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4章 反常的朱厚照

“不行!”聽到李東陽竟然推薦楊一清,劉謹立刻站出來反對道。說起來劉謹排擠掉的朝中大臣很多,有時候連他自己都不記得對方的名字,但是對於楊一清,他卻是記憶猶新,因爲對方的才能實在太過出衆,最後他很想將楊一清收爲已用,但可惜對方卻寧死也不願意投靠,結果讓他是又氣又怒,這才把楊一清貶爲庶民。

看到劉謹反對,李東陽並沒有任何意外的表情,只見他向劉謹一躬到地道:“劉公,安化王造反來勢洶洶,寧夏一地已經亂做一團,若是不盡快派一得力之人平定的話,恐怕會釀成大禍,而楊一清無疑是最好人選,還望劉公三思!”

李東陽的話音剛落,只見楊廷和也緊隨其後站出來道:“李公所言甚是,臣也以爲平叛人選非楊一清不可,劉公萬不可思私怨而耽誤了政事!”

看到楊廷和也支持重新啓用楊一清,劉謹也不禁很是爲難,同時他也有些後悔,若是焦芳還在的話,必定可以幫自己想出個更好的人選,可是現在李東陽和楊廷和都支持楊一清,自己這邊卻沒有其它人選,這下他實在沒有其它的理由拒絕。

就在劉謹爲難之時,忽然一直懶洋洋的坐在龍椅上的朱厚照十分少見的主動開口道:“好了,你們就不必再爭了,楊一清這個人朕記得,當年他在邊疆之時,的確立過不少功勞,因此這個人的才能還是有的,傳朕的旨意。重新啓用楊一清爲三邊總督。統領軍務。涇陽伯神英爲總兵,朕身邊的張永也通曉軍務,就讓他做個監軍,希望他們三人齊心協力,早日將安化王之亂平息掉!”

朱厚照出人意料的主動參與朝政,這讓李東陽等人都爲之一驚,因爲以他們對朱厚照的瞭解,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朱厚照自從登基以來。根本對任何朝政都漠不關心,在他看來,處理朝政還不如去豹房鬥蛐蛐重要,所以他更不會在朝政上花費任何心思。可是今天朱厚照竟然主動處理了一件朝政,而且處置的還如此合情合理,至少站在李東陽和楊廷和等人的立場來看,朱厚照的處置正合他們的心意。

劉謹雖然不滿意重新啓用楊一清,不過既然是朱厚照少見的主動處理政務,他也不好反對,另外涇陽伯神英是他提拔上來的。張永雖然和他不和,但畢竟同爲八虎之一。整體上的利益還是一致的,因此最後也沒有再說什麼。

事情商議已定,楊廷和親自擬定了聖旨,然後由劉謹和朱厚照看過後蓋上玉璽,於是對於楊一清等人的任命也就定了下來,同時朝中也開始緊張的運轉起來,準備調集兵馬平叛。

不過就在武英殿的議事散了之後,李東陽滿臉微笑的走在皇城之中,準備回去好好慶賀一番時,忽然後面追來一人,一把抓住他的衣袖道:“李公慢走!”

李東陽扭頭一看,結果發現竟然是楊廷和,當下也是笑道:“原來是介夫,不知你拉住老夫可有何事?”

楊廷和字介夫,而且他比李東陽小了十幾歲,因此在李東陽面前,一向都是以晚輩自居。只見楊廷和向李東陽行了一禮,很是欣喜的開口道:“李公,今天藉此機會,終於讓朝廷重新啓用應寧兄,日後朝中有他相呼應,李公身上的擔子想必也就輕多了!”

楊一清字應寧,而且他和楊廷和年紀差不多,兩人的交情也很是不錯,都是李東陽看重的晚輩。

對於楊廷和的話,李東陽卻是神秘的一笑,看了看四周空曠無人,這一臉嚴肅的道:“介夫何必拿話眶我,這次應寧能夠重掌兵權,恐怕某些人的好日子就要到頭了!”

聽到李東陽的話,楊廷和也是精神一振,臉上的笑容也收斂起來,銳利的目光直視對方道:“怎麼,李公您終於要做出決斷了嗎?”

“嘿嘿,應寧重掌兵權,張永爲監軍,再加上安化王之亂帶來的契機,這樣的機會的若是再不抓住,恐怕我們就再也沒有機會了!”李東陽冷笑幾聲道,臉上也帶著果決之色。

“太好了,楊某早就等著這一天了,若是李公有需要楊某的地方,但請差遣!”楊廷和也明白李東陽口中的機會是指什麼,而且以他的才智,也十分看好這次機會。

接下來李東陽和楊廷和又密謀了幾句,他們四周是一片空曠,再加上聲音又低,因此根本不用擔心被別人聽到,而且很快兩人就商議完畢,開始結伴向宮外走去。

不過就在他們來到宮外正要相互道別時,忽然楊廷和想到一件事,當下皺著眉頭道:“李公,今天陛下的表現好像十分奇怪,以他的性格,怎麼會忽然對政務感興趣,而且還親自點名讓應寧總領軍務?”

楊廷和的才智絕不在李東陽之下,甚至李東陽曾經親口說過,楊廷和在朝政方面的能力遠超自己,只不過楊廷和畢竟年輕一些,爲人處事不如李東陽那麼老辣,對人心的揣摩更是無法與李東陽這樣的老狐貍相比。

聽到楊廷和問起正德今天的表現,李東陽卻是神秘的一笑道:“介夫,老夫在其它方面沒有什麼可以教你的了,但是今天卻要告訴你一句話,千萬不要小看當今聖上,就算他貪玩成性,將朝廷大事更是當做兒戲,但他畢竟是一位帝王!”

說到這裡李東陽頓了一頓,接著又開口道:“另外今天最關鍵的就是陛下的表現,若不是老夫揣摩出陛下的一些心思,恐怕我也不會下定決心,爲民除害!”

“嘶~”楊廷和聽到這裡卻是驚的倒吸了一口涼氣,臉上也滿是震驚之色,他已經聽懂了李東陽話中的意思,只是在明白了這些後,他卻更加震驚,甚至一時間感覺自己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李東陽看到楊廷和震驚的樣子,卻是輕笑一聲,伸手拍了拍對方的肩膀,然後上了馬車緩緩的離開了皇城。而楊廷和站在那裡呆愣了好半天,最後這才長長的出了口氣,轉頭看了一下身後的皇城,一臉可惜的低語道:“陛下天資聰穎,若是能夠把精力放在朝政方面,何愁我大明不興??!”

安化王謀反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大明,同時對於楊一清和張永等人的任命也下來了。剛好楊一清一直呆在京城,因此在接到任命後,立刻召集各省兵勇十數萬,浩浩蕩蕩向寧夏進發而去,也就在同一時間,王倫的囚車經過月餘的行進後,也終於來到了京城。

押送王倫的錦衣衛都收了許冠的賄賂,所以他這一路上並沒有受太多的苦,甚至有時候還會受到錦衣衛的照顧,所以在王倫到達京城時,他的精神依然很好,只是鬍子和頭髮因爲無暇打理,看起來亂糟糟的。

本來王倫以爲自己進到京城後,立刻就會被問罪,但是現在因爲安化王的叛亂,劉謹等人的注意力全都被吸引過去,因此一時間根本沒有人理會他,甚至最後他竟然也沒有進入錦衣衛的詔獄之中,而是暫時被關押在刑部大牢中。

幸好王倫在朝中有幾個好友一直記得他,聽到了被關押在刑部時,立刻託人走了些關係,把王倫安排在一個條件比較好的牢房中,甚至還有幾個好友暗中前來探望,也正是通過這些好友,王倫才知道了安化王叛亂的事,也搞清楚了現在朝中的局勢。

今天的天氣不錯,王倫所在的牢房有一個朝南的小窗,可以讓陽光照進來,在吃過牢頭送來的午飯後,王倫坐在溫暖的陽光下捉著身上的蝨子,沒辦法,就算是條件再好的牢房,也免不了滋生一些蚊蟲鼠蟻,蝨子更是隨處可見。

“重兒所說的四月發生的大事,難不成就是安化王的叛亂?”王倫一邊捉蝨子一邊想著心事,最後更是不由自主的自語道。

在聽說了安化王叛亂的事後,他立刻就聯想到了周重所說的大事上,畢竟在這段時間來說,能夠稱的上大事的也只有這件事了。不過很快王倫卻又搖了搖頭道:“不對,安化王叛亂的事影響雖大,但卻和我又有什麼關係?現在劉謹他們的注意力只是暫時被引開,等到應寧兄平定了叛亂後,恐怕到時我還是死路一條!”

想到這裡,王倫臉上也不禁露出幾分苦笑,身爲一個憂國憂民的讀書人,他自然希望楊一清早點平定叛亂,可是想到叛亂平定之時就是自己的死期,他卻不禁又希望叛亂的時間長一些。

不過這個念頭也只是一閃而過,同時心中也爲自己的這個想法而感到慚愧,畢竟安化王多叛亂一天,就會給大明帶來巨大的損失,甚至不少人爲此喪命,自己豈能因爲保全自己的性命,而將寧夏千千萬萬的性命置於不顧?

就在王倫在爲心中閃過的自私念頭而自責時,忽然外面的牢房大門被打開,又有人冒險來獄中探望他了。(未完待續。。

第441章 邊軍入京第459章 追擊第31章 王老爺義診第466章 王守仁的果阿之行第467章 極度飢餓第339章 周重出兵第374章 大明的援軍第432章 石見銀礦第178章 朝鮮代銷商第223章 寧王朱宸濠(下)第269章 立威第314章 周海沒死第356章 發戰爭財第470章 正德出巡(下)第282章 換裝火炮第332章 安東衛第259章 敲定味精生意第450章 增加監軍科第30章 災民來了(下)第299章 馬六甲城第268章 戴罪立功第55章 一個秘密第355章 烽火四起的朝鮮第244章 周重對正德的影響力第279章 請不來人第281章 周重的功勞第374章 大明的援軍第182章 去京城?第363章 最冷的冬天第64章 南洋商會的危機第323章 正德駕臨第484章 忐忑的正德第378章 戰後的影響第144章 豹房召見(上)第526章 遼東風雲第416章 理念的差別第491章 晉商(下)第260章 黑牛寨第253章 石嘴崖第509章 兵臨城下第88章 回家第237章 忽悠正德(上)第309章 黃家與漢寶麗公主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67章 粗暴簡單的辦法第342章 對馬島之戰(下)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187章 南洋鎮千戶所第365章 故友來訪第493章 認錯了第61章 葡萄牙入侵南洋第361章 張銳的經歷(下)第280章 拜訪唐伯虎第9章 第一個租客第479章 應州之戰(中)第442章 要入京嗎?第43章 不告而別第273章 兵力集結完畢第385章 正德的大沙盤第295章 訓練情況第423章 朝鮮勞工第69章 拐賣人口第205章 瓦倫船第96章 風浪中的接舷戰第97章 甲板突變第275章 驚見唐伯虎第210章 謝靈蕓想通了第16章 收買人心第87章 除掉周重第16章 收買人心第457章 戰前的馬六甲第119章 開放海禁的真正阻力第184章 辣椒成熟了(下)第183章 辣椒成熟了(上)第148章 有趣的教士第62章 納德教士的禮物第407章 王守仁發威第14章 豐盛的晚餐第108章 香皂作坊第424章 兵發江戶第396章 望海園(上)第379章 朝鮮五大勢力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526章 遼東風雲第504章 收復兩衛第433章 騎射比賽(上)第47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72章 香皂作坊的選址第340章 給鐲兒訂婚第246章 涇陽伯神英第218章 抵達京城第357章 人頭換兵器第307章 港口利益第35章 雪夜救治第29章 災民來了(上)第194章 影響大明國運的作物第111章 神秘的周海第380章 平安軍李安良第74章 又見販賣人口第186章 倭女引發的誤會
第441章 邊軍入京第459章 追擊第31章 王老爺義診第466章 王守仁的果阿之行第467章 極度飢餓第339章 周重出兵第374章 大明的援軍第432章 石見銀礦第178章 朝鮮代銷商第223章 寧王朱宸濠(下)第269章 立威第314章 周海沒死第356章 發戰爭財第470章 正德出巡(下)第282章 換裝火炮第332章 安東衛第259章 敲定味精生意第450章 增加監軍科第30章 災民來了(下)第299章 馬六甲城第268章 戴罪立功第55章 一個秘密第355章 烽火四起的朝鮮第244章 周重對正德的影響力第279章 請不來人第281章 周重的功勞第374章 大明的援軍第182章 去京城?第363章 最冷的冬天第64章 南洋商會的危機第323章 正德駕臨第484章 忐忑的正德第378章 戰後的影響第144章 豹房召見(上)第526章 遼東風雲第416章 理念的差別第491章 晉商(下)第260章 黑牛寨第253章 石嘴崖第509章 兵臨城下第88章 回家第237章 忽悠正德(上)第309章 黃家與漢寶麗公主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67章 粗暴簡單的辦法第342章 對馬島之戰(下)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187章 南洋鎮千戶所第365章 故友來訪第493章 認錯了第61章 葡萄牙入侵南洋第361章 張銳的經歷(下)第280章 拜訪唐伯虎第9章 第一個租客第479章 應州之戰(中)第442章 要入京嗎?第43章 不告而別第273章 兵力集結完畢第385章 正德的大沙盤第295章 訓練情況第423章 朝鮮勞工第69章 拐賣人口第205章 瓦倫船第96章 風浪中的接舷戰第97章 甲板突變第275章 驚見唐伯虎第210章 謝靈蕓想通了第16章 收買人心第87章 除掉周重第16章 收買人心第457章 戰前的馬六甲第119章 開放海禁的真正阻力第184章 辣椒成熟了(下)第183章 辣椒成熟了(上)第148章 有趣的教士第62章 納德教士的禮物第407章 王守仁發威第14章 豐盛的晚餐第108章 香皂作坊第424章 兵發江戶第396章 望海園(上)第379章 朝鮮五大勢力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526章 遼東風雲第504章 收復兩衛第433章 騎射比賽(上)第47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72章 香皂作坊的選址第340章 給鐲兒訂婚第246章 涇陽伯神英第218章 抵達京城第357章 人頭換兵器第307章 港口利益第35章 雪夜救治第29章 災民來了(上)第194章 影響大明國運的作物第111章 神秘的周海第380章 平安軍李安良第74章 又見販賣人口第186章 倭女引發的誤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东县| 湛江市| 洛隆县| 北宁市| 陆河县| 邵东县| 深圳市| 濮阳县| 长丰县| 化隆| 同仁县| 安福县| 盖州市| 什邡市| 抚松县| 新竹市| 沐川县| 怀仁县| 夏河县| 岳西县| 怀宁县| 江川县| 玉林市| 贡嘎县| 大埔县| 舒城县| 屏东市| 大厂| 炎陵县| 罗平县| 大同市| 杂多县| 吴川市| 玉田县| 普定县| 图木舒克市| 宁强县| 太湖县| 东明县| 廊坊市| 德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