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0章 王倫對倭國的認識

周重隊伍中的人並不在少數,除了他帶來的人外,另外還有吳山和馬亮帶領的錦衣衛,以及足利一輝這些倭國來的使者,這些人加在一起足有好幾百人,王倫的府邸雖然不小,但卻絕對無法容納這麼多人。

不過在來之前周重就已經安排好了,吳山和馬亮這些人是京城的地頭蛇,所以周重給了他們一筆錢,讓他們先包下幾套宅子安頓下來,另外足利一輝那些人也暫時和吳山他們呆在一起,畢竟他們這次是秘密前來,外人並不知道他們的身份,大明也不可能把他們當成正規的使團對待,因此只能暫時由周重給他們安排住宿,日後有機會了才能幫他們引見正德皇帝。

也正是事先早已經安排好了,所以在到達王倫府邸之前,吳山他們已經帶著足利一輝與周重分開了,並沒有與王倫碰面,而且周重還叮囑吳山,儘量不要將足利一輝這些人的身份泄露出去,免得惹來麻煩,要知道私自帶著一國使者進京,而且他還不是官員,光是這個就足夠讓人治他的罪了。

王倫見到女兒和女婿平安到家,這讓他也是激動非常,問了瑾萱不少的問題,連請他們進家都忘了,幸好後面的老家人提醒,王倫這才醒悟過來,當下領著女兒和女婿進到府中,王府中的家人也都幫著安置周重帶來的人。

進到客廳時,周重發現王府的下人已經將酒宴準備的差不多,因爲王倫事先知道周重帶了不少女眷,所以正廳中只備了一桌酒宴,至於鐲兒和白夢婉她們,則和瑾萱一起在偏廳用餐,不過在瑾萱剛把鐲兒她們安頓好後,立刻又跑來陪著父親說了會話。

就在瑾萱與父親說話之時,她卻一直拿眼睛示意周重,開始周重沒有明白她的意思。直到瑾萱偷偷指了一下自己的肚子,這才讓周重醒悟過來,當下笑著開口道:“岳父大人,說來也巧,剛纔我們剛剛地京,就得到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聽到周重的話,王倫也不禁十分好奇的笑道:“哦。文達你快說說到底是什麼好消息,竟然能讓你這麼高興?”

這時周重卻是先賣了個關子,並沒有急著把瑾萱懷孕的事說出來,而是先從他們離開威海衛開始講,把瑾萱疑似懷孕,結果最後空歡喜一場的事講了出來。結果王倫開始時還十分高興,當聽到女兒並沒有懷孕時,也不禁失望的嘆息一聲。

不過這時周重話鋒一轉,開始講起來他們進京時發生的事,結果隨著周重的講述,王倫的眼睛再次亮了起來,當他聽到陶大夫斷定瑾萱懷孕時

。不由得大喝一聲道:“太好了,這個陶大夫我也聽說過,醫術十分高明,既然是他斷定了瑾萱懷孕,那必然不會錯,日後你們兩人有後,我最後的一樁心願也就放下了!”

“父親!”聽到在自己出嫁後,父親依然掛念自己的事。這讓瑾萱不由得雙眼微紅,情不自禁的叫了一聲,緊接著眼淚就掉了下來。

看到女兒竟然又流出眼淚,王倫卻是臉色一板道:“瑾萱,懷孕的期間一定要平心靜氣,絕對不能有太大的情緒波動,否則會傷了孩子。快點別再哭了!”

“哈哈,岳父大人還真是有了外孫就忘了女兒,瑾萱你以後可就慘了,估計以後岳父大人眼中只有自己的外孫。而沒有你這個女兒了。”周重聽到這裡也是打趣道,結果王倫聽後是哈哈大笑,瑾萱同樣也是破涕爲笑,接著不斷的說父親偏心,現在孩子還沒生出來,她竟然連哭都不能哭了。

接著瑾萱又陪著父親說了幾句家常,又想到鐲兒她們都在偏廳,於是也就起身離開了,客廳裡只剩下王倫與周重這對翁婿,兩人邊吃邊聊,當酒過三巡之後,兩人的話題終於聊到了正事上。

“賢婿,你這次忽然來京城,可是有何要事,需不需要我幫忙?”只見王倫端起酒杯一飲而盡,這才擡起頭對周重問道。

聽到王倫的問話,周重停下來猶豫片刻,忽然擡起頭笑道:“岳父大人,小婿這次前來京城,的確有幾件事要辦,不過這幾件事都與當今陛下有關,所以在接下來的幾天,我會等著陛下的召見,到時能否辦成,就看陛下的態度了。”

王倫聽到周重要見皇帝陛下,臉上並沒有露出特別驚訝的表情,畢竟他早就認定周重與當今陛下有著緊密的聯繫,因此他這次進京來見陛下,自然也很正常。

“原來如此!”王倫聽到周重的事情全都與當今陛下有關,自語的說了一句後,就再也沒問周重要辦的是什麼事,轉而開始聊起其它的話題。

說起來王倫對周重和正德之間的關係也很好奇,只不過他卻從來沒有正面問過周重,這主要是因爲他覺得自己身爲臣子,不應該打聽皇帝陛下私下裡的事,另外他爲官多年,自然也懂得有些事最好不要知道,否則只會給自己惹來麻煩。

不過周重考慮到王倫在朝中這麼長時間,本身又是大明的高層官員之一,肯定十分清楚大明對海外國家的態度,所以他很想知道王倫對於足利一輝這些倭國使者到來有什麼看法?

想到這裡,周重當下開口道:“岳父大人,其實小婿這次前來,並不僅僅只有我們這些人,另外還有一隊人在進京後就與我們分開了,而這隊人中則有海外的倭國派來的使團,他們的想要求見皇帝陛下,不知岳父大人對這件事怎麼看?”

王倫聽到周重的話先是一愣,緊接著很是驚訝的問道:“倭國的使團?他們來做什麼,現在又不是進貢的時間,難不成是想求見陛下增加朝貢的次數?”

看到王倫句句不離朝貢,這讓周重也是頗爲無奈,恐怕在王倫心中,對於倭的認識也只知道對方是大明的朝貢國之一,最多知道倭國是十年一貢,至於倭國內部的情況,王倫恐怕是一無所知,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大明像王倫這樣的官員絕對不在少數

“岳父大人,不知您對現在倭國國內的情況知道多少?”周重頗感無奈的問道,想要解釋足利一輝他們到來的原因,周重就必須要讓王倫明白倭國現在的局勢。

“這個……”王倫聽到這個問題也是有些尷尬,不過隨即又有些不太在乎的道,“倭國不過是一海外小國,開國之初的倭亂曾讓太祖陛下十分震怒,罵其爲禽shou小國,若非太祖陛下仁慈,恐怕早就發兵滅掉這個小國了!”

聽到王倫後面的話,周重卻是哭笑不得,殺人如麻的朱元璋若是也能稱的上仁慈的話,當今的那位正德皇帝簡直就能稱爲一代明君了。而且當初朱元璋因爲倭國使者傲慢無禮的事,氣的是牙根都癢癢,之所以強忍下一口氣沒有發兵攻打倭國,一來是考慮到倭國遠在海外,發兵攻打的成本太大,另外當時殘元未滅,時不時的就來中原騷擾一番,因此朱元璋的精力全都放在鞏固國內政權和消滅元朝的殘餘勢力上了,根本沒有餘力再攻打日本,因此才只能在嘴上咒罵幾句解解恨。

看到王倫果然像自己猜測的那樣,對倭國現在的情況一無所知,當下周重只得將自己這些天總結出來的倭國政局講了一遍。王倫雖然帶著一種天朝上國的心態,對海外的一些小國並不怎麼關心,但他知道周重肯定不會無緣無故的和自己講這些,因此也聽的十分認真。

講完了倭國的政局,周重又講起足利一輝與幕府將軍的關係,以及自己與足利一輝之間的關係,最後這纔開口道:“岳父大人,足利一輝希望可以藉助我的力量,讓他們足利家族的使者見到皇帝陛下,不知您對這件事怎麼看?”

只見王倫撫著鬍鬚將倭國的情況在心中過了一遍,又考慮了一下當前大明的形勢,最後這才嘆息了一聲開口道:“文達,這件事你本來就不該答應那個什麼足利一輝,因爲據我的分析,大明根本不可能插手倭國的政事,就算是你能說服當今聖上,但這種國家大事光靠陛下一人答應也是不行的,必須要幾位閣老也同意才行,但是以我對幾位閣老的瞭解,他們是絕對不會同意動用大明的力量去插手倭國的事,畢竟對於大明來說,無論倭國誰當政,都不會對大明有什麼太大的影響!”

聽到王倫的分析,周重心中也不禁嘆息一聲,其實對於這種情況,他早就想到了,大明現在看似強大,但國內天災人禍不斷,時不時還會爆發民亂,北方的韃靼和瓦刺也時不時的南下侵略,光是這兩樣就已經讓大明焦頭爛額,自然沒有精力去分心過問倭國的事。

說起來足利一輝他們這次無論能否說服正德皇帝,按照之前的約定,足利商會都要退出雙嶼港,到時海盟成立後,整個雙嶼港就是周重的天下,因此表面上看來,足利一輝等人的成敗對周重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不過周重看重的可不僅僅是雙嶼港那點利益,他的目光更加長遠,甚至希望可以藉助足利一輝等人操控倭國的政局,不過想到做到這點,就必須說服正德皇帝在名義上支持足利家族,到時他才能名正言順的在倭國從容佈局!

第104章 家中反應第219章 瑾萱有孕第35章 雪夜救治第518章 大明使團第467章 極度飢餓第152章 劉謹倒臺第221章 有趣!真是有趣!第358章 張銳被俘第369章 招攬幫手第517章 冷酷者賽利姆第456章 南洋有變第63章 鄭氏一家第220章 王倫對倭國的認識第389章 逼迫朝鮮士族第63章 鄭氏一家第188章 試射佛郎機炮第171章 氣走謝逞第468章 達伽馬之死第114章 把女兒託付給周重第451章 內閣的想法第208章 正使與副使第433章 騎射比賽(上)第538章 開拓太平洋第488章 經濟調控第198章 奇拉瓦的新船第109章 進退兩難第313章 試探黃瓊海第273章 兵力集結完畢第486章 入侵草原計劃第85章 全新的走私模式第409章 讀書人的心理第391章 大明的反應第141章 海盟的誕生第327章 惡毒的計劃第156章 劉謹倒臺的真正原因第345章 強佔城山浦第103章 救命的竹子第398章 南北之爭第376章 收買人心第179章 推到錦衣衛身上第111章 神秘的周海第148章 有趣的教士第61章 葡萄牙入侵南洋第378章 戰後的影響第361章 張銳的經歷(下)第47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177章 金文賢的懇求第242章 與正德一起忽悠內閣第458章 馬六甲海戰第495章 內閣議事第444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91章 花園捉鬼第445章 無聊的正德第360章 張銳的經歷(中)第309章 黃家與漢寶麗公主第160章 王倫與唐伯虎第69章 拐賣人口第178章 朝鮮代銷商第284章 亡命天涯的齊彥名第142章 坦白第247章 神英的幫助第143章 王倫脫罪第185章 足利一輝的謝禮第522章 蘇伊士運河條約第298章 戰前演習第68章 殺進全羅商會第463章 困守總督府(上)第437章 攔路的老婦人第139章 迎接第526章 遼東風雲第450章 增加監軍科第309章 黃家與漢寶麗公主第188章 試射佛郎機炮第408章 擴張海軍第297章 盛大的婚禮第432章 石見銀礦第510章 挫折第501章 朵顏衛花當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336章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第110章 弘治三賢相第334章 甕人第401章 王陽明與唐伯虎第353章 瓦倫戰艦第433章 騎射比賽(上)第266章 “熱火朝天”的定海衛第216章 海腸冒充海蔘第478章 應州之戰(上)第479章 應州之戰(中)第332章 安東衛第37章 災民中的兇徒第261章 豁然開朗第182章 去京城?第491章 晉商(下)第233章 初見正德第88章 回家第295章 訓練情況第149章 周重的畫餅第239章 四海提督第294章 朝鮮忠清港
第104章 家中反應第219章 瑾萱有孕第35章 雪夜救治第518章 大明使團第467章 極度飢餓第152章 劉謹倒臺第221章 有趣!真是有趣!第358章 張銳被俘第369章 招攬幫手第517章 冷酷者賽利姆第456章 南洋有變第63章 鄭氏一家第220章 王倫對倭國的認識第389章 逼迫朝鮮士族第63章 鄭氏一家第188章 試射佛郎機炮第171章 氣走謝逞第468章 達伽馬之死第114章 把女兒託付給周重第451章 內閣的想法第208章 正使與副使第433章 騎射比賽(上)第538章 開拓太平洋第488章 經濟調控第198章 奇拉瓦的新船第109章 進退兩難第313章 試探黃瓊海第273章 兵力集結完畢第486章 入侵草原計劃第85章 全新的走私模式第409章 讀書人的心理第391章 大明的反應第141章 海盟的誕生第327章 惡毒的計劃第156章 劉謹倒臺的真正原因第345章 強佔城山浦第103章 救命的竹子第398章 南北之爭第376章 收買人心第179章 推到錦衣衛身上第111章 神秘的周海第148章 有趣的教士第61章 葡萄牙入侵南洋第378章 戰後的影響第361章 張銳的經歷(下)第47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177章 金文賢的懇求第242章 與正德一起忽悠內閣第458章 馬六甲海戰第495章 內閣議事第444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91章 花園捉鬼第445章 無聊的正德第360章 張銳的經歷(中)第309章 黃家與漢寶麗公主第160章 王倫與唐伯虎第69章 拐賣人口第178章 朝鮮代銷商第284章 亡命天涯的齊彥名第142章 坦白第247章 神英的幫助第143章 王倫脫罪第185章 足利一輝的謝禮第522章 蘇伊士運河條約第298章 戰前演習第68章 殺進全羅商會第463章 困守總督府(上)第437章 攔路的老婦人第139章 迎接第526章 遼東風雲第450章 增加監軍科第309章 黃家與漢寶麗公主第188章 試射佛郎機炮第408章 擴張海軍第297章 盛大的婚禮第432章 石見銀礦第510章 挫折第501章 朵顏衛花當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336章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第110章 弘治三賢相第334章 甕人第401章 王陽明與唐伯虎第353章 瓦倫戰艦第433章 騎射比賽(上)第266章 “熱火朝天”的定海衛第216章 海腸冒充海蔘第478章 應州之戰(上)第479章 應州之戰(中)第332章 安東衛第37章 災民中的兇徒第261章 豁然開朗第182章 去京城?第491章 晉商(下)第233章 初見正德第88章 回家第295章 訓練情況第149章 周重的畫餅第239章 四海提督第294章 朝鮮忠清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平市| 南城县| 澄迈县| 彭山县| 河间市| 壤塘县| 沧州市| 潜江市| 中阳县| 通渭县| 湄潭县| 博乐市| 临邑县| 永年县| 大名县| 衢州市| 滦南县| 临城县| 安仁县| 永德县| 奉化市| 铁岭县| 临海市| 准格尔旗| 蕉岭县| 大荔县| 新邵县| 明星| 新乡市| 安新县| 南郑县| 茌平县| 保山市| 赣榆县| 易门县| 丹东市| 崇信县| 平阴县| 浪卡子县| 兰州市| 巴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