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九章 革命之言

==================感謝“星辰的雄獅、楊曉山、孩字”等書友的推薦票,你們的支持,就是作者的最大動力,謝謝。================================

見張世華他們攻來,那些僕從哪裡敢反抗,一個個只是抱頭蹲在牆角大氣也不敢出,而劉華這個師爺膽子也不大,在張世華攻進後院之後,第一時間也就投降了。

只剩馮富樂一個縣老爺,自然翻不出什麼花樣來,也就是片刻,便被巡檢司的弓手們給生擒了。

弓手們將馮富樂擒住之後,便將他帶到了前衙大堂,也就是張世華的面前。見到張世華時,弓手們本想讓馮富樂跪下,但馮富樂又怎麼肯從,見此弓手們本想用強,但卻聽到堂上的張世華開口道:“把馮先生鬆開。”

弓手們聽到這話,抱拳道了一聲“遵命”便鬆開了馮富樂。馮富樂被弓手們鬆開之後,整理了一下衣著,而後擡頭看向張世華,冷笑了一聲罵道:“倒是本官瞎了眼,沒看出你這狗賊的狼子野心?!?

堂下兵士聽到馮富樂此言,皆怒目圓睜手握兵刃喝罵道:“狗官!放肆!狗官想找死乎……”一時之間,威脅怒罵之聲不絕。但馮富樂就好像沒聽到這些聲音一般,只是帶著一種鄙夷的冷笑,擡頭看著對面的張世華。

而張世華也彷彿沒有聽到馮富樂的辱罵聲一般,從頭到尾表情一絲未變。而後只見張世華壓了壓手,平息了堂上兵士們的憤怒與喝罵,而後對馮富樂開口道:“今日,我只有一個問題想問先生您,就不知先生您能不能如實回答?!?

馮富樂聽到張世華這話,轉頭冷哼了一聲,看都不看張世華一眼,彷彿是不屑與之交談一般。而張世華對馮富樂的舉動也沒有絲毫的在意,而是朗聲對著馮富樂問道:“幾日之前,縣尉劉錢出兵鎮壓暴民,卻在半路遇匪大敗而歸,然而犯下如此大過,他卻沒有受到任何懲罰。難道先生您真的相信了劉錢的話,認爲是徐城鎮百姓聯合了劫匪,伏擊了劉錢他們嗎?”

馮富樂聽到張世華的問話,再也不能保持平靜,而是猛的轉頭看向張世華,臉上有一種說不出的表情,但仍一言未發。

而張世華也沒有在意馮富樂,而是繼續自顧自的朗聲說道:“你馮縣尹,好歹也是從天下萬千讀書人中,脫穎而出的進士,劉錢這番話是個人都不會相信,即使相信了也會仔仔細細調查一番,反倒是你這位聰明過人的馮縣尹,連查都沒查,就相信了他劉錢的鬼話。難道你就這麼信任劉錢?”

“恐怕不會吧,誰都知道你看劉錢不順眼,可這次你爲什麼這麼信任他,其中的原因又是什麼的。??!馮富樂你能爲我解釋一下嗎?”說這話時,張世華的一雙眼睛緊緊地盯著馮富樂,連說話的語氣,和稱呼也都改變了。

而馮富樂依然別過了頭,不與張世華直視,不過這一次誰都看得出,馮富樂這次是因爲心虛,而不是不屑。

見馮富樂不說話,張世華冷笑了一聲,而後開口說道:“既然先生不想解釋,那我就爲先生解釋一下吧?!T大人’自然明白劉錢說的是假話,但是,偏偏劉錢他們,又是在馮大人您的命令下,帶領官兵出的縣城。劉錢他們被一羣劫匪打的打敗,固然罪不可赦,但身爲縣中主官和命令下達者的馮大人,自然也少不了被朝廷懲罰?!?

“要知道馮大人可是寒窗苦讀十幾載,纔有了今天的地位,又怎麼可能爲了一羣你眼中的泥腿子,而放棄自己的大好前程。所以爲了自己的前程考慮,就只能讓那羣泥腿子去死了。‘馮大人’您覺得我這個解釋對嗎?”

堂下的馮富樂,聽到張世華這樣的一番話,滿臉通紅身體更是有些不住的顫抖,不知道是因爲憤怒還是因爲其他。而後只見馮富樂,用顫抖的手指著張世華,怒聲吼道;“狗賊,閉嘴!本官此乃爲大局計!”

“放你niang的狗屁!”張世華聽到馮富樂的解釋,一腳踹翻了面前的桌子,滿臉憤怒的對馮富樂喝罵道?!盃懘缶钟嫞闼鹡iang的想過徐城鎮的百姓們嗎!爲大局計,你他niang的就能親手送徐城鎮數千無辜百姓去死!”

堂下的馮富樂,被張世華一番喝罵,再也沒有了那股身爲“朝廷命官”的高傲,只見他滿臉通紅手顫頭的指著張世華,卻再也說不去一個字。

而後,只見他終於指著張世華罵道:“你這造反的狗賊,要殺便殺,又何必以言語侮辱本官。”

“造反,賊!”只見張世華冷哼一聲,然後對著馮富樂喝罵道:“元蒙皇帝,狄夷之君,禽獸之父。率獸食人,竊我中華社稷;倒行逆施,害我華夏之民。不守天道,橫徵暴斂,天下之民苦其苛政久已。今吾等起義軍、除狄君、逐禽獸,行湯武革命之事。此乃‘上順天意,下和民心’之舉。爾!認賊作父、以獸爲君、助紂爲虐、殘害生民,此等種種。汝!方乃國之大賊也!”

馮富樂聽到張世華這樣一番話,臉上漲紅更甚,手指著張世華,卻說不說一個字,而後更是捂著胸口,噴出了一口鮮血。

堂下的衆弓手見此,看向張世華的眼神,滿滿的盡是崇拜。而且在聽完張世華和馮富樂這樣的一番對話後,也極大的加深了弓手們,對於日後起兵的信心很認同感。說實話,雖然弓手們都義無反顧的跟著張世華造反了,但造反畢竟是造反,這種感覺就和讓弓手們做強盜一樣,他們總會下意識的感覺自己的身份不合法。

但現在不一樣了,他們現在代表的是上天和百姓的意志,是革暴君之命,是真正的義軍,是無比正確,無比合法的。而既然如此,這羣弓手們也纔會堅信,最終的勝利一定會屬於自己,這便是精神上的力量。

而張世華堂上的張世華,自然也能感受的到弓手們的變化。而這種變化的出現,也讓張世華很高興,畢竟革命這種事,光有物質的支撐那是遠遠不夠的。而現在弓手們終於開始有了精神上的認同,這一點出現,對於張世華來講,比這座縣城都更加的重要。

至於堂下站著的馮富樂,張世華現在連看都懶得再看一眼,而是徑直對下面朗聲道:“來人!”

“在”那兩名生擒住馮富樂的弓手列陣而出,朗聲回答道。

“將此賊,拖下斬首,以儆效尤?!薄白衩蹦莾擅麧h子回答道。而後便將堂下站著的馮富樂拖了下去。

而馮富樂在被拖下去的時候,也高聲對著張世華詛咒道:“狗賊,你擅殺朝廷命官,待王師一到,你必不得好死!不得好死……”

片刻後,罵聲戛然而止,卻是馮富樂已然伏誅。

而馮富樂死後,張世華又命堂下的弓手們,將堂外被嚇癱的師爺劉華帶了上來。因爲劉華在大堂外目睹了馮富樂被殺,所以當弓手們將劉華帶上來時,爲了保命,劉華簡直是磕頭如搗蒜。

見此,堂上的衆弓手臉上,皆是毫不掩飾的露出了鄙夷之色。但張世華卻沒有在意這些,畢竟螻蟻尚且偷生,一個人貪生怕死那不是很正常的嗎。再說劉華現在還是有些用的。

張世華看著劉華,對他朗聲問道:“劉先生,我可以給你一條戴罪立功的活命機會,就看先生知不知道珍惜了?!?

劉華聽到張世華這話,立馬擡起了磕腫的頭,看著張世華道:“大人只要能放過小人,小人一定爲大人當牛做馬,來報答大人的恩情?!?

張世華聽到劉華這話,臉上也不禁露出了一絲微笑,而後他看著劉華道:“劉先生想必也知道馮富樂爲保全自己前程,栽贓誣陷徐城鎮百姓的事情吧。本官希望劉先生能將馮富樂的罪行寫在告示上,然後在將馮富樂的罪行告之全縣百姓?!?

劉華聽到張世華這話,自然是忙不迭的答應了下來,而後張世華便揮手讓他退下了。當然在退下前,張世華還派了了兩名弓手,給他做“親衛”。

而劉華等人退下後,張世華也押著監縣蘇日拉昆到了縣衙。

不是所有的元蒙官員,都有馮富樂那樣的勇氣,這位元蒙監縣自然也沒有那樣的勇氣,雖然在幾十年前元蒙鐵騎曾縱橫亞歐,但常年的享受,早就使這名蒙古勇士的子孫,腐化到了骨子裡?,F在他只是個貪生怕死的官老爺罷了,又哪裡敢喝罵掌握他生命的張世華。

當張世輝將這名腰大十圍的監縣大人,押到張世華面前時,還不等張世輝有所行動,這位蒙古監縣就一把跪倒在張世華的身前,哭著喊著希望張世華可以饒他一命。

第三百五十四章 深夜 撤兵第二百零三章 求援之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巴陵城第三百七十章 南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心思變化第三百九十章 舟船 戰術第二百九十三章 列陣而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板甲初戰顯威第二百六十二章 廝殺激戰2第三百零六章 兵行險計第二百八十三章 奸佞昏庸第二百六十三章 局勢危急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請呂思誠第七十八章 起兵第二十一章 徐城鎮第二章 盜匪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戰不休第二百零一章 大勝第三百九十六章 火攻之計第二百八十一章 絕路第三百零一章 失敗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雨 激戰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切算計 付之東流第四百二十五章 調任判官及南下第六十章 大婚(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楚王殿接見陳友諒 衆使者震撼軍械監第四百九十二章 血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炮初顯威第七十四章 戰事起第八十七章 潁州城第三百六十章 賞賜的變革第五十章 平靜後的風波第二百六十六章 資助第六十三章 新婚燕爾好時光第四百四十章 大楚武院 赳赳武夫第三十三章 郭薇兒第四百一十四章 訊息傳來 兵不血刃第三百零六章 兵行險計第三百四十三章 蘄春之戰(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請呂思誠第三百四十一章 奇思妙想驚爲神第二百四十三章 劍指汝州第二百九十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二百零七章 突圍之計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炮第四百五十六章 走水營嘯第三百七十一章 天完來使第六十一章 大婚(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危局第五百零七章 戰太平(五)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雨 行軍第四百零二章 忠孝第三百二十三章 朱元璋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動盪 重病第六十八章 出兵(一)第四百八十章 大勢所趨第三百四十七章 元末張士誠第二百九十三章 列陣而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搬家 招工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戰不休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好消息第五十五章 大張村第六十九章 出兵(二)第六十五章 籌謀與動盪第四百八十七章 江浙使者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假成真第四百八十章 大勢所趨第四百零九章 湖廣之戰(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捉對廝殺以鬥勇仆街作者的一些小感言(必看)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見劉福通第一百五十二章 夜襲第三百九十九章 巴陵城第四章 收心第二百七十一章 生死存亡第四十四章 局勢第四百九十五章 兩虎相爭第三百零九章 ‘襄陽’掌中物也第四百四十三章 稅制 賞賜第一百四十二章 拿下息州再論功第三百一十九章 輕而易舉下長林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間行軍險渡河第三百三十三章 蹴鞠 回憶第一百七十六章 板甲顯威第五百零一章 兩張聯合第二百九十三章 列陣而戰第二百九十二章 激戰再起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第六十八章 出兵(一)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假成真第四百八十三章 北伐無望第七章 訓練第四百三十一章 武陵閱兵第一百二十五章 軍歌出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雨 行軍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面楚歌 兵臨城下第二百七十章 營嘯第七十一章 毒計
第三百五十四章 深夜 撤兵第二百零三章 求援之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巴陵城第三百七十章 南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心思變化第三百九十章 舟船 戰術第二百九十三章 列陣而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板甲初戰顯威第二百六十二章 廝殺激戰2第三百零六章 兵行險計第二百八十三章 奸佞昏庸第二百六十三章 局勢危急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請呂思誠第七十八章 起兵第二十一章 徐城鎮第二章 盜匪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戰不休第二百零一章 大勝第三百九十六章 火攻之計第二百八十一章 絕路第三百零一章 失敗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雨 激戰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切算計 付之東流第四百二十五章 調任判官及南下第六十章 大婚(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楚王殿接見陳友諒 衆使者震撼軍械監第四百九十二章 血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炮初顯威第七十四章 戰事起第八十七章 潁州城第三百六十章 賞賜的變革第五十章 平靜後的風波第二百六十六章 資助第六十三章 新婚燕爾好時光第四百四十章 大楚武院 赳赳武夫第三十三章 郭薇兒第四百一十四章 訊息傳來 兵不血刃第三百零六章 兵行險計第三百四十三章 蘄春之戰(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請呂思誠第三百四十一章 奇思妙想驚爲神第二百四十三章 劍指汝州第二百九十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二百零七章 突圍之計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炮第四百五十六章 走水營嘯第三百七十一章 天完來使第六十一章 大婚(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危局第五百零七章 戰太平(五)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雨 行軍第四百零二章 忠孝第三百二十三章 朱元璋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動盪 重病第六十八章 出兵(一)第四百八十章 大勢所趨第三百四十七章 元末張士誠第二百九十三章 列陣而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搬家 招工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戰不休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好消息第五十五章 大張村第六十九章 出兵(二)第六十五章 籌謀與動盪第四百八十七章 江浙使者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假成真第四百八十章 大勢所趨第四百零九章 湖廣之戰(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捉對廝殺以鬥勇仆街作者的一些小感言(必看)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見劉福通第一百五十二章 夜襲第三百九十九章 巴陵城第四章 收心第二百七十一章 生死存亡第四十四章 局勢第四百九十五章 兩虎相爭第三百零九章 ‘襄陽’掌中物也第四百四十三章 稅制 賞賜第一百四十二章 拿下息州再論功第三百一十九章 輕而易舉下長林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間行軍險渡河第三百三十三章 蹴鞠 回憶第一百七十六章 板甲顯威第五百零一章 兩張聯合第二百九十三章 列陣而戰第二百九十二章 激戰再起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第六十八章 出兵(一)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假成真第四百八十三章 北伐無望第七章 訓練第四百三十一章 武陵閱兵第一百二十五章 軍歌出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雨 行軍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面楚歌 兵臨城下第二百七十章 營嘯第七十一章 毒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山市| 浪卡子县| 太和县| 招远市| 响水县| 从江县| 丹寨县| 沽源县| 馆陶县| 大渡口区| 英山县| 隆安县| 武穴市| 柯坪县| 六安市| 江津市| 漳州市| 广安市| 浪卡子县| 广丰县| 蒲城县| 诸城市| 栾川县| 上杭县| 格尔木市| 湟源县| 东山县| 合肥市| 枣强县| 泊头市| 喀喇沁旗| 房产| 揭阳市| 榆社县| 广州市| 莎车县| 胶南市| 吉木乃县| 大方县| 乌兰县| 兴安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