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八十八章 婚姻

整個三月間,漢軍高層就在不斷的調整,以逐步適應自身中樞的地位,而非一州首腦。

原來幕府形式的朝廷已經跟不上發展,只能逐步恢復漢朝廷的框架。

只是恢復的過程中又有一定程度的革新,曹魏在漢制基礎上有了三省、各部輪廓;而新漢設立的六侍中,恰好就是對門下省的繼承、發展。

侍中,就是古之君王的納言,陪伴左右,參贊軍政,是討論、制定國策的機構。

漢的六侍中只表決過呂乂生死一事,再沒做過別的事情;可給朝野的印象很深,很難遺忘。

一個朝堂之上人人喊殺的呂乂,田信以六侍中表決,獲取四票保住了呂乂的命。

呂乂的命不算什麼,而是田信控制六侍中,已經有了參議、制定國策的權力。

不是一部分權力,而是完整的六侍中權力。

馬良、張苞這兩個侍中根本無力反駁田信,哪怕侍中團隊增減一人,田信手裡依舊握著四票、三票,依舊是優勢地位。

田信又幾乎不舉行六侍中廷議,也就沒必要針對這個機構進行整改……不是不改,而是還沒到改的時候。

本是限制、督促相府、將府的六侍中,此刻因爲田信的強勢,已經成了壓在將府、相府頭頂的一座山。

小改無用,大改傷筋動骨,只好進行其他方面的整改。

先是三公,大漢三公病亡,現在沒有德高望重又需要養老、清閒安置的功臣,依舊閒置。

九卿已經補齊,九卿之首是一國祭祀的主管,即太常卿,繼續由賴恭擔任;其後是宮廷宿衛、郎官主管的光祿勳,由田豫擔任。

衛尉卿輔匡、太僕卿孟達、廷尉卿張溫、鴻臚卿劉琰、宗正卿劉豹、司農卿王連、少府卿……空置,目前中樞財政預算握在大司農王連手裡,沒必要分皇室內帑、朝廷國庫。

衛將軍趙雲、江都尹侍中李嚴、御史中丞習禎、司隸校尉空置、城門校尉習珍。

軍權由最初的六軍四兵會漸漸過渡爲五軍五兵,田信看重的橫海軍、伏波軍,並不在劉備、中樞關注的重點中。

各地牧守也進行調換,益州依舊有丞相諸葛亮兼任州牧,以便治理、征戰;關羽的榮譽虛職荊州牧罷免,改爲揚州牧;田信也加了個廣州牧官印,廖立跟著兼帶一個交州牧。

兗州牧張飛改任青州牧,湘州刺史馬良接任爲兗州牧,卸任左護軍,豫州牧繼續由龐林擔任。

以甘述爲湘州刺史……設立了御史中丞,這是侍御史、治書御史、州刺史的上級,以湘州的距離,甘述這個州刺史也就相當於一個大號的‘督郵’。

徐州比較特殊,因爲拒絕糜竺的遊說,現在歸降後,即不設立刺史,也沒有州牧,顯得有些出奇。

此外以皇甫嵩女婿射援接替馬良,補爲馬超左軍的護軍,兼任關中都督。

調整涉及方方面面,孫權還漂在長江上時,漢朝廷已開始向中樞過渡、蛻變。

張飛遷往青州,封地也選在東萊,可謂是遙遠。

臨走前特意來江都與劉備道別,夜宿襄陽時,突然很想去看一看大名鼎鼎的峴山觀星樓。

同行的楊儀也很想去看看,可觀星樓藏有天大的恐怖,據一些沒瘋的人說,去過觀星樓會變成另一個自己,相當於辭舊迎新,雖有新生,可相當於舊的,現在的自己死亡、消失。

“公上,陛下已有詔令,不許官秩四百石以上官吏登拜觀星樓。無有詔令,此去峴山,孟光不肯開門,難道還要強闖不成?”

楊儀正苦惱該怎麼勸張飛時,唐公主……很快就要改封爲北海公主了,她面敷脂粉,眼睛裡寫著生人勿近,含著煞氣來見張飛。

張飛哪裡還有心情跟楊儀討論:“威公安心,適才笑談而已,不必當真?!?

楊儀餘光瞥一眼公主,心中有所顧慮,拱手辭別:“公上若好奇難忍,下官遣人招孟光、胡潛二人來襄陽講解,豈不兩全其美?”

“威公啊,這辦法好。”

張飛露笑:“不好唐突諸位博士,稍後我遣人送上請帖,待我江都歸來時,再邀二位博士赴宴?!?

楊儀也是做笑,欠身施禮告辭,心中期待不已。

他離去後,公主眉宇鬆垮:“公父,阿獻在北,可有妻妾兒女?”

“何出此言?”

張飛皺眉:“或許有兒女,但絕然是未婚無妻之身?!?

夏侯獻終究比女兒大六歲,現在二十三歲,訂親之前,在魏國本身就是權貴子弟,怎可能缺少侍女?

唐公主臉色垮著,癱坐在一邊以手絹擦拭眼角淚水:“他說有本族女眷來投,這一路照料,侍奉之殷勤,不似族親,倒像是他愛慕之人。適才女兒去看那女眷,貌美皎潔如出塵天女?!?

“還有此事?”

張飛愕然,憤慨不已,霍然起身去拿牆壁掛著的新亭侯刀:“他若不給說法,阿翁提頭來見?!?

出乎張飛預料,本想嚇嚇女兒,不想女兒愁眉:“今國家強盛,阿獻心不在此,孝先兄長又診斷病情……青華阿姊育有一雙兒郎,女兒實在眼饞心酸,不若與阿獻和離,也好過如今貌合神離?!?

這下,張飛真有砍死女婿的心了,瞪眼:“此話何意?”

“此女兒朝思暮想之事,非一時怒話?!?

唐公主情緒穩定,語腔鎮定反而讓張飛慌了,她略有哀怨說:“當年襄陽行宮時,伯父當面詢問,說國內有龐宏、法邈、習忠、夏侯俊、糜威、虞世方,就連陸伯言長子也是俊傑之士。此俱良配,女兒卻捨身爲國,與阿獻成婚。”

“阿獻不暢快,女兒亦不情願?!?

心中還是委屈:“阿獻待那女子之勤,遠甚女兒。就算他二人無奸,可阿獻勤能問候一日三餐車船勞頓,卻平日對女兒不聞不問。本顧忌阿翁顏面,不欲跟阿獻計較。如今見了,對比鮮明如雲泥之別,這等委屈女兒決然不受?!?

唐公主又說:“仲父已有一雙外孫,阿翁卻無一個……若是被孝先兄長說中,不僅女兒孤苦一生,還要連累阿獻絕嗣,這又何苦?若讓阿獻另娶小妻,我堂堂漢公主,哪能受此屈辱?”

雖說田信、夏侯獻都是尚公主,可田信是接近於娶。

關姬封號從昭陽變成鄧國,可江都士戶卻喜歡用三萬石公主來稱呼她,田信用酬功的蜀錦換了米,用三萬石米做聘禮。

夏侯獻又有什麼貢獻?

不僅沒有帶多少部曲歸漢,歸漢後,又沒有提供有效、隱秘的軍事情報,甚至與魏國的戰爭裡,夏侯獻爲了避嫌,始終拒絕上戰場。

固然維護了夏侯獻個人的名譽、形象,可讓這起婚姻的性質有了偏離。

見女兒態度如此,張飛頗感無力,總不能真的把夏侯獻殺了。

面對這種事情,他一點處理經驗都沒有。

亂世之中走來的人,面對這種新穎的感情問題,偏偏又不能動刀子,越想越是沒辦法。

女兒委屈,自己又何嘗高興?

都是皇帝的養女壻,自家這個實在是上不了檯面。

鷹山決戰前,夏侯獻很值錢,他的態度就是功勳;鷹山決戰後,夏侯獻已經不值錢了,偏偏還不自知。

第八百七十一章 虛實之拳第二百一十二章 新制第六百一十七章 爛攤子第三百二十四章 相遇第七百八十八章 掙扎乞活第十五章 夏收前第五百零六章 當面第一百四十一章 落幕第五百七十三章 看山還是山第六百一十七章 爛攤子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一百九十六章 思退路第六百三十一章 畫家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服第五百四十章 商談甚歡第七百五十七章 皮球第三十章 八月大雨第三百三十五章 變數所在第六百二十三章 仁第二十五章 襄陽之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南北開花第六百七十八章 缺錢用第七百五十章 溫泉館第九十九章 人心浮動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第二百四十三章 絕第七百九十章 正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師三孤第四十六章 婚事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第四百二十九章 糧荒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三百九十三章 二謙之爭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樊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整第二百章 遺憾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八十五章 心結第一百九十七章 無當飛騎第四十九章 赤袍第五百三十一章 杜恕第四百一十章 直閣計較第八百七十章 一切爲了穩定第八百一十二章 底線所在第八十四章 蛹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庸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雲六鎮第四百七十七章 鬼車第三百一十四章 王平第三百二十七章 變數第六百五十八章 忠君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立字據第五百八十章 戰術重現第六百五十七章 文和亂武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第十六章 後顧無憂第四百一十八章 賀齊第八百三十三章 總理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三百七十章 落幕第七百三十一章 挑撥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維第四百零四章 反攻計劃第八百七十九 明確認知第七十五章 留守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與舊第二百五十八章 開幕第七百零五章 閃電戰盔第四百九十六章 無語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興洲第二百九十五章 獲麟兒陳公信施背水計第八十章 糧食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京第六百八十三章 主要戰場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發制人第七百八十四章 請辭第六百四十三章 家宴第七十五章 留守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們是親戚第四百九十四章 造紙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立字據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無退路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小之分第八十八章 郡制第四百零一章 無笑第四百一十章 直閣計較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身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第五百二十六章 十二孫侯第六百五十七章 文和亂武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種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五百八十一章 膠著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
第八百七十一章 虛實之拳第二百一十二章 新制第六百一十七章 爛攤子第三百二十四章 相遇第七百八十八章 掙扎乞活第十五章 夏收前第五百零六章 當面第一百四十一章 落幕第五百七十三章 看山還是山第六百一十七章 爛攤子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一百九十六章 思退路第六百三十一章 畫家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服第五百四十章 商談甚歡第七百五十七章 皮球第三十章 八月大雨第三百三十五章 變數所在第六百二十三章 仁第二十五章 襄陽之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南北開花第六百七十八章 缺錢用第七百五十章 溫泉館第九十九章 人心浮動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第二百四十三章 絕第七百九十章 正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師三孤第四十六章 婚事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第四百二十九章 糧荒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三百九十三章 二謙之爭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樊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整第二百章 遺憾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八十五章 心結第一百九十七章 無當飛騎第四十九章 赤袍第五百三十一章 杜恕第四百一十章 直閣計較第八百七十章 一切爲了穩定第八百一十二章 底線所在第八十四章 蛹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庸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雲六鎮第四百七十七章 鬼車第三百一十四章 王平第三百二十七章 變數第六百五十八章 忠君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立字據第五百八十章 戰術重現第六百五十七章 文和亂武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第十六章 後顧無憂第四百一十八章 賀齊第八百三十三章 總理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三百七十章 落幕第七百三十一章 挑撥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維第四百零四章 反攻計劃第八百七十九 明確認知第七十五章 留守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與舊第二百五十八章 開幕第七百零五章 閃電戰盔第四百九十六章 無語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興洲第二百九十五章 獲麟兒陳公信施背水計第八十章 糧食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京第六百八十三章 主要戰場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發制人第七百八十四章 請辭第六百四十三章 家宴第七十五章 留守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們是親戚第四百九十四章 造紙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立字據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無退路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小之分第八十八章 郡制第四百零一章 無笑第四百一十章 直閣計較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身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第五百二十六章 十二孫侯第六百五十七章 文和亂武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種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五百八十一章 膠著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阳市| 博客| 微山县| 天峨县| 蒙城县| 苏尼特左旗| 抚顺市| 台南市| 江津市| 四子王旗| 孙吴县| 称多县| 庆云县| 芷江| 古田县| 靖远县| 永胜县| 安溪县| 宁城县| 兴义市| 祁连县| 永年县| 连江县| 府谷县| 成安县| 镇巴县| 洛隆县| 镇远县| 琼海市| 望谟县| 溆浦县| 修文县| 桂林市| 怀来县| 五台县| 汾西县| 景泰县| 西华县| 南平市| 正蓝旗| 文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