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30章 洛陽城下

正德離開雙嶼港沒多久,朝廷對周重他們這次全殲葡萄牙人的封賞就下來了,這些是正德離開之前就已經吩咐內閣商討的,其中周重自然是首功,不但賞賜了大筆的財物,而且還被封爲靖海伯,可謂是一步登天。

周重被封伯的消息傳出去後,立刻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不少人都是又妒又羨,比如呆在馬六甲的神瑛,當聽到周重年紀輕輕就被封爲伯爵時,也不上得嘆息一聲,想自己拼殺一生,最後才換來一個伯爵的爵位,可是周重卻僅僅只是打了一仗,就立刻被封伯,這簡直是人比人氣死人,不過他也由此看出當今陛下對周重的寵信,當下更是鐵了心要跟隨周重。

當然除了周重的封賞外,神瑛和曲烈等人也都各有封賞,加官的加官,進爵的進爵,另外那些立下軍功的將士們也都沒有被朝廷忘記,畢竟這支部隊的主官是周重,兵部也不敢在他們的軍功上做手腳。

除了對將士們的封賞外,朝廷對周重和他手下的軍隊有另外一個賞賜,那就是正式將周重手下的水師命名爲“四海水師”,不過一般人都喜歡稱其爲四海軍,有了這個正式的軍隊編制,整個四海軍也就成爲大明軍隊體系中的一個常設軍隊,就像是京營一樣,不必擔心打完仗後就被解散。

就在對周重他們的封賞下來沒多久,回到京城的正德再次給周重下了一道聖旨,將周重的官職由四海提督變成了四海總督,雖然只變了一個字。但意義卻是大不相同。提督是武職。名義上只能管理軍隊,但是總督卻是文職,不但管理一方的政務,而且還兼管著軍務,可以說是軍政大權一把抓,像總督這樣的職位,若非是皇帝十分信任的人,其它人根本不可能擔任。

身爲總督。自然要有自己的轄區(qū),比如前些年設立的三邊總督,就是總理陝西、甘肅、延綏、寧夏這些地區(qū)的軍務和政事,不過相比起來周重這個總督就有點慘了,因爲他治下只有一個雙嶼港和一個馬六甲港,當然這是他實際管轄的區(qū)域,但是在名義上,他這個四海總督卻是管理著整個南洋地區(qū),當然南洋的絕大部分地方都還不在他的管轄之下。

換句話說,那就是周重雖然有了一個四海總督的官職。但治下的土地卻需要他自己去拓展,至於他能有管理多大的地方。那就要看他能擴展到什麼程度了,若是他能把整個南洋都佔據(jù)下來,那他這個四海總督說不定會變成南洋總督。

正德之所以把周重由提督變爲總督,正是爲遷移災民做準備,周重被封爲總督,南洋就是他的管轄區(qū)域,如此一來,就把整個南洋從名義上劃入大明的國土,這樣一來,遷移災民時也好說一些,畢竟都是大明的國土,去到那裡也不用擔心被大明拋棄。

河南府治洛陽城外,這裡本來是一片寬闊的農田,但現(xiàn)在卻已經變成無邊無際的澤國,前段時間的大軍正在慢慢的退去,露出下面黑乎乎的土地,原本土地上種植的麥子早已經不見了蹤影,剩下的都是些亂七八糟的雜物,甚至在黑泥之中,還能看到牛羊豬狗,甚至是人的屍體,只是這些屍體在太陽的暴曬下,一個個都是漲大了幾倍,散發(fā)著作嘔的臭氣。

官府已經組織人手在掩埋這些屍體,畢竟這些屍體很可能會引發(fā)瘟疫,但是因爲時間有限,所以大地上的屍體依然隨處可見,估計沒有一個月的話,別想清理乾淨。

大水過後留下的可不僅僅是屍體,還有無邊無際的災民,這些災民在大水來的時候僥倖逃到高地上,這才活了下來,可是在大水過後,他們種的田地已經被沖毀,家中好不容易纔存下的糧食也沒了,可以說除了身上的衣服外,他們幾乎是一無所有。

在這種情況下,這些災民不約而同的向洛陽城進發(fā),畢竟所有人都知道,每當發(fā)生水災之時,他們就只能把所有希望寄託在朝廷身上了,按照慣例,洛陽城外應該會有粥棚救濟災民,雖然那些粥清亮的能當鏡子照,但好歹也是用糧食做的,萬一哪個大戶人家發(fā)善心的話,說不定還能搶到一個救命的饅頭。

也正是因爲如此,所以洛陽城外很快就聚集了大批的災民,一個個表情麻木的看著城牆,不吵也不鬧。不過越是這樣,官府就越不敢忽視,畢竟這麼多的災民聚集在一起,萬一發(fā)生民變的話,當?shù)毓賳T的仕途可就完了,再加上城外的災民都是他們治下的百姓,這時候他們不管都不行,所以很快城外就開設了粥棚,每天早晚定時放粥,同時他們飛快向朝廷求救,否則光靠城中的存糧,根本支撐不了多久。

狗子站在領粥的隊伍裡,一臉著急的看著前面長長的人龍,兩隻手裡牽著兩個年紀最小的妹妹,瘸腿的父親牽著家裡僅剩的一隻羊,滿頭灰白頭髮的老孃拉著兩個弟弟,剩下的那個妹妹則被自己剛娶過門的婆娘草兒牽著,一家人手裡拿著破碗,隨著隊伍緩緩前行,等著前面的粥棚給自己施粥。

狗子今年十六歲,是家裡的老大,別看年紀不大,但卻已經是家裡的支柱,狗子爹前年給王老爺家蓋房子摔傷了腿,大夫說傷到了骨頭,肯定治不好了,而且狗子家也沒有錢治。幸好王老爺家是讀書人,給了狗子爹一筆錢算是補償,這筆線在去年時讓狗子爹給狗子說了門親事,也就是站在他旁邊的婆娘草兒,今年年初纔剛剛成親。

狗子一家人多地少,全家九口人卻纔五畝地,而且還都是貧瘠的開荒田,光靠這點田地的話,全家早就餓死了,平時他們都是租種同村王老爺家的田地,雖然每年要交不少租子,但打下來的糧食再加上山裡挖的野菜,倒也餓不死人。

可惜這一切都被今年的大水給毀了,整個村子裡都被洪水沖毀了,上半年打下來的糧食也全沒了,更加糟糕的是,田地也毀了,夏天種下來的糧食纔剛長筷子長,被洪水一衝都成了白地,甚至不少人還死在洪水裡,幸好他家的院子比較高,一家人爬到家裡的那棵大榆樹上才逃過一劫,至於房子全都被江口泡塌了,什麼也沒剩下。

一想到好好的一個家就這麼沒了,狗子也不禁一陣心酸,人總是要活下去,家沒了人還在,比那些被洪水沖走的人家要強多了,所以狗子和老爹商量了一下後,立刻就帶著全家來到洛陽,雖說這裡只能喝粥,但總比呆在老家餓死強。

領粥的隊伍走的很慢,因爲災民數(shù)量很多,粥棚裡熬粥也需要花費時間,而且每天都有一定的量,若是當天用完了的話,那剩下的災民就只能捱餓了,狗子看了一下隊伍的長度,又看了看天色,估摸著今天他們一家應該可以領到粥。

狗子一家的運氣不錯,當輪到他們一家領粥時,剛好是這個粥棚的最後一鍋粥,等到狗子時就剩下一個鍋底了,不過狗子看到鍋底卻十分高興,因爲粥裡的米都落到了湯下麪,現(xiàn)在鍋底裡剩下的都是米粒。

分粥的是個黝黑的大胖子,拿著個大木勺子給狗子一家盛完粥,剛好把鍋底盛完,當下立刻用勺子敲著大鐵鍋高聲叫道:“都散了吧,今天的粥沒了,想喝粥晚上再來!”

一聽到粥沒了,後面排隊的災民立刻叫嚷起來,畢竟他們辛辛苦苦排了這麼長時間的隊,可還沒輪到他們就沒了,這讓災民們自然十分不願意。可惜他們再怎麼叫嚷也沒用,分粥的胖子把鐵鍋一收,旁邊還有衙門的人看著,這些災民根本不敢鬧事,叫嚷了幾句就只能安靜下來,不過這些人排隊的人並沒有散開,而是依然保持著排除的隊形,因爲他們本來就沒住的地方,還不如呆在粥棚前面一直等到晚上施粥,到時他們就能第一時間領到粥了。

相比那些苦苦排隊的災民,好運的狗子一家領完粥後,立刻跑到粥棚旁邊圍成一個圈子,蹲在地上開始喝粥,他們周圍全都是剛纔領過粥的人,之所以全都在粥棚旁邊吃,是因爲這裡有衙門的人守著,災民裡的一些潑皮無賴也不敢搶他們的粥。

狗子的兩個弟弟都已經十一二歲了,窮人家的孩子都懂事,他們自己喝了半碗粥後,把剩下的稠米分成了三個妹妹,狗子爹孃和狗子夫婦兩個也都是喝了半碗,剩下的稠米都被他們吸開了湯水,然後用布包起來做成飯糰,留著晚上大家分著吃,畢竟看現(xiàn)在的情形,他們今天晚上很可能領不到粥了,現(xiàn)在吃完了晚上就只能餓肚子。

狗子娘小心的把飯糰藏好,然後一家人回到領粥的隊伍後面繼續(xù)排隊,沒有災民敢插隊,因爲衙門的人就在那看著,誰插隊就會被拖出來一陣毒打,有時其它災民也會動手,畢竟這時候插隊簡直就是搶別人的命。(未完待續(xù)。。)

第437章 攔路的老婦人第120章 商會準備就緒第214章 買海蔘第156章 劉謹?shù)古_的真正原因第497章 司法獨立第442章 要入京嗎?第83章 入股商會(上)第77章 港口見聞第130章 送行(上)第45章 救?還是不救?第334章 甕人第221章 有趣!真是有趣!第398章 南北之爭第337章 受到夾擊的朝鮮第117章 拖延時間第78章 北港茶樓第8章 菜市場第154章 鐲兒的惡作劇第202章 京都之行第435章 正德與江彬的相遇第79章 茶樓改革的構想第417章 軍校建立第311章 祭拜第335章 怒斥李懌第131章 送行(下)第518章 大明使團第433章 騎射比賽(上)第327章 惡毒的計劃第375章 反悔第17章 小狗狗和我一起嫁給哥哥第16章 收買人心第367章 出城訪友第449章 加封趙王第284章 亡命天涯的齊彥名第261章 豁然開朗第494章 朵顏三衛(wèi)第145章 豹房召見(下)第67章 粗暴簡單的辦法第50章 金瓶梅第320章 造反?第104章 家中反應第33章 變壞事爲好事第381章 樸靈珠第161章 唐伯虎的平靜生活第342章 對馬島之戰(zhàn)(下)第49章 與西遊相媲美的小說第136章 商會瑣事第357章 人頭換兵器第79章 茶樓改革的構想第176章 一百多個賠錢貨第52章 回禮準備好了第376章 收買人心第497章 司法獨立第478章 應州之戰(zhàn)(上)第196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上)第9章 第一個租客第535章 清江浦之亂(下)第463章 困守總督府(上)第496章 改革開始了第65章 欺人太甚第266章 “熱火朝天”的定海衛(wèi)第39章 功德碑落成第232章 神機營第138章 船隊歸來第83章 入股商會(上)第72章 香皂作坊的選址第460章 兵臨果阿第199章 海賊遇上山賊第358章 張銳被俘第83章 入股商會(上)第176章 一百多個賠錢貨第22章 西遊面世第486章 入侵草原計劃第232章 神機營第524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下)第398章 南北之爭第187章 南洋鎮(zhèn)千戶所第132章 一張臭嘴第185章 足利一輝的謝禮第231章 張銳的下場第265章 軍法從事第97章 甲板突變第124章 辣椒發(fā)芽了第466章 王守仁的果阿之行第533章 正德的鬧劇第177章 金文賢的懇求第113章 王倫的麻煩第224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上)第440章 周重做飯第8章 菜市場第127章 回松江(上)第173章 洞房第253章 石嘴崖第89章 新房客第233章 初見正德第164章 王瑾萱的氣度第285章 過年守歲第413章 焦芳的執(zhí)著第69章 拐賣人口第19章 知交好友(下)
第437章 攔路的老婦人第120章 商會準備就緒第214章 買海蔘第156章 劉謹?shù)古_的真正原因第497章 司法獨立第442章 要入京嗎?第83章 入股商會(上)第77章 港口見聞第130章 送行(上)第45章 救?還是不救?第334章 甕人第221章 有趣!真是有趣!第398章 南北之爭第337章 受到夾擊的朝鮮第117章 拖延時間第78章 北港茶樓第8章 菜市場第154章 鐲兒的惡作劇第202章 京都之行第435章 正德與江彬的相遇第79章 茶樓改革的構想第417章 軍校建立第311章 祭拜第335章 怒斥李懌第131章 送行(下)第518章 大明使團第433章 騎射比賽(上)第327章 惡毒的計劃第375章 反悔第17章 小狗狗和我一起嫁給哥哥第16章 收買人心第367章 出城訪友第449章 加封趙王第284章 亡命天涯的齊彥名第261章 豁然開朗第494章 朵顏三衛(wèi)第145章 豹房召見(下)第67章 粗暴簡單的辦法第50章 金瓶梅第320章 造反?第104章 家中反應第33章 變壞事爲好事第381章 樸靈珠第161章 唐伯虎的平靜生活第342章 對馬島之戰(zhàn)(下)第49章 與西遊相媲美的小說第136章 商會瑣事第357章 人頭換兵器第79章 茶樓改革的構想第176章 一百多個賠錢貨第52章 回禮準備好了第376章 收買人心第497章 司法獨立第478章 應州之戰(zhàn)(上)第196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上)第9章 第一個租客第535章 清江浦之亂(下)第463章 困守總督府(上)第496章 改革開始了第65章 欺人太甚第266章 “熱火朝天”的定海衛(wèi)第39章 功德碑落成第232章 神機營第138章 船隊歸來第83章 入股商會(上)第72章 香皂作坊的選址第460章 兵臨果阿第199章 海賊遇上山賊第358章 張銳被俘第83章 入股商會(上)第176章 一百多個賠錢貨第22章 西遊面世第486章 入侵草原計劃第232章 神機營第524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下)第398章 南北之爭第187章 南洋鎮(zhèn)千戶所第132章 一張臭嘴第185章 足利一輝的謝禮第231章 張銳的下場第265章 軍法從事第97章 甲板突變第124章 辣椒發(fā)芽了第466章 王守仁的果阿之行第533章 正德的鬧劇第177章 金文賢的懇求第113章 王倫的麻煩第224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上)第440章 周重做飯第8章 菜市場第127章 回松江(上)第173章 洞房第253章 石嘴崖第89章 新房客第233章 初見正德第164章 王瑾萱的氣度第285章 過年守歲第413章 焦芳的執(zhí)著第69章 拐賣人口第19章 知交好友(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邹平县| 临泽县| 漯河市| 宜昌市| 会同县| 三江| 广平县| 孙吴县| 慈利县| 嘉祥县| 博白县| 绥德县| 门头沟区| 红安县| 麻江县| 什邡市| 仁布县| 阿瓦提县| 饶阳县| 屏山县| 康平县| 江油市| 三河市| 汶上县| 宣武区| 金溪县| 合江县| 玉树县| 西城区| 突泉县| 阿克苏市| 磐石市| 墨竹工卡县| 桦川县| 同江市| 宕昌县| 阿荣旗| 新营市| 昌乐县| 古丈县| 灌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