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六章 謀劃

但南方老百姓越是反抗,元蒙朝廷對南方人就越是厭惡,對於南方地區的壓迫也越發嚴重。發展到最後,元蒙朝廷和元蒙統治者是看到南方人就煩,受此牽連,以至於就連南方出身的進士官員也得不到元蒙朝廷的重視。

而偏偏盛文鬱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南方人,一開始盛文鬱還想著要趁著年輕做出一番事業,可等到他好不容易考上進士後,卻發現元蒙朝廷根本就願意用他這樣一個南人。

在家閒了一年多,盛文鬱也苦等了一年多,可是元蒙朝廷那邊還是一點消息都沒有。心灰意冷之下,盛文鬱就決定去外面遊歷一番,放鬆放鬆心情,隨便還能漲漲見識。

可令他想不到的是,在外面轉了一大圈,所看的的這一切,卻對他的三觀,造成了無與倫比的衝擊。他遊走於南北,所看到的一切都是那麼黑暗,富人爲富不仁,百姓賣兒賣女,朝廷政治腐敗,到處皆是民不聊生的景象。

這一切黑暗與腐朽,對於一個從小生活在光明和聖賢書中的盛文鬱來講,是那樣的可怕與荒誕。他忽然發現,他在這個世界活了三十年,卻對這個世界絲毫都不瞭解。他親眼看到的這一切,和書中寫的師長說的,完全都不一樣。

而這也無疑使這個男人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之中。後來或許是因爲讀書人和青年人那種特有的責任心吧,他萌生了改變這個世界的想法。既然這個世界是黑暗的,那麼我爲什麼不能讓他再重新變成光明的呢。

而之後也就不用再說了,他遇到了韓山童和劉福通,並因此投身到了反抗朝廷的白蓮教中,成爲了有元一代第一個投身農民軍,反抗朝廷的朝廷進士。

對於這樣一個人,張世華有些不知道該怎麼形容和評價他,但是不得不說,盛文鬱的確是一個有責任和抱負的的讀書人。他造反不像韓山童那樣是爲了皇帝美夢,也不想劉福通和杜遵道那樣是因爲個人恩怨。與他們相比盛文鬱更像是後世的愛國知識分子,雖說他的民族意思還很朦朧,但是他想改變這個黑暗世界的行爲和舉動卻讓人佩服。

一個吃喝不愁、生活無憂的官宦子弟,不但生出了改變這個黑暗社會的想法,並且爲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行動,那麼不管他是否可以成功,但僅憑他這樣一個出發點,他就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

所以張世華倒是越來越想見一見,這個有著傳奇經歷的盛大人了。

……

臨近傍晚時,衆人趕到了潁州境內的一個鎮子。

到了那個鎮子時,盛五便對著張世華和徐明道:“兩位大人,天色也不早了,想繼續趕路是不可能了,不如今晚就在這個鎮子休息一晚,等到明日在出發吧。”

對於盛五這個建議,張世華和徐明自然不會反對,於是他們一行二百人,便找到了鎮子的里正,向他提出要在鎮子裡借宿一晚。

而先不說里正是怎麼樣的,只說一下這個鎮子的百姓們的反應。說實話,鎮民的反應有些出乎張世華的預料,當張世華他們一行人打著紅巾軍的旗號,全副武裝的趕到這個鎮子時,鎮子中的百姓並沒有如張世華預想的那般露出驚慌和恐懼。

當然夾道歡迎什麼的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至少百姓看到他們都表現的很平靜。而見此,張世華也不由的在心中感嘆道:“看來現在的紅巾軍還是比較不錯的,至少現在他們做得很不錯。”

不過隨即張世華就在心裡嘆道:“就連一羣剛剛起義的農民軍,在軍紀上都要比朝廷的官兵強,也怪不得元蒙朝廷會因此而滅國了。”

而再說這清潁鎮的里正,當他知道張世華他們要在這借宿一晚時,並沒有顯得爲難,畢竟只是借宿一晚罷了,再說現在紅巾軍的軍紀名聲很不錯,里正也不擔心他們會在這爲非作歹。

一個多時辰後,天色已經完全黑了,絕大多數的兵卒也都睡下了。

但事事都有例外,比如張世華和徐明,他們就還沒有睡下。張世華不睡,是想著明天見到劉福通時該說什麼樣的話,才能爲張家爲自己博取最大的好處,而徐明不睡,則是想著自己未來的前程會是怎麼樣的。

誰實話,徐明雖然也算是白蓮教的老人了,但是他對於白蓮教起兵造反一事,其實並沒有多大信心。這些年做白蓮堂主,也不過是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想著爲自己和妻兒某一個衣食無憂的富貴生活罷了。

所以當劉福通、杜遵道、盛文鬱等人來到南方時,纔會回和另外幾名堂主聯合反對劉福通他們。因爲他徐明看得出來,劉福通幾個人都不是什麼甘於安穩的主。

可是後來發生的一切也證明,他根本就阻止不了劉福通他們,甚至要不是他見風使舵轉的快,估計現在連命都沒了。但是雖然他保住了命,卻也因此深深的得罪了劉福通他們,以至於自己雖然掛了一個白蓮堂主的名頭,卻是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一想到這,徐明也不禁嘆了口氣,但隨即他便又想到:“這一次,或許將會是自己的一個機會呢,總之不管怎樣,自已一定要往上爬一爬,撈一個官職什麼的,哪怕是個百戶官也行啊。”

畢竟向他這樣的人,只有爬的足夠高,才能保住自己的命啊。

而就在此時,在幾十裡之外的潁州官衙,也就是現在的河nan紅巾元帥府,劉福通、杜遵道、羅文素、盛文鬱、韓咬兒一衆紅巾軍頭領,也在看著一張平鋪在大桌子上的汝寧府地圖,商議著紅巾軍下一步的軍事行動。

桌前,劉福通身著一身剪裁得體的錦衣,一臉不怒自威的嚴肅表情,指著桌上的地圖,對桌子旁其他的四人說道:“潁州共有一城三縣之地,現如今出了沈丘城之外,我軍已經掌握了一城二縣,再加上這幾日的招募和擴軍,我軍現共有精兵萬餘,實力比起兵前足足擴張了三倍有餘。”

但僅憑這些兵力,卻還遠遠不足以讓我們抵擋住韃子的進攻,要知道韃子爲了治河,在河nan地足足徵調了兩萬大軍監戍治河,如果再加上各地官府的府兵州兵,韃子頃刻之間便可聚集起三萬官兵,而單憑我們手上這一萬餘人,想戰勝這樣一支三倍於我的官兵可不容易啊。

杜遵道盛文鬱這兩名文士,聽到劉福通這樣一番話,都不禁皺起了眉頭,但身爲武將的韓咬兒和羅文素聽到劉福通這話卻顯得有些不以爲意,尤其是韓咬兒更是最先站出來叫嚷道:“,是勝是負,總要打上一仗才清楚,仗還沒打呢,元帥又何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以俺看來,不就是區區三萬韃子嗎,咱這些天也不是沒殺過,這羣狗韃子一個個慫的要死,起兵前咱們五十名兄弟就能打敗三百官兵,現在打了這麼長時間的仗,難道還能不如以前。”

而羅文素這時也附和道:“韓兄弟說的在理,是勝是負總要打上一仗,都他孃的是爹生娘養的,咱們用刀子還砍不死他們不成。”

劉福通聽到這二人的粗魯話,也並沒有露出什麼不快,反倒是笑著對這兩人道:“好,兩位兄弟好膽識,不愧是我紅巾軍的將軍。不過本帥卻有一個更穩妥的辦法,可以一舉解決這羣官兵。”

衆人聽到劉福通這樣說,皆露出了好奇的表情看向了劉福通,而劉福通則是將手指指向了桌上的地圖,並笑著對衆人道:“辦法就在這。”衆人聽到這話,皆不約而同的湊到了桌前,伸張了脖子看向了地圖,而後衆人便表情各異的說道:“朱皋糧倉。”

而劉福通聽到衆人的話,也是笑著點了點頭。

第三百五十章 初戰受挫第一百四十二章 拿下息州再論功第四百一十二章 城陷異象生第四十九章 郭薇兒的情感第二百九十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三百八十章 又是一年第四百六十五章 交易丁口第五十二章 催稅第四百二十五章 調任判官及南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切算計 付之東流第三百五十七章 黑衣潰敗第四百二十一章 談判無懸念 故人已南來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炮第六章 招兵2第二百一十八章 激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池州第四百一十三章 擎天柱崩 江夏城陷第四十五章 免職第二百五十六章 激戰再起第一百二十章 交戰第六十七章 人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戰前論戰第二百五十六章 激戰再起第三十五章 徐甘第四十五章 免職第一百三十五章 神臂弩第三百六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九十七章 無處開源第三百三十五章 盡收貧民之心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四十五章 夢得神臂弩第三百六十章 賞賜的變革第四百四十四章 元曲 冤案第二百九十五章 最終決戰第五十章 平靜後的風波第二百九十八章 心路第三百七十八章 高價 狩獵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勝消息傳四方第三百七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二百一十章 善戰伏擊第三百九十九章 巴陵城第四百七十六章 領軍十萬戰天完第二百四十四章 捉對廝殺以鬥勇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業決勝(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兵臨荊門州第一百五十六章 決戰總攻3第四百一十四章 訊息傳來 兵不血刃第二百三十章 幸運的韓兀奴罕第三百八十九章 分析 局勢第四十七章 受罰第八十六章 謀劃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全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板甲顯威第四百六十四章 教子 來使第四十六章 名望第四百六十七章 天完動盪第二百三十章 幸運的韓兀奴罕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完使去第一百七十六章 板甲顯威第三百六十一章 兄弟第三百二十七章 雜記第四百四十二章 察罕善戰周鐵憂 大王定計有理由第一百六十四章 手段第五十二章 催稅第四百一十八章 江陵稱王第二百三十五章 獵犬扎那第三百二十九章 臨近年關第一百五十三章 較量第四百八十一章 思誠病逝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序幕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兵與賊匪(新書上架,求月票)第一百二十一章 將錯就錯第四十五章 免職第三百九十三章 接舷血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奇思妙想驚爲神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閱兵第一百三十七章 戰局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走水營嘯第九十五章 沈丘城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聲奪人之計第三百四十五章 伏擊圍殺第一百一十八章 伏擊之計第三十五章 徐甘第一百三十一章 匯合郭羽第四百八十七章 江浙使者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好消息第二百一十二章 屠城第五百一十章 大業決勝第二百零二章 絕處求生第三百五十八章 德安撤兵第二十一章 徐城鎮第一百六十四章 手段第四百二十二章 更名 醉酒第一百七十八章 一家人第五百零二章 援軍第三百七十五章 醉酒誤事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炮軍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戰常遇春(四)第二百五十一章 雨夜夜襲第四百一十九章 醉酒 南下
第三百五十章 初戰受挫第一百四十二章 拿下息州再論功第四百一十二章 城陷異象生第四十九章 郭薇兒的情感第二百九十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三百八十章 又是一年第四百六十五章 交易丁口第五十二章 催稅第四百二十五章 調任判官及南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切算計 付之東流第三百五十七章 黑衣潰敗第四百二十一章 談判無懸念 故人已南來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炮第六章 招兵2第二百一十八章 激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池州第四百一十三章 擎天柱崩 江夏城陷第四十五章 免職第二百五十六章 激戰再起第一百二十章 交戰第六十七章 人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戰前論戰第二百五十六章 激戰再起第三十五章 徐甘第四十五章 免職第一百三十五章 神臂弩第三百六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九十七章 無處開源第三百三十五章 盡收貧民之心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四十五章 夢得神臂弩第三百六十章 賞賜的變革第四百四十四章 元曲 冤案第二百九十五章 最終決戰第五十章 平靜後的風波第二百九十八章 心路第三百七十八章 高價 狩獵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勝消息傳四方第三百七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二百一十章 善戰伏擊第三百九十九章 巴陵城第四百七十六章 領軍十萬戰天完第二百四十四章 捉對廝殺以鬥勇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業決勝(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兵臨荊門州第一百五十六章 決戰總攻3第四百一十四章 訊息傳來 兵不血刃第二百三十章 幸運的韓兀奴罕第三百八十九章 分析 局勢第四十七章 受罰第八十六章 謀劃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全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板甲顯威第四百六十四章 教子 來使第四十六章 名望第四百六十七章 天完動盪第二百三十章 幸運的韓兀奴罕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完使去第一百七十六章 板甲顯威第三百六十一章 兄弟第三百二十七章 雜記第四百四十二章 察罕善戰周鐵憂 大王定計有理由第一百六十四章 手段第五十二章 催稅第四百一十八章 江陵稱王第二百三十五章 獵犬扎那第三百二十九章 臨近年關第一百五十三章 較量第四百八十一章 思誠病逝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序幕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兵與賊匪(新書上架,求月票)第一百二十一章 將錯就錯第四十五章 免職第三百九十三章 接舷血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奇思妙想驚爲神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閱兵第一百三十七章 戰局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走水營嘯第九十五章 沈丘城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聲奪人之計第三百四十五章 伏擊圍殺第一百一十八章 伏擊之計第三十五章 徐甘第一百三十一章 匯合郭羽第四百八十七章 江浙使者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好消息第二百一十二章 屠城第五百一十章 大業決勝第二百零二章 絕處求生第三百五十八章 德安撤兵第二十一章 徐城鎮第一百六十四章 手段第四百二十二章 更名 醉酒第一百七十八章 一家人第五百零二章 援軍第三百七十五章 醉酒誤事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炮軍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戰常遇春(四)第二百五十一章 雨夜夜襲第四百一十九章 醉酒 南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山市| 隆子县| 灵寿县| 蕲春县| 光山县| 怀来县| 巴塘县| 孝义市| 吉隆县| 科尔| 武鸣县| 宣化县| 乐昌市| 武隆县| 八宿县| 依安县| 桂东县| 镇雄县| 荔波县| 竹北市| 呼和浩特市| 独山县| 余庆县| 靖西县| 武陟县| 陆丰市| 新建县| 泰州市| 凉城县| 诸城市| 新干县| 响水县| 铁岭县| 宁蒗| 蓝田县| 竹山县| 方正县| 手游| 大姚县| 桐庐县| 通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