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章 災民來了(下)

這次山東受災的面積相當大,災民數量自然也十分龐大,第一批到達松江府城下的就有兩三千人,而且據這些災民說,後面還有數量相當大的災民隊伍,大部分都向松江府趕來。這點在後面幾天也得到證實,每天都有不少的災民趕到城下,人數很快就突破萬人大關,而且看災民趕來的速度,最後很可能會超過兩萬。

對於這些逃難的災民,一般當地的官府只有兩個選擇,第一是想辦法把災民驅散,讓這些災民去其它地方,至於去哪裡官府不管,只要不在我這裡就行了。但是這種做法是被中央朝廷所禁止的,而且對當地官員的聲望也會造成一些影響。

? ttκǎ n? ℃o 第二個辦法就是讓這些災民留下,由當地官府負責安置。但是這些災民拖家帶口的,而且一個個都是餓的眼睛發綠,想要把這些災民給安置下來,對當地的經濟、糧食儲備、治安和官員素質等,無疑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松江府城中的總人口也不過才二十多萬,現在忽然涌來佔總人口十分之一的災民,這對於整個松江官場來說,絕對是一件天大的麻煩。

一個官員的清廉與否並不是衡量一個官員好壞的唯一標準,比如許慎中的父親許冠,身爲松江府知府,該收的錢他也一文沒少收,自然談不上是什麼清官,但是在這種關鍵時刻,他卻頂住了巨大的壓力,在山東災民到達松江府的第二天,立刻做出開倉放糧的決定,城門外一字排開立起六座粥棚,官倉中成袋的大米被搬到這裡,變成香噴噴的大米粥發放給災民。

不過許知府雖然做出開倉放糧的決定,但官倉牽扯到整個松江官場的利益,哪怕他身爲知府,也不敢從中拿出太多的糧食,否則整個松江官場都會牴觸他。

也正是因爲如此,許知府在開官倉施粥的同時,也開始四處遊說城中的富商,希望他們能夠慷慨解囊賑濟災民。雖說有錢的富商並不完全都是爲富不仁之輩,但人性總是自私的,而且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平時做個生意還要精打細算,更別說一下子拿出來賑濟災民了。只不過礙於許知府的面子,他們最後也拿出了點錢意思了一下。

周家前院的暖閣內,周重、鄭經、張況與李政四人都在,另外前幾天剛結交的許慎中也坐在廳中,只不過這時許慎中卻是滿臉的怒容。

“呯!爲富不仁!爲富不仁啊!松江府家財超過萬兩以上的足有兩百多家,可是這些人捐的錢卻還不足五千兩,而且謝家、王家和李家等幾個慷慨的人家捐贈的加在一起,就佔了其中的一大半,剩下的絕大部分富商卻只捐了區區一千多兩銀子,甚至有些吝嗇的人家,竟然只捐了幾兩碎銀子,也真虧他們拿的出手?”只見許慎中忽然一拍桌子,大聲怒斥道。

許慎中身爲許知府的兒子,自然對災民的事知道的十分清楚,而且這些天許知府爲了捐贈的事唉聲嘆氣,頭髮都愁白了幾分,這讓許慎中對那些富商是惱恨不已,今天剛好周重通知他來拿書稿,於是將滿肚子的怒火都發泄出來。

“慎中兄,現在光是罵那些富商也沒有用,最重要的是該如何救助城外的災民,五千兩銀子看似不少,但是隨著災民的到來,整個松江府的糧價都上漲了幾倍,這些銀子再加上官倉中放出的糧食,恐怕最多也只能支撐到年底,若是沒有後續的糧食接上,恐怕外面的災民大部分都無法熬過這個年關啊!”鄭經一臉焦急的道,身爲一個讀書人,他有著一顆憂國憂民之心,對時政也最爲關心,這點也是周重和李政幾個最佩服鄭經的地方之一。

“唉,就算是熬過了年關又如何,這幾年的天氣這麼異常,過了年後最少兩個月纔會轉暖,這兩個月纔是最難熬的!”這時張況也開口道,他那張天生的笑臉上也帶著幾分憂慮。

“這個倒不用擔心,我父親已經向南京上書,請求調撥一批糧食前來賑災,據說問題不大,但是要過了年纔會調撥,估計會在下年的二月份才能到!”許慎中這時開口道,不過在說到最後時,語氣中卻帶著十分的無奈。官場上的事情就是這樣,無論事情有多麼的緊急,一切都得按流程來辦,至於中間浪費的時間,就不是上頭那些官老爺們考慮的問題了。

“二月份,他們怎麼不等到明年秋收再送來?”脾氣最直的李政怒斥道,之前許慎中提到捐款最多的李家就是李政的家族,別看他們家中世代經商人,但卻以樂善好施聞名鄉里,對於捐款一向也十分熱心,甚至根本沒等許知府開口,李家就捐了八百兩,這已經是筆不小的數目了。

“如此說來,許知府手中錢糧用完時,距離朝廷調撥糧食到達的時間有將近兩個月,若是不解決這兩個月的糧食,我還擔心災民在極度飢餓的情況下,萬一做出什麼衝擊府城之類的事,到時恐怕會把整個朝廷都給驚動!”最後一直沒有開口的周重忽然說道。

周重的話絕不是危言聳聽,世界上最殘酷的刑罰也比不過捱餓的滋味,特別還是一羣被飢餓折磨的人,爲了一口吃的,他們絕對什麼事情都乾的出來。而且這種事也不是沒發生過來,歷史上許多農民暴亂都是因飢餓而起。

聽到周重的話,鄭經他們也都變得臉色凝重,其中許慎中顯得最爲焦急,畢竟他父親身爲松江府的知府,若是真的發生什麼災民衝擊府城的事,那他父親可就難辭其咎了。

“兩個月的錢糧,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數字,按現在糧價,我的估計最少也得要一萬兩銀子,這可不是小數目,恐怕許知府短時間內根本無法籌措出這筆錢啊!”鄭經一臉痛苦的再次說道,想到過年時城外的災民可能會被凍餓而死,他就感到心中憋的一股悶氣。

“不行,我得回家再找我爹和伯父他們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再捐點錢出來!”只見李政一咬牙再次開口道,上次他們李家之所以捐那麼多,主要就是因爲他的勸說,另外他們李家的長輩也覺得李政日後是要爲官的,現在家族能有個好名聲,對他的仕途也是個不錯的助力。

李政說完轉身就要離開,不過張況卻是一把拉住他道:“伯勞你彆著急,你們李家已經捐出不少的錢了,而且賑災這種事也不能只讓你們一家出錢,所以我看不如這樣,咱們發動府學中的生員,讓大家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去說服那些富商,我想應該會有些效果。”

府學中的生員大都出身於富豪,再加上他們認識的朋友,可以說整個松江府的富豪都與這幫生員有著這樣那樣的關係,所以若是這幫生員出馬,應該可以說動一些富豪捐款。

“方士說的倒也是一個辦法,不過府學裡的生員們大都是專心於學業,平時對家中的財政並不怎麼關心,以他們的在家中的影響力,雖然可以讓那些富豪出一些錢,但最後的數目恐怕也不會很多。”許慎中先是一喜,但是說到最後,情緒也不禁低落下來。

看到這幾位知交好友爲了捐款的事發愁,周重腦子中卻是靈光一閃,想到了一個十分不錯的辦法,若是用這個辦法的話,也許可以讓那些不願意捐款的富商多出點血,甚至可能會讓那些富豪反過來求著許知府捐款。

想到這裡,周重立刻打斷了正在討論的許慎中幾人,然後將自己想到的辦法講了出來,而許慎中四人聽過後,卻是一個個面面相覷,看向周重的目光中也滿是不可思議。

“文達,你這個辦法好是好,但是不是有些太過陰險了?”性情方正的鄭經苦笑著開口道,剛纔他將周重想到辦法仔細的考慮了一下,發現的確十分可行,但他總感覺這種辦法不太光明正大,有失讀書人磊落的風度。

“明倫兄此言差矣,我倒覺得文達的這個辦法甚好,對付那些爲富不仁的傢伙,就該讓他們知道點厲害!”李政一向都是站在周重這邊,另外他也覺得自己家中捐出了近千兩銀子,別的富豪卻只捐了幾十兩甚至是幾兩銀子,這樣算來他們李家實在太虧了,必須要讓那些爲富不仁的傢伙出點血才行!

“顧不得那麼多了,現在城外可是上萬條人命啊,正所謂人命關天,區區小節不要也罷!”張況是個好脾氣和慢性子,但在這種關鍵時刻,卻少有的顯露幾分果決。

“好一個大義不拘小節,事情就這麼定了,我這就回去和父親商量一下,相信他肯定也會贊同文達的這個辦法!”最後許慎中終於拍板決定道。周重的辦法必須由他父親出面去做,否則起不到理想的效果。

;

第87章 除掉周重第171章 氣走謝逞第495章 內閣議事第249章 壽寧候與建昌候第62章 納德教士的禮物第197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下)第307章 港口利益第49章 與西遊相媲美的小說第149章 周重的畫餅第494章 朵顏三衛第417章 軍校建立第436章 要動手了第290章 駐軍雙嶼港第500章 大戰前夕第7章 羅嬸第85章 全新的走私模式第467章 極度飢餓第207章 找幫手第210章 謝靈蕓想通了第249章 壽寧候與建昌候第291章 張銳跳海第535章 清江浦之亂(下)第322章 炫耀第118章 豹房內的朱厚照第134章 反常的朱厚照第100章 流落荒島第188章 試射佛郎機炮第204章 足利義材第19章 知交好友(下)第408章 擴張海軍第296章 準備成親第516章 重新打通蘇伊士運河第33章 變壞事爲好事第488章 經濟調控第32章 立功德碑第525章 使團歸來第459章 追擊第520章 賽利姆父子的交談第486章 入侵草原計劃第295章 訓練情況第324章 挾持正德第38章 無罪有功第56章 走私基地雙嶼港第53章 留下吃飯第159章 浙江巡撫第263章 楊虎造反(下)第114章 把女兒託付給周重第26章 謝靈蕓來訪第462章 攻陷果阿第154章 鐲兒的惡作劇第415章 正德與軍校(下)第57章 祝枝山的壽宴第33章 變壞事爲好事第222章 寧王朱宸濠(上)第417章 軍校建立第15章 追狗的趙二第378章 戰後的影響第427章 屈辱的徐經第366章 舉人做官第377章 信貴山城之戰第82章 潛在的威脅第478章 應州之戰(上)第59章 坐論倭寇第350章 難得的悠閒第113章 王倫的麻煩第57章 祝枝山的壽宴第132章 一張臭嘴第476章 大明第一奸臣第378章 戰後的影響第476章 大明第一奸臣第352章 正德與葡萄牙人的初會第158章 打人的深意第100章 流落荒島第369章 招攬幫手第269章 立威第517章 冷酷者賽利姆第348章 達伽馬和麥哲倫第71章 快速發展的捷徑第100章 流落荒島第219章 瑾萱有孕第93章 哭笑不得的理由第114章 把女兒託付給周重第463章 困守總督府(上)第114章 把女兒託付給周重第9章 第一個租客第375章 反悔第135章 李東陽的誤會第298章 戰前演習第398章 南北之爭第103章 救命的竹子第29章 災民來了(上)第77章 港口見聞第424章 兵發江戶第535章 清江浦之亂(下)第342章 對馬島之戰(下)第494章 朵顏三衛第54章 謝靈蕓與金瓶梅第268章 戴罪立功第15章 追狗的趙二第274章 寧波市舶司
第87章 除掉周重第171章 氣走謝逞第495章 內閣議事第249章 壽寧候與建昌候第62章 納德教士的禮物第197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下)第307章 港口利益第49章 與西遊相媲美的小說第149章 周重的畫餅第494章 朵顏三衛第417章 軍校建立第436章 要動手了第290章 駐軍雙嶼港第500章 大戰前夕第7章 羅嬸第85章 全新的走私模式第467章 極度飢餓第207章 找幫手第210章 謝靈蕓想通了第249章 壽寧候與建昌候第291章 張銳跳海第535章 清江浦之亂(下)第322章 炫耀第118章 豹房內的朱厚照第134章 反常的朱厚照第100章 流落荒島第188章 試射佛郎機炮第204章 足利義材第19章 知交好友(下)第408章 擴張海軍第296章 準備成親第516章 重新打通蘇伊士運河第33章 變壞事爲好事第488章 經濟調控第32章 立功德碑第525章 使團歸來第459章 追擊第520章 賽利姆父子的交談第486章 入侵草原計劃第295章 訓練情況第324章 挾持正德第38章 無罪有功第56章 走私基地雙嶼港第53章 留下吃飯第159章 浙江巡撫第263章 楊虎造反(下)第114章 把女兒託付給周重第26章 謝靈蕓來訪第462章 攻陷果阿第154章 鐲兒的惡作劇第415章 正德與軍校(下)第57章 祝枝山的壽宴第33章 變壞事爲好事第222章 寧王朱宸濠(上)第417章 軍校建立第15章 追狗的趙二第378章 戰後的影響第427章 屈辱的徐經第366章 舉人做官第377章 信貴山城之戰第82章 潛在的威脅第478章 應州之戰(上)第59章 坐論倭寇第350章 難得的悠閒第113章 王倫的麻煩第57章 祝枝山的壽宴第132章 一張臭嘴第476章 大明第一奸臣第378章 戰後的影響第476章 大明第一奸臣第352章 正德與葡萄牙人的初會第158章 打人的深意第100章 流落荒島第369章 招攬幫手第269章 立威第517章 冷酷者賽利姆第348章 達伽馬和麥哲倫第71章 快速發展的捷徑第100章 流落荒島第219章 瑾萱有孕第93章 哭笑不得的理由第114章 把女兒託付給周重第463章 困守總督府(上)第114章 把女兒託付給周重第9章 第一個租客第375章 反悔第135章 李東陽的誤會第298章 戰前演習第398章 南北之爭第103章 救命的竹子第29章 災民來了(上)第77章 港口見聞第424章 兵發江戶第535章 清江浦之亂(下)第342章 對馬島之戰(下)第494章 朵顏三衛第54章 謝靈蕓與金瓶梅第268章 戴罪立功第15章 追狗的趙二第274章 寧波市舶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昌市| 东台市| 无极县| 双城市| 塔城市| 惠东县| 高青县| 贵德县| 井冈山市| 大兴区| 芜湖市| 天等县| 九寨沟县| 静海县| 吉安市| 沂南县| 个旧市| 新宾| 枣强县| 隆林| 高台县| 囊谦县| 万盛区| 项城市| 昭觉县| 色达县| 江西省| 枞阳县| 老河口市| 凤凰县| 洪洞县| 加查县| 洛川县| 新田县| 阿鲁科尔沁旗| 呼玛县| 交口县| 方城县| 平江县| 寻甸| 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