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章 招兵

等到那四十多名弓手,帶著對自家孩子的希望,各自回家之後。

李里正的長子也將那一百石糧食運來了。然後,張世華就讓剩下的那十名弓手去搬糧食去了,一百石糧食用三輛大車來回拉了兩次,巡檢司十幾個人和李里正家的下人搬了一個時辰,纔將這些糧食都搬進了巡檢司的糧庫中。

張世華看著糧庫中堆滿的糧食,心裡也有了底氣,後天驢哥就能把縣裡的撥款帶來,而明天張世華就準備正式開始招人了。

張世華在來的時候也帶了一百兩銀子,現在才花了十兩不到,按說張世華就算不讓驢哥去縣裡要錢款,他自己身上帶的錢也差不多,不過能用公款,張世華也不會傻到掏自己的腰包。

再說張世華讓驢哥去縣裡,可不光是爲了要錢款,更重要的是爲了從縣裡批下來一批兵器,張世華這些錢,如果僅僅是支付五十名弓手的餉銀和吃喝,自然是夠用的。

可是如果是用來打造兵器的話,張世華這些錢那可就完全不夠看了,要知道,在現在一根好的長矛就要七八百錢,一把好刀就要三四兩銀子,至於鎧甲,張世華這些錢估計也就夠買一身鎧甲的,要知道現在誰家有一身鎧甲,那完全能作爲傳家寶的。

而且在元朝因爲對兵器管制的十分嚴格,你如果沒有官面上的身份,想買兵器,這個價錢還要再翻一倍。

所以這些人的兵器,張世華只能從縣裡搞。所以張世華這回,除了讓驢哥從縣裡撥下來兩百兩銀子外,還讓驢哥告訴他的便宜老爹,讓他老爹給他搞一批兵器。

其實就是給他帶來六十桿長矛,再加上十把好刀,至於鎧甲,張世華壓根就沒敢想。

以他們張家在縣裡的權勢,給他搞來這些長矛和刀劍,還是差不多的。

不過現在對張世華來講,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先把人招齊,有了人其他的就不難辦。

等到第二天,太陽又和往常一樣從東方升起,鎮子裡的百姓也和往常一樣,開始了新一天的生活。

不過鎮民今天還沒忙碌多久,就聽到外面有年輕漢子喊道:“大家現在快去南邊的鎮子口的大戲臺子,里正有大事情準備宣佈,大家快來啊。”

“大事情,什麼大事情,現在也不到交稅的時候啊。”周鐵想到。

周鐵是鎮子裡周鐵匠的兒子,因爲他爹老周是個鐵匠老周,所以他的名字就叫鐵。

周鐵今天和往常一樣一家三口吃完早飯,他和他爹就到前面鋪子去了,等到周鐵打開門,沒多久就聽外面有人喊,要大家去南面鎮口的大戲臺子那,說里正有大事要說。

因爲鋪子裡還需要有人看著,他爹就讓他去看看是怎麼回事。等到周鐵到了大戲臺子,就看到已經有很多人在那等著了啦。

周鐵也看到大戲臺子上坐著兩個人,一個是他們鎮子裡的李里正,另外一個人則是一位年輕的官人,只見那官人身穿一身官服,即使是坐著也顯得高大英武十分不凡。

這名年輕官人就是張世華了,今天張世華和李里正搞出這麼大動靜,就是爲了讓鎮民全都知道他巡檢時要招人了。

看到下面的人都來得差不多了,李里正就對張世華說道:“大人那咱們就開始吧?”

張世華也對著李里正拱手說道:“那就勞煩里正了。”

然後兩人就就從座位上離開了,先是李里正走到鎮民前面,喊了兩嗓子,讓鎮民安靜了下來。

然後對著鎮民說道:“今天一大早我把鄉親們叫來,其實是有一件大好事要宣佈,那就是鎮裡的巡檢司現在要招募弓手了。”

“招募弓手。”周鐵低聲說道:“這也算好事。”其實不光周鐵這樣想,底下的鎮民也是這樣想的,弓手不就是白給朝廷幹活的嗎,哦,還不算白乾至少管飯,可這也算好事,糊弄誰呢。

看到下面的鎮民紛紛在哪議論,還有幾個年輕後生喊道:“里正這就是您說的好事啊,要是是,您就不用再說啦,我們家還忙著呢。”

李里正聽到這話,也不著惱:“而是又大聲喊道大家安靜一下,聽我說完,你們就知道,老夫到底騙沒騙你們了。”

等到下面重新安靜了下來,李里正又說道:“這次可和以前不一樣,這回巡檢司是招募弓手,不但伙食全包每個月還有兩百錢的餉錢,你們聽清楚了是兩百錢實打實的銅錢,可不是那虛頭巴腦的寶鈔。”

聽到李里正的話,鎮民的議論聲更大了,一個月兩百錢,真的給這麼多,天哪這好事會掉在咱們頭上,不會有什麼陰謀吧。

李里正看到這一幕也早就料到鎮民們會不相信,其實別說是鎮民們了,他昨天聽到張世華這樣說時心裡也不相信,不過等到今天看到二牛他們,才徹底相信張世華。

於是李里正又讓鎮民安靜下來,然後對著村民說道:“現在咱們鎮的巡檢張大人就在這,大家要是不信,就聽張大人給你們講兩句。”

張世華這時也走到臺前,對著鎮民說道:“諸位鄉親我就是本鎮的新任巡檢,我姓張。”

我知道大家猛一聽到這事,都覺得有些不相信,都在想,天上怎麼會平白無故掉餡餅呢。

但我向大家保證,李里正剛纔說的句句屬實,大家若是不相信我這個外來人,那就讓我巡檢司的幾名弓手給大家說吧。

說完就讓在臺子下面等著的二牛等人上了臺子。

看到二牛等人,底下的鎮民中有人說到:“那不是李家的二牛和王家的老二嗎,對那邊那個是劉家老三,他們好像現在都是在巡檢司幹活,難道里正說的真是真的。”

想到這,底下的鎮民都安靜了下來,紛紛看先二牛等人。

二牛他們幾個好像是第一次當著這麼多人講話,幾個大老爺們一個個扭扭捏捏的跟小娘們似的。

過了好一會,李二牛才紅著一張大臉,對下面的鎮民說道:“里正和張大人說的都是真的,俺們幾個都已經領到錢了,你們要是不信就問問俺娘,俺已經把錢給俺娘了,大家都放心吧這都是真的。”

等二牛說完了話,臺子上的其他幾個年輕漢子也紛紛附和道:“二牛說的不錯,大家不用擔心,張大人不會騙咱們的,甚至還有一個沒來得及把錢放回家的漢子,直接從懷裡把錢拿了出來。”

看到這一幕底下的鎮民們是徹底的相信了,而同樣在臺子下的周鐵看到這一幕,想了想家裡的老爹老孃,咬了咬牙心裡想到如果能行自己一定要報名,要是能被選上老爹以後也就不用再這麼辛苦了,老孃也能換一身新衣服了。

於是周鐵在下面喊道:“巡檢大人,不知這次招募弓手有什麼條件?”

聽到下面的問話,張世華笑了笑揮手讓二牛等人下去後說道:“條件有三個,第一條件是巡檢司這回只要年齡在十八歲到三十歲之間的,歲數不到不要,歲數大了也不要。”

“第二個條件是你們拿了我的錢就要老實聽話,到時候不許給我偷奸耍滑。”

“第三個條件就是,本官這次招募弓手,是爲了打盜匪的,那些膽小的就不要來了,本官醜話說在前頭,進了我巡檢司,如果是剿匪時你們傷了,本官拿錢看病、殘了本官拿錢養著、死了本官給你們家人十兩銀子當撫卹,但要是是跑了逃了,那下半輩子就在牢房裡過吧。”

張世華的三個條件說完,底下鎮民的熱情並沒有消退,畢竟在現在這個世道,很少能有人可以壽終正寢的,一場大病或者一次天災,就能讓一個家庭家破人亡。

所以張世華說的死傷,並沒有把鎮民們嚇退,反倒是有鎮民問道,大人您什麼時候招人在哪招人,這回到底招多少人啊。

看那樣子都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

於是張世華說道:“今天下午本官在巡檢司招人,這回本官只要四十人,招滿了就不要了。”

等到張世華說完,李里正就說道:“好了好了,現在你們也都清楚了就都散了吧,想去的今天下午就去巡檢司報名,好了,都散了吧,散了吧。”

第五章 招兵第四百七十章 殿前奏對第二百五十二章 撤兵第五十七章 要活第二百三十五章 獵犬扎那第四百八十五章 黔地歸順第二百五十三章 戰前論戰第四百八十三章 北伐無望第三百六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二百八十章 局勢危急第二十四章 兄弟第四百零二章 忠孝第一百二十章 交戰第五百一十五章 大業決勝(六)第一百三十九章 戰結援軍見 進退兩難間第四百六十八章 良臣擇主而事第二百七十九章 八方雲動第二百八十三章 奸佞昏庸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水之力第一百六十三章 翻臉無情第六十七章 人心第一百九十二章 援軍抵達第四百九十三章 徽州之戰第六十七章 人心第九十五章 沈丘城第三百四十四章 城破突圍婦‘盡忠’第六十六章 亂第四百八十四章 問道第三百四十六章 劍指東向攻德安第一百七十四章 方城城破第四章 收心第二百九十二章 激戰再起第一百九十四章 官無膽氣援軍現第二百四十七章 北上元代汝寧府的資料以及《唐律》中十七禁五十四斬的內容第四百三十三章 推行改革及秋獵第四十七章 受罰第八十七章 潁州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走向了‘神壇’第二百零六章 進退之法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二十三章 父親第三百三十七章 分娩第一百七十八章 一家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戰常遇春第二百五十八章 懲罰第三百九十五章 再戰第三十七章 蹴鞠熱第十四章 獎賞第三百九十九章 巴陵城第三百七十三章使者到襄陽第四百四十二章 察罕善戰周鐵憂 大王定計有理由第五百零四章 戰太平(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忠奸第一百一十一章 處理(新書上架,求月票)第三百三十一章 沿河追擊第五百章 報捷 出使第一百七十四章 方城城破第三百六十章 賞賜的變革第四百九十四章 初戰常遇春(爲“jjc1221”書友的萬賞加更)第三十一章 縣官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見劉福通第二百八十四章 搏殺第三十章 惡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初戰告捷第一百一十章 氣節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前第一百九十三章 逆迎衝殺第九十九章 勇士第二十五章 鄧鎮第五百零六章 戰太平(四)第二百六十一章 廝殺激戰第三百四十七章 元末張士誠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百七十八章 一家人第一百七十章 礦事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序幕第二百二十二章 計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處理(新書上架,求月票)第三百五十五章 巧合的黃雀第四百三十七章 雙雄演武第三百二十九章 臨近年關第一百九十三章 逆迎衝殺第二百零一章 大勝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席之上第二百零八章 咬兒之死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潰敗第三百九十四章 安然第七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戰不休第三百四十一章 奇思妙想驚爲神第二百三十八章 得天之授??第二百六十章 火炮之威第二百四十三章 劍指汝州第四百零六章 忠義民賊第三百三十七章 分娩第四十一章 決定第三百三十章 匠師失蹤第二百六十三章 局勢危急第二百五十四章 黑甲騎士
第五章 招兵第四百七十章 殿前奏對第二百五十二章 撤兵第五十七章 要活第二百三十五章 獵犬扎那第四百八十五章 黔地歸順第二百五十三章 戰前論戰第四百八十三章 北伐無望第三百六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二百八十章 局勢危急第二十四章 兄弟第四百零二章 忠孝第一百二十章 交戰第五百一十五章 大業決勝(六)第一百三十九章 戰結援軍見 進退兩難間第四百六十八章 良臣擇主而事第二百七十九章 八方雲動第二百八十三章 奸佞昏庸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水之力第一百六十三章 翻臉無情第六十七章 人心第一百九十二章 援軍抵達第四百九十三章 徽州之戰第六十七章 人心第九十五章 沈丘城第三百四十四章 城破突圍婦‘盡忠’第六十六章 亂第四百八十四章 問道第三百四十六章 劍指東向攻德安第一百七十四章 方城城破第四章 收心第二百九十二章 激戰再起第一百九十四章 官無膽氣援軍現第二百四十七章 北上元代汝寧府的資料以及《唐律》中十七禁五十四斬的內容第四百三十三章 推行改革及秋獵第四十七章 受罰第八十七章 潁州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走向了‘神壇’第二百零六章 進退之法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二十三章 父親第三百三十七章 分娩第一百七十八章 一家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戰常遇春第二百五十八章 懲罰第三百九十五章 再戰第三十七章 蹴鞠熱第十四章 獎賞第三百九十九章 巴陵城第三百七十三章使者到襄陽第四百四十二章 察罕善戰周鐵憂 大王定計有理由第五百零四章 戰太平(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忠奸第一百一十一章 處理(新書上架,求月票)第三百三十一章 沿河追擊第五百章 報捷 出使第一百七十四章 方城城破第三百六十章 賞賜的變革第四百九十四章 初戰常遇春(爲“jjc1221”書友的萬賞加更)第三十一章 縣官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見劉福通第二百八十四章 搏殺第三十章 惡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初戰告捷第一百一十章 氣節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前第一百九十三章 逆迎衝殺第九十九章 勇士第二十五章 鄧鎮第五百零六章 戰太平(四)第二百六十一章 廝殺激戰第三百四十七章 元末張士誠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百七十八章 一家人第一百七十章 礦事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序幕第二百二十二章 計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處理(新書上架,求月票)第三百五十五章 巧合的黃雀第四百三十七章 雙雄演武第三百二十九章 臨近年關第一百九十三章 逆迎衝殺第二百零一章 大勝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席之上第二百零八章 咬兒之死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潰敗第三百九十四章 安然第七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戰不休第三百四十一章 奇思妙想驚爲神第二百三十八章 得天之授??第二百六十章 火炮之威第二百四十三章 劍指汝州第四百零六章 忠義民賊第三百三十七章 分娩第四十一章 決定第三百三十章 匠師失蹤第二百六十三章 局勢危急第二百五十四章 黑甲騎士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化市| 长沙县| 拉萨市| 嘉鱼县| 嘉义市| 高阳县| 乌什县| 安泽县| 凤阳县| 乃东县| 西安市| 安徽省| 勃利县| 宜良县| 嘉祥县| 宣威市| 合水县| 桦南县| 阜新| 故城县| 凤城市| 修武县| 安溪县| 定南县| 青冈县| 三门峡市| 织金县| 长阳| 三河市| 泽州县| 华容县| 大渡口区| 西盟| 汶上县| 西乡县| 高雄市| 望江县| 抚松县| 砀山县| 竹溪县| 班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