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來,我們一直是這樣高高興興地出動,我們飛行大隊支援了進攻部隊,他們推進得不快顯然是因爲力不從心,難以發動快速進攻。
有一天,派我去執行偵察任務,實際上,是派我到我們自己的後方奧列霍夫去進行偵察。
“注意觀察每一條大路,未經證實的消息說,那裡發現了蘇聯摩托自動槍手快速部隊。”大隊長交代任務時說。
我和雷科建少尉組成雙機編隊,我們是在接近傍晚纔出動的,天上的積雲,把金秋的天空染成青灰色,我軍一支不大的增援部隊,正在大路上向西朝著聶伯斯河方向移動。
在利托波爾以西,正在進行著激烈的戰鬥,蘇聯摩托自動槍手快速部隊是怎樣鑽到我們的後方來的呢?要是他們真的出現在奧列圖附近,那敵人的坦克部隊明天就會前出到我軍進攻部隊的後方來,難道這裡也會出現托夫斯克城和尼古拉耶夫城遭遇過的那種意外情況嗎?
每一條大路上都有汽車、馬車、逃難的人羣,他們都在朝著東南方向移動,已經看見奧列霍城了,爲了不漏掉任何重要情況,我們下降到低空。
這時,只見奧列霍城右側的空中,突然出現了高射炮彈爆炸形成的煙團,下面是我們的高射炮部隊嗎?爲了弄清情況,必須飛臨高射炮彈的炸點附近才行,幾分鐘以後,真相大白——敵人的37mm,57mm的高射炮對我們開火了。
我的僚機突然向一旁閃開,隨即轉彎飛去,我無法理解他爲什麼要這樣做,因爲我們只有繼續往前飛,才能弄清楚到底是哪一個兵種的敵軍部隊佔領了奧列霍城,我的僚機向南飛去,很快就隱沒在遙遠的天邊,顯然,他是被敵火擊中了,現在,我只好一個人來完成偵察任務了。
當我向奧列霍城接近的時候,在我的前方,高射炮彈火網密佈,如果徑直地朝著火網飛去,那就非被擊落不可,如果就此止步不前,那就什麼情況也無法弄清楚。
怎麼辦?我改變了航向,爬高,隨後鑽入雲中,只有飛到雲上去,才能避開敵人高射炮火的跟蹤。是啊,單機完成這樣的任務確實太困難了,敵人的所有高射炮會集中全力對付你一個人的。
我在雲上朝北飛了一小會兒工夫,就俯衝下去,一直俯衝到離地項很近了才改平,隨即對準大路,從敵後的扎波羅熱方向朝著奧列霍城飛去。
我飛臨奧列霍城外,發現那裡集結著大量蘇軍坦克、汽車、大炮……光是坦克就足有百輛以上,我冒著敵人高射炮彈的威脅,從敵軍頭頂上掠過。
在返航途中,我看見在奧列霍城以南的每一條大路上,都擠滿了逃難人羣的馬車,我一邊飛著,一邊在想:知道大難即將臨頭的人可實在太少了,死神即將擁進這些村莊,即將擁向這一片大地!在這種時候,你會更深刻地感受到,前線每一個普通軍人的責任該有多麼重大,他的每一個行動和他對軍人職責的忠誠,關係著多少人的生命啊,我剛纔發現的那些情況,至今還沒有人見到。
看來,在我們這一帶前線,至今還沒有人知道這些具體情況呢,要是知道的話,那誰也不會派出部隊去發動進攻,誰也不會把預備隊派到利托波爾以西去,因爲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所有部隊只有立即準備反擊來自北面的進攻才能避免陷入重圍。
落地以後,我把飛機徑直滑行到指揮所去,所有飛行員,都在這裡等著放他們回宿舍去休息呢,我把大隊長請到一邊去,隨後就展開了地圖。
我必須如實地報告我所見到的一切,擴大或縮小都是錯誤的,但是,怎樣說出我此次出動的感受才合適呢?我不能忘記尼古拉耶夫城的教訓,我不情願漠然置之。
“那裡的情況怎麼樣?”大隊長用試探的目光看著我。
“很糟糕!奧列霍城外,全是蘇軍坦克和汽車,情勢兇險?!?
“情況準確嗎?”
“絕無虛假成分。”
大隊長聽完我的詳細報告以後,急步走向電話機旁,他一邊急走,一邊問道:“爲計麼僚機提前返航?”
“不知道,長官?!?
我沒有見到我的僚機飛行員,現在顧不得他了,以後再和他談吧,弟兄們都緊張地看著我,可是,誰也沒有發問,我心裡的秘密,即使我不說,誰也都能猜得出來,在我們以北,敵人從我們的背後發動進攻,抄了我們的後路了!
大隊長從指揮所出來,當即下令:“立即起飛,向洛達爾斯科耶轉場!”
是啊,黃昏,這正是轉場飛行的好時機。
第二天拂曉,我們飛行大隊又出動去執行強擊任務,我又有機會再次飛往奧列霍城。
這一次出動,對我來說,是十分艱苦的,持續的時間也是極長的,在整個大戰期間,我參加過無數次空戰,然而,如此艱苦,如此狼狽,卻只有這一次。
已經是秋天了,可是,在澤爾諾這裡,卻陽光充足,天清氣爽,和婉柔媚如同夏天,這裡有遼闊的草原,有森林,有數不清的金黃色的麥垛,這裡多麼象被我們遼闊的華北大平原和那富饒的遠東啊!
在參加戰爭的這些日子裡,我同每一個前線戰士一樣,時刻都在爲我們這一帶前線所發生的一切惴惴不安,尤其爲自己的命運日夜擔憂。
在斯托夫附近正在進行著緊張的戰鬥,蘇軍對斯托夫城發動了猛烈進攻,妄圖切斷庫班和整個高加索地區與西伯利亞中央地區的鐵路聯繫,使北方與富饒的南方隔絕,我軍正規部隊同當地烏拉爾聯邦的武裝力量一起,在斯托夫地區頑強作戰,英勇地保衛這座城市,在後方各地組建的預備隊和靠近前線的各個兵工廠組建的預備隊,也都源源開來。
從地圖上一眼就能看出,蘇軍企圖向新切爾卡斯和沙赫特迂迴,繼而佔領斯托夫,我軍總參謀部預見到這一點,在這個地區集結了重兵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