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叔,說了這麼多,我是不知道這些大道理,我對納粹對猶太人的做法感興趣。”
“爲什麼這樣問?”
“我們現在這裡有十幾個白俄,已經成爲我們的人,他們都是猶太人。”
“這個太好了,以後你在蒙古和西伯利亞的情報有人選了。那我簡單說說,要是真說起來,三天三夜恐怕也講不完。”
第一是宗教根源,由於猶太人信奉猶太教,拒信並殺死基督,和基督教勢不兩立。
按照天主教的說法,猶太人作爲一個集體犯有弒神罪,你想想還有什麼罪是比這個更嚴重的?同時,在歐洲基督教社會,要證明基督教是對的,你也就必須證明猶太教是錯的。
如果容忍猶太教,甚至承認它,那麼基督教也就是錯的。因此從神學上考慮必須消滅猶太教。天主教,正教,新教都有大量反猶分子,譬如像馬丁路德這樣的人就是一個臭名昭著的極端反猶者。
第二是民族文化根源,猶太人本爲亞洲移民,種族上屬於外種人,歐洲人看了不舒服。
人們對長得不一樣、文化習俗有差異的人有距離感,覺得不是自己人,因此對不同種族的人不那麼容忍的。
另外歐洲人的成見是猶太人非常頑固,極其難以同化,並且歐洲人相信所有猶太人的同化努力只取得了表面效果,比如猶太人改信基督教都是裝出來的,但骨子裡不信。
歐洲人認爲,猶太人的同化只是假像,只是爲了方便他們更好的藏匿於人羣之中,認爲這是一羣最狡猾的人。
這裡你得到的是一個陰謀論的表述,一個猶太人同化得於好,你認爲他越狡猾。而這個論點是不能證僞的。如果你拿出證據說明這個猶太人已經同化了多少代了,迴應可能是,這個猶太人家族僞裝成同化者僞裝得太狡猾了,幹得太巧妙了。
第三是猶太人的文化,經濟,政治優勢
。猶太人在許多國家的社會經濟文化中都扮演了重大角色,是中產階級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純粹按照人口比例來說,他們取得的成就是讓人吃驚的。這使許多歐洲人嫉妒,尤其是那些經濟條件較差的平民。
納粹的反猶宣傳片是這樣拍的,先拍非常貧困的日耳曼人,然後拍富裕的猶太商人。給你造成這樣一種印象,前者貧困的原因就是後者。而猶太人被定格成都是放高利貸、不從事體力活動的奸商。
當時的成見就是,認爲猶太人一定是從事買賣投機生意之類的活動,但逃避真正的生產活動的羣體,他們貪婪、小氣、奸詐、墮落等等壞品質的集成者。
由於猶太人在經濟、文化上的強大,必然使歐洲本土人心生嫉妒,同時對猶太人的力量感到恐懼,因此各種和猶太人有關的陰謀理論大行其道,認爲猶太人要操縱世界。
馬克思主義所帶來的十月革命中,布爾什維克的核心裡有大量猶太人,這更加使人們對猶太人的國際陰謀論信以爲真,當時的猶太人的形象就是這樣的,而沒有人去深究。
“我聽說過,白俄中反對蘇維埃的也很多,其中也有猶太人。”
“所以,對待猶太人是有偏見的。再有,你可以多聯繫白俄中的反蘇維埃人員作爲我們以後工作的重點。”
“這個好辦,我可以用這幾年的時間讓他們休眠,等到我們準備好了就行動。”
“多花錢,好辦事。西方人一般是很現實的,日本人以前就幹過,只不過沒成功罷了。”
“老叔,說說您的總體想法。”
“杜黑在其舉世聞名的《制空權》中寫道,奪取制空權要求採取積極行動,也就是,進攻的行動而不是防守的行動,這是最適合於空中力量的行動。
他又進而對轟炸行動提出了明確的原則和準確的概念,即目標必須一次突擊即完全摧毀,不需要對同一目標再次突擊,轟炸單位應當有能力摧毀一定面積內的任何目標。”
“是的,其實,此後數十年間轟炸航空兵所實施的突然奇襲和毀滅性的打擊正遵循了上述法則
。杜黑還認爲,只有對軍事上和民衆的抵抗精神方面從空中加以徹底瓦解,才能獲得戰爭的勝利,而爲達到此項目的,轟炸行爲與戰鬥機奪取制空權一樣,都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我們先要說說天空的問題,再說地面的問題。”
“那我做做功課,以現在的技術條件爲準,明天吧。”
“姚先生,現在告訴您,小黃可以參加解救人圈的行動。不過,首先要經過訓練,以保證戰鬥能力,現在小黃明顯達不到戰鬥要求。”
姚先生不解的看著小黃,小黃不好意思的低下頭,小聲說道:“確實達不到要求。”
“如果您沒有別的問題,我安排小黃訓練。”
即便是在溶洞的日常訓練,對小黃來說也是不容易的。李英傑明白,任何人開頭都是困難的。
小黃的身體素質好,加上這裡的伙食,對小黃來說,短時間就可以提高到很高的水平。彈藥是神槍手的基礎,無限制的彈藥供應,使小黃一個月之後達到了400米準確射擊的標準。
現在的小黃已經達到了自己沒有想到的戰鬥技能高度,一個半月以後,他終於成爲訓練中的一員,而不是看起來的另類風景。
嚴明,張救國在認真的聽著關於滿國軍的講解。上了年歲的老人經常說,僞滿警察怕國兵。
爲什麼怕國兵?因爲國兵是爺,是王牌。國兵爲僞滿洲國的武裝部隊。最初由投降於日本的關東軍的東北地方軍閥部隊組成。以後發展到11個軍管區和1個江上軍。
該軍名義上是皇帝直屬的國家軍隊,實際上是日本關東軍通過顧問團控制的附屬軍隊。對國軍、關東軍從人數到兵種都嚴加控制,各級指揮官中都有日本軍人。
1934年建立了憲兵。1940年以後,由於關東軍所屬部隊大批抽調到各個戰場和用於對蘇戰爭準備,該軍不斷擴充。
國軍除了鎮壓東北的抗日武裝力量外,還被派往華北,參與日軍對華北的軍事侵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