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一章 決定

上元節過後,這個年也差不多算是過完了,巡檢司上上下下也逐漸走上正軌。

對於百姓們來說,今年的情況比起上一年來說,還真是要好很多。

鎮上因爲有了巡檢司有張巡檢他們再也不用擔心劫匪了,更重要的是他們聽北邊的人說,朝廷今年也準備治水了,他們再也不用擔心黃河氾濫的問題了。

不過現在的鎮民們誰又能想到,就是因爲今年的治水,才掀起了長達十數年的亂世。

時間就這樣一天天和平的度過,不過巡檢司的弓手們卻並沒有面前的和平而有所懈怠,反倒是在張世華的帶領下,弓手們每日的訓練更加緊張了。

張世華不得不緊張,時間每過去一天張世華就緊張一分,因爲現在全世界只有他自己知道,一場無法阻擋的亂世就要到來了,他怎麼可能不緊張。

他也曾想過很多問題,想過自己和家人如何在亂世中自保,想過自己開始時要站在那面,是勝利的起義軍這邊還是註定失敗的元蒙朝廷這邊,想了很久張世華纔想明白,在亂世中想要保全自己靠別人是沒用的,只有靠自己,只有自己有足夠的力量,他纔有資格保護自己的家人和自己。

而張世華手上的這一百名深經戰陣的弓手,就是張世華現在最大的資本。

可是每當張世華想起書中對於元末亂世那可怕的描述,張世華看著校場上那一百名弓手,實在是沒有任何的安全感。

自己的實力實在是太弱小了,家族的勢力是大,可張世華雖然是張家的長子,可他並不是張家的家主,張家的力量現在他還沒法隨意調動。

至於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全部告訴自家老爹,說自己夜夢神人,神人告訴自己潁、上、縣劉福通那個小子要造反、要推翻元蒙。

張世華覺得只要自己敢這麼給自家老爹說,他一定會相信、一定會相信自己兒子瘋了。

再退一萬步說,就算他爹相信他的話,也相信劉福通會造反,然並卵。

元朝建國百年來,南方漢人造反次數沒一千次也有八百次了。

在元朝,南方漢人一年不造個十來次反,估計上面的皇帝都不相信。

可是這多人有一個造反成功的嗎,一個也沒有,甚至這麼多造反的,現在活著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福、建的方國珍那小子了,可是別忘了,方國珍這貨也是被招安了。

這樣算來,南方漢人造反這麼多次,一次也沒有成功過。

所以他老爹估計會相信劉福通造反,但他老爹是絕不會相信劉福通會造反成功。

再加上他們張家可是地地道道的地主階層,要知道不管是哪朝哪代只要是地主階層,就一定不會對造反的農民軍有好感,因爲農民軍造反十有八九就是地主階級逼出來的,雙方要是互有好感那才見鬼了呢。

這樣一推論,結果顯而易見了,如果張世華的老爹知道劉福通帶著一票農民軍起義了,不用說張烈武一定會帶著張家站在元蒙朝廷這邊,甚至還會協助元蒙朝廷鎮壓劉福通他們。

畢竟在現在可沒有什麼民族主義思想。

可是張世華卻明白,元蒙朝廷早就爛到骨子裡了,繼續跟著元蒙朝廷,張家決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再說張世華畢竟是一個來自未來的人,骨子裡有著很深的民族主義,讓他去鎮壓同胞他真的下不去手。

可要是站在劉福通這邊,一起去造反,那可是一條不歸路啊,如果張世華選了這條路就真的沒有退路了,再說中國二千年封建史也清楚的告訴了張世華,首亂造反的人沒有一個成功過,秦朝的陳勝吳廣、漢朝的張角兄弟、唐朝的黃巢他們,這些人那個成功了。

元朝是爛到骨子裡了,可是別忘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如果張世華一開始就站在劉福通這邊,跟著劉福通首亂,那張世華一定會成爲元蒙朝廷的眼中釘肉中刺,成爲衆矢之的,其結果可想而知。

可悲哀的是,張世華並沒有其他選擇,甚至也沒有多少選擇的時間了。

他家就在潁州,而劉福通也是在潁州造反的,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張世華一想到這肩上的壓力就有些讓他喘不過氣。

他的理智一遍遍告訴他,他必須要儘快做出選擇了,是站在元蒙朝廷這邊、還是站在起義漢人這邊。

深思熟慮後,張世華終於做出了他的選擇。

那就是站在起義漢人這邊,沒錯首亂造反的確是很難成功,這的確也有可能將成爲張世華的不歸路,可是什麼事情沒有風險,還沒做怎麼就知道他張世華一定會失敗,他又不是陳勝吳廣,他們做不到的事,不代表著我張世華也做不到。

更重要的還因爲,張世華也是個漢人,他不仇恨其他民族,但是他也絕不想自己的民族在自己的土地上被人壓迫,生活在最底層。

至於自家老爹,張世華他覺得,到時候自己是可以說服自家老爹的。

如果說服不了,那張世華就只能逼自己老爹答應了,畢竟他纔是這陽水鎮的巡檢。

不過這種做法,不到萬不得已張世華也不想這麼做,畢竟這種事情一旦做出來,也將會在他們父子心中造成一道難以磨滅的傷痕。

既然做好了選擇,張世華心中也就不再那麼糾結了,而且因爲做出了這最重要的選擇,接下來的事情張世華也就有計劃了。

那就是穩固手中的現有力量,等到劉福通起義成功的同時,自己藉助身份的便利趁亂一舉拿下太、和、縣城,並且也打出白蓮教的旗號,張世華相信只要自己打出白蓮教的旗號,劉福通他也絕對會承認自己的白蓮教身份。

到時候自己就能順理成章的成爲起義者中的一員,而且因爲自己有獨立的力量,也能儘快的在起義軍中站穩腳跟。

至於張世華爲什麼這時候不加入白蓮教,呵呵、人家白蓮教乾的可是造反的事,張世華這樣一個朝廷官員突然找上門來,說自己覺得大元朝沒前途要和你們幹、跟你們一起造反。傻子也不信張世華的話啊。

要知道,現在在白蓮教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貧農,張世華這樣一個前途光明的豪族子弟,忽然要加入白蓮教,人家不懷疑,那就真見鬼了。

所以現在對於張世華來說,等待時機和劉福通一起造反,造反後再跟著劉福通幹,那纔是最穩妥的辦法。

想到這,張世華也長出了一口氣,但是他的眼神卻越發的堅定了。

而後張世華又將目光轉向了校場上訓練的弓手,不過這一次他的壓力卻小多了。

他看著校場上的弓手,又將目光轉向了更遠處,轉向了天邊的位置。

他輕聲低語道:讓暴風雨來吧,我已經準備好了。

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臨許州第三百一十四章 脫脫討徐州第四百五十章 秘殺第五十七章 要活第四章 收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兵們的訓練日常第四百七十一章 西川事罷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戰常遇春(三)第五百零七章 戰太平(五)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席之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翻臉無情元代汝寧府的資料以及《唐律》中十七禁五十四斬的內容第四百五十九章 動盪 重病第二百二十三章 突圍之法第四百四十二章 察罕善戰周鐵憂 大王定計有理由第一百七十六章 板甲顯威第四十一章 決定第三百四十七章 元末張士誠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戰而逃第三百九十八章 撤兵第一百五十章 攻城第四百八十章 大勢所趨第五百一十章 大業決勝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軍出動第一百二十六章 混亂第四百零四章 奪城之戰(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奇思妙想驚爲神第一百四十八章 投石機第三百九十二章 交戰第八十章 掌控第三百七十三章使者到襄陽第三十一章 縣官第二十六章 鄧虎第一百七十四章 方城城破第二百零九章 暫避鋒芒第十章 練軍2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業決勝(五)第五百零七章 戰太平(五)第二百零一章 大勝第三百零二章 欲使火炮克強敵第一百一十三章 官兵(新書上架,求支持)第四百六十一章 士誠歸降第二十一章 徐城鎮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第三百零一章 失敗第四百七十六章 領軍十萬戰天完第四百五十九章 動盪 重病第五十六章 造反第三百五十一章 糧道第三百七十五章 醉酒誤事第二百五十三章 戰前論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下風雲第一百九十五章 板甲初戰顯威第一百一十八章 伏擊之計第三百三十七章 分娩第一百四十九章 官兵潰敗第七十九章 革命之言第三十一章 縣官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勝消息傳四方第三百四十五章 伏擊圍殺第五章 招兵第五百章 報捷 出使第六十三章 新婚燕爾好時光第二百六十六章 資助第九章 練軍1第八十六章 謀劃第四百一十六章 刑場之上 賢士折服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第一百一十章 氣節第五十六章 造反第四十二章 出事第九十六章 李先生第三百二十四章 官昇平章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成 報捷第四百零五章 奪城之戰(三)第六十三章 新婚燕爾好時光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成 報捷第一百五十章 攻城第二百五十四章 黑甲騎士第三百八十七章 反擊 抓週第七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七十四章 方城城破第一百八十五章 人才第三百六十五章 內奸 奪關第一百五十九章 楊媚兒第一百五十七章 決戰總攻4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進第二百八十二章 犧牲第四章 收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軍出動第三百三十八章 喜得貴子第二百零九章 暫避鋒芒第二百六十章 火炮之威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水之力第八十七章 潁州城第十章 練軍2第二十九章 交戰第三百七十三章使者到襄陽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決戰2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場風波終落幕
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臨許州第三百一十四章 脫脫討徐州第四百五十章 秘殺第五十七章 要活第四章 收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兵們的訓練日常第四百七十一章 西川事罷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戰常遇春(三)第五百零七章 戰太平(五)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席之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翻臉無情元代汝寧府的資料以及《唐律》中十七禁五十四斬的內容第四百五十九章 動盪 重病第二百二十三章 突圍之法第四百四十二章 察罕善戰周鐵憂 大王定計有理由第一百七十六章 板甲顯威第四十一章 決定第三百四十七章 元末張士誠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戰而逃第三百九十八章 撤兵第一百五十章 攻城第四百八十章 大勢所趨第五百一十章 大業決勝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軍出動第一百二十六章 混亂第四百零四章 奪城之戰(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奇思妙想驚爲神第一百四十八章 投石機第三百九十二章 交戰第八十章 掌控第三百七十三章使者到襄陽第三十一章 縣官第二十六章 鄧虎第一百七十四章 方城城破第二百零九章 暫避鋒芒第十章 練軍2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業決勝(五)第五百零七章 戰太平(五)第二百零一章 大勝第三百零二章 欲使火炮克強敵第一百一十三章 官兵(新書上架,求支持)第四百六十一章 士誠歸降第二十一章 徐城鎮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第三百零一章 失敗第四百七十六章 領軍十萬戰天完第四百五十九章 動盪 重病第五十六章 造反第三百五十一章 糧道第三百七十五章 醉酒誤事第二百五十三章 戰前論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下風雲第一百九十五章 板甲初戰顯威第一百一十八章 伏擊之計第三百三十七章 分娩第一百四十九章 官兵潰敗第七十九章 革命之言第三十一章 縣官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勝消息傳四方第三百四十五章 伏擊圍殺第五章 招兵第五百章 報捷 出使第六十三章 新婚燕爾好時光第二百六十六章 資助第九章 練軍1第八十六章 謀劃第四百一十六章 刑場之上 賢士折服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第一百一十章 氣節第五十六章 造反第四十二章 出事第九十六章 李先生第三百二十四章 官昇平章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成 報捷第四百零五章 奪城之戰(三)第六十三章 新婚燕爾好時光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成 報捷第一百五十章 攻城第二百五十四章 黑甲騎士第三百八十七章 反擊 抓週第七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七十四章 方城城破第一百八十五章 人才第三百六十五章 內奸 奪關第一百五十九章 楊媚兒第一百五十七章 決戰總攻4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進第二百八十二章 犧牲第四章 收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軍出動第三百三十八章 喜得貴子第二百零九章 暫避鋒芒第二百六十章 火炮之威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水之力第八十七章 潁州城第十章 練軍2第二十九章 交戰第三百七十三章使者到襄陽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決戰2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場風波終落幕
主站蜘蛛池模板: 蚌埠市| 永济市| 靖州| 临桂县| 泰宁县| 石楼县| 上思县| 永春县| 渝北区| 乌拉特前旗| 建德市| 仁布县| 淮滨县| 牟定县| 睢宁县| 确山县| 潮安县| 木兰县| 电白县| 玉门市| 新乐市| 乐安县| 商丘市| 渑池县| 理塘县| 兴义市| 宕昌县| 铜川市| 昌黎县| 临猗县| 边坝县| 洛南县| 武安市| 贵定县| 云阳县| 南城县| 房产| 文化| 叙永县| 河曲县| 龙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