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6章 走私基地雙嶼港

昏黃的燈光下,周重坐在書案後面一動不動,雙眉緊鎖想著心事。謝靈蕓已經離開好長時間了,鐲兒也幾次來叫他吃飯,但都被周重拒絕了,因爲他需要時間消化一些信息,也就是謝靈蕓剛剛告訴他的,那些關於周家的秘密。

自從前朝孝宗皇帝開始,大明的海禁政策就放的很鬆,南方沿海地區走私成風,幾乎稍有身家的富商,都或多或少的參與到走私之中,比如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謝靈蕓的家族,他們就是靠關走私起家,成爲松江府當地有名的富豪。

除了謝家之外,松江府的大部分富豪也都參與到走私之中,比如周重的父親周海,以前也經常參與走私,最後更是遇到了海難,結果不但人死了,連貨也沉入大海之中,爲了償還這批貨款,周重把家裡的產業都給變賣了,好不容易纔還上。

周家在松江府的產業並不少,雖然這幾年周家的生意受到影響,但是名下的店鋪就有十幾家,另外還有城外的田地、城內的地產等產業。但是這麼多的產業,最後卻因爲周海的一次走私失敗,全都被周重賣掉還了貨款。

有時周重也不禁暗想,自己那位便宜老爹到底是走私什麼東西?走私的規模到底有多大?竟然一下就把偌大的家業全都賠了進去?這些問題他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至於王姨娘和徐管家,他們只是對家中的事情瞭解,生意上的事周海從來不讓家裡人過問,因此他們也無法爲周重解惑。

不過今天謝靈蕓的到來,終於讓周重瞭解到一些情況,據謝靈蕓所說,松江城外南方臨海的地方,那裡有許多秘密的港口,陸上的貨物一般都從那裡登船,然後從杭州灣向南行不遠,很快就能到達舟山羣島。

當初朱元璋施行海禁,除了最大的舟山島允許百姓居住外,其它島嶼上的居民早就被遷往內陸。但是這種粗暴的遷移並不能阻止海上活動,相反因爲島嶼上沒有居民,爲走私活動提供了相當大的空間,比如整個舟山羣島地區,就是大明沿海走私最爲集中的地方。

舟山島南方有一個大島名叫六橫島,是整個舟山羣島的第三大島,這座島的北端西側有一座名叫佛渡島的小島,在這一大一小的兩島中間,則是一個水況良好的小海峽,走私的人一般都稱這個海峽爲雙嶼門,雙嶼門兩側都有天然的優良港口,再加上這裡靠近大明南方最富饒的地區,使得這裡慢慢的形成了一個大明最大的走私基地雙嶼港,不但大明的走私船會來這裡,倭國、朝鮮、琉球等國的交易船隻也會聚集在這裡,與大明來的走私船展開互市。

提起雙嶼港這個名字,可能後世知道的人並不多,但是在明朝歷史上卻是大名鼎鼎,主要就是因爲這裡是整個大明走私活動的中心,在後世的時候,國內外的學者稱雙嶼港爲“十六世紀的上海”,幾十年後,大明第一代海盜王汪直,就是佔據這裡雄霸大明沿海,成爲走私行業當之無愧的王者,由此可知雙嶼港的重要地位。

松江府距離雙嶼港只有不到一天的海程,可以方便之極,這也是松江府的富商大多參與走私的原因之一,松江府幾乎所有參與走私的船隻,都會趕到雙嶼港進行交易,謝家和周重的父親周海同樣也不例外。

走私商人通常都是膽大包天的人物,他們無視海禁的規定,私自打造商船下海,然後與周邊國家的海商交易。在走私的過程中,根本沒有統一的規則,所有行爲也不受大明律法的約束,這也使得走私這個行當混亂無比,海商與海盜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分別,當兩個船隊在海上相遇時,若是雙方實力相當也就罷了,若是一方強一方弱,那麼強的一方大多就會變身海盜,大魚吃小魚的規則並不僅僅在水中適用,水面上依然適用。

走私行業本身就如此的混亂,做爲走私基地的雙嶼港,其中的混亂也就可想而知了。現在距離汪直統一雙嶼港還有幾十年的時間,整個雙嶼港正處於大小勢力並立的時期,雙嶼港由三個港口組成,每個港口都混雜著無數的大小勢力,加在一起足有上百個之多。

雙嶼港中勢力混雜,但這些勢力並不像後世的黑社會那樣打打殺殺,畢竟他們都是由走私商人組成的,主要也是爲了賺錢,因此平時雖然摩擦不斷,但很少會用武力解決。

一般兩方勢力發生利益衝突時,大家坐在一起喝茶談判,實在談不攏時,那就只能各憑本事了,一般都是一方的生意完全被另一方搶走,最後只能無奈的退出雙嶼港爲結束。當然若是被搶走生意的一方不服氣,那就很可能發生武力衝突,不過沖突的雙方無論輸贏,都可能會遭到第三方的突然襲擊,因此很少會有勢力在雙嶼港內發生衝突。

上面就是周重從謝靈蕓那裡聽到的關於走私和雙嶼港的所有信息,接下來就是有關周重父親周海的信息了,在雙嶼港所有大大小小的勢力中,其中有四股勢力最爲強大,而周重的父親周海就是這四股勢力其中之一的首領,這個消息讓周重也是頗感意外。

說到這裡時,周重插嘴問謝靈蕓,謝家在雙嶼港的勢力是否也很強大?只不過對於這個問題,謝靈蕓卻是笑而不語。

按照謝靈蕓講述,周海的勢力把持著雙嶼港其中一個港口三分之一的收入,而且周海手中掌握著一支規模不小的船隊,平時主要走琉球、呂宋等南洋航線,每次的收入都是數以萬計,絕對算的上走私商人之中的佼佼者。

聽到這裡周重卻是心中疑惑,以前周家的確算是整個松江府首屈一指的大富豪,但和周家處於同一水平的富豪卻也不少,而且最近幾年周家一直在走下陡路,最後連進貨都要向外借債,這怎麼看也不想是一個富的流油的走私商人,自己那位便宜老爹在海上掙的錢到底都去哪了?

對於周重的這個問題,謝靈蕓也沒有辦法解答,按照他們謝家看到的情況,周海的走私船隊和在雙嶼港的收入絕對超乎想像,最近幾年周海也沒遇到什麼太大的困難,手中應該掌握著巨大的財富纔對,可是事實卻與他們的猜測不符,這也讓謝靈蕓十分的奇怪。

相比那些秘密消失的鉅額財富,接下來謝靈蕓卻說出一件對周重十分重要的事。當初周海帶著船隊出海後,結果遇到海難,出海的船一艘也沒有回來。不過當初周海出海時,他在雙嶼港還是留下的相當的人手,這些人聽到周海的死訊後,立刻陷入混亂之中,現在已經分裂成三股勢力,再也不復之前的風光。

周海擁有強大的海上力量這件事,松江府中大部分參與過走私的人都知道,但卻都彼此心照不宣,畢竟走私並不是什麼光彩的事,很少會有人公開和別人討論和走私有關的事。而且周海從來沒有對家裡說過,也從來不讓家裡人蔘與走私的事,所以連徐管家和王姨娘他們也都不知道,自家老爺竟然在海外擁有這麼大的勢力,至於周重和鐲兒,就更不用說了。

謝靈蕓在介紹完上面的這些事後,終於說出她介紹這些事的原因,那就是她希望周重放棄將王家引入香皂生意的計劃,只由他們兩家合作,而做爲交換條件,謝家則支持周重去雙嶼島,幫他把周海留下的殘餘勢力接收過來。

雖然只是殘餘勢力,而且之前又分裂成三股,但卻還有兩三百號人,掌握著港口的一部分收益,甚至手中還有數只大船,組成一支小小的走私船隊絕對沒有問題。

聽到謝靈蕓拋出的這個橄欖枝,周重也不禁心中大動,他現在正愁手中缺人,但沒想到那位便宜老爹竟然留下了這麼一批遺產,而且若是能把這些人掌握在手中,到時就算與謝家合作,他也不用擔心自己應得的收益被對方吞沒了。

只不過讓周重有些奇怪的是,爲什麼都過了這麼長時間了,周海的那些下屬不來找自己呢?再怎麼說自己也是他們的少東家,當初周海死了,他們就該第一時間來找自己主持大局纔對,可是事實卻是他們根本沒有來找自己。看來這其中肯定有著不爲人知的原因,甚至自己想要接收那兩三百人,恐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到時肯定還需要謝家的支持。

想到這裡,周重也不禁有些拿不定主意,若是謝家真的能夠支持他接收周海留下的那些人,那麼他就不再是勢單力孤的一個人,日後無論做什麼事都會有幾分底氣。

但是周重卻又擔心謝靈蕓在騙在自己,萬一上面都是她編造的謊言,或是某些關鍵的地方與事實不符,就算真的有周海留下的殘餘勢力,自己也根本無法收服怎麼辦?

也正是考慮到上面這些,周重才感覺心中無比的糾結,最後他讓謝靈蕓給自己一個考慮的時間,結果爲了想明白這件事,他連晚飯都沒有吃。

不過經過那麼長時間的權衡,最後終於讓周重想出一個辦法,只見坐在桌邊的他忽然打開紙筆,然後給謝靈蕓寫信道:“我要親自去雙嶼港一趟,若是真如小姐所說,周重同意小姐今天下午提出的條件!”

第469章 正德出巡(上)第297章 盛大的婚禮第173章 洞房第320章 造反?第273章 兵力集結完畢第266章 “熱火朝天”的定海衛第315章 各懷鬼胎第246章 涇陽伯神英第81章 個高的女人也愁嫁第194章 影響大明國運的作物第288章 落魄的張銳第155章 正德與金瓶梅第457章 戰前的馬六甲第237章 忽悠正德(上)第372章 舊港第228章 谷大用的威風第171章 氣走謝逞第283章 山東苦力第309章 黃家與漢寶麗公主第459章 追擊第460章 兵臨果阿第197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下)第490章 晉商(中)第326章 一家團聚第51章 變個“戲法”第504章 收復兩衛第258章 豆腐宴第35章 雪夜救治第499章 稅務改革第458章 馬六甲海戰第448章 抵達京城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53章 留下吃飯第293章 兩個有秘密的人第266章 “熱火朝天”的定海衛第339章 周重出兵第516章 重新打通蘇伊士運河第220章 王倫對倭國的認識第317章 天大的計劃第424章 兵發江戶第442章 要入京嗎?第421章 戰爭之後第20章 秀才們的影響力第154章 鐲兒的惡作劇第406章 舊港的問題第238章 忽悠正德(下)第345章 強佔城山浦第452章 隔離江彬第215章 光參騙局第466章 王守仁的果阿之行第76章 與謝靈蕓的複雜關係第431章 威逼大內義興第31章 王老爺義診第181章 主動退出雙嶼港第441章 邊軍入京第293章 兩個有秘密的人第139章 迎接第527章 草原攻略開始第81章 個高的女人也愁嫁第465章 天津造船廠第24章 旺財、富貴、白球第129章 吳山的主動接近第232章 神機營第327章 惡毒的計劃第177章 金文賢的懇求第54章 謝靈蕓與金瓶梅第74章 又見販賣人口第310章 真假公主?第430章 兇殘的倭人第77章 港口見聞第150章 招聘歐洲工匠第190章 奇拉瓦一家第517章 冷酷者賽利姆第294章 朝鮮忠清港第23章 鐲兒的心思第53章 留下吃飯第249章 壽寧候與建昌候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206章 瑾萱的誤會第271章 一場戲第95章 背叛第3章 宋家父子第400章 逃跑的王守仁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276章 重啓市舶司第533章 正德的鬧劇第287章 心軟的女人第322章 炫耀第391章 大明的反應第461章 痛苦的達伽馬第194章 影響大明國運的作物第220章 王倫對倭國的認識第427章 屈辱的徐經第530章 寧王造反第251章 平定叛亂第86章 扼殺在搖籃之中?第405章 地獄般的景象第411章 王守仁的警示第355章 烽火四起的朝鮮第235章 糧食大計
第469章 正德出巡(上)第297章 盛大的婚禮第173章 洞房第320章 造反?第273章 兵力集結完畢第266章 “熱火朝天”的定海衛第315章 各懷鬼胎第246章 涇陽伯神英第81章 個高的女人也愁嫁第194章 影響大明國運的作物第288章 落魄的張銳第155章 正德與金瓶梅第457章 戰前的馬六甲第237章 忽悠正德(上)第372章 舊港第228章 谷大用的威風第171章 氣走謝逞第283章 山東苦力第309章 黃家與漢寶麗公主第459章 追擊第460章 兵臨果阿第197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下)第490章 晉商(中)第326章 一家團聚第51章 變個“戲法”第504章 收復兩衛第258章 豆腐宴第35章 雪夜救治第499章 稅務改革第458章 馬六甲海戰第448章 抵達京城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53章 留下吃飯第293章 兩個有秘密的人第266章 “熱火朝天”的定海衛第339章 周重出兵第516章 重新打通蘇伊士運河第220章 王倫對倭國的認識第317章 天大的計劃第424章 兵發江戶第442章 要入京嗎?第421章 戰爭之後第20章 秀才們的影響力第154章 鐲兒的惡作劇第406章 舊港的問題第238章 忽悠正德(下)第345章 強佔城山浦第452章 隔離江彬第215章 光參騙局第466章 王守仁的果阿之行第76章 與謝靈蕓的複雜關係第431章 威逼大內義興第31章 王老爺義診第181章 主動退出雙嶼港第441章 邊軍入京第293章 兩個有秘密的人第139章 迎接第527章 草原攻略開始第81章 個高的女人也愁嫁第465章 天津造船廠第24章 旺財、富貴、白球第129章 吳山的主動接近第232章 神機營第327章 惡毒的計劃第177章 金文賢的懇求第54章 謝靈蕓與金瓶梅第74章 又見販賣人口第310章 真假公主?第430章 兇殘的倭人第77章 港口見聞第150章 招聘歐洲工匠第190章 奇拉瓦一家第517章 冷酷者賽利姆第294章 朝鮮忠清港第23章 鐲兒的心思第53章 留下吃飯第249章 壽寧候與建昌候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206章 瑾萱的誤會第271章 一場戲第95章 背叛第3章 宋家父子第400章 逃跑的王守仁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276章 重啓市舶司第533章 正德的鬧劇第287章 心軟的女人第322章 炫耀第391章 大明的反應第461章 痛苦的達伽馬第194章 影響大明國運的作物第220章 王倫對倭國的認識第427章 屈辱的徐經第530章 寧王造反第251章 平定叛亂第86章 扼殺在搖籃之中?第405章 地獄般的景象第411章 王守仁的警示第355章 烽火四起的朝鮮第235章 糧食大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掖市| 阳信县| 师宗县| 鲁山县| 兖州市| 金秀| 金华市| 施秉县| 岳阳县| 三门峡市| 珲春市| 额济纳旗| 清水河县| 濮阳县| 内丘县| 临西县| 喀什市| 保德县| 资溪县| 准格尔旗| 津南区| 阿荣旗| 连城县| 安溪县| 罗定市| 景东| 桑日县| 宣恩县| 宁南县| 武夷山市| 平塘县| 达尔| 当阳市| 中卫市| 扬中市| 马鞍山市| 甘孜县| 永德县| 扎囊县| 哈密市| 陕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