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95章 焦芳和張彩

周重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正德竟然給他安排了兩個幫手,本來這是件好事,但是天知道正德是怎麼想的,竟然把焦芳和張彩這兩個早已經聲名狼藉的傢伙弄到周重的手下?

其中張彩也就罷了,雖然以前有好色之名,但現在已經六十歲了,估計想好色也是有心無力,而且他在政務方面的確一把好手,之前劉謹能夠把持朝政,也多虧背後有張彩幫他策劃。但是相比之下,焦芳卻都已經八十歲了,雖然看上去精神健旺,但滿臉的老人斑卻是騙不了人,周重擔心萬一哪天老頭勞累過度,估計一下子就會長眠不起。

其實說實話,周重手中的確需要一些政務方面的人才,畢竟他的總督府管理的轄區越來越大,現在已經包括臺灣府和馬六甲府、舊港府,而且日後肯定還會快速增加,所以總督府內的政務也是越來越多,周重又不想把自己的時間都花費在處理這些無聊的政務方面,所以身邊急需一些政務方面的高級人才輔助。

然而很可惜的是,周重之前是由提督這樣武職轉爲總督這樣的文職,手中領兵打仗的將軍倒是不缺,比如神瑛、曲烈和常孝他們,都可以做爲獨當一面的大將,另外新一代的將軍也在培養之中,甚至周重已經在考慮建立一座軍校的計劃了。

相比武將,周重手中可用的文官卻少的可憐,最早的就是市舶司的楊統、唐伯虎等人,這些人已經被周重用到了極致,比如像唐伯虎,明明是一個放蕩不羈的大才子,可是現在卻被政務逼成了一個埋首案牘的官員,平時根本沒有時間再作畫吟詩,甚至連陪伴家人的時間都很少了,這已經讓他的妻子沈九娘有些怨言了。

不過楊統和唐伯虎這些人雖然可以勉強充當一地的知府。但是由於經驗和出身的關係,使得他們可以處理一些具體的政務,但是若是把握大局的話,卻還需要相當長時間的歷練。畢竟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所謂的天才,所有人都需要經過一個學習的過程,才能勝任某一方面的工作。

也正是因爲如此,所以周重的總督府中,一直就缺少一些政務方面的高級人才,但這些人才大都處於朝堂之上,而且大都位高權重,這樣的人根本不可能放下自己本來的官職,來四海總督府這樣一個遊離在大明權力中心之外的衙門任職。

可能正德也發現了周重身邊缺少這樣的高級政治人才,再加上他又比念舊情。覺得當初因爲劉謹的事使得焦芳和張彩受到牽連,其中焦芳還好,至少可以在家頤養天年,但是張彩卻是正處於政治生涯的最高峰,日後很可能進入內閣。最後卻一下子跌到谷底,甚至只能隱姓瞞名活下去,這讓正德也有些愧疚,所以這才把他們推薦到了周重這裡,希望周重可以代自己補償一下他們。

周重與正德接觸的次數雖然不多,但可能是兩人在血脈上的聯繫,使得周重對正德的性格已經極爲了解。在見到焦芳和張彩到來之時,就已經猜到了正德安排他們來的用意,這讓他也實在無法拒絕,最後只好答應下來。

總督的職位與巡撫相當,其實兩者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域,只不過巡撫一般都是大明國內比較穩定的省份纔會任命。而對於邊疆那些容易爆發戰爭和衝突的省份,則一直設置總督,所以從這點可以看出,巡撫比較偏重於文治,而總督手中的軍權則相對巡撫要重一些。但是在內部衙門的編制上,兩者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周重這個總督治下已經有三府之地,其中臺灣府的地域更是十分廣闊,再加上所有海域也都在周重的管轄之下,所以周重這個四海總督的職權也是相當之重,按照大明官制,他手下也應該有左右佈政吏司、提刑按察使司、左右參政、左右參議等文官系統,但是因爲四海總督府成立的時間太短,所以這些文官編制也根本不完整,到現只有一個左布政使司暫時由楊統擔任,提刑按察使司則由周重自己兼任,至於其它的參政和參議,暫時都是空缺,也正是因爲如此,周重身上壓力可是相當之重。

不過現在正德把焦芳和張彩派來,終於分擔了周重身上的一些壓力,其中焦芳身上有一封正德的親筆信,信上告訴周重,他把焦芳和張彩派到四海總督府,暫時就幫助周重處理政務,若是周重對他們滿意的話,那就給他上一道保舉摺子,到時正德就會任命焦芳和張彩爲四海總督府的左右參政,若是他對這兩人不滿意的話,那就直接將他們辭退就是了。

正德把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而且焦芳和張彩也的確都是周重急需的人才,所以周重在考慮過後,立刻就給正德寫了道摺子,保舉焦芳和化名張餘的張彩爲總督府的左右參政,至於朝中有大臣是否有人會反對,那就不關他的事了,正德自己總會有辦法搞定的。

對於焦芳和張彩的正式任命很快就下來了,這讓焦芳兩人也都是欣喜若狂,雖然左右參政僅僅只是正四品,比他們之前正一品的高官差遠了,但是不要忘了,他們現在一個被罷官,一個更是連以前的身份都沒了,甚至心中早就絕了仕途的念想,可是在周重這裡,他們卻得到了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這讓焦芳二人如何不欣喜?

說起來也有些奇葩,張彩纔剛剛六十歲,正處於一個高級官員的黃金年齡,所以他對於做官的慾望十分強烈也很正常,不過焦芳今年卻都已經八十歲了,按照原來的歷史,他也只剩下四年的壽命,可就算是這樣,焦芳對於功名利祿的追求卻依然沒有停止,甚至比之張彩還要強烈,而且據張彩私下裡透露,本來正德只準備推薦張彩一人來周重這裡,但是焦芳不知從哪裡聽到了這件事,結果立刻親自跑到京城向正德苦苦哀求,正德被纏的沒辦法,這才終於同意把焦芳也給推薦了過來。

當然了,張彩故意向周重透露焦芳被推薦來的原因,其實也沒安什麼好心,他只是在提醒周重,自己纔是皇帝陛下真正想要推薦的人,而且焦芳只是靠著厚臉皮苦苦哀求來的,而且焦芳的年紀實在太老了,所以日後若有什麼政務,儘管可以吩咐他去做,日後若有升官的機會,也要優先考慮他。

對於張彩的小心眼,周重自然也都看在眼裡,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張彩這種在背後說人壞話的行爲讓人十分不恥,不過張彩和焦芳這兩人本來就不是什麼正人君子,其中焦芳雖然對功名利祿的追求慾望強烈一些,而且性格也有些偏激剛烈,但總體來說卻還算是一個有德行的人,做官時在民間的官聲也極好,特別是他對自己故鄉的人十分照顧,甚至在幾百年後,焦芳的故鄉還流傳著不少他爲家鄉謀福的故事。

相比之下,張彩這個人的德行就很有問題了,以前他年輕時爲人好色,見到下屬娶的小妾漂亮,就直接開口討要,雖然在大明這個時代,小妾的地位極低,讀書人之間互送小妾的事也不稀奇,但那一般都是一方自願贈送,像張彩這樣主動討要的就十分少見了。

幸好隨著年齡的漸長,張彩估計已經沒有了某方面的能力,所以在他輔助劉謹時,倒是再也沒聽說過向別人要小妾這樣的事,不過現在張彩雖然對女色方面不再那麼追求,但他其它方面的德行也不算什麼好人,比如像背後說人壞話、給別人下絆子之類的,只要是對自己有利,他絕對會去做。

不過張彩的德行雖然有問題,但他的才能卻也有目共睹,比如在來到周重的總督府沒幾天,他就已經幫助周重把整個總督府的政務打理的井井有條,甚至還和府內的一些小官吏也打成一片,十分受那些官吏的歡迎,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融入總督府,而且還相處的如何融洽,這本身就已經是一種了不起的才能。

所以周重雖然明知道張彩的德行有問題,但卻依然十分大膽的委以重任,畢竟現在張彩已經沒有任何去處了,只有在自己的手下,他才能得以重用,否則若是身份曝光,光是當年的結下的仇人就足夠讓他死無葬身之地了,況且周重也不是普通人,他有著足夠的信心駕馭張彩這樣有才無德的人爲自己所用。

周重在重用張彩的同時,自然也沒有忘記焦芳,這個醉心功名利祿的老傢伙也不簡單,他在花費了一段時間瞭解了臺灣、馬六甲、舊港這三府的情況後,就開始建議周重加強對這三地的統治力度,特別是馬六甲和舊港這兩個遠離中原之地,更需要加強對那裡的統治,而且這種統治並不僅僅是派兵就行的,還需要一些行政手段,而這正是周重所欠缺的,現在焦芳的到來,總算解決了這一隱患。

第495章 內閣議事第253章 石嘴崖第401章 王陽明與唐伯虎第482章 正德加封鎮國公第208章 正使與副使第437章 攔路的老婦人第253章 石嘴崖第434章 騎射比賽(下)第430章 兇殘的倭人第296章 準備成親第481章 應州大捷第252章 逃脫的齊彥名第425章 倭人僕從軍第46章 又見謝靈蕓第511章 攻陷福滿寨第364章 倭國的悲哀第479章 應州之戰(中)第411章 王守仁的警示第199章 海賊遇上山賊第254章 巧合第30章 災民來了(下)第146章 有人鬧事第145章 豹房召見(下)第511章 攻陷福滿寨第234章 望遠鏡第229章 “小氣”的禮物第180章 足利一輝的野望第467章 極度飢餓第292章 海上救援第302章 等候時機的周重第391章 大明的反應第162章 入京做畫第48章 形勢逆轉第364章 倭國的悲哀第109章 進退兩難第517章 冷酷者賽利姆第399章 古今思想的碰撞第196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上)第255章 滅門第222章 寧王朱宸濠(上)第294章 朝鮮忠清港第249章 壽寧候與建昌候第477章 發行紙幣第132章 一張臭嘴第283章 山東苦力第135章 李東陽的誤會第231章 張銳的下場第274章 寧波市舶司第82章 潛在的威脅第495章 內閣議事第160章 王倫與唐伯虎第73章 全羅商會的幕後黑手第94章 一封書信第484章 忐忑的正德第295章 訓練情況第473章 撤消總督府第284章 亡命天涯的齊彥名第539章 十年第135章 李東陽的誤會第397章 望海園(下)第184章 辣椒成熟了(下)第409章 讀書人的心理第66章 新鮮出爐的少東家第274章 寧波市舶司第183章 辣椒成熟了(上)第534章 清江浦之亂(上)第269章 立威第172章 成婚第475章 十四家錢莊主第533章 正德的鬧劇第63章 鄭氏一家第519章 年輕的蘇萊曼大帝第391章 大明的反應第291章 張銳跳海第186章 倭女引發的誤會第517章 冷酷者賽利姆第513章 官場殺戮第349章 敲詐勒索第492章 一網打盡第358章 張銳被俘第197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下)第110章 弘治三賢相第475章 十四家錢莊主第84章 入股商會(下)第478章 應州之戰(上)第407章 王守仁發威第253章 石嘴崖第364章 倭國的悲哀第1章 破產之家第384章 吞併朝鮮的計劃第196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上)第124章 辣椒發芽了第333章 朝鮮政變第378章 戰後的影響第352章 正德與葡萄牙人的初會第457章 戰前的馬六甲第356章 發戰爭財第33章 變壞事爲好事第13章 糾結的宋二少爺第219章 瑾萱有孕
第495章 內閣議事第253章 石嘴崖第401章 王陽明與唐伯虎第482章 正德加封鎮國公第208章 正使與副使第437章 攔路的老婦人第253章 石嘴崖第434章 騎射比賽(下)第430章 兇殘的倭人第296章 準備成親第481章 應州大捷第252章 逃脫的齊彥名第425章 倭人僕從軍第46章 又見謝靈蕓第511章 攻陷福滿寨第364章 倭國的悲哀第479章 應州之戰(中)第411章 王守仁的警示第199章 海賊遇上山賊第254章 巧合第30章 災民來了(下)第146章 有人鬧事第145章 豹房召見(下)第511章 攻陷福滿寨第234章 望遠鏡第229章 “小氣”的禮物第180章 足利一輝的野望第467章 極度飢餓第292章 海上救援第302章 等候時機的周重第391章 大明的反應第162章 入京做畫第48章 形勢逆轉第364章 倭國的悲哀第109章 進退兩難第517章 冷酷者賽利姆第399章 古今思想的碰撞第196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上)第255章 滅門第222章 寧王朱宸濠(上)第294章 朝鮮忠清港第249章 壽寧候與建昌候第477章 發行紙幣第132章 一張臭嘴第283章 山東苦力第135章 李東陽的誤會第231章 張銳的下場第274章 寧波市舶司第82章 潛在的威脅第495章 內閣議事第160章 王倫與唐伯虎第73章 全羅商會的幕後黑手第94章 一封書信第484章 忐忑的正德第295章 訓練情況第473章 撤消總督府第284章 亡命天涯的齊彥名第539章 十年第135章 李東陽的誤會第397章 望海園(下)第184章 辣椒成熟了(下)第409章 讀書人的心理第66章 新鮮出爐的少東家第274章 寧波市舶司第183章 辣椒成熟了(上)第534章 清江浦之亂(上)第269章 立威第172章 成婚第475章 十四家錢莊主第533章 正德的鬧劇第63章 鄭氏一家第519章 年輕的蘇萊曼大帝第391章 大明的反應第291章 張銳跳海第186章 倭女引發的誤會第517章 冷酷者賽利姆第513章 官場殺戮第349章 敲詐勒索第492章 一網打盡第358章 張銳被俘第197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下)第110章 弘治三賢相第475章 十四家錢莊主第84章 入股商會(下)第478章 應州之戰(上)第407章 王守仁發威第253章 石嘴崖第364章 倭國的悲哀第1章 破產之家第384章 吞併朝鮮的計劃第196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上)第124章 辣椒發芽了第333章 朝鮮政變第378章 戰後的影響第352章 正德與葡萄牙人的初會第457章 戰前的馬六甲第356章 發戰爭財第33章 變壞事爲好事第13章 糾結的宋二少爺第219章 瑾萱有孕
主站蜘蛛池模板: 融水| 乌恰县| 成都市| 耿马| 金昌市| 广宗县| 德庆县| 莱西市| 惠州市| 大埔区| 九龙坡区| 上栗县| 合水县| 渭南市| 元谋县| 山阴县| 察哈| 田阳县| 习水县| 道孚县| 门头沟区| 武鸣县| 临江市| 西贡区| 柳州市| 塔河县| 大埔区| 增城市| 仙居县| 鄂尔多斯市| 潮安县| 滨州市| 盘山县| 乌什县| 绥宁县| 图们市| 蓬安县| 徐汇区| 郓城县| 谢通门县| 江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