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三十章 幸運的韓兀奴罕

“回樞密大人的話,元帥此時就在前堂大廳等著樞密大人您呢?”聽到張世華的問話,這守門的親衛士卒,在抱拳對著張世華行了一個禮之後,便也不由這般說道。

而張世華聽到這話,再點了點頭,並給了身後一衆親衛士卒使了一個眼色之後,便也就帶著李五一人,大步走進了劉福通的這處元帥府中。

“啓稟元帥,張樞密大人到了。”就在張世華他大步進府之後,一名守在前堂大廳的親衛士卒,便也不由這般對著劉福通朗聲道。

然而高坐在主坐上的劉福通聽到這話之後,還不等他說些什麼,便就看到張世華那高大的身影映入了他的眼簾,並聽到道張世華那爽朗的聲音,高聲對他拜道:“末將張世華拜見元帥,末將來遲讓元帥久等,死罪死罪。”

“哈哈,伯昌來的剛剛好,何以言遲。到是本帥,讓伯昌你連一個好覺都沒能睡安穩,你在心中可萬萬不要怪我啊!”見張世華來到,一直坐在主坐上的劉福通,卻也不由起身這般對著張世華笑道。

而張世華聽到劉福通這樣的笑言,自然也是面色嚴正的抱拳道:“身爲下屬者,殫精竭慮實屬本分,元帥此言,實是折煞了。”

而劉福通聽到張世華這樣的話,卻也並沒有再說什麼,只是微微一笑,便也坐回了座位,並在坐下之後,方纔對著在張世華擺手道:“伯昌,無需拘謹,且快快安坐。”

“謝元帥!”聽到劉福通這樣的話,張世華先是對著劉福通告了一聲謝,並對著已經來到此處的杜遵道、盛文鬱、王顯忠、羅文素四人點頭致意了一下,便也安坐在了座位上。

而至於一同跟著張世華來此的李五,則只是想一個木偶一般,一言不發的捉刀站在了張世華的左後方。

“好了,既然人都來齊了那咱們也就開始說正事吧。坐在的諸位也都知道,現在韃子朝廷的十萬大軍是徹徹底底的費了,而這也就是說,韃子朝廷在江北行省已然沒甚兵力可用了。”

“所以此次,咱們的機會也算是來了。故而在此之時我準備改變原來向西發展的方略,改爲向北進攻。最好便是我軍可以在此之時,攜大勝之威,一舉拿下開封府城,進而拿下整個江北行省,達到與元蒙韃子分河而治的目的。”

“故而今日召諸位前來,便就是想要看看,諸位兄弟對此,心中是何種想法?”說完這話,劉福通便也不由不慌不忙的抿了一口茶,並面帶笑意的看向了在座的衆人。

而張世華的張世華等人聽到劉福通這樣的話之後,臉上卻並沒有劉福通那般輕鬆,反而都不約而同的露出了一抹凝重之色。

畢竟,雖然說紅巾軍這一次一舉擊敗了元蒙朝廷派出的討賊大軍。但這一次戰事,卻也讓他們在側面看到了元蒙帝國的強大。

沒錯元蒙朝廷的確是腐朽不堪,但是它怎麼腐朽,它卻依然是一個佔據了差不多三分之一亞洲的大帝國啊。“幅員萬里、黎民億萬”這也絕對不是什麼假話謊言,而是真的不能在真的事實。

沒錯,這一次他們面對元蒙朝廷的十萬討賊大軍,的確是取得了大勝。但是他們自己真的沒有損失嗎?顯然不可能。

遠的不說,單說上蔡的韓咬兒、安豐路的大敗以及決戰起初時的失利,這陸陸續續的加起來,他們最起碼也折損了近四萬人馬。這麼大的損失,又哪裡算的上是什麼完勝,不過就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慘勝罷了。

當然,這樣的損失對於兵力龐大紅巾軍來講,的確算不了什麼。但是區區十萬兵馬的損失,對於“帶甲百萬、擁地萬里”元蒙朝廷來講,豈不是更算不得什麼。

別的不說,至少給元蒙朝廷當過幾天高級公務員的杜遵道就很明白,元蒙朝廷只要想,那麼像也先這種規模的討賊大軍,在陸續的派出三五支乃至於六七支,那都是完完全全是不成問題的。

所以對於劉福通所說的,帶兵直取開封府城這一點,這些人是真的沒有什麼把握。

畢竟開封府城那是什麼地方,在以前那可是北宋的都城,在現在也是整個江北行省的行政中心,天底下排的上號的大城。跟這樣的大城一比,汝陽府城和勞什子南陽府城那就算個屁。

你攻打這樣的城池,那造成的影響可完全是不一樣的。畢竟你紅巾軍起義的時候,那可是打了興復皇宋的旗號,要是元蒙朝廷真的讓你打下了開封府城這樣的北宋都城,那豈不是說大宋滅亡了百年時間又再一次復國了。

那這樣一來,紅巾軍立馬可就成爲了合法性的朝廷政權了,這個影響那可就真是大了去了。

也正因如此,所以杜遵道他們也纔會沒有信心。畢竟元蒙朝廷的那些個高官們可都不是傻子,這麼重要的一座城池,他們瘋了纔會看著讓你紅巾軍佔了。

故而,在沉默了片刻之後,作爲紅巾軍第一智囊的杜遵道便也不由站了出來,並對著劉福通抱拳道:“元帥,此事風險甚大,還是深思熟慮之後再做決定,方纔最好啊!”

“是啊是啊,元帥一嘴吃不成個胖子,這種事情風險實在太大,咱們還是深思熟慮爲好、深思熟慮爲好啊!”聽到杜遵道這樣的話,盛文鬱乃至於張世華等人,也不由這般附和道。

然而劉福通見到張世華等人這樣,自己非但沒有生氣,反而還是哈哈一笑,對著張世華等人笑道:“我便知諸位兄弟爲這樣說。但諸位兄弟明白的,我劉福通能看不出?”

“來,諸位兄弟請看,這封書信乃是韓兀奴罕在昨日清晨送到的。我想諸位兄弟看了這封書信之後,便也就明白本帥爲何會有這樣的想法了。”這般說著,劉福通便也將這封書信遞了下去。

因爲張世華現在的位次排在第四,排在他前面的還有杜遵道、羅文素、盛文鬱三人,所以在這三人相繼瀏覽書信之時,面帶笑意的劉福通在抿了一口茶之後,便也不由對著張世華笑問道:“伯昌,在做的衆人之中,你對韓兀奴罕應該也是有幾分瞭解的吧,那你覺得此人如何啊?”

“韓兀奴罕如何?”聽到這樣的問話,張世華在皺眉沉默了片刻之後,便也不由回答道:“韓將軍爲人剛毅,且素有大志,在這亂世之中,倒也算是一個難得的人物。”

“哈哈哈哈,好好好,未曾想伯昌你不但打仗勇猛看人還能這麼準。那,你且看看這書信之中的內容。”

說著這話是,這書信便也傳到了張世華的手中。

這韓兀奴罕送來的書信並不厚,全部加起來不過也就是四頁紙,故而張世華看完這一封書信倒也沒用多長時間,而在看完之後,低著頭的張世華卻也不由露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和張世華先前料想的不錯,韓兀奴罕他還是走上了歷史所賦予他的原有的道路。

這樣和大家說吧,在旬月之前,劉福通因爲也先率領大軍南下的原因而不得不西撤,但也恰恰正是因爲西撤的原因,時間緊迫的劉福通便不得不被迫放棄掉駐守在歸德府城父的韓兀奴罕。

因爲那個時候韓兀奴罕率領著三千兵馬,駐守的地方實在是太靠北了,自顧不暇的劉福通根本就不可能在派兵去接應韓兀奴罕的三千人馬。甚至就算能接應,劉福通顯然也不會那樣做,因爲爲韓兀奴罕的三千人這樣做顯然得不償失。

所以,劉福通拋棄了他們,選擇了撤走。

而在劉福通撤走之後所發生的一切,大家自然也就可以猜到了。當劉福通帶著麾下的大軍狼狽的撤出安豐路之後,諾大的安豐路自然也再次落入了元蒙朝廷的掌握之中。在元蒙朝廷的四面夾擊之下,韓兀奴罕顯然不可能繼續待著城父等死。

所以,爲了保全自己和部下的性命,身爲紅巾軍副萬戶的韓兀奴罕也只能率領麾下的那支殘兵孤軍,抱著搏命之心,向這北方逃去。

要知道城父北方兩三百里就是黃河,而過了黃河那就是元蒙朝廷的中書省,完完全全的就是天子腳下。這樣的一個地方,防守森嚴可想而知。但從側面看,也能看得出,當時韓兀奴罕他們的情況已經危急到了何等地步了。

但有時候有些事情也正應了咱們常說的那句話,“最危險的地方反而是最安全的地方”,不得不說這一次,韓兀奴罕這個受幸運女神眷顧的人,真的是賭對了。

畢竟燈下黑幾乎是所有人的本能反應,對於這一點,腐朽的元蒙朝廷自然也不例外。

沒錯,身爲元蒙朝廷右丞相的脫脫,這一次爲了一舉絞殺汝寧府的紅巾軍,的確是爲劉福通和張世華他們佈下了一個天羅地網般的包圍圈。

然而“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身爲元蒙朝廷右丞相的脫脫,這一次可謂是什麼都考慮到了,但這一次,他恰恰忘記了兩點。

第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他那個搞政治工作的兄弟,根本就沒有一丁點的統兵天賦,讓也先他做此次討賊大軍的主帥,簡直就是在趕鴨子上。,故而從這一點上也可以說,因爲元蒙朝廷的所託非人,所以這在一開始,元蒙朝廷打的便就是一場必敗的戰爭。

畢竟“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在原本的歷史上也證明了,哪怕沒有張世華的存在,到了最後劉福通其實照樣可以擊敗也先的大軍,不過就是付出的代價大些或小些罷了。

當然這是題外話,點到爲止。咱們接下來就再說元蒙朝廷右丞相的脫脫,犯下的第二個大失誤,那就是對元蒙朝廷過於自信的他,忘記了在包圍圈的西北方佈置兵力。

是的,韓兀奴罕的北方位置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像樣的軍隊,因爲這邊幾乎所有的軍隊,都被他抽調給他的兄弟也先統帥了。所以當韓兀奴罕搏命偷襲大名路治下的東明城時,元蒙朝廷一時之間竟抽調不出一支兵馬可以去阻止。

而之後的結果,自然也就很清楚了。

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之下,東明輕而易舉的便就被韓兀奴罕率領著千餘殘兵拿下。而在拿下東明城之後,有了根基之地的韓兀奴罕便也迎來了實力暴漲期。

要知道因爲黃河氾濫、賈魯治河等諸多天災人禍的影響,黃河兩岸,求生求活的難民簡直可以用說不勝數來形容。

故而當韓兀奴罕打下東明城並在東明城中豎起招兵旗之後,短短數天時間,便就讓他在東明城召集起一支規模達到萬人的人馬。

而由此也可知,黃河兩岸求生流民之多。其他的不敢說,用“紅衣遍野,呼聲動地”這八個字來形容韓兀奴罕渡過黃河之後的景象,是一點也不摻假的。

畢竟韓兀奴罕現在都說了,他已經勢如破竹的攻打下了滑州,他在信中甚至是,再給他兩個月的時間,他便能拿下整個大名路。當然,這其中固然有著吹噓的成分在。

但別管怎麼說,韓兀奴罕現如今麾下的人馬和地盤卻是實打實的啊。

所以單從這一點上來講,劉福通絕對會答應韓兀奴罕在信中的請求。畢竟韓兀奴罕現在也就是求一個上萬戶和便宜行事的虛名罷了,用這樣一個虛名綁住這樣一個下屬,劉福通瘋了纔會不同意。

故而在一念至此之後,一直都低著頭的張世華便也不由的將頭擡了起來。

“顯然,劉福通是想要趁這個機會攻打汴梁路了。畢竟以現在的局勢來看,這個時候也的確是攻打汴梁路的最佳時間。”想到這,張世華又看了一眼同樣已經看完信王顯忠,和臉上微笑越發濃郁的劉福通之後,也不由再次沉默了下來。

因爲他知道,在這個時候已經亮出自己底牌的劉福通,也要開始他的表演了……

第一百四十六章 開戰汝陽城第四百七十九章 友諒歸降第四百六十七章 天完動盪第五十二章 催稅第七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七十九章 革命之言第二十四章 兄弟第四百八十八章 軍銜制第二百四十一章 心念舊情未重懲(兼請假條)第四十二章 出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板甲顯威第三百八十三章 過年兩三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夜襲第五十二章 催稅第六十章 大婚(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混亂 南下 軍制改革第一百四十二章 拿下息州再論功第一百五十四章 決戰總攻1第四百一十章 定邊之勇冠三軍第二百八十六章 答失八都魯第二百一十八章 激戰第三百五十章 初戰受挫第七十八章 起兵第一百四十九章 官兵潰敗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軍出動第四百三十三章 推行改革及秋獵第三百三十三章 蹴鞠 回憶第二百八十一章 絕路第二百四十五章 劍賞猛士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戰常遇春(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壽輝稱帝第三十五章 徐甘第三百七十章 南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喜得貴子第三百八十四章 沙盤 福通第三章 買糧第九十章 紅巾軍第二百三十七章 驅虎吞狼各有算第三百七十四章 面見第二章 盜匪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前第七章 訓練第四百七十八章 鏖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生死存亡第三百零三章 一計不成再生一計第四百零一章 威行天下之法第一百八十章 南陽之戰第四百二十一章 談判無懸念 故人已南來第四百五十二章 離間 傷亡第三百六十章 賞賜的變革第四百九十三章 徽州之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援軍抵達第四百四十一章 校規 添女 敗將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場風波終落幕第三百四十章 測試火炮第八章 改變第四百六十六章 陝省交易第五十五章 大張村第二百二十三章 突圍之法第四百一十九章 醉酒 南下第三十九章 冬天第五百零七章 戰太平(五)第三百一十七章 兵臨荊門州第三百九十六章 火攻之計第二十三章 父親第三百三十八章 喜得貴子第二百零一章 大勝第四百六十三章 一戰功成第一百八十三章 夜襲韃營第二百八十五章 嗜血悍將第三百四十二章 蘄春之戰第一章 上任第四百五十六章 走水營嘯第四百七十章 殿前奏對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壽輝稱帝第四百九十五章 兩虎相爭第四百零四章 奪城之戰(二)第八十七章 潁州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翻臉無情第十一章 匪來第五百章 報捷 出使第三百一十八章 重甲步兵團(爲大唐劍俠客的加更)第九十八章 攻城(二)第四百零九章 湖廣之戰(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招兵買馬與新兵營第四百九十三章 徽州之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平頂山第四十四章 局勢第三百章 水軍的差距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業決勝(五)第三百二十一章 兵抵江陵城第四百七十五章 雪中送炭?第五十一章 亂世近風波將起 張家子年以及冠第四百三十七章 雙雄演武第九十四章 信仰第十二章 大勝1第五百零七章 戰太平(五)第八十六章 謀劃第四百章 炮擊巴陵第四百三十二章 混亂 南下 軍制改革
第一百四十六章 開戰汝陽城第四百七十九章 友諒歸降第四百六十七章 天完動盪第五十二章 催稅第七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七十九章 革命之言第二十四章 兄弟第四百八十八章 軍銜制第二百四十一章 心念舊情未重懲(兼請假條)第四十二章 出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板甲顯威第三百八十三章 過年兩三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夜襲第五十二章 催稅第六十章 大婚(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混亂 南下 軍制改革第一百四十二章 拿下息州再論功第一百五十四章 決戰總攻1第四百一十章 定邊之勇冠三軍第二百八十六章 答失八都魯第二百一十八章 激戰第三百五十章 初戰受挫第七十八章 起兵第一百四十九章 官兵潰敗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軍出動第四百三十三章 推行改革及秋獵第三百三十三章 蹴鞠 回憶第二百八十一章 絕路第二百四十五章 劍賞猛士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戰常遇春(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壽輝稱帝第三十五章 徐甘第三百七十章 南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喜得貴子第三百八十四章 沙盤 福通第三章 買糧第九十章 紅巾軍第二百三十七章 驅虎吞狼各有算第三百七十四章 面見第二章 盜匪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前第七章 訓練第四百七十八章 鏖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生死存亡第三百零三章 一計不成再生一計第四百零一章 威行天下之法第一百八十章 南陽之戰第四百二十一章 談判無懸念 故人已南來第四百五十二章 離間 傷亡第三百六十章 賞賜的變革第四百九十三章 徽州之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援軍抵達第四百四十一章 校規 添女 敗將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場風波終落幕第三百四十章 測試火炮第八章 改變第四百六十六章 陝省交易第五十五章 大張村第二百二十三章 突圍之法第四百一十九章 醉酒 南下第三十九章 冬天第五百零七章 戰太平(五)第三百一十七章 兵臨荊門州第三百九十六章 火攻之計第二十三章 父親第三百三十八章 喜得貴子第二百零一章 大勝第四百六十三章 一戰功成第一百八十三章 夜襲韃營第二百八十五章 嗜血悍將第三百四十二章 蘄春之戰第一章 上任第四百五十六章 走水營嘯第四百七十章 殿前奏對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壽輝稱帝第四百九十五章 兩虎相爭第四百零四章 奪城之戰(二)第八十七章 潁州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翻臉無情第十一章 匪來第五百章 報捷 出使第三百一十八章 重甲步兵團(爲大唐劍俠客的加更)第九十八章 攻城(二)第四百零九章 湖廣之戰(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招兵買馬與新兵營第四百九十三章 徽州之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平頂山第四十四章 局勢第三百章 水軍的差距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業決勝(五)第三百二十一章 兵抵江陵城第四百七十五章 雪中送炭?第五十一章 亂世近風波將起 張家子年以及冠第四百三十七章 雙雄演武第九十四章 信仰第十二章 大勝1第五百零七章 戰太平(五)第八十六章 謀劃第四百章 炮擊巴陵第四百三十二章 混亂 南下 軍制改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布拖县| 油尖旺区| 包头市| 越西县| 济源市| 突泉县| 荆门市| 焉耆| 胶州市| 车险| 天镇县| 威海市| 罗江县| 民和| 康保县| 红原县| 股票| 宝山区| 庆云县| 辰溪县| 黄平县| 青海省| 文水县| 门源| 东乡| 贺兰县| 阿勒泰市| 祁阳县| 新乡市| 阳谷县| 扎鲁特旗| 雷山县| 普兰店市| 镶黄旗| 马龙县| 淄博市| 英超| 富顺县| 恭城| 通城县| 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