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5章 全新的走私模式

之前已經說過,在走私過程中,走私商人與供貨商、收購商之間是有嚴格的界線的,這主要是因爲在走私初期,供貨商與收購商擔心被走私商人牽連,所以才慢慢形成的慣例。

當初三娘向周重介紹走私的流程時,周重就注意到這種慣例的不合理性,畢竟時代在發展,局勢也在不停的變化,正德年間的走私商人所冒的風險已經大爲降低,原來的供貨商和收購商也渴望參與到走私中來,所以這種慣例早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最大價值。

這種慣例對走私行業的發展其實也具有相當大的妨礙性,比如走私商人想要走私一批貨物,那麼他就要準備一筆相當數額的貨款,然後支付給供貨商買下貨物。但是萬一走私商人一時間資金週轉不開,對方又不肯賒賬的話,那麼這件走私生意就再也無法進行下去。

而且在這種傳統的走私模式下,走私商人承擔了絕大部分的風險,同時也獲得絕大部分的走私紅利,這種情況看似公平,但其實很容易造成走私商人因一次失誤而造成破產。

另外還有一點,走私商人獲得了走私過程中最大的利潤,從而導致走私行業產生的利潤掌握在少數人手中,這顯然是不利於走私行業的發展的,只有人人都能從走私中獲得豐厚的回報,才能更進一步的刺激走私行業的發展,只有這個行業做大做強了,行業中的商會纔會獲得更大的回報。

當然周重不可能像上面考慮的那麼深,只不過這時南洋商會正是缺錢的時候,再加上他受到後世思想的影響,所以很快就想出一個新的走私模式。

這個走私模式也並不複雜,比如以南洋商會爲例,在走私的過程中,商會不會再提前把貨物買下來,而是與貨主簽下協議,商會負責將貨物走私出去,最後所得的利潤由商會和貨主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當然若是貨物出現意外,那麼損失由商會和貨主共同承擔。

這樣做的好處十分明顯,走私過程中遇到的風險將不再由走私商會獨自承擔,而且也不需要提前準備一大筆的貨款做爲走私成本,這對於許多走私商人來說,都是一件十分天大的好事。當然壞處也有,那就是走私過程中產生的利潤要分給貨主一部分,畢竟貨主也承擔了相當的風險,自然要增加一部分收入,而且這筆收入遠比他們直接把貨物賣給走私商人要豐厚的多,也只有這樣,那些貨主纔會願意與商會合作。

周重的這個想法並不算特別的新奇,甚至在大明的一些商業領域,也能看到這樣的先例,但是在走私這個行業中,他卻是第一個提出來,並且準備進行實踐的第一人。

當週重把這種新的走私模式講出來後,只見許愄和胡雷等人都是呆愣了好半天,最後只見身材肥胖的何顯老父子開口道:“周賢侄,你這個想法的確很好,不但將走私的風險降低了一半,而且肯定也有許多供貨商願意與咱們商會合作,但是你想過沒有,以前商會走私可以獲得全部利潤,但現在卻要分出去一部分給貨主,這樣一來,咱們賺到的錢不就少了嗎?”

何顯的話音剛落,還沒等周重回答,卻見陳吳發笑著開口道:“何兄此言差矣,若是按照周賢侄的這個辦法,商會不但不會少賺錢,反而還會收入大增!”

聽到陳吳發的話,何顯等人都露出驚訝的表情,唯獨周重和年輕的許愄卻都贊同的點了點頭。

只見陳吳發接著又道:“單從表面上看,周賢侄的這種走私的辦法的確是把錢分給了供貨商,但是大家仔細想一想,若是南洋商會推出這種走私的辦法後,到時不但咱們這些老供貨商趨之若鶩,甚至國內一些沒有參與過走私的商人,也會心動不已,很可能會帶著貨物前來與商會合作,這樣一來,商會的生意肯定會火爆異常,雖然每單生意賺的錢少了,但是生意的成交量卻是原來的數倍,商會的收入只會增多,絕對不會減少!”

陳吳發不愧是五人之中的首富,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關節,將周重的這個全新的走私模式分析的十分透徹,這下不但何顯他們聽的連連點頭,就連周重也是暗自讚歎,怪不得陳吳發能成爲江南地區最大的棉布商之一,光憑這種過人的頭腦就不是一般人能相比的。

“周兄弟果然是天降奇才,前幾天對北港茶樓的改革,已經讓爲兄讚歎不已,沒想到你竟然又對商會的走私也要進行改革,雖然這個辦法還沒有實施,但是以陳老哥的眼光,肯定不會看錯,這下許某對商會的前途更加看好了!”這時許愄也開口讚道,其實陳吳發說的那些他也想到了,只是他在這些人中最年輕,資歷也最淺,他擔心得罪人,因此就沒說。

“早知道如此,剛纔我不該把那半成的股份讓給陳兄弟,這次可真的虧大了!”何顯再次笑著開口道,這時他對周重的才能也是心服口服,而且心中真的有些後悔之前應該厚著臉皮拿下一成的股份,他身邊的李默同樣也是追悔莫及。

接下來周重又與何顯他們商量了一下對他們這些股東的優惠,按照新的走私模式,南洋商會對供貨商託運貨物所得利潤進行分成,何顯他們做爲商會的股東,所以他們託運的貨物,商會自然會少收一些分成。至於具體優惠多少,這個因爲每種貨物託運的分成不同,所以需要日後具體商量。

正事商量完了,周重的目的達到了,何顯他們對周重帶領下的南洋商會也是充滿了信心,因此一時間賓主盡歡,六人你一杯我一杯敬個不停,最後全都喝的酩酊大醉,本來說好要簽入股文書的,最後也只能拖到第二天中午六人都醒了酒才簽署完畢。

簽好入股文書後,何顯他們並沒有在雙嶼港久留,很快就各自乘船回到陸上,一是現在馬上就要過年了,二來他們還要籌措銀兩入股,以他們的身家,雖說拿出萬兩白銀並不是什麼難事,但想要一下子拿出這麼多現銀來,卻也需要時間準備。

不過正所謂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周重雖然已經讓三娘他們做好保密工作,而且何顯他們也都保證,在事情準備好之前絕對不會把那天商議的內容泄露出去,畢竟他們那天商量的已經屬於商業秘密,也關係到所有人的利益,這點也讓周重相信,不會有人傻到把如此重要的商業機密告訴別人。

但是就在何顯他們離開雙嶼港時,謝家商會的駐地內,謝靈蕓一身便衣的坐在自己臥室內,一個面目普通的婦人正在向她稟報著什麼,若是周重在這裡的話,肯定會認出這個婦人正是當初他們來時,一直站在謝靈蕓身後的婦人,名字好像叫水嬸。

“小姐,據我們的眼線稟報,周重這次召集南洋商會的老客戶,主要商量了兩件事,第一件事是讓出南洋商會的一部分股份,從而從那些老客戶手中籌措出八萬兩白銀。”只見水嬸低著頭稟報道。

“出讓股份!”謝靈蕓聽到這個消息心中一驚,過了好一會兒才喃喃自語道:“周重你真是好魄力,看來我之前還是小瞧你了!”

走私是個暴利行業,所有的走私商會都是直接控制在某個人或某個家族手中,幾乎沒有人會願意把自己手中的走私利潤分給別人,但是周重卻如此大膽的將商會股份賣出去一些,這不但可以籌集他最需要的資金,同時也將那些人捆綁在了南洋商會這個利潤體上,要知道何顯那些人不但擁有巨大的財富,同樣在大明也擁有複雜的背景,有了這些人的支持,他們南洋商會肯定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不過就算謝靈蕓知道讓別人入股的好處,卻也不能讓別人入股他們謝家的商會,一是她沒有周重的魄力,二來謝家商會的情況十分複雜,她雖然是商會的唯一繼承人,但卻也不能擅自決定商會的走向。

想到這裡,謝靈蕓不禁嘆了口氣,然後又對面前的水嬸問道:“那麼周重他們商量的第二件事又是什麼?”

聽到謝靈蕓問到第二件事,水嬸卻是微微頓了一下,接著就將周重與何顯他們商議的,關於走私模式的改革這件事講了出來,而且她連當時周重與在座的何顯他們每個人的對話都一清二楚,好像當時她就在現場親耳聽到的一般。若是周重聽到這些的話,恐怕真的會大呼有鬼,當時整個大廳就只有他們六人,根本不可能有第七個人知道當時他們的談話內容!

只見水嬸把這件事情稟報過後,接著臉色一變,語氣有些陰冷的道:“小姐,周重的這個想法若是實現的話,肯定會讓南洋商會一躍成爲雙嶼港第一商會,再加上他處事果斷狠辣,對於這樣的對手,小姐還是早做決斷爲好!”

第433章 騎射比賽(上)第63章 鄭氏一家第84章 入股商會(下)第292章 海上救援第285章 過年守歲第451章 內閣的想法第254章 巧合第390章 蒞臨濟州島第251章 平定叛亂第164章 王瑾萱的氣度第432章 石見銀礦第505章 野豬皮的祖先第255章 滅門第78章 北港茶樓第302章 等候時機的周重第526章 遼東風雲第305章 敗局已定第254章 巧合第8章 菜市場第130章 送行(上)第18章 知交好友(上)第31章 王老爺義診第535章 清江浦之亂(下)第468章 達伽馬之死第74章 又見販賣人口第64章 南洋商會的危機第370章 舊港漢人第450章 增加監軍科第255章 滅門第263章 楊虎造反(下)第525章 使團歸來第272章 常遇春的後人第360章 張銳的經歷(中)第492章 一網打盡第53章 留下吃飯第297章 盛大的婚禮第57章 祝枝山的壽宴第406章 舊港的問題第448章 抵達京城第138章 船隊歸來第362章 張銳之死第43章 不告而別第128章 回松江(下)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13章 糾結的宋二少爺第212章 武器生意第227章 督公張銳第458章 馬六甲海戰第530章 寧王造反第370章 舊港漢人第211章 海上試炮第159章 浙江巡撫第126章 盒子和書稿第447章 巧合第437章 攔路的老婦人第471章 焦芳入閣第432章 石見銀礦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468章 達伽馬之死第57章 祝枝山的壽宴第34章 門外的血人第332章 安東衛第524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下)第333章 朝鮮政變第413章 焦芳的執著第8章 菜市場第24章 旺財、富貴、白球第257章 遊泰山第456章 南洋有變第57章 祝枝山的壽宴第277章 接管稅所(上)第490章 晉商(中)第394章 不靠譜的正德第118章 豹房內的朱厚照第480章 應州之戰(下)第58章 千戶所與走私港第253章 石嘴崖第280章 拜訪唐伯虎第428章 徐納第536章 正德的選擇第312章 黃家來人第193章 周重吐了第465章 天津造船廠第70章 又是債務第124章 辣椒發芽了第330章 洛陽城下第184章 辣椒成熟了(下)第538章 開拓太平洋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300章 葡萄牙人的圍困第144章 豹房召見(上)第157章 天大的侮辱第389章 逼迫朝鮮士族第117章 拖延時間第11章 借花獻佛、打包帶走第18章 知交好友(上)第154章 鐲兒的惡作劇第31章 王老爺義診第279章 請不來人第353章 瓦倫戰艦
第433章 騎射比賽(上)第63章 鄭氏一家第84章 入股商會(下)第292章 海上救援第285章 過年守歲第451章 內閣的想法第254章 巧合第390章 蒞臨濟州島第251章 平定叛亂第164章 王瑾萱的氣度第432章 石見銀礦第505章 野豬皮的祖先第255章 滅門第78章 北港茶樓第302章 等候時機的周重第526章 遼東風雲第305章 敗局已定第254章 巧合第8章 菜市場第130章 送行(上)第18章 知交好友(上)第31章 王老爺義診第535章 清江浦之亂(下)第468章 達伽馬之死第74章 又見販賣人口第64章 南洋商會的危機第370章 舊港漢人第450章 增加監軍科第255章 滅門第263章 楊虎造反(下)第525章 使團歸來第272章 常遇春的後人第360章 張銳的經歷(中)第492章 一網打盡第53章 留下吃飯第297章 盛大的婚禮第57章 祝枝山的壽宴第406章 舊港的問題第448章 抵達京城第138章 船隊歸來第362章 張銳之死第43章 不告而別第128章 回松江(下)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13章 糾結的宋二少爺第212章 武器生意第227章 督公張銳第458章 馬六甲海戰第530章 寧王造反第370章 舊港漢人第211章 海上試炮第159章 浙江巡撫第126章 盒子和書稿第447章 巧合第437章 攔路的老婦人第471章 焦芳入閣第432章 石見銀礦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468章 達伽馬之死第57章 祝枝山的壽宴第34章 門外的血人第332章 安東衛第524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下)第333章 朝鮮政變第413章 焦芳的執著第8章 菜市場第24章 旺財、富貴、白球第257章 遊泰山第456章 南洋有變第57章 祝枝山的壽宴第277章 接管稅所(上)第490章 晉商(中)第394章 不靠譜的正德第118章 豹房內的朱厚照第480章 應州之戰(下)第58章 千戶所與走私港第253章 石嘴崖第280章 拜訪唐伯虎第428章 徐納第536章 正德的選擇第312章 黃家來人第193章 周重吐了第465章 天津造船廠第70章 又是債務第124章 辣椒發芽了第330章 洛陽城下第184章 辣椒成熟了(下)第538章 開拓太平洋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300章 葡萄牙人的圍困第144章 豹房召見(上)第157章 天大的侮辱第389章 逼迫朝鮮士族第117章 拖延時間第11章 借花獻佛、打包帶走第18章 知交好友(上)第154章 鐲兒的惡作劇第31章 王老爺義診第279章 請不來人第353章 瓦倫戰艦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乡族自治县| 武邑县| 沾益县| 伊吾县| 贞丰县| 安徽省| 鄯善县| 霍林郭勒市| 宣化县| 遵义县| 崇义县| 喀喇| 乐平市| 石棉县| 徐州市| 甘谷县| 吴川市| 禄丰县| 溧阳市| 长宁区| 汉川市| 达孜县| 昌黎县| 阜平县| 翼城县| 临清市| 遂昌县| 阳高县| 曲阜市| 陕西省| 朝阳区| 禄丰县| 济南市| 霍州市| 五家渠市| 桃园市| 营山县| 吉安市| 马公市| 吉首市| 宁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