看著凌振兩眼放光的樣子,西門慶款款道:“這種貯備火器物資的大倉庫,咱們梁山有十好幾個。未來的戰事,騎兵步兵水兵之外,火器也必將佔有一席之地,誰先領悟了這一點,誰就掌握了勝利的先機,爲帥者豈可不察?可笑趙宋不識人,凌兄在東京時,空受制於一干尸位素餐之徒,縱有千般抱負,卻無一展駿足的機會。今日來到梁山,若不嫌棄時,便請掌梁山火炮開發之職,所需錢物,便是移山填海,亦不吝惜!”

凌振聽西門慶說得氣概豪邁,只覺得心頭和眼窩都是熱乎乎的,不知不覺間,已是拜倒在地,哽咽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三奇公子是也!士爲知己者死,小弟願爲西門慶哥哥效犬馬之勞!”

西門慶急忙扶起,笑道:“既是自家兄弟,從此以後不必如此虛禮。你那一衆部下,便由你去說服了他們吧!若有不願留在梁山者,等願意留下的人接了家眷回來,便發他們路費,放他們走路。”

凌振心道:“西門慶哥哥果然是心細如髮,仁義無雙!得遇這般明主,此生無憾!”當下答應一聲,興沖沖的招降納順去了。

西門慶看著凌振精神抖擻的背影,心頭也是歡呼雀躍,或許就在今天,繼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之後,火器時代將正式在自己手上拉開帷幕了。這種感覺,真的是令人振奮哇!如果未來的紙器時代也能在自己手裡誕生,那豈不是更加完美嗎?

不過西門慶馬上反應過來,自己實在是太過貪心了。

凌振辦事果然利落,他手下八大炮手和那些精通火器製作的軍役們個個願降,西門慶正忙著安排人手去接他們的家眷,探馬急急來報:“啓稟元帥!鄆州東平府急報!韓滔彭玘兩位將軍不知何故,突然起兵反了趙宋,殺了監軍,引軍直衝青州去了!”

其實韓滔彭玘滿心想的是忍辱負重,將呼延家遺孤養育成才。誰知那兩個監軍自尋死路,他們竟然早就派人盯上了前往河東呼延遺孤處送信的呼延通,並且順藤摸瓜,將呼延家的遺孤來了個一網打盡,先押解到鄆州,又要送往青州。

韓滔彭玘得訊後,長嘆道:“天下多少大事,都壞在這些助紂爲虐的狗腿子手裡!”這時二人也是事到臨頭須破膽,索性點起麾下人馬,便往兩個監軍營裡去救人。

楊門生和高門生哪裡料想得到韓滔彭玘會反叛?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韓滔彭玘已長驅直入,雙劍齊出,將兩個狗腿子人頭剁下。隨行保護兩位監軍的那個禁軍將領早嚇得呆了,跪倒在地,只剩簌簌發抖的份兒,東京八十萬禁軍中縱有精銳,但絕不是他這種太監無賴麾下混食吃的人。

這時,呼延軍士卒早已繳了禁軍的械,救出了呼延通和兩位少主。韓滔便手挽人頭,用血劍指著那禁軍將領道:“本來要殺了你,卻顯得俺呼延軍行短!且放你回去,說與昏君狗官——昏君無義!狗官無恥!官逼民反!官逼兵反!今日已是親痛仇快人心冰冷時,倒要看你們這些無恥無義之徒,享富貴、家天下又靠誰人!滾!”

那禁軍將領得了命,帶著手下殘兵抱頭鼠竄而去。韓滔彭玘一不做二不休,便吩咐全軍拔寨,往青州去救呼延灼呼延慶。

呼延軍突然兵變,東平府兵馬都監雙槍將董平雖早有準備,卻也弄了個措手不及,誰料想得到反的不是呼延灼呼延慶兄弟,反倒是韓滔彭玘?

董平匆忙出陣,陣前大罵:“背國之賊!”韓滔大怒,縱馬揮槊,來戰董平。雙槍將與百勝將交馬,戰十餘回,韓滔力怯,撥馬就走,董平要逞頭功,緊追不捨。

眼見韓滔穿自家軍陣而過,卻聽呼延軍中聲聲鼓響,彭玘已經擺開連環馬,層層疊疊橫衝直撞而來。當是時,董平雖勇,卻哪裡遮攔得住?東平府人馬被衝得立腳不定,大敗虧輸,若不是韓滔彭玘急於往青州去,見好就收,董平必然全軍覆沒。這正是:

公子雖能得烽燧,將軍安可解連環?卻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107章 跑降拖第033章 第一次民族會議第052章 九箭第029章 御史有難第050章 西陣門第139章 捲土重來第015章 兵鋒指梁山第034章 聯邦那些事兒第058章 悟非無色第092章 說英雄誰是英雄第144章 馬鳴動青州第099章 各懷鬼胎戲中戲第051章 家之牽掛第065章 慷慨卷長風第059章 鴛鴦樓傾勢難倚第077章 焦挺歸心第036章 第一次圓桌會議第050章 英雄會第014章 一計不成再生一計第131章 渡河第013章 臨危定計第008章 假借據第104章 灰溜溜第051章 奇謀笑英雄第017章 昧昧我思之,哥哥你錯矣第057章 伐急與伐緩第064章 討伐祝家莊第049章 黑旋風審案第019章 母子三人第054章 淚雨濛濛第028章 寶甲第029章 何事傾胸腹?第069章 林沖見高俅第046章 戰鬥檄文第022章 官逼兵反第063章 喧囂第002章 灘頭老龍猶未醒第018章 謝希大的結局第091章 血漫草堂第017章 號令明決第031章 小孩兒的結局第026章 戰青州第082章 麒麟出禁第039章 點姻緣第035章 盟誓第176章 煉魂夜第050章 英雄會第043章 錢第154章 禍籠第031章 小孩兒的結局第165章 同聚大義第175章 煉魂之前第010章 沂嶺之上第009章 興兵卻向何處去?第018章 名掛百姓牙鉤第058章 醉裡疏狂笑從容第099章 建康府第022章 笑慷慨第023章 裴宣第031章 居民民煮第072章 明教弟子第024章 迷津橋第030章 再會宋江第006章 寶島第057章 燕青第158章 迴魂仙夢第139章 贈馬第005章 老將出馬第041章 各展權謀第063章 兵困使節團第067章 兵臨城下第015章 傾耳天籟生(二)第086章 兵發開封府第054章 我爹是蔡京第091章 血漫草堂第066章 第二個馮道第094章 做細作第120章 一騎當千第015章 雙戰李華梅第005章 英雄興第031章 語驚四座第104章 狴犴牢中開生路(二)第173章 落魂陣第006章 初戰第128章 日照往事生紫煙第159章 夢前塵第032章 發硎初試講武堂第102章 問計五老第016章 山窮水復第050章 西陣門第017章 審判第029章 御史有難第031章 講武堂前多英烈第115章 連戰第024章 迷津橋第088章 揭破奸謀第097章 性命交關?第051章 舊事與朱奔第011章 林啼熊虎(一)第051章 九字真經
第107章 跑降拖第033章 第一次民族會議第052章 九箭第029章 御史有難第050章 西陣門第139章 捲土重來第015章 兵鋒指梁山第034章 聯邦那些事兒第058章 悟非無色第092章 說英雄誰是英雄第144章 馬鳴動青州第099章 各懷鬼胎戲中戲第051章 家之牽掛第065章 慷慨卷長風第059章 鴛鴦樓傾勢難倚第077章 焦挺歸心第036章 第一次圓桌會議第050章 英雄會第014章 一計不成再生一計第131章 渡河第013章 臨危定計第008章 假借據第104章 灰溜溜第051章 奇謀笑英雄第017章 昧昧我思之,哥哥你錯矣第057章 伐急與伐緩第064章 討伐祝家莊第049章 黑旋風審案第019章 母子三人第054章 淚雨濛濛第028章 寶甲第029章 何事傾胸腹?第069章 林沖見高俅第046章 戰鬥檄文第022章 官逼兵反第063章 喧囂第002章 灘頭老龍猶未醒第018章 謝希大的結局第091章 血漫草堂第017章 號令明決第031章 小孩兒的結局第026章 戰青州第082章 麒麟出禁第039章 點姻緣第035章 盟誓第176章 煉魂夜第050章 英雄會第043章 錢第154章 禍籠第031章 小孩兒的結局第165章 同聚大義第175章 煉魂之前第010章 沂嶺之上第009章 興兵卻向何處去?第018章 名掛百姓牙鉤第058章 醉裡疏狂笑從容第099章 建康府第022章 笑慷慨第023章 裴宣第031章 居民民煮第072章 明教弟子第024章 迷津橋第030章 再會宋江第006章 寶島第057章 燕青第158章 迴魂仙夢第139章 贈馬第005章 老將出馬第041章 各展權謀第063章 兵困使節團第067章 兵臨城下第015章 傾耳天籟生(二)第086章 兵發開封府第054章 我爹是蔡京第091章 血漫草堂第066章 第二個馮道第094章 做細作第120章 一騎當千第015章 雙戰李華梅第005章 英雄興第031章 語驚四座第104章 狴犴牢中開生路(二)第173章 落魂陣第006章 初戰第128章 日照往事生紫煙第159章 夢前塵第032章 發硎初試講武堂第102章 問計五老第016章 山窮水復第050章 西陣門第017章 審判第029章 御史有難第031章 講武堂前多英烈第115章 連戰第024章 迷津橋第088章 揭破奸謀第097章 性命交關?第051章 舊事與朱奔第011章 林啼熊虎(一)第051章 九字真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准格尔旗| 商洛市| 汝城县| 阳城县| 白河县| 湘阴县| 广宗县| 柳州市| 大庆市| 咸宁市| 明光市| 西贡区| 金乡县| 勐海县| 和静县| 故城县| 南岸区| 广德县| 宜宾县| 安宁市| 九江市| 娄底市| 海南省| 化德县| 东明县| 桐乡市| 突泉县| 房产| 兴业县| 忻城县| 萨嘎县| 辉县市| 根河市| 福安市| 山东| 那坡县| 合江县| 平原县| 都匀市| 库尔勒市| 乐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