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章 紅巾軍

屋中很安靜,安靜的有些讓徐明感到壓抑,然而這種壓抑的時間也並不長,也就是片刻,劉福通便對著徐明開口道:“徐堂主,這些天在太和縣真是辛苦你了,你爲我聖教立下的功勞本帥也都記著呢。有功不能不賞,所以本帥決定冊封徐堂主爲太和副千戶,也就是張世華的副手,徐堂主覺得可好。”

雖然是一句帶著商量的話,但是從劉福通的語氣和口吻上來看,徐明顯然沒有什麼商量的餘地。於是徐明立即便從座位上起身,恭謹的對劉福通彎腰行禮,回道:“末將謝元帥,末將必不負元帥‘厚望’。”

聽到這樣的話,劉福通臉上也露出了一抹微笑,而後他扶起徐明說道:“和徐將軍這樣的聰明人說話就是省力。好了,這天色也不早了,徐將軍也回家陪陪家人去吧,畢竟也兩三個月不見了。”

徐明聽到這話,眼神中露出一抹苦澀,但臉上的表情卻是絲毫未變,依然是面色恭謹的向劉福通行了個禮,然後才躬身離開了這裡。

這場對話,張世華自然不會知道,或許就連他自己都想不到,他已經被劉福通內定爲千戶大人了。

……

翌日一早,張世華帶著七八名親衛,在一名紅巾官吏的帶領下,向著潁州官衙也就是現在的紅巾元帥府趕去。今天張世華和手下親衛的打扮都皆與往日不同,雖說裝束還是那個裝束,但是他們卻都在額頭上幫了一條紅巾。

這個裝束,倒不是劉福通要求的,而是張世華主動這樣做的。在張世華想來:“既然自己已經投誠,就自然要拿出些誠意來,再說就是在頭上綁條紅布罷了,又不是剃個滿清大辮子,張世華內心倒也並不牴觸。”

而好巧不巧的是,張世華在去官衙的路上,也正好遇到了也要去官衙的徐明。

徐明再見到張世華後,對於張世華頭綁紅巾的打扮也是一愣,而後便就滿臉堆笑,主動的向張世華抱拳打了一個招呼。見此張世華自然也微笑抱拳回禮,而後兩人在一起寒暄了兩句,便一同向官衙走去。

不過兩人雖在一起結伴而行,卻有皆沉默不語,好像各有心事,然而卻又不知道他們在想些什麼。

而等到張世華一行人到了官衙,便在那名官吏的帶領下,走進了官衙大門進了院子。

而在張世華到官衙的同時,前衙大堂了也進來了一名兵卒,那兵卒一進門,便單膝下跪,對著高坐於主坐上的劉福通抱拳稟報道:“啓稟元帥,太和張堂主、徐堂主已到。”

堂上的衆多紅巾將官聽到這話,也是面色各異,然而這些人便不約而同的擡頭看向了劉福通。而劉福通這時,則是面帶微笑的對堂上諸將官道:“來,和本帥見一見咱們這位張堂主。”

說完,劉福通便從座位上起身,向著堂外走去。而堂上的衆將官見此,也不約而同的起身,簇擁在了劉福通的身後,跟這劉福通一起,走向堂外。

而再說張世華,當張世華在那名官吏的帶領下,剛剛和徐明進了院子,張世華便看到一名身著錦衣、額綁紅巾、面像不怒而自威的國字臉大漢,在衆多將官的簇擁下出了前堂,並面帶微笑的向他望了過來。

張世華見到這名年紀三十餘歲的中年男人也是一愣,但隨即他就反應過來,此人想必就是哪位挑動亂世風雲、間接滅亡元蒙的紅巾主帥劉福通了吧。

而後,張世華便和徐明一起,微低著頭,恭謹的走到劉福通的身前,然後便異口同聲的對劉福通彎腰抱拳行禮道:“末將,拜見劉元帥。”

劉福通安然的受了張世華和徐明這一拜後,才微笑著將張世華和徐明扶起,並對他們說道:“兩位堂主快快請起。”等張世華他們起來後,劉福通才親切的拉著張世華的手道:“早就聽說伯昌小兄弟知兵善戰英勇不凡,今日一見,果真是英雄出少年。”

這話倒是和盛文鬱說的差不多,而張世華也是恭謹的對劉福通行了個禮,說道:“元帥言重了,元帥起義兵、除暴虐、還天下百姓以太平,纔是真正的大丈夫、大英雄;諸將軍大人,爲聖教大業更是拋顱灑血,皆是勞苦功高之偉丈夫,唯有末將,自投誠以來寸功未立,實在不敢當大人如此盛讚。”

劉福通身後的諸將官,聽到張世華誇讚他們的話後,看向張世華臉上也不禁漏出一些笑意,更是在心裡暗暗想到:“這小子很會做人嘛,不錯,有些自知之明。”

而劉福通則依然是面帶微笑的對張世華道:“哎,伯昌休要自謙,伯昌年剛滿二十,便爲縣中百姓除去了三股害民劫匪,年不過及冠,便成爲了一縣之實權,這英雄二字伯昌當得起。”

而後還不等張世華回話,劉福通便又對著張世華道:“來來來,伯昌我且爲你,介紹一下我紅巾諸位兄弟。”

說著便親切的拉起了張世華的手,對張世華介紹起了身後的衆多紅巾將官。第一個介紹的自然就是杜遵道,而對於這一個紅巾軍中鼎鼎大名的二把手,張世華也是第一次見。

杜遵道和和盛文鬱年紀相仿,也皆是一副文士打扮,不過此人在氣質方面卻和盛文鬱差別極大。這樣說吧,張世華第一眼看到盛文鬱時,就自然而然的覺得盛文鬱就是一個儒生文士,而第一眼看到杜遵道時,張世華則覺得杜遵道就像一個官僚。雖然他留著長鬚且長相儒雅,但張世華還是覺得他想更像官僚而非文人。

而當張世華在劉福通的介紹下,向他彎腰行禮時,杜遵道也對張世華報以微笑的還了一禮,並笑著對張世華稱讚道:“伯昌英武不凡,日後成就必不可限量啊。”

而張世華對於這樣充滿善意的行爲,自然又抱拳回讚了一番,而聽完張世華的回贊,杜遵道還未說什麼呢,劉福通就笑著說道:“好了,好了,大家都是兄弟了,就不用這樣肉麻的誇來誇去了。”

說完便拉著張世華繼續往下介紹了起來,不過令張世華有些意外的是,第二個人並不是盛文鬱,而是劉福通麾下大將羅文素。“不過再想想盛文鬱那純書生的文青脾氣,有這個地位倒也並不奇怪。”

再說羅文素,如果說單看羅文素的長相,羅文素倒也挺符合紅巾軍第一大將這個稱號的,羅文素身量和張世華差不多,身材更是健壯魁梧,下巴上蓄這短鬚,說話嗓門極大。

當張世華向他見禮時,他則親切的拍了拍張世華的肩膀,並大著嗓門對張世華道:“看張兄弟這身量就知道,張兄弟絕對是員勇將,從今天開始咱們也就是一家兄弟了,張兄弟要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可別忘了知會一下我老羅。”

張世華聽到這話,也是抱拳笑著說道:“既如此,末將便先謝過大人了。”

而羅文素聽到張世華這話,也道了一聲“好”,而後便極爲豪爽的朗聲大笑了起來。

張世華和羅文素見完禮後,第三個被劉福通介紹的自然也就是盛文鬱了。而介紹道盛文鬱時,劉福通也笑著道:“盛先生就不需要我再爲你介紹了吧?”

張世華聽到這話,自然也當即向盛文鬱行了一禮,並面帶微笑的說道:“末將見過盛大人。”

而盛文鬱自然也面帶微笑的回了一禮,並說了一些客套話。

第四百四十八章 北伐 教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人才第二百九十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八十八章 意外風波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進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勝第二百五十九章 戰前議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再次啓程第二百一十一章 小將米傑第七十一章 毒計第三百五十八章 德安撤兵第四百三十八章 千金易將第二十二章 南去剿匪第一百五十四章 決戰總攻1第四百一十九章 醉酒 南下第一百六十章 羅文素奸計害人 張世華取捨有道第五百一十六 末路(大結局)第一百九十二章 援軍抵達第一百三十九章 戰結援軍見 進退兩難間第一百八十五章 人才第一百八十五章 人才第二百三十六章 布王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教子 來使第三百九十章 舟船 戰術第三百一十三章 招兵買馬與新兵營第二百四十四章 捉對廝殺以鬥勇第四百一十六章 刑場之上 賢士折服第一百四十五章 夢得神臂弩第四百四十三章 稅制 賞賜第五百零七章 戰太平(五)第二十四章 兄弟第三百零六章 兵行險計第二百四十四章 捉對廝殺以鬥勇第二百七十七章 衆人心思第四十二章 出事第三百九十一章 出兵第二百零二章 絕處求生第二百一十四章 再次發兵入西平第三百三十九章 滿月宴及火炮改造第三百八十九章 分析 局勢第三章 買糧第一百零七章 勇士死第三十五章 徐甘第四十四章 局勢第五百零四章 戰太平(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搬家 招工第三百九十二章 交戰第四十章 過年(二合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詐敗之計第七十九章 革命之言第七十四章 戰事起第七十五章 勢如破竹元代汝寧府的資料以及《唐律》中十七禁五十四斬的內容第一百一十一章 處理(新書上架,求月票)第三百三十七章 分娩第四百八十六章 移駕 封賞第五十五章 大張村第一百五十八章 汝陽城破第八十九章 處世第三百七十五章 醉酒誤事第二百二十五章 追亡逐北第三百零九章 ‘襄陽’掌中物也第四百零六章 忠義民賊第二百二十五章 追亡逐北第二百五十五章 飛虎軍第二百三十章 幸運的韓兀奴罕第八十四章 招撫第一百八十章 南陽之戰古代各類攻城武器第三百五十五章 巧合的黃雀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下第五百零一章 兩張聯合第五十八章 兵敗第四十三章 庇護第三百七十章 南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黔地歸順第九十五章 沈丘城仆街作者的一些小感言(必看)第四百八十七章 江浙使者第三百三十一章 沿河追擊第三百四十三章 蘄春之戰(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戰局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士誠歸降第五十五章 大張村第三百七十四章 面見第三百二十一章 兵抵江陵城第三十七章 蹴鞠熱第一百七十六章 板甲顯威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面楚歌 兵臨城下第四十六章 名望第三百五十七章 黑衣潰敗第二十六章 鄧虎第一百一十八章 伏擊之計第四百二十九章 血腥攻防戰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炮第四百三十二章 混亂 南下 軍制改革第二百七十八章 回攻鄧州第二百八十二章 犧牲第三百一十四章 脫脫討徐州第一百五十六章 決戰總攻3
第四百四十八章 北伐 教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人才第二百九十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八十八章 意外風波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進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勝第二百五十九章 戰前議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再次啓程第二百一十一章 小將米傑第七十一章 毒計第三百五十八章 德安撤兵第四百三十八章 千金易將第二十二章 南去剿匪第一百五十四章 決戰總攻1第四百一十九章 醉酒 南下第一百六十章 羅文素奸計害人 張世華取捨有道第五百一十六 末路(大結局)第一百九十二章 援軍抵達第一百三十九章 戰結援軍見 進退兩難間第一百八十五章 人才第一百八十五章 人才第二百三十六章 布王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教子 來使第三百九十章 舟船 戰術第三百一十三章 招兵買馬與新兵營第二百四十四章 捉對廝殺以鬥勇第四百一十六章 刑場之上 賢士折服第一百四十五章 夢得神臂弩第四百四十三章 稅制 賞賜第五百零七章 戰太平(五)第二十四章 兄弟第三百零六章 兵行險計第二百四十四章 捉對廝殺以鬥勇第二百七十七章 衆人心思第四十二章 出事第三百九十一章 出兵第二百零二章 絕處求生第二百一十四章 再次發兵入西平第三百三十九章 滿月宴及火炮改造第三百八十九章 分析 局勢第三章 買糧第一百零七章 勇士死第三十五章 徐甘第四十四章 局勢第五百零四章 戰太平(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搬家 招工第三百九十二章 交戰第四十章 過年(二合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詐敗之計第七十九章 革命之言第七十四章 戰事起第七十五章 勢如破竹元代汝寧府的資料以及《唐律》中十七禁五十四斬的內容第一百一十一章 處理(新書上架,求月票)第三百三十七章 分娩第四百八十六章 移駕 封賞第五十五章 大張村第一百五十八章 汝陽城破第八十九章 處世第三百七十五章 醉酒誤事第二百二十五章 追亡逐北第三百零九章 ‘襄陽’掌中物也第四百零六章 忠義民賊第二百二十五章 追亡逐北第二百五十五章 飛虎軍第二百三十章 幸運的韓兀奴罕第八十四章 招撫第一百八十章 南陽之戰古代各類攻城武器第三百五十五章 巧合的黃雀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下第五百零一章 兩張聯合第五十八章 兵敗第四十三章 庇護第三百七十章 南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黔地歸順第九十五章 沈丘城仆街作者的一些小感言(必看)第四百八十七章 江浙使者第三百三十一章 沿河追擊第三百四十三章 蘄春之戰(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戰局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士誠歸降第五十五章 大張村第三百七十四章 面見第三百二十一章 兵抵江陵城第三十七章 蹴鞠熱第一百七十六章 板甲顯威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面楚歌 兵臨城下第四十六章 名望第三百五十七章 黑衣潰敗第二十六章 鄧虎第一百一十八章 伏擊之計第四百二十九章 血腥攻防戰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炮第四百三十二章 混亂 南下 軍制改革第二百七十八章 回攻鄧州第二百八十二章 犧牲第三百一十四章 脫脫討徐州第一百五十六章 決戰總攻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尔市| 许昌县| 治多县| 晋江市| 微山县| 定日县| 金堂县| 漳浦县| 嵊泗县| 翼城县| 清流县| 逊克县| 广元市| 灵石县| 抚州市| 观塘区| 沅陵县| 囊谦县| 开化县| 临泉县| 漠河县| 石城县| 平谷区| 南陵县| 巨野县| 象山县| 海林市| 佳木斯市| 潞西市| 绥江县| 清苑县| 马龙县| 灵石县| 修文县| 图们市| 信宜市| 绍兴市| 贡山| 甘肃省| 六盘水市| 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