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034章 聯邦那些事兒

第一次民族會議除了吐蕃自治區的成立外,大理的加盟也是亮點。

這其中當然多有本識大師晁蓋的功勞,但大理國主段和譽的積極配合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對段和譽這種寧願舍一國之權勢而入聯邦的義舉,西門慶格外敬重。

但西門慶不知道的是,段和譽的豁達是有更深層次的原因的。雖然他和李乾順都是一國之主,但李乾順一手掌控西夏,隻手遮天,推行漢化改革,鞏固自家權位,乾綱獨斷,自然視權過重,從心底牴觸有可能削弱自家權勢的這個民族會議。

而段和譽的情況卻又是兩樣。他自即大理皇位以來,雖然勤政愛民,滿國上下交口稱譽,可權臣高家卻始終把持著朝綱,左右著政局,段和譽雖貴爲皇帝,亦無奈其族何。這樣掣肘的皇帝,當著終究沒什麼興味,所以段和譽對參加民族會議一事,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他是個和善厚道人,倒也沒想過乘此機會結好西門慶爲援,然後將高家怎麼的怎麼的,高氏雖然弄權,但還算守禮,並無謀朝篡位之心,但是——以後呢?如果亂象一生,大理蕞爾小國,民生必然殘破,還不如趁現在加入中華聯邦,將來也少了多少無謂的煩惱。

對國王的這一決定,大理權臣高氏也不敢阻撓,畢竟西門慶號稱天星轉世,舉手平趙宋,威伏四夷,都說其人有呼風喚雨之神通,毀天滅地之手段,大理小國,這等狠人是萬萬招惹不起的。反正高氏在大理盤踞多年,根深蒂固,任他哪一個當皇帝也得加以倚重,既然減不了自家的潑天富貴,一切就隨他去吧!

上下同欲,於是大理的加盟就顯得水到渠成。段和譽親臨會場後,和西門慶多有會晤,很快就迷上了西門慶藍圖中所構劃的一切。他本來當皇帝已經當膩了,若不是自己的王皇后還是妙齡,夫妻正情濃之時,他早就躲進崇聖寺出家多時了,但是現在,段和譽在西門慶繪出的未來藍圖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通幽曲徑——他大可以帶著自己的王皇后往中原去,將大理之地交給高家打理,而他自己在三年之後,也競爭競爭國家元首的寶座。

當然,段和譽並沒有取西門慶而代的想法,他只是覺得這個“皇帝輪流坐,明年到我家”的遊戲很有趣。而且最重要的是,當他有了這個更“宏偉”的目標後,他和高家之間關於大理權勢的糾結就從此不見,沒了直接的利益衝突,雙方自然和睦,那時的高家還要反過來支持自己參加競選,畢竟段家和高家都是大理同源啊!

一想到這些美好的未來圖景,段和譽就覺得有趣,他的人還在民族會議上列席,心卻象風箏一樣,高飛到了九天的雲層之外,翩然翻然,此樂何極。

西門慶哪知段和譽要來同自己競選的心中大計?其實就算知道了,他也是付之一笑——他現在正忙著解決各蕃部間內部的糾紛,沒工夫想別的。

遷居於漢境中的吐蕃族羣雖多,但大部分的吐蕃部族都還保留著吐蕃人“輕土重貨”的遊牧民族傳統,能回到英雄的祖先格薩爾王戰鬥過的高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這本身就是一種誘惑,所以他們根本無須動員,一呼即諾,捲包就走,乾脆利落。

這種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的部族雖多,安土重遷的部族卻也不是沒有——有些部族遷入漢境後,百多年經營,已經廣有產業,全族賴以爲生,血肉難連,一時難以捨棄。比如前面提過的尚波於部,他們在秦州以西植樹造林,成了木材經營的大戶。除此之外,還有的部族開鹽井,有的部族發現了金礦……

總之,總有捨不得走的。廢話,這是基業呀!一走全扔,誰樂意啊!

人怕出名豬怕壯在哪裡都通用。不少吐蕃人就乘機跳出來說吐蕃自治區的成立是所有吐蕃人的大事,所有吐蕃部族都要去,少一個也不行!否則就是舍白業,就黑業,逐利忘祖,是最大的不敬……啊等等等等,數落了好幾籮筐的罪過。

被數落的部族敢怒不敢言——易地而處,這些人還會這麼說話嗎?平時眼紅,關鍵時刻蹦躂到道德的制高點上葬送人,挾衆仗勢來欺凌,損人不利己,都佔全了!

事情鬧得不可開交,西門慶只好出場,說道:“中華聯邦保護部族與個人的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山林野澤之利既由部族開發,自然當歸部族所有。從前部族逐水草而遷移,亦逐利也,然水草無定,而山林野澤不動,若以逐水草的舊俗來套用於山林野澤,反而見得愚蠢了。這些部族願意留下,就可以留下,反正中華聯邦成立後,蕃漢一家,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只要兄弟之情常在,又何必在地域上說話呢?”

西門慶本身是天星轉世,霸宋平夏,又首倡成立吐蕃自治區,是所有吐蕃人心上中的大恩人,鳩摩智更敬其爲尊者,屬威重之人,吐蕃各部落已是敬服。對於自己真心佩服的人,吐蕃人動輒合手加顙,以示禮拜之誠。

此時西門慶既然出言,又有鳩摩智隨聲附和,那些眼紅別族富庶的人也只好偃旗息鼓,怏怏作罷了。

但是有些事情,即使以西門慶現在如日中天的權威,也是玩不轉的——那就是選拔新贊普。

吐蕃人有尊崇貴種的傳統,“惟畏大種”、“畏服貴種”,是其天性。吐蕃在唐時爲大國,威長夷狄,至宋大中祥符年以後,邵族衰落,然其種貴者,吐蕃各部至今尊服。曾經統領西北吐蕃諸部的唃廝囉因爲“緒出贊普”,幼年時就受到廣泛愛戴與尊崇,吐蕃大酋紛紛擁戴唃廝囉爲王,就是因爲吐蕃人“但見貴種則巳悅恭附從”,因而且有強大的號召力,能使吐蕃人心懾服,就連唃廝囉的孫子摩正(有史書稱木徵),其人“盛裝以出時,諸羌聳視皆無鬥志”,其敬憚如此。

現在吐蕃自治區既然成立,不免要選一個新的贊普出來,可問題是自唃廝囉的血脈已經找不出來了,也沒人有那個膽子敢去假冒,因爲吐蕃人信咒詛,假冒贊普之緒那是何等的大罪?非全部落死光光不可!因此沒人敢動那種不敬的念頭。

易乾卦用九說:見羣龍無首,吉。但羣龍無首,是因爲羣龍都遵循著天道之秩序,所以無爭,方纔能吉,可現在吐蕃這些羣龍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又沒有一個唃廝囉那樣的貴種來制約他們,在這樣的無秩序之下,吉得起來纔怪。

誰都想當新贊普,可誰也沒那個德望,索性大家誰也別想當,於是吐蕃衆豪酋整天忙著開會、吵架、生氣,還好,他們都給西門慶和鳩摩智面子,沒有拔刀子互砍,算是羣龍無首中的一吉吧!

鳩摩智對此傷透了腦筋,除了倚仗著老臉,和諭各部落衆豪酋不得生事外,大和尚就是苦思冥想,只恨一時無有善道。“美酒穿腸過,佛祖心頭坐”的本識大師這時前來探訪,見鳩摩智呆呆枯坐,不禁大笑道:“師兄因何少樂?猶爲芥子之事心煩嗎?”

聽了這輕飄飄的話,鳩摩智嘆道:“汝以爲芥子,我視作須彌——只可恨吾輩智量短淺,百思不得其解矣!”

本識便拉了鳩摩智道:“且休且休!山不到我面前來,我便往山面前去——師兄既有大煩惱,何不去問四泉兄弟西門慶?”

鳩摩智斟酌道:“固所願,不敢請耳!”

本識大笑著指點鳩摩智道:“師兄的心,我便如親見一般——你是因吐蕃內部事務,不想由外人插手,因此才閉門造車,不務外求——是也不是?”

鳩摩智臉上一紅,合什道:“小僧不淨之私心,俱被大師一言道盡。”

本識笑道:“師兄坦言自承,足證心地間一片光風霽月——不過如今中華聯邦已成立,蕃漢一家,何分你我?縱是蕃人治蕃,但漢家兄弟在旁邊出個主意獻個策,也是應有之義,只要不蓄險心邪意,就算不得干涉吐蕃內政——師兄卻以爲如何?”

鳩摩智振衣而起:“若非大師點醒,小僧幾乎誤了大事——你我且行,去西門取那納須彌爲芥子的真經!”

去西門取經很方便,至少不用象唐三藏西天取經那樣跋涉十萬八千里,最後還要被無字的真言忽悠一下。鳩摩智和本識很快就來到西門慶所居的“大拂廬”前,這“大拂廬”是一種工藝複雜、考究豪華的氈帳,非尊貴之人不可臨,吐蕃豪酋聯毳帳請西門慶以居,聊表敬意之誠。

鳩摩智和本識進帳後,開門見山問西門慶道:“尊者可有善策,解吐蕃贊普之爭?”

西門慶謙道:“吐蕃自治區成立,尊重民族風俗,以吐蕃人治吐蕃——吾何人哉,也敢來橫加妄言?”

聽西門慶言中別有洞天,鳩摩智眼前一亮。這正是:

莫愁豪酋無大略,方喜尊者有深謀。卻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016章 山窮水復第025章 金蟬脫殼第004章 黃門徑第031章 上屋抽梯第044章 細柳遺風第093章 廷議第028章 西門慶一語折衝第021章 黑衣人第039章 錘震李從吉第023章 兵是鐵,飯是鋼第167章 翦尾第134章 焦挺下書第081章 武松歸來第091章 雙雌會第017章 號令明決第079章 安排與等待第117章 一波三折第043章 西門慶戲耍陳經濟第147章 神將對飛石第049章 樑中書落網第163章 毒間第020章 卞莊刺虎第090章 察哥第010章 假傳聖旨第046章 心心印第047章 滿堂春第068章 前往祝家莊第127章 三槍會第014章 軍令森嚴立第058章 且向幽冥睡第092章 兇案第177章 志向第020章 魚水情深處第017章 向南開路第126章 燕青出馬第092章 說英雄誰是英雄第033章 第一次民族會議第035章 黃文炳第035章 黃文炳第019章 母子三人第010章 府州之戰第002章 公子義氣江湖行(二)第174章 生辰八字第081章 扈三娘逼上梁山第150章 困獸猶鬥第013章 臨危定計第040章 下書第032章 發硎初試講武堂第029章 御史有難第121章 迫在眉睫第171章 異空相會第129章 攔驚馬第099章 建康府第058章 存遼之議第003章 和尚與狀元第050章 鐵腳道人葉知秋第046章 風雲再起第087章 遼金議和第044章 接風第078章 智降欒廷玉第052章 李嬌兒之死第049章 樑中書落網第010章 錦織天孫(四)第007章 左道敗宋江第059章 轉折第137章 強攻第004章 錦豹上梁山第028章 西門慶一語折衝第077章 覆滅第046章 座次之辯第062章 龍潭磨劍第088章 揭破奸謀第092章 兇案第060章 綠茶婊第056章 吳用的算計第057章 劈臉一磚第009章 錦織天孫(三)第004章 強拆第015章 兵臨城上第019章 跋扈今來何處?第003章 玉帛干戈第056章 娶鬼第038章 奸佞初顯時第120章 三生陣·同命隊·鐵浮第027章 今識一身孤第078章 英雄醉第090章 潘金蓮做媒第001章 天機妙策把酒聽第023章 回軍第064章 刀割龜首第036章 第一次圓桌會議第177章 志向第020章 英雄且展奇謀第079章 凱旋又一年第023章 裴宣第005章 地廚星第024章 運糧於帷幄之中第165章 同聚大義第014章 三敗第047章 定論
第016章 山窮水復第025章 金蟬脫殼第004章 黃門徑第031章 上屋抽梯第044章 細柳遺風第093章 廷議第028章 西門慶一語折衝第021章 黑衣人第039章 錘震李從吉第023章 兵是鐵,飯是鋼第167章 翦尾第134章 焦挺下書第081章 武松歸來第091章 雙雌會第017章 號令明決第079章 安排與等待第117章 一波三折第043章 西門慶戲耍陳經濟第147章 神將對飛石第049章 樑中書落網第163章 毒間第020章 卞莊刺虎第090章 察哥第010章 假傳聖旨第046章 心心印第047章 滿堂春第068章 前往祝家莊第127章 三槍會第014章 軍令森嚴立第058章 且向幽冥睡第092章 兇案第177章 志向第020章 魚水情深處第017章 向南開路第126章 燕青出馬第092章 說英雄誰是英雄第033章 第一次民族會議第035章 黃文炳第035章 黃文炳第019章 母子三人第010章 府州之戰第002章 公子義氣江湖行(二)第174章 生辰八字第081章 扈三娘逼上梁山第150章 困獸猶鬥第013章 臨危定計第040章 下書第032章 發硎初試講武堂第029章 御史有難第121章 迫在眉睫第171章 異空相會第129章 攔驚馬第099章 建康府第058章 存遼之議第003章 和尚與狀元第050章 鐵腳道人葉知秋第046章 風雲再起第087章 遼金議和第044章 接風第078章 智降欒廷玉第052章 李嬌兒之死第049章 樑中書落網第010章 錦織天孫(四)第007章 左道敗宋江第059章 轉折第137章 強攻第004章 錦豹上梁山第028章 西門慶一語折衝第077章 覆滅第046章 座次之辯第062章 龍潭磨劍第088章 揭破奸謀第092章 兇案第060章 綠茶婊第056章 吳用的算計第057章 劈臉一磚第009章 錦織天孫(三)第004章 強拆第015章 兵臨城上第019章 跋扈今來何處?第003章 玉帛干戈第056章 娶鬼第038章 奸佞初顯時第120章 三生陣·同命隊·鐵浮第027章 今識一身孤第078章 英雄醉第090章 潘金蓮做媒第001章 天機妙策把酒聽第023章 回軍第064章 刀割龜首第036章 第一次圓桌會議第177章 志向第020章 英雄且展奇謀第079章 凱旋又一年第023章 裴宣第005章 地廚星第024章 運糧於帷幄之中第165章 同聚大義第014章 三敗第047章 定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襄城县| 沙坪坝区| 张家界市| 建宁县| 无棣县| 名山县| 广西| 西青区| 武平县| 华坪县| 屏山县| 洮南市| 富川| 瓮安县| 西畴县| 虎林市| 滦平县| 柘荣县| 鹿泉市| 修武县| 都昌县| 伊吾县| 华坪县| 石阡县| 瑞安市| 阿合奇县| 奉节县| 封丘县| 楚雄市| 尤溪县| 吉水县| 余江县| 北宁市| 玛多县| 年辖:市辖区| 尉犁县| 昭觉县| 临清市| 石台县| 长子县| 仲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