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了,各位。
這幾天實在是沒法講蒲素那點家長裡短,風花雪月。
沒心情講。
成天看著這一出出,那點事講不下去。
簡介裡說,故事的名字叫做——時光。
而現在就是時光的進行時,沒法不說。
預計週五開始接著99年的時間段,這周只講時事。
各位可以自由選擇看和不看,或者去哪看。
明人不說暗話。這書到這一步,主要的功能也就是滿足自我需求了……
……
看到視頻某權威專家對著鏡頭說,某模型預測感染人數爲17萬人,而現在只有不到7萬,數字差別很大。說明這個病毒……我們預測拐點……
我想那個模型應該沒有把全國人民一起關禁閉這個因素考慮進去。沒話講可以不講,想表現正能量可以有很多種方式,提振士氣鼓舞民心的樂觀表達有很多種。
來這套就沒什麼意思了。全國人民都在變相接受自覺和不自覺的隔離,放眼全球也只有我們有能力能做到,估計人類歷史上也是史無前例。
倘若不是這種措施,17萬這個數字很多嗎?
G院士可F可K可Z言猶在耳,當初說英國人的模型預測兩千感染人數沒有根據,模型取的是最大值。結果現在已經看不到他露面了。
記得好幾個專家、院士都說過在戶外可以不戴口罩,我相信不是我一個人看到專家這樣說過。事實上不戴的很多人都被帶走了。
江西豐城一位老師在小區內不戴口罩跑步,被小區內的防疫工作人員(志願者)發現,不聽從勸告併發生爭執,行爲違反了相關法規條令的要求,受到嚴肅處理,被送去隔離14天,並罰款一萬元。
前幾天還有一家三口在家打麻將,社區人員進去就掀桌子,家人問:“我們一家人是不是不能在一起吃飯了?”結果被連扇幾個耳光,自動麻將機被砸。視頻我看了,耳光抽的很猛。
按照這麼個搞法,夫妻還能不能在一張牀上睡覺了?一家人在自己家裡還不能碰頭活動了?人家問的沒錯啊,把牌桌換成飯桌的話,一家幾口人還能不能在一張桌子上吃飯了?
如果一家人可以一桌吃飯,那麼一家人坐一起打牌和坐一起吃飯有啥區別?
還看到有人沒戴口罩,被綁在柱子上。鏡頭裡一個人在給一個男子綁繩子,一個穿著防護服的人站在被綁男子面前大聲叫罵。
還有一個在空無一人的某地火車站廣場抽菸的老人。因爲抽菸,口罩往下拉到下巴處,民警讓他戴口罩,男子說在抽菸呢,民警氣急敗壞的說公共場所不許吸菸……
這瞎話說的……露天廣場藍天白雲,除了他們幾個民警和那個男子,空無一人。咱們國家啥時候這種地方開始禁菸了?
那個男子很不服氣,歲數起碼有60了,下場不會好。
還有一家四口在家打撲克,被帶到派出所門口,站成一排跟著有關部門念檢查的。工作人員說一句,四口之家排好隊站在前面對著鏡頭跟著喊一句:“我們是一家四口。今天下午在屋裡打撲克。違反了非常時期不聚集,不打牌的禁令。我們錯了!”
這些話,是我跟著視頻原文打出來的,一字不差。
讓人覺得很奇怪的是,人家一家人在屋裡打牌,他們是怎麼進去把人家揪出來的,以什麼理由?
事情終將結束,很多人在此期間沒有被病毒打倒,卻被自己人嚴重傷害。多數人對少數人形成POHAI是事實。大多數人在視頻裡看熱鬧,很多人還幸災樂禍,從來沒想過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會有多麼無助。
現在歲數越大,同理心越強。
個體根本無力反抗,最好也不要反抗。因爲越是那樣,越是後果嚴重。
換了我,立刻認慫裝孫子。當不了英雄,也絕對沒有後援。
估計到時候連兒子都要取笑,爲什麼要待在這裡……
那個吹哨子的醫生,當時定性傳謠,全國人民都在罵他,在付出生命代價後現在又被稱作英雄。很可能之前罵他和現在誇他的人裡有不少是同一個人。
這種情況下,個體分分鐘被秒的渣都不剩,對錯本身有什麼意義?很多事情之所以可怕,就可怕在那種無能爲力。
這不可怕嗎?只要大多數認爲是對的,就可以爲所欲爲了。而且還光明正大洋洋得意的拍攝,放到網絡裡接受羣衆讚揚和認可。
值得注意的是,我所提到的視頻,沒有一條不是從執法者角度拍攝,並且以懲戒教育大衆爲主要目的而公佈出來的。
明明一個健康人,因爲面對粗暴的工作方式有點情緒,結果進去了。而那些明擺著侵犯人權涉嫌違法的似乎還成了英雄,拍攝視頻惠存留念,生怕大家看不到他們在這期間認真負責的工作成果。
所以,強烈建議誰碰上立刻裝孫子,這是唯一有用的自保之道。
骨子裡很多人就隱藏著這種要碾壓別人的慾望,一有機會就立刻現形。那麼多年過去了,一直沒變過。很多事情只要想重來,隨時可以。
爲什麼我的眼中滿含淚水,因爲愛這土地愛的深沉。
……
西方很多政客,出身豪門世家子弟,有的自己就是豪門,這裡不用一一舉例了。那些政客很多自身的財富和社會地位原本就世人難及。他們從政目的就非常純粹,單純出於信仰以及美好願望的居多,往裡搭錢的都不少。
爲什麼我們這邊往往對出現重大責任事故的責任人往往處置很輕,甚至沒有呢?以我猜測,很大可能是擔心寒了下面人的心,以後沒人願意做事了。細品,不說透。
如果家長一直都沒什麼信用,我們也不能指望孩子很誠實,這要求實在是太高了。上樑不正下樑歪這是古話,而且絕對是真理。
而且因爲普遍受教育程度低下,很多人輕易就能被帶節奏,風一吹就跟著走。引導小青年熱衷追星,遊戲,娛樂,直播,不惹事很安分還很滿足,非常好,利於穩定。
正版玩不起用不起?沒事,有盜版,湊合著玩,體驗差不了多少。人人都玩得起,也用的起,則天下太平。
雞鴨魚肉吃不起?沒事,供應這個精,那個素養出來的,兩個星期就出欄,口感差不了多少。人人吃得起,也買的起,個個都很滿足。
吃喝玩樂一滿足就有幸福感了,就安逸了。只不過豬肉自由這個詞從去年也開始有人掛在嘴上。
百分之二十的人在精心設計,讓百分之八十的人感覺很幸福。而且需要喊口號的時候就跟著喊,需要做出犧牲的時候就自覺犧牲。
我這前半生,當過兵獻過血捐過款納過稅救過災,不說多大貢獻,起碼對祖國無愧於心。很多事原本不願意多想了,只是這段時期看到了不少,由上至下涉及方方面面,一言難盡。
這裡說的雖然也犯忌,卻也是最可以公開說的那一些,大多數根本沒法表達。這裡的內容最多導致404,而說其他的後果就嚴重了,我既膽小還很慫。
其實僅僅不能表達本身就很嚇人,只不過一直以來我們都習慣了。
講這些不是忽悠別人要怎麼怎麼樣,恰恰目的是我在之前說過的,要認慫要識時務,要知道如何自保。那些忽悠別人怎麼怎麼樣的所謂大咖,無論說的多有道理,糟老頭子都壞的很。
他們躲在後面安全的很,卻試圖忽悠別人去怎麼樣。
但是心裡要清楚很多事情的本質。最起碼我希望看到這裡的朋友,不要做他們希望你做的那種人。多讀歷史,多看好書,多出去走走多看看這個世界。
說實話網絡小說,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沒資格看。那玩意就是給衣食無憂,沒有追求的人打發時間用的,適合的是退休人士。本身存在的意義,就是讓你感覺時間過的很快,眼一睜眼一閉,一天就這麼過去了。
說實話,我看過的網絡小說,很大比例看完了之後偶爾再看到,需要看很久才覺得熟悉,好像之前看過……絕大多數連書名都記不住。
這種書看了有什麼用?除非打定主意這輩子就這麼混下去的人,比如我。
而我現在幾乎都不看了,太費眼。
我們中國人,骨子裡不認命。基本都喜歡看《三國》《水滸》,還有《大鬧天宮》……對於打破規則的渴望是在血液裡就孜孜不倦。
大多數人都想當老闆,哪怕在給別人打工,很多人也想著學點本事早晚自己做老闆。
昨天說了,上面提倡大衆創業萬衆創新,應該迎合的就是國人這種心理。想當老闆?好的。給你們去玩個痛快,過一把癮。
沒錢?從家裡老人或者朋友那邊拆借資金去做。贏了算你本事,輸了是你沒能力。
以前涉及小貸和高利貸的糾紛哪裡有這麼多?這種根本擺不上臺面的事情,這幾年已經成爲了一個人人都習以爲常的正當生意。
有政策保駕,那些什麼都懂的所謂專家出來說過實話嗎?無論是金融專家還是法律專家,有出來說過一句的嗎?多少家破人亡的例子就不舉了。
事實上我們確實也有“寧當雞頭不做鳳尾”這句老話。
所以不要放棄自己,把時間花在看網絡小說這種毫無意義的事情上面。尤其是我這樣的文字內容,完全目的就不是衝著取悅讀者。
之前舉過例子,一個放牛的和一個砍柴的相遇,相見甚歡一直聊到太陽下山。放牛的牛吃飽了,而砍柴的柴沒打。
我們這邊起碼目前還沒有階級完全固化,真的想加入大衆創業集團的,大家多少還都有機會。
起碼不像國外,我們可以去問問外國友人,有幾個想著自己做老闆的?以歐洲來說英國德國算厲害的發達國家了吧?世世代代的藍領家族一大把。
工人父親週末帶兒子騎在脖子上去球場看場比賽,回家吃個漢堡來瓶啤酒就滿足的不行。孩子長大了同樣當工人,繼續對自己的兒子做同樣的事情。
他們那種就叫階級固化,已經沒有想法了。
我們這邊其實機遇很多,充滿了變數。但是沉迷於遊戲和看網文,機遇再多也肯定輪不到你。
前幾天有一個男孩直播睡覺,一場睡覺直播1857萬人觀看,7.6萬元打賞。成功實現了什麼叫“躺賺”。結果第二天下午,直播間裡很多人叫他繼續睡,他們還要看。那個男孩對著鏡頭和採訪者一臉無奈的說:“問題是才下午三點啊,我怎麼睡得著……”
就算躺賺,他也要購置直播設備和申請開通權限纔有這個機會。
什麼時候通過努力,起碼擁有隨時可以自由決定一些事情的能力,纔是真正的有保障。比如一定程度的財務自由,一定程度的行動自由。
苗頭不對,大不了就走嘛!總比死蟹一隻要有底氣的多。
一不哭二不鬧三不偏激……默默走人還不行嗎?
義正辭嚴的人要扣帽子,叫囂開除地球籍?那就開除吧。
蒲素在部隊醫院實現了可以隨時入住以後,他反而後面不去了,就是這種心態。能走而不走,是一回事。不能走被迫只能在這裡待著,完全是另一種心態。
有香菸的時候,未必會很想抽,但是一旦知道家裡沒香菸了,必定會很焦慮。
那些鏡頭裡被抽耳光被迫一家人排隊念檢討的健康人,他們現在會怎麼想,又能怎麼想?可以假設一下,除了極度鬱悶擡不起頭做人,他們還能怎麼辦?
而那個廳級離休一家人,哪怕之後有了處理,之前那麼長一段時間得到的待遇是確確實實完全不一樣的。哪怕已經全家確診了,各個部門還多次上門做工作無果……
最後是被那個小區幾百人聯名舉報到上面最後才採取措施的,這差別怎麼就這麼大呢?
做不了離休幹部這樣,也不想做自家人打牌被揪出去當衆對著鏡頭念檢討那樣的人吧?
那一家人的父親會怎麼想?
不認慫後果更嚴重,他做出了對的選擇,老老實實配合鏡頭跟著唸了。如果稍作反抗,最後很有可能我們看到的視頻標題是:“結局引起極度舒適!”
何去何從,如何選?
到了這一步只能看我們自己。什麼時候在事情變得更壞之前,我們其實都有選擇。起碼可以選擇做哪種人,朝哪個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