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章 大風起(上)

在火器上佔據優勢的葡萄牙人爲何不敢真的靠自己力量侵入這朝鮮,反而得倚靠龍辰的力量;眼下正在稱霸歐洲的“海上馬車伕”荷蘭爲何只敢佔據著臺灣一島,不敢真的窺覷中國。

作爲殖民者,掠奪是他們一切活動的最終目的,但也必須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才行。

即使強如荷蘭,面對日薄西山的大明王朝也依舊會泛起無力的感覺,這些西方殖民者萬里迢迢將自己的勢力投送到東方,本身就十分艱難,力量也十分有限。也就只能欺負欺負南洋的土著野猴子,面對文明也相對發達,底蘊雄厚的國家他們也是有心無力,生怕陷入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將自己好不容易投送而來的力量給耗光。

再加上眼下他們在武器上佔據的優勢也不是特別明顯,遠遠沒有達到清末那種天塹鴻溝般的差距,大明雖然在火器方面略遜西方,但也不輸太多,而且此刻冷兵器還是比較佔優勢。清末數千英法連狙可以牛氣哄哄的殺入京城,但現在鄭成功可以憑自己的力量打敗臺灣島上的數千何蘭兵,收復寶島。

馬丁看著這些驍勇的騎兵,眼神有些呆滯,原本那種自視甚高的氣焰一時爲之收斂,這些騎兵只要擺下個簡單的方陣向自己衝擊,那自己以及手下這百來號人肯定是沒活路的。

也就在此刻,馬丁才真的認識到自己身旁這個年輕軍閥的可怕。

龍辰依舊在把玩著那把燧發槍,槍身雖然還有些簡陋粗糙,但和鳥銃比起來是真的有了槍的感覺了。(有史料記載明末畢懋康也發明了燧發槍,但畢懋康本身就是掌管火器局的官員,小龍認爲是他看到了西方傳來的燧發槍,由此仿造出來,應該不是原創。)

“陳繼勝,日後本帥的火槍隊,就靠你帶出來了。”

陳繼勝神情一肅,沉聲道:“請大帥放心,末將定然全力以赴。”

“馬丁先生,本帥對你們的表現很滿意,請您像徐年你自己手下那樣幫本帥來訓練士兵,至於薪酬,按照原來合同上的兩倍來發放。”

“爲您服務是我的榮欣,大元帥陛下。”馬丁向龍辰鞠躬行禮,讓桀驁不馴的海盜向你低頭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你擁有著絕對超過他的力量。

龍辰轉向魯克,“魯克先生,關於我們的合作,我已經全權委託給我的副手方仲來和你洽談,有什麼事日後你就找他吧。”

方仲此刻雖然葡萄牙語說得還有些結結巴巴,但也能勉強交流了,而且方仲爲人有些陰沉,只有他算計別人的份兒,鮮有人能夠算計到他,故而龍辰將這項關係重大的合作交給方仲很是穩妥。

“一切聽您的吩咐。”魯克向方仲點頭示意。

方仲也是微微頷首,兩隻狐貍眼中都閃爍著慧黠的目光。

……

今晚之事,龍辰已經派人向李澄知會過了,言簡意賅,今晚皇宮會來一股反賊,陛下您得受點驚了。

李澄對於龍陳的話除了點頭還是點頭,自己的王位不也是自家姐夫給的麼?眼下只要讓他坐到這個位子上,別的什麼都可以無所謂。權力是一種罌粟,當你可以抓到時,就會情不自禁的迷戀進去。

但李澄一向膽小,知道王宮內今晚會來反賊後就將金正男給找來商議,商議該怎麼保護自己的安全。對於直屬軍的戰力李澄是很相信的,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天知道自己會不會出個什麼意外?明兒個就要登基了,可不能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出事。

李澄原本想請龍辰派一隊兵馬來保護自己,但被金正男否決了,理由也很恰當:大元帥還政於您,將兵馬撤出王宮,您怎麼還能叫他再把兵馬拉回來呢?

隨後金正男替李澄喊來了樸正恩,這個根正紅苗的朝鮮系樸氏將領便帶著自己麾下五百兵士親自入宮保衛準君上,也幸好孫府正沒真的順道去殺李澄,樸氏兵馬雖然對八旗軍和直屬軍來講是渣渣,但砍殺孫府正手下的這些烏合之衆是綽綽有餘了。

聽著外面的喊殺聲愈來愈遠,知道事情已經被控制住了,李澄心裡逐漸安定下來,這時他才發現自己的後背已經完全溼透了。

“這幫天殺的反賊,孤即將登基,本想大赦天下,可他們居然還敢反叛,真當孤好惹的麼!”

金正男眼皮輕輕一番,狠厲道:“君上登基在即,理應一掃妖氛,重整朝綱,有些人,確實不需要留了。”

樸正恩也是上前一拜,揚聲道:“末將願爲陛下開路,肅清一切心懷異心的奸佞!”

李澄感覺自己胸膛有一股火焰在燃燒著,這纔是當君王的感覺,這纔是君王一怒伏屍百萬的豪情,他本想著大喝一聲,就命金正男和樸正恩便宜行事,可是說到嘴邊卻變成了,

“孤還是先和大元帥商議一下吧。”

金正男和樸正恩很晦澀的對視了一眼,現在,他們對這個君上是不抱一點幻想了,這樣的君上,日後就算成長起來,也根本和龍辰不是一個層次的對手。爲了自家勢力傳承大計,還是一條道跟著龍辰走吧。

……

從李澄那裡出來,已經熬了一夜的金正男和樸正恩顧不得休息,即刻來到龍辰面前,向龍辰稟報李澄的請求,是的,請求。即使李澄即將是朝鮮的君上,但面對龍辰,他永遠低了好幾個層次。

“這件事,你們看著辦,只要你們可以保證這個朝鮮不至於完全失控起來,本帥就不會干涉。”

這是在暗示自己兩人可以藉著這次機會排除異己了,也算是龍辰收買人心的手段。要想抑制朝鮮的王權,就必須扶植出幾個權傾朝野的權臣出來,到時候這些權臣定然會與王權產生天然的衝突,李澄日後若想反覆,就必須解決這幾個權臣,而這幾個權臣爲了對抗王權就必須緊緊依附於龍辰這個外來力量。利用這種方法,龍辰雖然不直接干預,卻依舊能很大程度上掌控朝鮮的政局。

趁著天色尚未放白,金正男起草了一份名單,裡面包羅了朝鮮朝廷上三成的大臣,樸正恩接了名單,二話不說,直接帶著麾下兵馬抄家捉拿。

今日朝鮮王京的早晨,是喧鬧的,他們終於迎來了新王登基的清洗浪潮。

今日朝鮮新王的登基,是冷清的,因爲有三四成的官員被緝拿,又有一部分官員不敢來參加,所以真的參加李澄的登基大殿的居然只有不到一半朝臣。

李澄處於極度的興奮之中,他對此也不在意,此時的他身穿蟒袍,頭戴王冠,一步一步在大臣們的注視下走上了王位。

大明崇禎元年,清天聰二年,朝鮮國君李倧下罪己詔,宣佈遜位。同日,王子李澄在未經金國授權,未得大明同意的情況下宣佈登基,史稱“順宗”!

與此同時,另一件大事也發生了,這件事的影響和震動甚至不亞於朝鮮新王的登基!

袁督師於崇禎二年(1629)五月二十五日自北汛口開洋出海,經大王山風中島松木島小黑山大黑山豬島蛇島蝦蟆島,二十八日泊雙島。

二十九日,督師登島嶺,謁龍王廟,身邊只有副將冉義。當晚,毛文龍至。

六月初四,督師頒東江三千五百七十五員名賞,軍官每員自三兩至五兩,士兵每名一錢。並將餉銀十萬兩發於東江。袁崇煥傳徐旗鼓王副將謝叄將商談。隨後要命令毛文龍,今後旅順以東公文用毛文龍印,以西用袁崇煥印。又命令制定東江營制,同時命令準備收復鎮江旅順,毛文龍均不同意。

六月初五,袁崇煥傳東江各兵登岸,較射給賞。

毛帥問“袁崇煥何日行?”

袁崇煥雲:“寧遠重地,來日行。今邀貴鎮島山盤桓,觀兵角射。”又說:“來日不能踵拜,國家海外重寄,合受餘一拜。”

交拜畢,登島山。謝叄將暗傳合營兵,四面密佈,將文龍於隨行官百餘員,繞圍內,兵丁截營外。袁崇煥詢問毛文龍隨行各官姓名,俱曰姓毛。

毛文龍曰:“俱是敞戶小孫。”

袁崇煥曰:“豈有俱姓毛之理?似爾等如此好漢,人人可用。我寧前官兵,俸糧多於爾等,倘然不能深暖。爾等海外勞苦,每月領米一斛,且家人分食此米,言之可爲痛心。爾等亦受我一拜,爲國家出力,此後不愁無餉。”各官垂泣叩首。

隨後對文龍說:“餘節制四鎮,嚴海禁者,恐天津萊登,受心腹之患。今設東江餉部,錢糧由寧遠運來,亦無不便。昨與貴鎮相商,必欲取道登萊,又議移鎮,定營制,分旅順東西節制,並設道廳,稽兵馬錢糧,俱不見允。豈國家費許多錢糧,終置無用?餘披瀝肝膽,講至三日。望爾回頭是岸,誰知爾狠子野心,欺誑到底,目中無我猶可,聖夫子英武天縱,國法豈能相容?”

說完,向西請命,縛毛文龍,去冠裳。毛文龍尚倔強,不肯就擒。袁崇煥又說:

“爾疑我爲書生,不知我乃朝廷一員大將。”

隨即頒佈毛文龍十二條罪名,並對東江各官說:

“毛文龍如此罪惡,爾等以爲應殺不應殺?若我屈殺文龍,爾等就來殺我”。

來官俱相對失色,叩首哀告。

毛文龍語塞,叩首乞生。袁崇煥說:“爾不知國法久了,若不殺爾。東江一塊土,以非皇上有也。”

請尚方劍,合水營都司趙不歧,何麟圖監斬,令旗牌官張國柄執尚方劍斬毛文龍首級於帳前。又令將毛文龍首級,備好棺木安葬。圍外兵丁洶洶,見袁崇煥兵嚴整,不敢犯。

崇煥又諭東江各官雲:“今日斬文龍一人,以安海外兵民,乃殺人安人,爾等照舊供職,復原姓,爲國報効,罪不及爾。”

後分東江兵二萬八千爲四協,用文龍子承祚管一協,用旗鼓徐敷奏管一協。其餘二協,東江各官舉遊擊劉興祚,副將陳繼勝二員分管。

將帶來餉銀十萬,分給各島官民,令馮旗鼓,往旅順宣撫。又令將毛文龍將劍,東江事權,讓陳繼盛代管。諭畢,離島登舟,發牌曉諭,安撫各島軍民。檄承祚償所欠各商銀兩,差官查島中寃獄,並搶來各商船隻。俱即發商人洪秀等。

六月初六,備祭禮,到文龍棺前拜祭。雲“昨日斬爾,乃朝廷大·法,今日祭爾,乃我輩私情”。

遂下淚,各將官俱下淚戚嘆。

六月初九,往旅順,官軍迎,宣讖畢,揚帆以歸!

第60章 火槍軍(下)第1章 到來第23章 禪位詔書第33章 整肅軍紀(一)第24章 破宅第25章 自作聰明第8章 紅衣大炮第19章 魯克的火槍隊(上)第21章 風雨雷動(八)第29章 大戰前的寧靜第27章 朕意已決第51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22章 劉督師的算計第8章 降將覲見(上)第34章 殺殺殺殺(下)第29章 兵器第11章 戰場之外的對決(下)第25章 風采第24章 崇禎“親征”第34章 整肅軍紀(二)第17章 中計第31章 出其不意破盛京!第30章 衝擊!衝擊!第17章 老道現身救龍馨第12章 龍帥大婚(下)第6章 磨刀第1章 風雨飄搖的大明第24章 龍辰位置第9章 震撼第26章 滿桂感嘆第6章 滿桂對大仁第3章 殺人第6章 磨刀第7章 俱傷第30章 建設第7章 纏鬥第21章 氣節第22章 朝奴第13章 狼現第11章 驚雷潛生(二)第38章 射死他第6章 統一戰爭(一)第23章 剎那驚雷(中)第24章 變化第10章 暖閣奏對(三)第22章 商定第8章 對話魯克第26章 新皇(上)第18章 反擊第20章 禽獸第34章 兵威震京師第37章 大捷!第27章 新皇(下)第26章 搬離第2章 事變第16章 爲下一代拼一個鐵桶江山第29章 大戰前的寧靜第11章 洶涌第22章 劉督師的算計第7章 屠盡寧遠,雞犬不留!第19章 詭異的勝利(下)第3章 衆人皆醉李獨醒第13章 臣服第38章 射死他第28章 丈人第20章 魯克的火槍隊(下)第14章 崇禎的決斷第27章 前明太子第28章 丈人第6章 誰輸誰負第21章 誰更驕傲?第19章 審問杜勳(上)第11章 備戰第31章 出其不意破盛京!第14章 長槍北上,薩滿下咒第4章 縣衙第21章 審問杜勳(下)第26章 滿桂感嘆第1章 大明京軍第2章 進京師,喝熱湯第21章 審問杜勳(下)第22章 劉督師的算計第8章 紅衣大炮第13章 韃子也有火炮第54章 姐姐的怒火第29章 兵器第20章 風雨雷動(七)第6章 滿桂對大仁第11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上)第10章 上官第36章 怒海滔滔(下)第26章 胡猛垂暮第24章 崇禎“親征”第37章 大捷!第20章 血戰第26章 新皇(上)第9章 降將覲見(下)第2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章 納降孔有德
第60章 火槍軍(下)第1章 到來第23章 禪位詔書第33章 整肅軍紀(一)第24章 破宅第25章 自作聰明第8章 紅衣大炮第19章 魯克的火槍隊(上)第21章 風雨雷動(八)第29章 大戰前的寧靜第27章 朕意已決第51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22章 劉督師的算計第8章 降將覲見(上)第34章 殺殺殺殺(下)第29章 兵器第11章 戰場之外的對決(下)第25章 風采第24章 崇禎“親征”第34章 整肅軍紀(二)第17章 中計第31章 出其不意破盛京!第30章 衝擊!衝擊!第17章 老道現身救龍馨第12章 龍帥大婚(下)第6章 磨刀第1章 風雨飄搖的大明第24章 龍辰位置第9章 震撼第26章 滿桂感嘆第6章 滿桂對大仁第3章 殺人第6章 磨刀第7章 俱傷第30章 建設第7章 纏鬥第21章 氣節第22章 朝奴第13章 狼現第11章 驚雷潛生(二)第38章 射死他第6章 統一戰爭(一)第23章 剎那驚雷(中)第24章 變化第10章 暖閣奏對(三)第22章 商定第8章 對話魯克第26章 新皇(上)第18章 反擊第20章 禽獸第34章 兵威震京師第37章 大捷!第27章 新皇(下)第26章 搬離第2章 事變第16章 爲下一代拼一個鐵桶江山第29章 大戰前的寧靜第11章 洶涌第22章 劉督師的算計第7章 屠盡寧遠,雞犬不留!第19章 詭異的勝利(下)第3章 衆人皆醉李獨醒第13章 臣服第38章 射死他第28章 丈人第20章 魯克的火槍隊(下)第14章 崇禎的決斷第27章 前明太子第28章 丈人第6章 誰輸誰負第21章 誰更驕傲?第19章 審問杜勳(上)第11章 備戰第31章 出其不意破盛京!第14章 長槍北上,薩滿下咒第4章 縣衙第21章 審問杜勳(下)第26章 滿桂感嘆第1章 大明京軍第2章 進京師,喝熱湯第21章 審問杜勳(下)第22章 劉督師的算計第8章 紅衣大炮第13章 韃子也有火炮第54章 姐姐的怒火第29章 兵器第20章 風雨雷動(七)第6章 滿桂對大仁第11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上)第10章 上官第36章 怒海滔滔(下)第26章 胡猛垂暮第24章 崇禎“親征”第37章 大捷!第20章 血戰第26章 新皇(上)第9章 降將覲見(下)第2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章 納降孔有德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荣旗| 仁布县| 乐都县| 平遥县| 西华县| 长白| 高青县| 定安县| 酒泉市| 大城县| 金门县| 鹿邑县| 济源市| 孟村| 无锡市| 凤台县| 阿城市| 晋中市| 丰镇市| 忻州市| 西乡县| 双牌县| 社旗县| 栾川县| 泰顺县| 五家渠市| 叶城县| 电白县| 上栗县| 拉孜县| 双牌县| 芮城县| 枞阳县| 新干县| 湾仔区| 翼城县| 凤凰县| 山阳县| 互助| 辽阳市| 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