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1章 快速發展的捷徑

接下來三娘詳細的給周重講了一下商會的財務情況,其實事先周重也有所預料,周海連家裡那邊都把錢給借遍了,商會這邊不可能不欠債。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之前周海最後一次出海時,調集的船隊規模相當的大,裝載的貨物也是極多,許多貨物都是以南洋商會的信譽爲抵押,並沒有向貨主結清貨款,結果在周海出事後,那些貨主紛紛上門要債,幸好三娘他們盡力籌措,再加上他們三人把自己私人的錢都拿了出來,總算是把一些催的比較急的債務給還上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南洋商會的老主顧,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沒有催的太急。

“現在商會還揹負著近兩萬兩的債務,以前我與駝叔、孫通三人各自分了一些,以現在商會的情況,恐怕很難在短時間內把這些債務還清。”三娘最後又說道,她不但管理著商會的造船廠,同時還掌管著商會的財務。

周重聽到這裡不禁頭痛萬分,若是香皂的製作方法完全屬於他的話,那麼他還有把握在短時間內把債務還上,但是現在香皂的製法方法已經與謝家合作,他只佔兩成的利潤,想要靠這件生意湊夠兩萬兩銀子,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

“三娘,現在商會的主要盈利點有哪些?”周重覺得想要還清商會的債務,還是要靠商會產生的利潤才行,所以他想聽一聽商會的運營方式,看看有沒有自己可以改進的地方。

“啓稟少東家,現在商會的收入有三個,第一就是走私帶來的利潤,但是隨著東家的去世,商會的船隊也去了大半,只剩下孫通手中的那點船隊,平時只能在跑點零活,另外還有造船廠,本來這個造船廠主要是爲了修理商會的船隻,平時也造一些小船,但是隨著商會船隊的沒落,造船廠的生意也大受影響。”

說到這裡時,三娘臉上也不禁露出幾分落寞的神色,不過緊接著她又強打精神道:“最後一個主要收入就是港口了,這也是目前商會最賺錢的產業,整個北港三分之一的港口都由我們南洋商會把持,平時不但會對來往的船隻收取費用,另外還有這些船隻的食水等補給,也都需要從我們商會購買,每年下來最少也有上萬兩白銀的收入。”

周重聽到最後一個港口收入時,緊皺的眉頭總算放鬆了一點,但是他很快又想到,港口收入雖然豐厚,但這塊收入幾乎是死的,再增長的空間很小,除非他有實力把另外三分之二的港口全都奪回來,不過這顯然不可能。

那麼除了港口外,造船廠就更不用想了,這個廠子本來就是依附商會而生,現在商會沒船沒錢,造船廠自然沒生意,當然也可以向外接活,但短時間內也難以見到成效。所以周重想來想去,最後覺得想要把揹負的債務還上,還得靠走私這一條路。

不過就在周重考慮如何賺錢時,只見旁邊的三娘臉上露出幾分猶豫之色,最後還是一咬牙開口道:“少東家,三娘有幾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周重聽後有些驚訝的擡起頭,不過緊接著一笑道:“三娘客氣了,有什麼話儘管說。另外三娘您是我的長輩,以後也別老是叫我少東家了,聽著彆扭,還是直接叫我的名字周重,或是叫我的字文達都行。”

聽到周重如此說,三娘也很是欣慰的笑了笑道:“那好,三娘我就倚老賣老叫你文達吧。”說完只見三娘頓了一下,接著臉色變得有些嚴肅的道,“文達,你年紀輕輕就已經考上了秀才,可以說是前途無量,相比之下,海上走私風險甚大,一不小心主可能喪命,你父親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所以以我看來,文達你最好還是不要再管商會的事,回去好好讀書,等到幾年後一舉金榜題名,那纔是你父親最想看到的!”

三孃的這些話早就想對周重說了,只是前天匆匆見過一面後,昨天晚上又是突襲全羅商會,當時他們雖然呆在一條船上,但因爲有謝靈蕓這個外人在,所以她也不好多說,現在終於有機會講出來了。

周重接手商會後,三娘和駝叔他們手中的權力也就變小了,所以三娘現在勸周重離開的這些話,很容易引起別人的誤解。幸好周重早知道三娘與自己父親周海關係非比尋常,而且她也是真心關心自己,這種關心與王姨娘差不多,不帶任何的功利色彩。

只見周重聽後卻是對三娘笑了笑,然後站起來親自爲她斟了杯茶,這纔開口道:“三娘,我知道你是爲我好,身爲一個晚輩,今天我就對您說幾句心裡話!”

周重說到這裡坐回自己的位子,然後品了口茶道:“在世人的眼中,科舉的確是一個晉身的正途,但是三娘您想過沒有,每三年一次的科舉,每次都有幾十萬生員參加,但最能夠金榜題名者,也不過才二三百人,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科舉就是千軍萬馬去擠一根獨木橋。”

“可是……”

三娘已經聽出周重話中的意思,開口剛想反駁,但卻被周重打斷道:“我知道三娘你想主什麼,無非就是我少有才華,年紀輕輕就考中了秀才是嗎?”

聽到周重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說出來,三娘也只得閉嘴點了點頭。

但是周重卻是笑著搖了搖頭道:“三娘你想的太簡單了,官場之上遠比咱們走私還要黑暗,光有才學是不行的,比如蘇州有兩位才華橫溢的大名士,一爲唐寅唐解元,當年參加科舉時意氣風發,鄉試時一舉成爲解元,但因官場上的爭鬥,被無辜捲入其中,一生前途盡毀。第二則是唐解元的好友枝山先生,也是一個才華橫溢之輩,考中秀才時的年齡比我還小,但這又有什麼用,從小考到現在都快五十歲了,依然還只是一個舉人,呆在家中鬱郁不得志。”

三娘是寧波人,距離蘇州不算遠,因此也聽說過唐伯虎和祝枝山的大名,聽到周重拿他們舉例,一時間也是啞口無言,不過最後卻還是強自辯道:“唐解元和枝山先生只是運氣不好,說不定文達你下次參加科舉,就能一舉奪得頭名。”

看到三娘還是不死心,周重只得再次道:“三娘你現在也承認科舉也要碰運氣了吧,而且唐解元和枝山先生的運氣不好,可誰又能肯定我的運氣就一定比他們要好呢?而且在才學上,我自問與他們兩人相差甚遠,因此對科舉自然是更無信心。”

“可是……可是……”三娘這時雖然感覺周重說的也有道理,但卻總覺得又有些不甘。

這時周重只得無奈的拿出最後的殺手鐗道:“好了,三娘您也不必太擔心,我因爲要守喪三年,所以想要參與科舉的話,最少還要等上五年時間,這段時間我會盡力把商會的業務轉到正軌上來,到時再用功讀書也不遲。”

聽到周重如此說了,三娘也只能點了點頭。這時周重也急忙轉移話題,詢問起商會的走私業務到底是怎麼開展的,他想搞清楚其中的流程,然後再想一想有沒有辦法加快從走私中牟利。

三娘雖然不是主管走私船隊,但畢竟掌管著商會的財務大權,因此對走私的流程也十分清楚,經過她的詳細講解,周重總算搞明白了大明朝的走私是如何進行的。

說起來大明朝的走私起源於明初,當時朱元璋海禁,連漁民都禁止下海捕魚,結果搞到最後,沿海百姓的生活是困苦不堪,甚至還爆發出多次起義,但很快就全都被鎮壓下去了。

雖然起義被鎮壓,但是沿海百姓的貧困依然無法解決,最後在這種情況下,不少沿海百姓不得不冒著禁令下海,駕著小船載著一些簡單的貨物,與來到大明沿海的倭人、南洋人等交易,以此來換取一些銀錢。後來隨著朝廷對海禁政策的放鬆,使得走私的規模越來越大,直到正德初年,這種走私終於達到一個高峰。

大明沿海的走私雖然經過多年發展,但其實走私的模式並沒有太大的變化,首先是大明沿海的一些商人手中掌握著大量的商品,這些商品僅靠大明國內是消化不了的,於是這些人就會聯繫像南洋商會這樣的走私商人,將商品賣給他們。

走私商人在與那些陸上的商人商定貨物的價格後,就會派船隊去賣貨人指定的地方接貨,直到將貨運到船上後,商會纔會把錢付給對方,然後這些貨物就完全屬於商會,再也與原貨主無關,一切風險都由走私商人自己承擔。之後走私商人就會利用自己的船隊將貨物運送出去,比如南洋、倭國、朝鮮等地,以此來牟取暴利,這就是走私的一般過程。

不過一般來說,一個走私商人會收取很多的貨物,而這些貨物不可能一次賣出去,這就需一個存儲貨物的地方,另外走私商人的船隊也需要一個駐紮修整的地方,於是雙嶼港這樣的走私基地也就出現了。

也正是走私基地的出現,走私變得越來越多樣化,比如一些陸上的商人會直接組織自己的小船隊,然後把貨物運到雙嶼港來賣,這樣價格會比陸地上高很多。而這也爲一些境外的走私商人提供的便利,比如像倭人和朝鮮人,他們不像大明的走私商人那樣擁有人脈基礎,以前很難收到貨,但是現在有人主動出來賣貨,他們也就可以直接買下來運到國內牟取暴利,這也吸引了更多的倭人和朝鮮人冒險前來參與走私。

本來這種走私模式已經延續了許多年,一直沒有出現任何問題,不過周重將這種模式認真的考慮了數遍後,再與後世自己所知的銷售模式做了對比,這時卻忽然靈光一閃,想出一條或許可以讓商會快速發展起來的捷徑。

;

第64章 南洋商會的危機第432章 石見銀礦第463章 困守總督府(上)第482章 正德加封鎮國公第180章 足利一輝的野望第519章 年輕的蘇萊曼大帝第202章 京都之行第136章 商會瑣事第372章 舊港第102章 找水第143章 王倫脫罪第88章 回家第35章 雪夜救治第79章 茶樓改革的構想第298章 戰前演習第64章 南洋商會的危機第505章 野豬皮的祖先第142章 坦白第431章 威逼大內義興第234章 望遠鏡第527章 草原攻略開始第490章 晉商(中)第379章 朝鮮五大勢力第327章 惡毒的計劃第133章 安化王叛亂第5章 報應啊報應第459章 追擊第298章 戰前演習第35章 雪夜救治第172章 成婚第109章 進退兩難第15章 追狗的趙二第137章 白珺婉的心事第131章 送行(下)第261章 豁然開朗第170章 特殊的客人第310章 真假公主?第236章 開始談正事第468章 達伽馬之死第533章 正德的鬧劇第117章 拖延時間第361章 張銳的經歷(下)第282章 換裝火炮第191章 港口迎接第256章 衡王朱佑楎第516章 重新打通蘇伊士運河第269章 立威第215章 光參騙局第98章 船艙旖旎第278章 接管稅所(下)第208章 正使與副使第319章 朱允炆的後人第351章 達伽馬進京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443章 謠言第51章 變個“戲法”第7章 羅嬸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469章 正德出巡(上)第504章 收復兩衛第119章 開放海禁的真正阻力第198章 奇拉瓦的新船第129章 吳山的主動接近第33章 變壞事爲好事第96章 風浪中的接舷戰第454章 釜底抽薪第165章 吳山的答覆(上)第67章 粗暴簡單的辦法第398章 南北之爭第350章 難得的悠閒第129章 吳山的主動接近第330章 洛陽城下第203章 倭國政局第418章 韃靼人南下第339章 周重出兵第484章 忐忑的正德第426章 以利誘人第383章 對李安良的試探第262章 楊虎造反(上)第317章 天大的計劃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155章 正德與金瓶梅第520章 賽利姆父子的交談第154章 鐲兒的惡作劇第366章 舉人做官第83章 入股商會(上)第34章 門外的血人第443章 謠言第487章 北條氏滅亡第429章 與虎謀皮第334章 甕人第425章 倭人僕從軍第408章 擴張海軍第355章 烽火四起的朝鮮第160章 王倫與唐伯虎第393章 倭國拉鋸戰第333章 朝鮮政變第192章 歐洲人的殺傷力第177章 金文賢的懇求第400章 逃跑的王守仁
第64章 南洋商會的危機第432章 石見銀礦第463章 困守總督府(上)第482章 正德加封鎮國公第180章 足利一輝的野望第519章 年輕的蘇萊曼大帝第202章 京都之行第136章 商會瑣事第372章 舊港第102章 找水第143章 王倫脫罪第88章 回家第35章 雪夜救治第79章 茶樓改革的構想第298章 戰前演習第64章 南洋商會的危機第505章 野豬皮的祖先第142章 坦白第431章 威逼大內義興第234章 望遠鏡第527章 草原攻略開始第490章 晉商(中)第379章 朝鮮五大勢力第327章 惡毒的計劃第133章 安化王叛亂第5章 報應啊報應第459章 追擊第298章 戰前演習第35章 雪夜救治第172章 成婚第109章 進退兩難第15章 追狗的趙二第137章 白珺婉的心事第131章 送行(下)第261章 豁然開朗第170章 特殊的客人第310章 真假公主?第236章 開始談正事第468章 達伽馬之死第533章 正德的鬧劇第117章 拖延時間第361章 張銳的經歷(下)第282章 換裝火炮第191章 港口迎接第256章 衡王朱佑楎第516章 重新打通蘇伊士運河第269章 立威第215章 光參騙局第98章 船艙旖旎第278章 接管稅所(下)第208章 正使與副使第319章 朱允炆的後人第351章 達伽馬進京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443章 謠言第51章 變個“戲法”第7章 羅嬸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469章 正德出巡(上)第504章 收復兩衛第119章 開放海禁的真正阻力第198章 奇拉瓦的新船第129章 吳山的主動接近第33章 變壞事爲好事第96章 風浪中的接舷戰第454章 釜底抽薪第165章 吳山的答覆(上)第67章 粗暴簡單的辦法第398章 南北之爭第350章 難得的悠閒第129章 吳山的主動接近第330章 洛陽城下第203章 倭國政局第418章 韃靼人南下第339章 周重出兵第484章 忐忑的正德第426章 以利誘人第383章 對李安良的試探第262章 楊虎造反(上)第317章 天大的計劃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155章 正德與金瓶梅第520章 賽利姆父子的交談第154章 鐲兒的惡作劇第366章 舉人做官第83章 入股商會(上)第34章 門外的血人第443章 謠言第487章 北條氏滅亡第429章 與虎謀皮第334章 甕人第425章 倭人僕從軍第408章 擴張海軍第355章 烽火四起的朝鮮第160章 王倫與唐伯虎第393章 倭國拉鋸戰第333章 朝鮮政變第192章 歐洲人的殺傷力第177章 金文賢的懇求第400章 逃跑的王守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兴市| 邵武市| 南城县| 横峰县| 庆安县| 桓仁| 嘉峪关市| 涟源市| 林口县| 谷城县| 徐汇区| 汉源县| 新巴尔虎右旗| 辽宁省| 旺苍县| 抚松县| 铜梁县| 新平| 绥棱县| 尤溪县| 璧山县| 蕉岭县| 马龙县| 台中县| 黄龙县| 石嘴山市| 平山县| 连南| 涪陵区| 眉山市| 思茅市| 株洲县| 广元市| 金坛市| 阜平县| 石渠县| 临汾市| 临潭县| 汨罗市| 和田市| 乐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