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章 爭奪汗位(二)

倒是準太子代善,很有可能因爲心智、xing情上的厚道和缺少智略,身處其中的文化氛圍,再加上權勢顯赫導致忘乎所以,才真的會錯了意。在人xing的層面上,他可能並不真正瞭解其父努爾哈赤的真實想法與xing情,於是,將努爾哈赤所說的、所想的和所要做的當成了同一回事兒,忘記了死後是死後,而現在活著是活著的道理。結果,真實的情形可能是:努爾哈赤痛恨自己還活著時就開始眉來眼去的大妃和代善。

不久,就將代善獨掌的兩紅旗,分出去了一旗,交給代善的兒子嶽託。從而,代善自己失去了父親的歡心,被迅速灰頭土臉邊緣化,也害了那位大妃。這就是嶽託可以領鑲紅旗的原因。努爾哈赤藉著分兒子的兵給孫子來制衡兒子,倒也挺有意思。

努爾哈赤的處理更有意思,他放出風去,說是要搜查大妃私藏的財物。大妃便慌慌張張把財物分送到各處藏匿,結果,全部被搜查出來,包括藏在兒子阿濟格家的三百匹綢緞。

史書記載說:大妃阿巴亥“雖然有機變,卻終於爲努爾哈赤的英明所制服”,可能就包括了這件事情。隨後,努爾哈赤宣佈:“該大妃jiān詐虛僞,人所有的邪惡她全都有。我努爾哈赤用金銀珠寶從頭到腳地妝飾你,用別人見所未見的上好綢緞供著你,養著你,你竟然不愛你的汗夫,把我矇在鼓裡,去勾引別人,難道不該殺嗎?”隨後,將這位大妃休棄。當時,努爾哈赤另外一位蒙古族的小妃子也加入戰團,揭發阿巴亥。史書中說,大妃阿巴亥好嫉妒,大約由此可以得到證實。

或許,努爾哈赤對阿巴亥的情意並未泯滅,畢竟阿巴亥是自己三個幼子的額娘,不看僧面看佛面嘛,故不到一年又將她接回,繼續做大妃。

在成書時間最早的清代官方史書《太祖武皇帝實錄》中,記載道:由於大妃有機變且好嫉妒,使努爾哈赤覺得不快,“留下她恐怕身後會禍亂國家,於是預先給諸王交代遺言說:“等我死時,必須命令她爲我殉葬。”後來,努爾哈赤死後的第二天一大早,諸王便來向她轉達努爾哈赤的命令,大妃支吾不從。諸王說:“先帝有命令,想不遵從是不可能的。”最後,在諸王寸步不讓的堅持下,大妃阿巴亥自縊而死。也有史書認爲,她是被用弓弦勒死的。就此,阿巴亥之死遂成爲前清歷史上最重要的謎團之一,引發出無數猜想與爭論。

母親殉葬時,多爾袞虛歲十五歲,實則還差一個多月滿十四歲。按照女真人的習俗,已經成年,他的哥哥阿濟格虛歲二十二歲早已成年,弟弟多鐸虛歲十三歲,也接近成年。兄弟三人全部名列共柄國政的八和碩貝勒,他們必定對母親殉葬的內情有些瞭解,這可能是後來多爾袞獨掌大權時,他們對此始終不曾發出過任何不同聲音的原因。

按照當時的標準,多爾袞雖然已經成年,並與多鐸最受晚年努爾哈赤的喜愛。但他當時沒有尺寸武功,在皇太極跟隨努爾哈赤馳騁疆場時,多爾袞還沒有出生。按照努爾哈赤確定多年,且生前從無改變跡象的八旗制度根本原則來看,他沒有可能被推舉成繼位的汗王。假如努爾哈赤要強行指定他爲繼承人的話,事情就會變得異常複雜。因爲,那將意味著八旗制度中根本原則的改變,意味著遊牧漁獵部族國家文化上的改變。除非在特別特殊的情形之下,這種改變是不太可能發生的。就像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晚年最喜愛幼子拖雷,但拖雷終究沒能當上蒙古大汗一樣。

因此,年輕的多爾袞只能得到旗主的權力與財富,卻不能坐上部族國家汗王的位置,原因端在於此。

事實上,努爾哈赤死後,兩黃旗雖由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兄弟繼承,但是,多鐸是正黃旗旗主貝勒,阿濟格是鑲黃旗旗主貝勒,多爾袞並沒有實際掌握一旗。不久,在其他一切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皇太極將汗王才能掌握的兩黃旗旗色收回,交換出兩白旗,從此,兩黃旗由皇太極掌握,阿濟格和多鐸分別成了兩白旗的旗主貝勒。

(這裡的兩黃旗變兩白旗只是名義稱呼上改變了,還是原班人馬——小龍喧)

天聰二年三月,即皇太極繼承汗位一年半之後,十七歲的多爾袞隨皇太極徵蒙古有功,被“賜以美號”,曰:“墨勒根戴青”,是漢文“睿智”的意思,多爾袞和碩睿親王的漢文爵位便是由此而來。

顯然,皇太極對多爾袞的才智具有清醒的認識。同月二十九ri,阿濟格違犯制度,擅自爲多鐸定親,被皇太極罰銀一千兩,並罷免了他鑲白旗旗主的名位權力,多爾袞這才正式成爲鑲白旗旗主。後來,皇太極又任命二十歲剛剛出頭的多爾袞主管吏部,這是權力很大的一個部門,號稱六部之首。此後,皇太極對多爾袞多次委以重任,使多爾袞有機會建功立業。就這樣,皇太極扶持著多爾袞一步步成長起來,從墨勒根戴青貝勒,到睿郡王,再到睿親王。在真實的歷史上,讓其直至有能力擺平戰功顯赫的皇長子豪格,先成爲輔政王,再成爲攝政王。

應該說,皇太極待多爾袞不薄。對此,多爾袞心知肚明。對於皇太極,他的感受可能是極度複雜的,一方面,他曾經說過:“太宗文皇帝之位,原系奪立。”(蔣良騏《東華錄》卷四,順治八年二月初十ri。)另一方面,他也親口對大小貝勒們說過:“太宗之所以給予我特殊不同的恩情培育,超過了對於所有其他子弟,是因爲他知道諸子弟只有靠我才能成就事業。我很明白他的意思,你們明白嗎?”(《清世祖實錄》卷二十二,順治二年十二月癸卯。)

在原本歷史上,皇太極稱帝建立滿清時,冊封了四大親王,他們是代善、濟爾哈朗、多爾袞、豪格。應該說,皇太極在多爾袞身上傾注了不少心血,甚至超過了對他的親生兒子豪格。

而如今,在皇太極在旅順城身死之前,更是傳令於鰲拜要其奉多爾袞爲汗位。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即使皇太極對多爾袞來講確實有著一點“殺母之仇”,但這麼多年皇太極一直將自己視爲接班人來撫養。

本來,按照推舉制原則,就能力、威望、地位與實力而言,多爾袞最應該被推舉爲最高權力繼承人。偏偏此時的情形已經與努爾哈赤死後大不相同。經過皇太極多年年經營,如今的後金早已不是當年的後金。從人xing的層面考察,當年,當所有大小貝勒在代善的帶領下,擁戴皇太極即皇帝位,誓死效忠,並全體匍匐在他腳下三跪九叩首時,這一切改變就已經行進在不可逆轉的過程之中了。

此刻,在組織結構、決策與施政程序、政策法令、思想觀念上,女真政權已經深深地漢化了,在一定程度上就像是大明帝國的縮微版。爲此,皇太極生前親自統領的兩黃旗大臣中,除了鰲拜幾個親自受了皇太極囑咐的人,其他人堅定主張必須由皇太極的兒子繼位。他們之中有八個人,聚集到三官廟盟誓,爲達此目的,他們不惜以生命相搏。其中,還有人指名擁戴豪格,這就使事情變得異常棘手。

第33章 編練第6章 扎魚第12章 驚雷潛生(三)第7章 屠盡寧遠,雞犬不留!第24章 驗收第7章 草原對峙第38章 煤山煤山(中)第2章 何必如此煩心第16章 一句禪位第37章 大捷!第20章 勝利引發的震動第31章 請降第10章 朝鮮內附第12章 千鈞一髮第4章 龍辰的猶豫第4章 煤山伏兵第8章 潑罵第5章 爭奪汗位(二)第60章 火槍軍(下)第21章 誰更驕傲?第19章 首戰第7章 翁主第3章 衆人皆醉李獨醒第16章 風雨雷動(三)第5章 爭奪汗位(二)第10章 龍帥大婚(上)第2章 剪辮子第12章 千鈞一髮第24章 變化第2章 事變第1章 爲天地喝,爲大帥喝!第2章 事變第18章 衝突第15章 褪下甲冑,融入城中第10章 大軍調動(下)第19章 詭異的勝利(下)第3章 喝醋第25章 藏私第6章 滿桂對大仁第15章 收服第18章 風雨雷動(五)第6章 扎魚第25章 鏗鏘之音(一)第47章 突襲鑲白旗!第37章 煤山煤山(上)第13章 臣服第21章 折騰個什麼勁兒第16章 爲下一代拼一個鐵桶江山第19章 詭異的勝利(下)第28章 出逃第3章 赴宴第24章 龍辰位置第28章 虎之夕陽第9章 立威第12章 奪寨第11章 聚風第24章 變化第2章 大明“新患”第36章 囂張跋扈二公子(下)第14章 風雨雷動(一)第9章 歲月匆匆第11章 談話第15章 收服第4章 逼迫祖大壽第9章 洪承疇的嘆息第35章 囂張跋扈二公子(上)第1章 來來去去兵戈急第7章 韃子來了(上)第16章 一句禪位第13章 韃子也有火炮第33章 皇太極動!第10章 大軍調動(下)第31章 身孕(一)第51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11章 兵動朝鮮(三)第13章 攻陷王京(上)第24章 驗收第21章 大風起(上)第3章 開城門!開城門!(上)第13章 臣服第27章 慘勝第21章 逐出第1章 大明京軍第43章 崇禎二年的崇禎(上)第21章 大風起(上)第7章 弗朗機人第32章 厲兵秣馬第9章 兵動朝鮮(一)第6章 拼鬥第28章 金國第20章 魯克的火槍隊(下)第7章 翁主第23章 剎那驚雷(中)第41章 稱王!第7章 翁主第11章 戰場之外的對決(下)第6章 亡國之象第14章 攻陷王京(下)第36章 分娩,三胎第1章 山東戰場
第33章 編練第6章 扎魚第12章 驚雷潛生(三)第7章 屠盡寧遠,雞犬不留!第24章 驗收第7章 草原對峙第38章 煤山煤山(中)第2章 何必如此煩心第16章 一句禪位第37章 大捷!第20章 勝利引發的震動第31章 請降第10章 朝鮮內附第12章 千鈞一髮第4章 龍辰的猶豫第4章 煤山伏兵第8章 潑罵第5章 爭奪汗位(二)第60章 火槍軍(下)第21章 誰更驕傲?第19章 首戰第7章 翁主第3章 衆人皆醉李獨醒第16章 風雨雷動(三)第5章 爭奪汗位(二)第10章 龍帥大婚(上)第2章 剪辮子第12章 千鈞一髮第24章 變化第2章 事變第1章 爲天地喝,爲大帥喝!第2章 事變第18章 衝突第15章 褪下甲冑,融入城中第10章 大軍調動(下)第19章 詭異的勝利(下)第3章 喝醋第25章 藏私第6章 滿桂對大仁第15章 收服第18章 風雨雷動(五)第6章 扎魚第25章 鏗鏘之音(一)第47章 突襲鑲白旗!第37章 煤山煤山(上)第13章 臣服第21章 折騰個什麼勁兒第16章 爲下一代拼一個鐵桶江山第19章 詭異的勝利(下)第28章 出逃第3章 赴宴第24章 龍辰位置第28章 虎之夕陽第9章 立威第12章 奪寨第11章 聚風第24章 變化第2章 大明“新患”第36章 囂張跋扈二公子(下)第14章 風雨雷動(一)第9章 歲月匆匆第11章 談話第15章 收服第4章 逼迫祖大壽第9章 洪承疇的嘆息第35章 囂張跋扈二公子(上)第1章 來來去去兵戈急第7章 韃子來了(上)第16章 一句禪位第13章 韃子也有火炮第33章 皇太極動!第10章 大軍調動(下)第31章 身孕(一)第51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11章 兵動朝鮮(三)第13章 攻陷王京(上)第24章 驗收第21章 大風起(上)第3章 開城門!開城門!(上)第13章 臣服第27章 慘勝第21章 逐出第1章 大明京軍第43章 崇禎二年的崇禎(上)第21章 大風起(上)第7章 弗朗機人第32章 厲兵秣馬第9章 兵動朝鮮(一)第6章 拼鬥第28章 金國第20章 魯克的火槍隊(下)第7章 翁主第23章 剎那驚雷(中)第41章 稱王!第7章 翁主第11章 戰場之外的對決(下)第6章 亡國之象第14章 攻陷王京(下)第36章 分娩,三胎第1章 山東戰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陈巴尔虎旗| 张家口市| 阿尔山市| 密云县| 江城| 定边县| 麦盖提县| 宁南县| 长岛县| 沙田区| 长宁县| 鄄城县| 新民市| 西丰县| 报价| 武山县| 贺兰县| 涟源市| 乌拉特前旗| 灵寿县| 延津县| 聂拉木县| 右玉县| 汉寿县| 吴堡县| 清原| 无为县| 上杭县| 德阳市| 静乐县| 开化县| 仙桃市| 理塘县| 桂林市| 信宜市| 平阳县| 平度市| 含山县| 德兴市| 金门县| 苏尼特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