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9章 黃家與漢寶麗公主

周重看到呂老他們臉上那種奇怪的表情,心中也不禁有些奇怪,當下追問道:“怎麼,難道這其中還有什麼隱情嗎?”

“大人有所不知,本來城中的確有兩千多漢人,可是之前發生了一些事情,所以現在城中只剩下一千六百多漢人了。呂老這時咳嗽一聲開口,然後開始講述其中的內情。

別看現在馬六甲的漢人都以呂氏家族馬首是瞻,但其實在兩年之前,他們呂氏家族並不是馬六漢人中的第一大族,真正的第一大族是黃家。黃家從中原遷移到海外的時間雖然不如呂家、趙家這些家族那麼悠久,但黃家的家底卻十分雄厚,特別是家中還有幾個忠心耿耿的附屬家族,這使得黃家的人口數量極多,達到六七百人,比排行第二的呂家多了近一倍,可以說是馬六甲名副其實的第一大族。

黃家的族長名叫黃瓊海,當時才四十多歲,可以說正當壯年,而且爲人仗義疏財,性格豪爽交遊廣闊,在生意上也十分有才能,在他的帶領下,黃家的生意可以說是蒸蒸日上,整個黃家的實力凌駕於所有漢人家族之上,甚至連把持王國朝政的泰米爾人也對黃家禮讓三分,畢竟黃家的產業已經滲透到馬六甲王國的各個方面,黃家若是不高興,整個馬六甲王國都會跟著難受。

黃家雖然實力超然,但是家教卻極爲嚴格,只要族中子弟犯了錯,就會受到極爲嚴厲的懲罰。再加上黃瓊海也不是仗勢欺人的人。所以黃家與呂家、趙家這些家族的關係也相處的不錯。甚至彼此也互相聯姻,現在呂家和趙家等家族的不少媳婦就是出身於黃家,同樣,他們家族也有不少女子嫁到黃家。

本來黃家一切都很正常,不但人口興旺,生意也是越做越大,而且和其它漢人家族一樣,黃家也對馬六甲王國的政治並不怎麼感興趣。至少在表面上看來就是如此。但就在幾年之前,黃家忽然沒有任何徵兆的開始關心起王國的朝政,甚至還開始派家族子弟入朝爲官,以黃家子弟的能力,使得黃家人慢慢的成爲馬六甲王國內部一股不小的政治力量,甚至已經隱隱開始與把持朝政的泰米爾人相對峙。

對於黃家忽然參政的事,呂老等人也感到十分奇怪,甚至他們還特意去問過黃瓊海,但是黃瓊海對此卻是避而不談,每當呂老他們問到這件事時。他就會故意岔開話題,這讓呂老他們在無奈的同時。心中也更加的好奇。

黃家在官場上的勢力越來越大,這自然引起了泰米爾人的不滿,以宰相舒爾泰爲首的泰米爾官員對黃家也開始了打壓,但當時的馬六甲蘇丹阿力克卻對黃家十分支持,雖然阿力克的權力被泰米爾人架空,但在國內還是擁有不小的影響力,再加上一些馬來人貴族也對泰米爾人不滿,所以黃家對泰米爾人的打壓並沒有放在心上,甚至勢力一直在增長之中。

本來按照黃家的這個發展速度,相信用不了幾年,他們就能成長爲一股不弱於泰米爾人的政治力量,但是泰米爾人也不會這麼束手就擒,因此就在兩年之前,他們終於使出一招殺手鐗,那就是更換國王。

馬六甲王國原來的國王阿力克一直想要重新奪回王國的權力,因此與泰米爾人的關係一直很緊張,只是阿力克身邊一直沒有什麼有力的幫手,所以只憑他自己根本攪不起什麼太大的風浪,可是現在有了黃家這個幫手,局勢立刻大不一樣,以舒爾泰爲首的泰米爾人已經感受到來自王宮的壓力,因此才起了更換國王的心思。

黃家雖然掌握了一部分權力,但畢竟根基太淺,泰米爾人依然把持著馬六甲王國的絕大部分權力,更換國王雖然很困難,但若是泰米爾人聯合起來,倒也不是什麼難事。現在的有泰米爾人都已經感受到國王和黃家的壓力,因此內部也很快統一起來,終於決定要廢除阿力克的王位,然後推薦阿力克的弟弟,也就是現在的國王蘇丹.馬哈茂德登上王位。

但是很不幸的是,泰米爾人準備廢除國王的消息卻泄露了出來,這也讓阿力克和黃家大爲震驚,急忙商議對策,可惜這時他們才發現,就算他們聯合起來,也無法阻止泰米爾人廢除阿力克的王位,而等到阿力克下臺後,等待黃家的肯定也是無盡的打壓,甚至他們很可能再也沒有辦法在馬六甲立足。

在這種緊要關頭,黃家和國王阿力克最後決定拼死一搏,首先黃家調集了大批了財物收買軍中的將領,然後由阿力克出面向那些將領許諾好處,結果經過一段時間的拉攏,竟然真的有不少將領被他們收買。

兩年前的秋天,也就是周重剛剛穿越到大明之時,國王阿力克與黃家終於聯手發動了一場政變,當時他們帶領著上萬軍隊佔領了馬六甲城,甚至一度還佔據著上風。但是後來泰米爾人的反撲卻異乎尋常的兇猛,最後他們的軍隊死傷慘重,不得不從馬六甲城退了出去,這場政變也以失敗告終。

“那黃家的人呢,不會是在政變中被殺光了吧?”周重聽到這裡十分擔心搶先問道,黃家可是有六七百人,若是真的被那些泰米爾人殺光了,他可不會管什麼原因,非要讓那些泰米爾人拿命來償還不可。

“提督大人放心,黃家雖然在政變中失敗了,但他們早就準備好了退路,事先已經將家中的老弱婦孺都轉移到了馬六對面的金洲,而且他們兵敗之後,也同樣乘船去了金洲,現在黃家擁護阿力克在金洲爲王,對外宣稱他們纔是馬六甲王國的正統,只不過馬六甲城纔是王國的根基,所以現在大部分人都承認蘇丹.馬哈茂德才是馬六甲國王,卻很少有人知道在馬六甲城對面還有一個馬六甲國王。”

周重聽到黃家的人並沒有被屠殺,而是轉移到馬六甲城對面的金洲,也就是後世的蘇門答臘島上時,這才鬆了口氣,畢竟海外的漢人本來就不多,黃家的那六七百人可不是個小數目,而且黃家竟然對政治感興趣,這在漢人中可是十分難得,說不定日後統治馬六甲港還需要藉助他們的力量。

想到這裡,周重不禁對那個黃家更感興趣,當下又向呂老他們打聽了一下黃家的事情。說起來呂老他們雖然不贊成黃家參與到馬六甲王國內部的紛爭中,但是同爲漢人,而且彼此之間又有姻親的關係,以前倒也暗中支持過黃家,可惜後來政變失敗,黃家也躲到金洲去了,這讓他們也十分失望,現在若是能借助周重之手讓黃家回來,那自然是再好不過,所以對於周重的問題他們也是知無不言,這讓周重也收集到不少關於黃家的信息。

據呂老他們介紹,黃家的來歷還有一段不爲人知的隱秘,這件事還是他們通過與黃家的交往中偶然得知的。原來黃家當初竟然是和那位傳說中的漢寶麗公主一起來到馬六甲王國的,而且他們也是第一個在三保山定居的漢人家族,呂老他們遷移海外的時間雖然比黃家早,但以前他們卻在南洋的其它地方居住,直到後來看到馬六甲如此興盛,這才搬了過來。

黃家人口衆多,但並不都是姓黃,除了黃氏這個主要姓氏,另外還有齊、梅、馬、常四個附屬家族,這四個家族對於黃家忠心耿耿,一直依附於黃家而生,對外也都宣稱自己是黃家的僕從,跟隨黃家已經上百年了,可以說十分的難能可貴。

周重聽到這裡,忽然想到一件事,當下十分好奇的開口問道:“呂老,你們說黃家是和那位漢寶麗公主一起來的,但是按照她出嫁的時間,那時應該是英宗在位,可是按照我們大明的記載,英宗時期從來沒有公主外嫁的事,甚至也沒有人聽說過這個公主的封號,你們在馬六甲居住多年,又和黃家交好,不知你們對那位漢寶麗公主瞭解多少?”

聽到周重不問黃家的事,反而打聽起那位漢寶麗公主的事情時,呂老他們臉上都露出了爲難之色,現在距離漢寶麗公主的出嫁時間纔剛剛過去五十多年,雖然呂老他們是後來才遷移過來的,但是對於這位轟動南洋的大明公主,卻也有所耳聞,甚至也知道一些內幕,只不過當著周重這位大明官員的面,他們不好說出來罷了。

周重這時看出呂老他們臉上的爲難之色,心中卻是更加的好奇,當下開口追問道:“呂老,你們不必顧忌什麼,畢竟這件事都已經過去那麼多年了,而且漢寶麗公主也已經去世,朝廷也不會對這種事情感興趣,只不這我個人對這件事十分好奇,所以纔想打聽一下。”(未完待續。。)

第460章 兵臨果阿第481章 應州大捷第499章 稅務改革第389章 逼迫朝鮮士族第531章 鬧劇結束第407章 王守仁發威第534章 清江浦之亂(上)第177章 金文賢的懇求第116章 大家閨秀第2章 負債累累第444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407章 王守仁發威第72章 香皂作坊的選址第206章 瑾萱的誤會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498章 打破官吏壁壘第328章 災民與殖民第357章 人頭換兵器第459章 追擊第163章 宣旨第112章 錦衣衛?第215章 光參騙局第247章 神英的幫助第270章 慢軍之罪第290章 駐軍雙嶼港第89章 新房客第368章 土地的問題第35章 雪夜救治第429章 與虎謀皮第386章 朝鮮戰爭的帷幕第134章 反常的朱厚照第393章 倭國拉鋸戰第352章 正德與葡萄牙人的初會第32章 立功德碑第55章 一個秘密第279章 請不來人第375章 反悔第511章 攻陷福滿寨第168章 鄭經的誤會第504章 收復兩衛第308章 三保山的漢人聚居地第99章 黃泉路上的約定第293章 兩個有秘密的人第179章 推到錦衣衛身上第260章 黑牛寨第389章 逼迫朝鮮士族第306章 無恥的阿方索第148章 有趣的教士第259章 敲定味精生意第405章 地獄般的景象第158章 打人的深意第94章 一封書信第215章 光參騙局第56章 走私基地雙嶼港第208章 正使與副使第490章 晉商(中)第413章 焦芳的執著第426章 以利誘人第59章 坐論倭寇第88章 回家第394章 不靠譜的正德第8章 菜市場第442章 要入京嗎?第512章 慘烈之戰第294章 朝鮮忠清港第162章 入京做畫第173章 洞房第154章 鐲兒的惡作劇第363章 最冷的冬天第210章 謝靈蕓想通了第482章 正德加封鎮國公第241章 同意出兵第377章 信貴山城之戰第245章 家人第133章 安化王叛亂第331章 遷移災民第536章 正德的選擇第242章 與正德一起忽悠內閣第343章 南北漸平的朝鮮第62章 納德教士的禮物第485章 周重的禮物第470章 正德出巡(下)第180章 足利一輝的野望第436章 要動手了第78章 北港茶樓第17章 小狗狗和我一起嫁給哥哥第305章 敗局已定第147章 放血療法第479章 應州之戰(中)第271章 一場戲第331章 遷移災民第44章 花巷別院第193章 周重吐了第413章 焦芳的執著第333章 朝鮮政變第248章 波多野秀鄉被擄第387章 李隆之死第457章 戰前的馬六甲第245章 家人
第460章 兵臨果阿第481章 應州大捷第499章 稅務改革第389章 逼迫朝鮮士族第531章 鬧劇結束第407章 王守仁發威第534章 清江浦之亂(上)第177章 金文賢的懇求第116章 大家閨秀第2章 負債累累第444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407章 王守仁發威第72章 香皂作坊的選址第206章 瑾萱的誤會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498章 打破官吏壁壘第328章 災民與殖民第357章 人頭換兵器第459章 追擊第163章 宣旨第112章 錦衣衛?第215章 光參騙局第247章 神英的幫助第270章 慢軍之罪第290章 駐軍雙嶼港第89章 新房客第368章 土地的問題第35章 雪夜救治第429章 與虎謀皮第386章 朝鮮戰爭的帷幕第134章 反常的朱厚照第393章 倭國拉鋸戰第352章 正德與葡萄牙人的初會第32章 立功德碑第55章 一個秘密第279章 請不來人第375章 反悔第511章 攻陷福滿寨第168章 鄭經的誤會第504章 收復兩衛第308章 三保山的漢人聚居地第99章 黃泉路上的約定第293章 兩個有秘密的人第179章 推到錦衣衛身上第260章 黑牛寨第389章 逼迫朝鮮士族第306章 無恥的阿方索第148章 有趣的教士第259章 敲定味精生意第405章 地獄般的景象第158章 打人的深意第94章 一封書信第215章 光參騙局第56章 走私基地雙嶼港第208章 正使與副使第490章 晉商(中)第413章 焦芳的執著第426章 以利誘人第59章 坐論倭寇第88章 回家第394章 不靠譜的正德第8章 菜市場第442章 要入京嗎?第512章 慘烈之戰第294章 朝鮮忠清港第162章 入京做畫第173章 洞房第154章 鐲兒的惡作劇第363章 最冷的冬天第210章 謝靈蕓想通了第482章 正德加封鎮國公第241章 同意出兵第377章 信貴山城之戰第245章 家人第133章 安化王叛亂第331章 遷移災民第536章 正德的選擇第242章 與正德一起忽悠內閣第343章 南北漸平的朝鮮第62章 納德教士的禮物第485章 周重的禮物第470章 正德出巡(下)第180章 足利一輝的野望第436章 要動手了第78章 北港茶樓第17章 小狗狗和我一起嫁給哥哥第305章 敗局已定第147章 放血療法第479章 應州之戰(中)第271章 一場戲第331章 遷移災民第44章 花巷別院第193章 周重吐了第413章 焦芳的執著第333章 朝鮮政變第248章 波多野秀鄉被擄第387章 李隆之死第457章 戰前的馬六甲第245章 家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乡县| 大邑县| 抚松县| 绥棱县| 上林县| 连平县| 静乐县| 新沂市| 小金县| 永平县| 吉木萨尔县| 京山县| 平山县| 阳江市| 商水县| 丹阳市| 宜川县| 金平| 兴仁县| 米林县| 连城县| 镇雄县| 明光市| 新民市| 平度市| 宜昌市| 长寿区| 武川县| 云和县| 婺源县| 漳浦县| 邯郸县| 峨边| 库车县| 民权县| 喀喇| 庄浪县| 通渭县| 上饶县| 建瓯市| 贵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