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處理

南山學院在山谷之中,有一條山溝道路連接山外,山外溝口處佇立著‘南山學院’牌坊,全木製的牌坊高的三層,可謂是堂皇異常,遠比關中各處的官署要大氣的多。

牌坊所在就是山門,山門周邊廣袤田野約有百頃,已劃撥到南山學院裡的農科分院,農科、工科、兵科、醫科、法科是典型的入世學問,因此五座分院屹立在山門左右。

百頃田地也算是農科的研究用地,也兼用畜牧、養殖之用……醫科學員最開始練手,最好用的材料就是養殖的家禽。

而關隴此時地廣人稀,畜牧行業蓬勃發展,因此農科、醫科聯合發展,在上林苑良種場、育種場之外搭設圍欄,遴選良種也準備在培育優秀的畜牧良種。

這五座分院並無嚴格的限制,學員時間充裕的話可以兼修。

與山谷內的史科、道科、德科、經科相區別,一個是自嘲爲勞力者的外五科,一個是自詡勞心者的內四科。

各科允許兼修,可受限於山路阻撓,所以交通所有不便。

好在教材刊印、謄抄方便,有心學習的人自然能獲取各科的教材、筆記。

隨著雒都降軍改編,以及朝廷遷入雒都兩件事情陸續完成,出鎮雒陽的關中府兵或輪番撤回,或解散,使許多軍吏回到了南山。

阮籍跟隨主流撤回關中,也就回到南山繼續自己的學業。

與他同來的還有一些魏國降臣裡面相對年青的一些官吏,或者專業素質很強的官吏,這些官吏還有改進的餘地,統統調入南山學習、深造。

即便這樣,這些人多餘的妾室、舞妓也遭到了拆分,補充到關中府兵中。

就連阮籍也分配了到了嬌滴滴的未婚妻……只是受限於年齡,還要再過兩年等女子年滿十六,經過集體教育後才能與他成婚。

同時雒陽成功的軍事行動,以及皇帝、先帝子孫盡數入關中後,北府考功司也大筆一揮,讓阮籍在即將十八歲的遷徙晉升爲中尉軍階。

未婚妻來自曹魏的譙沛鄉黨家族,是魏國治書侍御史嵇昭的堂侄女。

而嵇昭作爲解釋魏國律法的人形機器,擔任這個職務自然需要很強的專業素養,所以也調入南山在法科研究學習,以領會北府的法治精神。

跟其他改造學習的魏國官吏一樣,嵇昭身影經常出現在農科的田地上,或出現在工科的實驗工廠,揮汗如雨努力學習著。

這日正午,嵇昭、阮籍割麥後正一起在田壟樹蔭下享用充實的午餐……自劉曄離開關中後,河東鹽池就向關隴開放,源源不絕的青白色的食鹽一船船運抵,整個關隴食鹽立刻充實,各處也就敞開供應,不再限量。

突然就見幾個遠處同學嚷嚷,很是興奮:“快!快來看!緹騎抓人了!”

阮籍嚯的起身,就見遠處的田間土路上有郎官充任的緹騎經過,不斷詢問路邊休息的學員。

隔的太遠不知道在詢問什麼,就見緹騎漸漸匯攏朝著醫科的一座兔場奔去,策馬輕馳過程中左右散開,漸次包圍。

兔場臨近河流,外圍是原木圍牆,一條條埋得深深的木樁足以阻斷兔子的逃亡地道。

兔場裡司馬文如往日一樣觀察各處兔舍的狀況,並將有嫌疑的病兔挑選出來單獨裝籠。

機敏的兔羣最先感應到馬蹄踐踏大地的聲音,表現的驚慌、不安、東張西望。

這種豢養的兔子很少有運動,這種兔子在驚慌之下被嚇死也是常有之事。

司馬文聽到馬蹄聲時就氣呼呼闊步出門,準備喝斥來人,不想看到緹騎縱馬停在大門前,一個個神色不善,留守兔場的幾個學員與司馬文一樣,很明智的冷靜下來。

司馬文出身最高,學問也好,上前拱手:“敢問上差,來我醫科兔場何干?”

“公幹?!?

當首的郎官取出一疊公文紙,對摺打開握在手裡出示:“我等奉命緝拿司馬文歸案。”

司馬文皺眉,頗感荒唐、不可思議:“上差可有誤會?小子深居簡出,怎會犯案?”

“哼哼,若是尋常小案何勞我等?”

這郎官目光審視其他學員,見目光都落在面前的司馬文身上,就問:“若是司馬文本人,收拾被褥,隨我等走一遭?!?

司馬文只能點點頭,心中很不安,這種時候能有什麼事情牽連到自己?

難道是婚約的事情引來的打擊?

南山學院被緹騎抓走本就引發學院師生的熱議,司馬文同時還算蔡大家的入室弟子……這種事情發生在頭上,蔡琰也是坐不住,哪怕身形衰老,依舊連夜驅車前往長安,好詢問明白。

不止是司馬文,他的母親張文華也在緝捕範圍內。

一場圍繞司馬文母子是否應該治罪的爭論正在展開,罪官牽連家人、親友是常見之事。

甚至犯的罪大了,作爲鄰居也會被牽連。

現在的問題是司馬懿是魏國的封疆重臣,統率邊軍成功鎮壓遼東公孫氏叛亂;而司馬懿又不適合繼續領軍坐鎮遼東,只好把依附公孫氏的八千戶男女屠戮、斬殺殆盡。

從魏國、司馬懿的角度來看,這是不得已的策略……何況誅連叛臣、從叛之人,本就應該從嚴、從重處理。

所以司馬懿屠戮叛軍家眷……怎麼看,都是符合秦漢治軍、治民法度的。

這種從嚴從重的處理方式,與北府寬和養人的執政觀念存在嚴重對立。

再大的罪,也不能無限制蔓延、誅連。

因此按著北府一貫的執政風格來說,司馬懿人在遼東搞屠戮與他身在關中的小兒子又有什麼關係?

司馬文即不知情,也不是幫兇,很是無辜的嘛。

因此爭論的範圍不僅僅在於以漢室、北府的律法,去審判魏國的重臣司馬懿;也在於今後新朝律法的立場、立意。

田信的憤怒絕不是假的,自己還沒死呢,司馬懿就敢搞屠城這種事情!

既然司馬懿取死,那就成全他!

“這是司馬老兒欺我執政方正,自以爲他能殺戮近萬戶士民,我卻不能傷他妻、子分毫!”

“他想錯了,他整飭軍務殺戮吏士,這是軍法,我自不會去管他如何治軍。可遼東士民男女老幼何其無辜?他即敢破滅八千戶家門,我自滅他家門!”

“屠城戮民,不恤生民疾苦,我就叫他知道什麼是生離死別!”

“就他司馬家有妻兒婦孺,遼東士民就無?還是說司馬家是人命,遼東八千戶男女就不是人命?”

議事大廳裡,田信審視廳內諸人,誰敢接這話?

見幾個人隱隱有出口反駁的意思,田信繼續開口,語氣不再凌厲:“涉及八千戶兩三萬條人命,如此大的羣體事件,自不能以常理衡量。其妻賜死,其子……車裂。”

這時候張溫猛地站起來:“公上不可,北府法度向來寬厚,死刑止有絞、斬。車裂酷刑有損公上仁厚之名,臣以爲斬首即可?!?

姜維幾個也都站起來,殺司馬文爲遼東冤魂泄恨即可,沒必要再搭上名聲……開這個例子很容易,可今後想要約束就很難。

見越來越多的人站起來反對車裂酷刑,田信只好發揮中國的傳統美德,將事情折中處理一下。

順勢改爲斬首,只是首級要處理一下,送給司馬懿。

處理首級頭顱最成功的是王莽,傳首天下也不是什麼新鮮首創。

第二百二十八章 選士第四百八十八章 婚姻第四百五十七章 煙火第一百九十八章 婚禮第三百二十一章 譙沛第一百一十章 交匯第二百三十二章 光宗耀祖第二百五十五章 宰一儆百第五百六十九章 炮製第二十七章 平魯城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第四百八十三章 忠孝第三百五十二章 矛盾第六百一十八章 畫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灰第五百五十六章 擇優而選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二百一十七章 河圖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整第三百三十二章 離奇第四百六十章 何以至此第四百一十四章 皮毛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歸路第三百六十七章 鄧城第八百二十三章 核心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妥協的結果第五百零九章 分別第五百八十二章 進擊第三百三十七章 突第五百八十八章 拒絕第六百二十八章 錢第七百五十六章 犏牛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計謀第三百三十七章 突第四十四章 臨沮第三百五十六章 交割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六百八十三章 主要戰場第六百四十一章 對話第七百六十八章 夜深謀第五百一十三章 魏謀第二百三十一章 瘋馬第七百四十三章 聯姻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八百一十四章 排除第四百七十四章 齊心第五百一十四章 休養第六百七十四章 滿寵之計第三百八十三章 毒計第五百五十三章 離心離德第四百六十八章 怨言第五百二十章 魏之國策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郡公舉第六百五十三章 爲難第二百二十章 龐巨師第八十六章 互贈第六百四十一章 對話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庸第一百六十九章 李嚴第一百九十六章 思退路第七百七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九十章 楊儀第五百零一章 嫡系團隊第四百七十七章 鬼車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聲鶴唳第六百七十八章 缺錢用第八百七十九 明確認知第七十八章 瘟疫下第六百六十九章 狐假虎威第六百五十四章 權第一百一十八章 火起第七十八章 瘟疫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休緩第二百六十章 方圓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五百一十二章 不可名狀之罪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想法第一百零二章 太極三巴第七百四十四章 夏州第二百四十四章 生第五百三十四章 象邑動員第五百九十章 死國可乎第二百三十一章 瘋馬第三百三十六章 向東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身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末第三百四十章 易手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整第六十五章 欲相持三第三百三十八章 山崗第一百三十一章 夏侯尚第八十章 糧食第七百七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處理第五百七十三章 看山還是山第二百五十七章 推演第六百零七章 不信任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第八百四十三章 動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昌县| 余庆县| 苗栗县| 离岛区| 开平市| 繁昌县| 观塘区| 湖南省| 开化县| 聂荣县| 赣榆县| 自贡市| 西乡县| 海兴县| 新郑市| 蕉岭县| 威宁| 阳城县| 深水埗区| 白银市| 门头沟区| 成安县| 绥江县| 施甸县| 商水县| 上杭县| 新野县| 平乐县| 蓬莱市| 图们市| 柯坪县| 泾源县| 阳山县| 康平县| 日土县| 新郑市| 金昌市| 民勤县| 宁国市| 米泉市| 蚌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