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96章 望海園(上)

時間過的很快,正德八年的冬天也已經過去了大半,馬上就要迎來正德九年的新年。在這一年裡,發生了許多的大事,對於大明來說,最重要的有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朝廷在各地推廣的番薯和玉米絕大部分都得到了大豐收,特別是番薯這種不挑地的作物,幾乎適合所有地方,這讓朝廷上下都是興奮無比,下決心在明年將番薯推廣到大明全國各地,相信等到明年春天,正德皇宮中的那副大沙盤上肯定也會種滿番薯和玉米。

第二件重要的事情就要數朝鮮的內附了,對於這件事,大明上下都是十分的興奮,讀書人認爲這是聖人教化的結果,爲此不少人寫出大量的詩詞歌賦來頌揚此事,窮苦百姓則多了一個活路,只要他們願意離開家鄉,就能在朝鮮那裡以極低的價錢買到一大塊的土地,商人們則垂涎朝鮮的礦產和特產,一窩蜂的涌向那裡,尋找自己的發財大計。

可以說通過朝鮮內附這件事,使得大明上下都嚐到了領土擴張帶來的甜頭,這也是周重最希望看到的情況,畢竟想要解決大明土地兼併帶來的問題,以及龐大人口所帶來的土地壓力,只能通過擴張這個最快速也最有效的手段,現在吞併朝鮮只是一場熱身賽,等到大明上下都習慣了土地擴張帶來的好處時,到時甚至不用他費心,大明就會自己開始向外擴張。

上面的兩件事對於大明來說是最重要的,當然除此之外,也發生了一些其它的事情。比如周重的四??偠礁谀涎髞讚伺f港。倭國那邊又爆發了大戰。葡萄牙人的使團進京等等,這些事情對於大明也有相當的影響,只不過在大明上下看來,都不如上面的兩件事影響重大。

馬上就在過年了,按照規矩,官場上自然也要放假,比如周重的四海總督府裡,就已經開始準備放假的事情。年前所有能辦的事情都儘量辦完,然後周重又放開總督府裡的小金庫,這種小金庫每個衙門都有,一般衙門有什麼需要花費不方便上報,另外還有獎勵官吏時,都是從小金庫裡出,當然了,若是遇到貪婪一點的主官,小金庫也會變成主官斂財的工具。

以周重的身家,自然看不上小金庫的那點收益。因此他十分大方的將今年金庫裡八成的收益都拿了出來,全都做爲年終資金髮放給總督府的各級官吏。剩下的兩成之所以沒發,主要是爲了防備不時之需,畢竟總督府上下這麼多人,過年事情又比較多,說不定就會遇到什麼花錢的地方,所以小金庫裡必須要留一點壓箱子的錢。

等到臘月二十八那天,周重召集總督府上下所有官吏,到雙嶼港最大的酒樓吃了頓年終宴,然後當天下午就宣佈封衙,在過年這幾天裡,衙門是不辦公的,一直要到初六那天,衙門裡纔會有人重新上班。

今天已經二十九了,而且今年的冬天雖然不像去年那麼酷寒無比,但卻依然十分寒冷,池塘裡那些死水都已經被凍上了,甚至連小一些的溪流,也冰了一層厚厚的冰,只有海水依然如故,這也讓所有海商們都鬆了口氣,畢竟去年的冰雪封港,已經讓他們承受了相當大的損失,他們自然不想再來一次。

雙嶼港北港區的最東端有一片懸崖區,那裡怪石林立道路難行,不過隨著雙嶼港的發展,這裡的人口越來越多,土地自然也就越來越珍貴,這片懸崖區也在雙嶼港的港區中,地段十分不錯,在這裡可以看到整個雙嶼港,於是就有高明的商家買下這片懸崖區,經過高手匠人的修整後,使得這裡竟然成爲一片園林區,並起名爲望海園。

望海園真正的作用其實是吃飯的地方,在這座佔地廣闊的園子裡,依靠懸崖的山勢建造了無數的亭臺樓閣,每座建築都是別出心裁,客人來到望海園後,可以隨意走動,看到一座建築不錯,只要裡面沒有客人,那他就可以進去吃飯,裡面有專門的人伺候,東南西北各地的菜餚都有專門的大廚製作,味道極爲鮮美,而且每個建築裡都可以看到外面的大海,特別是那些商船在港口中穿梭,也是一種極爲宜人的風景,所以望海園剛一開張,就成爲雙嶼港,及至整個寧波沿海最爲頂級的酒樓,不少人來到雙嶼港,就是爲了品嚐一個望海園的美食,順便再欣賞一下海上的美景。

斷劍崖是望海園中最爲高大的一座懸崖,因爲從海上向這邊看時,這座懸崖就像是一把斷掉的寶劍,因此才得名斷劍崖,而在斷劍崖的頂端,可以俯瞰整個雙嶼港,再加上望海園將整個懸崖裝飾的環境優美,並且建造了一座名叫斷崖閣的房間供客人飲酒,因此斷劍閣一向被稱爲望海園第一,若是有機會的話,所有人都想到斷劍閣坐一坐。

今天的斷劍閣中坐著一老一少兩個人,其中那個老的鬚髮雪白,滿臉都是老人斑,但是精神卻十分健旺,眼睛也不像一般老人那麼渾濁,反而還十分清明。而坐在老人對面的那個年輕人看去纔不過二十歲左右,長相俊雅身穿華服,看起來像個富家公子,但是身上卻散發著一種威嚴之氣,讓人不敢小視。

“總督大人,這座望海園建造的實在是別具一格,菜餚也是美味之極,老朽自問也是見多識廣之人,但是在來過這裡一次後,幾乎每個月都要來上幾次,唯一不好的就是這裡的花費實在太貴了,哪怕是以老夫這樣的四品官,卻依然有些消費不起啊!”整個雙嶼港能被稱爲總督大人的,自然只有周重了,而這個說話的老者正是再次出仕的焦芳。

“哈哈,若是焦大人喜歡的話,過會我讓人給你送張黃金貴賓卡,日後你用這張卡可以享受五折的優惠,而且還能優先訂房間,這也算是我這個總督給焦大人送的一點小禮物吧!”周重大笑著說道,這座望海園本來就是他名下的產業,園子裡的建築和服務也出自他之手,而這裡的菜餚之所以十分美味,除了廚子們的精湛手藝外,還有就是味精,也就是海腸粉的功勞。

“哈哈,既然是上官所賜,那下官也就笑納了,說起來下官的年紀大了,嘴裡的牙都快掉光了,但偏偏卻還對美食十分喜歡,特別是望海園這裡做的蜜汁鮑魚,實在是下官的最愛??!”焦芳毫不推辭就收下了周重送的貴客卡,到了他這個年紀,早就到了隨心所欲的時候了,至於什麼面子裡子對他都不是問題,甚至不管是誰給他送禮,他都會收下來,至於辦不辦事,那就要看他的心情了。

周重也早已經習慣了焦芳這種老潑皮的性子,幸好焦芳在政務上的確有一手,短短幾個月內,就已經讓他對臺灣、馬六甲、舊港這三地的統治力度大大加強,甚至連通信都順暢了許多,可讓周重也不得不對焦芳這樣的老臣刮目相看。其實想想也不奇怪,一個能夠做到內閣首輔的傢伙,自然不會是隻靠厚臉皮就能混上去的,自身肯定有幾分真本事。

“焦大人,今日你請我前來望海園,不會是隻想從我這裡要一個貴賓卡吧,有什麼事情您就直說吧!”周重端起茶杯品了一口道,望海園雖然是他的,但今天卻是焦芳主動請他來這裡喝酒,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周重總感覺焦芳肯定找自己有事情要談。當然了,周重估計今天這頓飯也是自己出錢,因爲焦芳這樣的老潑皮明知道望海園是周重開的,卻還在這裡請客,擺明了就是想要讓周重出錢。

聽到周重的話,只見焦芳終於收起了玩笑的心思,臉色有些鄭重的道:“總督大人,我知道今年朝鮮內附的事,與你有著脫不開的干係,甚至倭國那邊傳來的一些情況,也隱約有我們總督府在挑撥,這讓老夫十分的困惑,因此這纔想請總督大人爲老夫解惑,不知您爲何會對朝鮮和倭國花費那麼大的心思?”

焦芳身爲總督府的參政,自然可以看到許多機密的文件,比如與朝鮮和倭國有關的情報,以及一些總督府之前的安排,這些東西被焦芳看到,自然很容易就猜到了事情的真相,甚至張彩也知道這些,但是張彩性格油滑,只要是周重高興,他根本就不會去勸阻,甚至還會幫著出謀劃策。而焦芳卻是坐不住了,因爲他覺得周重花費那麼大的精力在朝鮮和倭國,實在是浪費大明的資源,其中朝鮮也就罷了,但是倭國根本對大明來說根本沒什麼利益可言。

周重聽到焦芳問起自己對朝鮮和倭國的安排,當下也是哈哈大笑,他其實早就等著焦芳或張彩來問自己這個問題了,畢竟對朝鮮和倭國的佈局,關係到日後大明的歷史走向,這不是他一個人可以完成的事情,必須要有人輔助,現在看來,還是焦芳這個做過內閣首輔的人更有擔當。(未完待續……)

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432章 石見銀礦第136章 商會瑣事第152章 劉謹倒臺第100章 流落荒島第385章 正德的大沙盤第103章 救命的竹子第111章 神秘的周海第335章 怒斥李懌第454章 釜底抽薪第341章 對馬島之戰(上)第244章 周重對正德的影響力第251章 平定叛亂第341章 對馬島之戰(上)第77章 港口見聞第444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448章 抵達京城第502章 夜襲第203章 倭國政局第21章 鄭經三人的資助第37章 災民中的兇徒第142章 坦白第109章 進退兩難第405章 地獄般的景象第427章 屈辱的徐經第401章 王陽明與唐伯虎第20章 秀才們的影響力第16章 收買人心第149章 周重的畫餅第477章 發行紙幣第18章 知交好友(上)第366章 舉人做官第364章 倭國的悲哀第178章 朝鮮代銷商第266章 “熱火朝天”的定海衛第195章 改變中的歐洲移民第110章 弘治三賢相第289章 送大禮第504章 收復兩衛第80章 出貨榜第47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99章 黃泉路上的約定第113章 王倫的麻煩第269章 立威第370章 舊港漢人第391章 大明的反應第216章 海腸冒充海蔘第407章 王守仁發威第476章 大明第一奸臣第181章 主動退出雙嶼港第459章 追擊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133章 安化王叛亂第59章 坐論倭寇第174章 重回雙嶼港第43章 不告而別第160章 王倫與唐伯虎第366章 舉人做官第328章 災民與殖民第264章 齊彥名又逃了第221章 有趣!真是有趣!第66章 新鮮出爐的少東家第92章 原來是故人第51章 變個“戲法”第220章 王倫對倭國的認識第78章 北港茶樓第305章 敗局已定第214章 買海蔘第305章 敗局已定第386章 朝鮮戰爭的帷幕第490章 晉商(中)第15章 追狗的趙二第314章 周海沒死第487章 北條氏滅亡第316章 正面交鋒第420章 江彬入京第269章 立威第121章 南洋商會的新生意第24章 旺財、富貴、白球第37章 災民中的兇徒第281章 周重的功勞第132章 一張臭嘴第55章 一個秘密第410章 受到限制的雙嶼港第98章 船艙旖旎第350章 難得的悠閒第263章 楊虎造反(下)第431章 威逼大內義興第357章 人頭換兵器第101章 差點菊花不保第35章 雪夜救治第166章 吳山的答覆(下)第370章 舊港漢人第61章 葡萄牙入侵南洋第30章 災民來了(下)第91章 花園捉鬼第437章 攔路的老婦人第151章 焦炭與木炭之爭第69章 拐賣人口第428章 徐納
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432章 石見銀礦第136章 商會瑣事第152章 劉謹倒臺第100章 流落荒島第385章 正德的大沙盤第103章 救命的竹子第111章 神秘的周海第335章 怒斥李懌第454章 釜底抽薪第341章 對馬島之戰(上)第244章 周重對正德的影響力第251章 平定叛亂第341章 對馬島之戰(上)第77章 港口見聞第444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448章 抵達京城第502章 夜襲第203章 倭國政局第21章 鄭經三人的資助第37章 災民中的兇徒第142章 坦白第109章 進退兩難第405章 地獄般的景象第427章 屈辱的徐經第401章 王陽明與唐伯虎第20章 秀才們的影響力第16章 收買人心第149章 周重的畫餅第477章 發行紙幣第18章 知交好友(上)第366章 舉人做官第364章 倭國的悲哀第178章 朝鮮代銷商第266章 “熱火朝天”的定海衛第195章 改變中的歐洲移民第110章 弘治三賢相第289章 送大禮第504章 收復兩衛第80章 出貨榜第47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99章 黃泉路上的約定第113章 王倫的麻煩第269章 立威第370章 舊港漢人第391章 大明的反應第216章 海腸冒充海蔘第407章 王守仁發威第476章 大明第一奸臣第181章 主動退出雙嶼港第459章 追擊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133章 安化王叛亂第59章 坐論倭寇第174章 重回雙嶼港第43章 不告而別第160章 王倫與唐伯虎第366章 舉人做官第328章 災民與殖民第264章 齊彥名又逃了第221章 有趣!真是有趣!第66章 新鮮出爐的少東家第92章 原來是故人第51章 變個“戲法”第220章 王倫對倭國的認識第78章 北港茶樓第305章 敗局已定第214章 買海蔘第305章 敗局已定第386章 朝鮮戰爭的帷幕第490章 晉商(中)第15章 追狗的趙二第314章 周海沒死第487章 北條氏滅亡第316章 正面交鋒第420章 江彬入京第269章 立威第121章 南洋商會的新生意第24章 旺財、富貴、白球第37章 災民中的兇徒第281章 周重的功勞第132章 一張臭嘴第55章 一個秘密第410章 受到限制的雙嶼港第98章 船艙旖旎第350章 難得的悠閒第263章 楊虎造反(下)第431章 威逼大內義興第357章 人頭換兵器第101章 差點菊花不保第35章 雪夜救治第166章 吳山的答覆(下)第370章 舊港漢人第61章 葡萄牙入侵南洋第30章 災民來了(下)第91章 花園捉鬼第437章 攔路的老婦人第151章 焦炭與木炭之爭第69章 拐賣人口第428章 徐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宿州市| 徐水县| 曲靖市| 黄大仙区| 肥城市| 贵州省| 峨眉山市| 台北县| 肇州县| 鄂托克旗| 台北市| 霍州市| 南木林县| 阳春市| 磐安县| 松滋市| 开阳县| 海淀区| 清丰县| 镇康县| 香格里拉县| 定日县| 峨眉山市| 沭阳县| 牡丹江市| 安庆市| 东至县| 佛冈县| 汉川市| 达拉特旗| 中西区| 平果县| 荔波县| 宜宾县| 报价| 清水河县| 龙游县| 冕宁县| 梧州市| 洛阳市| 桦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