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章 崇禎“親征”

這時,兩個十幾歲的宮女進來。一個宮女用金盆端來了洗臉的溫水,跪在皇上面前,水中放著一條松江府進貢的用白棉線織的面巾,在面巾的一端用黃線和紅線繡成了小小的二龍戲珠圖;另一宮女也跪在地上,捧著一個銀盤,上邊放著一條幹的白棉面巾,以備皇上洗面後用幹巾擦手。

但是朱由檢不再按照平日的習(xí)慣在午覺醒來後用溫水淨(jìng)面,卻用粗話罵道:“滾開!”隨即繞過跪在面前的兩個宮女,匆忙地走出養(yǎng)德齋,向乾清宮正殿的前邊走去。侍婢看見他一步高一步低,趕快去挾住左邊胳臂,小聲說道:

“皇爺,您要冷靜,內(nèi)城防守很牢固,足可以支持?jǐn)?shù)日,等到吳三桂的勤王兵馬來到?!?

朱由檢沒有聽清楚侍婢的話,實際上他現(xiàn)在對於任何空洞的安慰話都沒有興趣聽,而心中最關(guān)心的問題是能否逃出北京,倘若逃不出應(yīng)該如何身殉社稷,以及對宮眷們?nèi)绾翁幹谩R呀?jīng)走近乾清宮前邊時,他不願使太監(jiān)們看見他的害怕和軟弱,用力將左臂一晃,擺脫了侍婢挽扶著他的手,踏著有力的步子向前走去。

他坐在乾清宮的東暖閣,聽吳祥稟奏。原來當(dāng)吳祥奉旨到平則門上捉拿杜勳時,杜勳已經(jīng)縋出了城,在一羣人的簇?fù)碇校T著馬,快走到釣魚臺了。他正在城樓中同王德化談話,忽然有守城的太監(jiān)奔人,稟告王德化,大批賊兵進彰義門了,隨後也從西便門進人外城了……

朱由檢截住問道:“城門是怎麼開的?”

“聽說是守城的內(nèi)臣和軍民自己打開的。可恨成羣的老百姓忘記了我朝三百年天覆地載之恩,擁擁擠擠站在城門裡迎接賊兵,有人還放了鞭炮。”

朱由檢突然大哭:“天哪!我的二祖列宗!……”

吳祥升爲(wèi)乾清宮掌事太監(jiān)已有數(shù)年,是一個循規(guī)蹈矩的人,年年盼望著國運好轉(zhuǎn);不料竟然落到亡國地步,所以朱由檢一哭,他也跪在地上放聲痛哭。

幾個宮女,還有幾個太監(jiān),都站在東暖閣的窗外,聽見皇上和吳祥痛哭,知道外城已破,大難臨頭,有的痛哭,有的抽咽,有的雖不敢哭出聲來,卻鼻孔發(fā)酸,熱淚奔流。

吳祥哭了片刻,擡頭勸道:“事已如此,請皇爺速想別法!”

朱由檢哭著問:“王德化和郭安現(xiàn)在何處?”

吳祥知道王德化和郭安都已變心,而守彰義門的內(nèi)臣頭兒正是郭安的門下,但是他不敢說出實話,只好回答說:

“他們都在城上,督率衆(zhòng)內(nèi)臣和軍民固守內(nèi)城,不敢鬆懈。可是守城軍民已無固志,內(nèi)城破在眼前,請皇爺快想辦法,不能指望王德化和郭安了?!?

朱由檢沉默片刻,又一次想起來太祖皇爺在他“顯聖”時囑咐的一句話:“你得想辦法逃出北京?!笨墒撬氩怀龊棉k法,向自己問道:

“難道等待著城破被殺,亡了祖宗江山?”

他忽然決定召集文武百官進宮來商議幫助他逃出北京之計,於是他對吳祥說道:

“你去傳旨,午門上緊急鳴鐘!”

朱由檢曾經(jīng)略習(xí)武藝,在煤山與壽皇殿之間的空院中兩次親自主持過內(nèi)操,所以他在死亡臨頭時卻不甘死在宮中。此時他的心情迷亂,已經(jīng)不能冷靜地思考問題,竟然異想大開,要率一部分習(xí)過武藝的年輕內(nèi)臣,再挑選幾百名皇親的年輕家丁,在今夜三更時候,突然開齊化門衝出,且戰(zhàn)且逃,向天津關(guān)方向奔去,然後奔往南京。

北京的內(nèi)城尚未失去,他決定留下太子坐鎮(zhèn)。文武百官除少數(shù)年輕有爲(wèi)的可以扈駕,隨他逃往吳三桂軍中之外,其餘的都留下輔佐太子。

皇后和妃嬪們能夠帶走就帶走,不能帶走的就只好留在宮中,遵旨自盡。這決定使他感到傷心和可怕,可是事到如今,不走這條路,又有什麼辦法?想到這裡,他又一次忍不住放聲痛哭。

從午門的城頭上傳來了緊急鐘聲。他認(rèn)爲(wèi),文武百官聽見鐘聲會陸續(xù)趕來宮中,他將向驚慌失措的羣臣宣佈“親征”的決定,還要宣佈一通“親征”手詔。於是他停止痛哭,坐在御案前邊,在不斷傳來的鐘聲中草擬詔書。他一邊擬稿,一邊嗚咽,不住流淚,將詔書稿子擬了撕毀,撕毀重擬,儘管他平素在文筆上較有修養(yǎng),但今天的詔書在措詞上十分困難。

事實是他的亡國已在眼前,倉皇出逃,生死難料,但是他要將措詞寫得冠冕堂皇,不但不能有損於皇帝身份,而且倘若逃不出去,這詔書傳到後世也不能成爲(wèi)他的聲名之過,所以他幾次易稿,總難滿意。到鐘聲停止很久,朱由檢纔將詔書的稿子擬好。

(親征--朱由檢因爲(wèi)是皇帝,在他的思想中沒有“逃跑”二字,用“親征”一詞代替“逃跑”。----小龍喧)

朱由檢剛剛拋下硃筆,王承恩進來了。他現(xiàn)在是皇帝身邊惟一的心腹內(nèi)臣。朱由檢早就盼望他趕快進宮,現(xiàn)在聽見簾子響動,回頭看見是他進來,立即問道:

“王承恩,賊兵已經(jīng)進了外城,你可知道?”

王承恩跪下說:“啓奏皇上,奴婢聽說流賊已進外城,就趕快離開齊化門,先到正陽門,又到宣武門,觀看外城情況……”

“快快照實稟奏,逆賊進外城後什麼情況?”

“奴婢看見,流賊步騎兵整隊人城,分住各處,另有小隊騎兵在正陽門外的大街小巷,傳下渠賊劉宗敏的嚴(yán)令,不許兵將騷擾百姓,命百姓各安生業(yè)。奴婢還看見外城中滿是賊兵,大概外城七門全開了?;薁敚热煌獬且咽В藷o固志,這內(nèi)城萬不能守,望陛下速拿主意!”

“朝陽門會議如何?”

“啓稟皇爺,奴婢差內(nèi)臣分頭傳皇上口諭,召集皇親勳臣齊集朝陽門城樓議事。大家害怕爲(wèi)守城捐助餉銀,都不肯奉旨前來,來到朝陽門樓的只有新樂侯劉文炳,駙馬都尉鞏永固。人來不齊,會議開不成,他們兩位皇親哭著回府?!?

朱由檢恨恨地說:“皇親勳臣們平日受國深恩,與國家同命相連,休慼與共,今日竟然如此,實在可恨!”

“皇上,不要再指望皇親勳臣,要趕快另拿主意,不可遲誤!”

“剛纔午門上已經(jīng)嗚鍾,朕等著文武百官進宮,君臣們共同商議?!?

“午門上雖然鳴鐘,然而事已至此,羣臣們不會來的。”

“朕要親征,你看看朕剛纔擬好的這通詔書!”

王承恩聽見皇上說出了“親征”二字,心中吃了一驚,趕快從皇上手中接過來詔書稿於,看了一遍,但見皇上在兩張黃色箋紙上用硃筆寫道:

朕以藐躬,上承祖宗之丕業(yè),下臨億兆於萬方,十有七載於茲。政不加修,禍亂日至。抑聖人在下位歟?至於天怒,積怨民心,赤子淪爲(wèi)盜賊,良田化爲(wèi)榛莽;陵寢震驚,親王屠戮。國家之禍,莫大於此。今且圍困京師,突入外城。宗社阽危,間不容髮。不有撻伐,何申國威!朕將親率六師出討,留東官監(jiān)國,國家重務(wù),悉以付之。告爾臣民,有能奮發(fā)忠勇,或助糧草器械,騾馬舟車,悉詣軍前聽用,以殲醜類。分茅胙土之賞,決不食言!

第22章 交鋒開始第15章 突襲第12章 夫人第2章 嶽託第4章 縣衙第26章 爲(wèi)時晚矣第32章 臣妾在黃泉恭候聖駕第2章 事變第20章 風(fēng)起第16章 咄咄怪事乎?第24章 驚喜第24章 破宅第29章 大戰(zhàn)前的寧靜第2章 矛盾第19章 風(fēng)雨雷動(六)第25章 剎那驚雷(續(xù))第22章 潛回第26章 上蒼無情第9章 兵動朝鮮(一)第12章 膏樑子弟要出征第8章 潑罵第32章 身孕(二)第17章 中計第1章 山東戰(zhàn)場第30章 瞭望第2章 矛盾第26章 滿桂感嘆第3章 巡視(二)第5章 軍情憤慨第11章 戰(zhàn)場之外的對決(下)第5章 勢不可擋第28章 長槍復(fù)出第41章 稱王!第9章 洪承疇的嘆息第3章 喝醋第2章 喪鐘,爲(wèi)誰而鳴第20章 審問杜勳(中)第6章 扎魚第35章 怒海滔滔(上)第50章 你要不要也踩一下?第37章 大捷!第8章 局勢第19章 朝軍第2章 大明局勢第1章 影子第6章 英魂祭小龍寄語必看哦第4章 爭奪汗位(一)第35章 崇禎元年第29章 猛虎咆哮(二)第12章 夫人第10章 長槍依舊,人已變第2章 大明局勢第20章 勝利引發(fā)的震動第5章 山雨欲來第10章 驚雷潛生(一)第11章 龍帥大婚(中)第43章 崇禎二年的崇禎(上)第18章 梟雄終是梟雄色第7章 纏鬥第12章 操訓(xùn)第17章 掌控朝鮮(一)第31章 身孕(一)第26章 新皇(上)第35章 怒海滔滔(上)第4章 天子怒第29章 後記之人物閒話(下)第51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24章 變化第23章 藉口第7章 草原對峙第18章 衝突第8章 上門第10章 朝鮮內(nèi)附第24章 刀鋒博弈(三)第2章 何必如此煩心第26章 攻殺第31章 出其不意破盛京!第22章 剎那驚雷(上)第36章 分娩,三胎第2章 巡視(一)第36章 囂張跋扈二公子(下)第12章 夫人第27章 戰(zhàn)雲(yún)起第1章 崇禎的震驚第20章 風(fēng)起第15章 褪下甲冑,融入城中第18章 風(fēng)雨雷動(五)第27章 新皇(下)第16章 爲(wèi)下一代拼一個鐵桶江山第4章 逼迫祖大壽第12章 膏樑子弟要出征第7章 習(xí)慣性坑隊友第35章 烈焰般的目光第14章 長槍北上,薩滿下咒第6章 誰輸誰負(fù)第23章 豬臉顯聖第42章 何去何從(下)第42章 何去何從(下)第44章 崇禎二年的崇禎(下)
第22章 交鋒開始第15章 突襲第12章 夫人第2章 嶽託第4章 縣衙第26章 爲(wèi)時晚矣第32章 臣妾在黃泉恭候聖駕第2章 事變第20章 風(fēng)起第16章 咄咄怪事乎?第24章 驚喜第24章 破宅第29章 大戰(zhàn)前的寧靜第2章 矛盾第19章 風(fēng)雨雷動(六)第25章 剎那驚雷(續(xù))第22章 潛回第26章 上蒼無情第9章 兵動朝鮮(一)第12章 膏樑子弟要出征第8章 潑罵第32章 身孕(二)第17章 中計第1章 山東戰(zhàn)場第30章 瞭望第2章 矛盾第26章 滿桂感嘆第3章 巡視(二)第5章 軍情憤慨第11章 戰(zhàn)場之外的對決(下)第5章 勢不可擋第28章 長槍復(fù)出第41章 稱王!第9章 洪承疇的嘆息第3章 喝醋第2章 喪鐘,爲(wèi)誰而鳴第20章 審問杜勳(中)第6章 扎魚第35章 怒海滔滔(上)第50章 你要不要也踩一下?第37章 大捷!第8章 局勢第19章 朝軍第2章 大明局勢第1章 影子第6章 英魂祭小龍寄語必看哦第4章 爭奪汗位(一)第35章 崇禎元年第29章 猛虎咆哮(二)第12章 夫人第10章 長槍依舊,人已變第2章 大明局勢第20章 勝利引發(fā)的震動第5章 山雨欲來第10章 驚雷潛生(一)第11章 龍帥大婚(中)第43章 崇禎二年的崇禎(上)第18章 梟雄終是梟雄色第7章 纏鬥第12章 操訓(xùn)第17章 掌控朝鮮(一)第31章 身孕(一)第26章 新皇(上)第35章 怒海滔滔(上)第4章 天子怒第29章 後記之人物閒話(下)第51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24章 變化第23章 藉口第7章 草原對峙第18章 衝突第8章 上門第10章 朝鮮內(nèi)附第24章 刀鋒博弈(三)第2章 何必如此煩心第26章 攻殺第31章 出其不意破盛京!第22章 剎那驚雷(上)第36章 分娩,三胎第2章 巡視(一)第36章 囂張跋扈二公子(下)第12章 夫人第27章 戰(zhàn)雲(yún)起第1章 崇禎的震驚第20章 風(fēng)起第15章 褪下甲冑,融入城中第18章 風(fēng)雨雷動(五)第27章 新皇(下)第16章 爲(wèi)下一代拼一個鐵桶江山第4章 逼迫祖大壽第12章 膏樑子弟要出征第7章 習(xí)慣性坑隊友第35章 烈焰般的目光第14章 長槍北上,薩滿下咒第6章 誰輸誰負(fù)第23章 豬臉顯聖第42章 何去何從(下)第42章 何去何從(下)第44章 崇禎二年的崇禎(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义市| 西吉县| 昂仁县| 十堰市| 漾濞| 大丰市| 西青区| 南阳市| 山阳县| 泗洪县| 吉安市| 巨野县| 年辖:市辖区| 锡林郭勒盟| 柘荣县| 贵溪市| 六安市| 永丰县| 漠河县| 乌兰浩特市| 鹿泉市| 泸溪县| 临桂县| 双桥区| 湛江市| 砀山县| 洪湖市| 东港市| 徐州市| 齐齐哈尔市| 萝北县| 大洼县| 屏东市| 万盛区| 琼中| 交城县| 丹东市| 台东县| 堆龙德庆县| 潍坊市| 临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