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章 樹倒猢猻散

昨夜整整通宵,王承恩沒有睡眠,在城上各處巡視。

他已經(jīng)十分明白,守城的三大營殘兵、太監(jiān)和少數(shù)百姓們都沒有心思守城,準備隨時獻出城門投降。雖然他在內(nèi)臣中地位較高,是大太監(jiān),又受皇帝欽命,負著提督京營守城的重任,但是他在城上說話已經(jīng)沒人聽了。昨夜二更,當皇上在坤寧宮中,快要往奉先殿的時候,他巡視到阜成門,聽說李自成的老營駐紮在武清侯李皇親別墅,距阜成門只有數(shù)裡。

他站在城頭上向西南林木茂密的地方觀看一陣,但見李自成的老營一帶,燈火很稠,並且不斷有成羣的戰(zhàn)馬嘶鳴。他認爲如果用城頭上的兩尊紅衣大炮對著燈火最稠的地方打去,再加上其他大炮同時燃放,定可以將釣魚臺一帶打得牆倒屋塌,人馬死傷成片。倘若能將李自成和劉宗敏等人打死或打成重傷,京師就有救了。

他站在一處城垛口觀望一陣,命令來到他面前的幾個守城的內(nèi)臣頭兒立刻將兩尊紅衣大炮對釣魚臺一帶瞄準,準備燃放,另外三尊射程較近的大炮也對準二三裡外的人聲和燈火瞄準,準備與紅衣大炮同時施放。但是他面前的幾個太監(jiān)小頭兒都不聽話了。大家都說大炮不一定能夠打準,反而會惹惱敵人,城上和城內(nèi)會受到猛烈還擊,白白使城中許多無辜百姓在炮火中喪生。王承恩又氣又急,奪過來火香要自己點炮。但幾個守城太監(jiān)小頭目都跪到他的面前,有的人拉住他的袍袖,苦勸他要爲城上和城內(nèi)的無辜性命著想,千萬不要點炮。

王承恩雖然受欽命提督守城軍事,可以命他的隨從們將違抗命令的幾個內(nèi)臣立刻逮捕,嚴加懲處,但是他看出來城上的人心已經(jīng)變了,萬一處事不慎,就會激出變故,不僅他的性命難保,而且守城的內(nèi)臣和百姓會馬上開門迎賊,所以他不敢發(fā)怒,只能向衆(zhòng)人苦口勸說,懇求衆(zhòng)人讓他親自點放一炮。正在紛爭不休,一個太監(jiān)匆匆來到他的身邊,向他恭敬地說道:

“請曹老爺轉(zhuǎn)步到城門樓中,宗主爺有話相談。”

王承恩問道:“宗主爺現(xiàn)在此地?”

“是的,他在同東主爺飲酒談話,已經(jīng)談了很久,也快要往別處巡視去了。”

王承恩又問:“內(nèi)臣中何人也在這兒?”

“沒有別人。”

王承恩不覺心中發(fā)疑:郭安分守朝陽門,爲何來此地與王德化密談?

由於王德化和郭安比王承恩在太監(jiān)中的班輩高,地位尊,尤其他出自郭安門下,所以王承恩不得不停止了城頭上的紛爭,趕快去城門樓中。

當他跨進門檻的時候,兩位受皇上倚信的大太監(jiān)都向他微笑拱手,要他坐下。王承恩因敵情緊急,心急如焚,不肯落座。他一眼看見桌上的酒菜已殘,兩位深沐皇恩的老太監(jiān)臉上都帶有二分酒意,並無愁容,更增加他的疑心。不等他開口,王德化先呼著他的表字說道:

“承恩,你辛苦啦。”

王承恩謙恭地說:“不敢,宗主爺和東主爺都是望五之年,連日爲守城操心,纔是辛苦哩。”

郭安說道:“只要能保住北京城有驚無險,我們大家比這更辛苦十倍,也是分所應(yīng)該。”

王德化緊接著說:“承恩,我剛纔同東主爺正是爲守城事商量辦法。剛剛商量完,聽說你在城上吩咐向釣魚臺燃放紅衣大炮,守城的內(nèi)臣們不肯聽話,你很生氣。我害怕激出變故,所以差一個答應(yīng)去請你來。承恩,你雖然不是我的門下出身,可是我同郭爺情如兄弟,一向把你當自己門下子弟看待。我已經(jīng)快滿五十,精力大不如前。幾年之後,這司禮監(jiān)掌印一職就落在你的身上……”

王承恩心中焦急,而且有點憤怒,趕快說道:“宗主爺,您老資深望重,閱歷豐富,聖上倚信方殷,何出此言?承恩雖不肖,亦從無此念,況今夕何時,京師且將不保,遑論此與大局無於之事!”

王德化笑一笑,說:“我說的全是肺腑之言,日後你自然明白。好,日後我將保你晉升掌印之事,此刻不必談。”

他喝了一口溫茶,接著說道:“剛纔你在城頭上爲向釣魚臺打·炮事,同幾個內(nèi)臣頭目爭執(zhí),請你不必爲此事動怒。你是奉欽命提督守城重任,在城頭上有內(nèi)臣和軍民拒不聽命,當然可以從嚴處置,或打或斬都可。可是之心啊,無奈此時城上人心渙散,十分可怕,縱然是聖上親自來城上下旨,也未必能雷厲風行,何況你我!”

王承恩傷心地問:“宗主爺,話雖如此,可是我明知逆賊的老營盤踞在釣魚臺內(nèi),倘若用紅衣大炮瞄準打去,定能使衆(zhòng)渠魁不死即傷,大殺逆賊狂焰。承恩在此時機,不敢對逆賊巢穴開炮,上無以對皇上,下無以對京師百萬士民!”

王德化點頭說:“你的意見很是。對釣魚臺打·炮事由我吩咐,不過片時,城頭上即會衆(zhòng)炮齊鳴,使釣魚臺一帶牆倒屋塌,血肉亂飛。”

王德化向立在身後的答應(yīng)說:“去,喚一個守城的內(nèi)臣頭兒進來!”他又對王承恩說:“承恩,剛纔我聽說安定、東直、朝陽各門的情況都很緊急,你趕快去安定門瞧一瞧,這裡的事情你不用操心啦。”

郭安起身說:“皇上命我分守朝陽門,我現(xiàn)在就飛馬前去。宗主爺,失陪了。”隨即向王德化和王承恩拱拱手,提著馬鞭子下城了。

王承恩不好再說別的話,也向王德化作揖告辭。

他是從德勝門一路沿城頭巡視來的,他的幾名隨從太監(jiān)和家奴有的跟隨他上城,有的牽著馬從城內(nèi)靠近城牆的街道和衚衕追隨。他從阜成門旁邊的磚階上下來以後,郭安已經(jīng)帶領(lǐng)著衆(zhòng)人走遠了。

他猜不透王德化和郭安密談何事,但覺得十分可疑:如今大勢已去,難道他們也懷有別的打算?

他越想越感到憤慨的是,王德化和郭安多年中依靠皇上的恩寵,得到了高官厚祿,在京城中有幾家大商號,在畿輔有多處莊田。他最清楚的是逢年過節(jié)和王德化生日,他都去拜節(jié)慶壽,看見王的公館在厚載門附近的鼓樓兩邊,房屋成片,十分壯觀。而且院中不僅有亭臺樓閣,還有很大的花園。假山池沼、翠竹蒼松。奴僕成羣,一呼百應(yīng)。

王德化年輕時在宮中同一位姓賈的宮女相好,宮中習慣稱爲“菜戶”,又稱“對食”。有一年皇后千秋節(jié),把一批年長的宮女放出宮來。賈宮人出宮後既未回父母家中,也不嫁人,住到王德化公館中主持家務(wù),儼然是王公館中的女主人身份,也很受王德化的侄子們和奴僕們的尊敬,呼爲太太。

王承恩在馬上暗想,像王德化這樣的人沐浴皇恩,位極內(nèi)臣,如今也心思不穩(wěn),可見大明朝的大勢已經(jīng)去了。他的心叫非常難過,幾乎要爲皇上痛哭。

當王承恩帶著隨從騎馬奔到西長安街的時候,突然從阜成門和西直門之間的城頭上傳過連續(xù)三響炮聲,分明是厚載門--即地安門。

向城外打去,王承恩和他的從人們立刻在街心駐馬,回首傾聽。不過片刻,連續(xù)幾響炮聲,聲震大地,並聽見炮彈在空中隆隆飛近,打塌了附近房屋。王承恩一行人大爲驚駭,本能地慌忙下馬,閃到街邊的屋檐之下。

第3章 內(nèi)外皆憂的大金國第6章 龍威鎮(zhèn)遼東第27章 新皇(下)第25章 求生?求死?第29章 黑熊第6章 統(tǒng)一戰(zhàn)爭(一)第1章 山東戰(zhàn)場第26章 搬離第12章 夫人第15章 捕蛇第5章 首功第21章 殺到你出來第3章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第18章 梟雄終是梟雄色第10章 暖閣奏對(三)第21章 審問杜勳(下)第53章 班師回“朝”第23章 藉口第15章 迴歸第20章 風起第6章 爭奪汗位(三)第10章 上官第5章 軍情憤慨第7章 草原對峙第38章 射死他第20章 老傢伙,收手吧!第4章 督師的殺意(上)第37章 京城腳下憶昔人第11章 兵動朝鮮(三)第27章 鏗鏘之音(三)第11章 “四王”鬧滿洲第7章 恫嚇第7章 欺凌第3章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第10章 暖閣奏對(三)第9章 安排第2章 一招第7章 屠盡寧遠,雞犬不留!第20章 風雨雷動(七)第28章 金國第2章 事變第9章 踐踏第4章 縣衙第17章 掌控朝鮮(一)第11章 洶涌第6章 扎魚第30章 都死吧,切莫辱沒了皇家體統(tǒng)第11章 “四王”鬧滿洲第21章 折騰個什麼勁兒第9章 安排第24章 崇禎“親征”第20章 血戰(zhàn)第29章 名字第24章 變化第52章 戰(zhàn)退正白旗第7章 草原對峙第27章 前明太子第28章 丈人第10章 大軍調(diào)動(下)第1章 早有準備第7章 習慣性坑隊友第5章 破軍第11章 “四王”鬧滿洲第32章 身孕(二)第18章 反擊第7章 纏鬥第4章 將軍第18章 急不可待第17章 威武第41章 何去何從(上)第12章 團結(jié)就是力量第15章 突襲第9章 長槍怒,神箭出第22章 交鋒開始第4章 爭奪汗位(一)第29章 黑熊第27章 天聰第1章 山東戰(zhàn)場第7章 孔有德的突圍,尚可喜的接應(yīng)第9章 降將覲見(下)第20章 風雨雷動(七)第19章 韃虜,灰飛煙滅(下)第6章 拼鬥第23章 剎那驚雷(中)第29章 黑熊第22章 剎那驚雷(上)第10章 龍帥大婚(上)第13章 破寨第16章 自刎第11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上)第14章 長槍北上,薩滿下咒第26章 滿桂感嘆第3章 拋棄第23章 禪位詔書第15章 突襲第21章 大風起(上)第17章 威武第23章 島帥第2章 諸將歸來(中)第14章 崇禎的決斷
第3章 內(nèi)外皆憂的大金國第6章 龍威鎮(zhèn)遼東第27章 新皇(下)第25章 求生?求死?第29章 黑熊第6章 統(tǒng)一戰(zhàn)爭(一)第1章 山東戰(zhàn)場第26章 搬離第12章 夫人第15章 捕蛇第5章 首功第21章 殺到你出來第3章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第18章 梟雄終是梟雄色第10章 暖閣奏對(三)第21章 審問杜勳(下)第53章 班師回“朝”第23章 藉口第15章 迴歸第20章 風起第6章 爭奪汗位(三)第10章 上官第5章 軍情憤慨第7章 草原對峙第38章 射死他第20章 老傢伙,收手吧!第4章 督師的殺意(上)第37章 京城腳下憶昔人第11章 兵動朝鮮(三)第27章 鏗鏘之音(三)第11章 “四王”鬧滿洲第7章 恫嚇第7章 欺凌第3章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第10章 暖閣奏對(三)第9章 安排第2章 一招第7章 屠盡寧遠,雞犬不留!第20章 風雨雷動(七)第28章 金國第2章 事變第9章 踐踏第4章 縣衙第17章 掌控朝鮮(一)第11章 洶涌第6章 扎魚第30章 都死吧,切莫辱沒了皇家體統(tǒng)第11章 “四王”鬧滿洲第21章 折騰個什麼勁兒第9章 安排第24章 崇禎“親征”第20章 血戰(zhàn)第29章 名字第24章 變化第52章 戰(zhàn)退正白旗第7章 草原對峙第27章 前明太子第28章 丈人第10章 大軍調(diào)動(下)第1章 早有準備第7章 習慣性坑隊友第5章 破軍第11章 “四王”鬧滿洲第32章 身孕(二)第18章 反擊第7章 纏鬥第4章 將軍第18章 急不可待第17章 威武第41章 何去何從(上)第12章 團結(jié)就是力量第15章 突襲第9章 長槍怒,神箭出第22章 交鋒開始第4章 爭奪汗位(一)第29章 黑熊第27章 天聰第1章 山東戰(zhàn)場第7章 孔有德的突圍,尚可喜的接應(yīng)第9章 降將覲見(下)第20章 風雨雷動(七)第19章 韃虜,灰飛煙滅(下)第6章 拼鬥第23章 剎那驚雷(中)第29章 黑熊第22章 剎那驚雷(上)第10章 龍帥大婚(上)第13章 破寨第16章 自刎第11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上)第14章 長槍北上,薩滿下咒第26章 滿桂感嘆第3章 拋棄第23章 禪位詔書第15章 突襲第21章 大風起(上)第17章 威武第23章 島帥第2章 諸將歸來(中)第14章 崇禎的決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阳县| 肇庆市| 稷山县| 四平市| 沐川县| 肃北| 永春县| 丘北县| 台湾省| 闽清县| 兖州市| 莱州市| 遂宁市| 漾濞| 新源县| 南涧| 绵阳市| 盐边县| 福泉市| 宁南县| 德保县| 瑞金市| 东宁县| 普陀区| 河北区| 基隆市| 平凉市| 镇坪县| 射洪县| 方山县| 昭觉县| 建始县| 石柱| 大邑县| 青河县| 灵璧县| 正安县| 盐池县| 龙海市| 独山县| 乡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