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三十九章 戰結援軍見 進退兩難間

而張世華見此,臉上也不禁露出了一抹微笑,只見他先是擺了擺手,壓下了士卒的呼聲。然而便就對著石十三點了點頭,而石十三見此,也大步走到了臺前,拿出了一本冊子,開始宣讀起了立功受賞的士卒的名字。

因爲立功受賞的人太多,所以石十三也就是念了一百個功勞最大的士卒的名字,並由張世華和王顯忠當衆爲那一百人頒賞,至於餘下的其他士卒,張世華則直接將這些銀錢交給了他們的百戶,有他們的百戶官負責接下來的論功行賞。

畢竟這都是當著所有士卒的面進行的,絕不可能會有那個傢伙敢把手伸向這些賞銀,因爲這無疑是找死的行爲。

不得不說,對於這些底層的普通士卒來講,你說的再多,也不如實實在在的好處更令他們信服。所以當這些士卒大部分都從這件事上分到好處領到賞銀之後,他們便也沒有人再會拿張世華連斬五十四名士卒的事情,來說張世華薄情寡義了。

反而在這件事情之後,這些士卒們都普遍的認爲,張世華是一個“有過必罰、有功必賞。”的一個值得他們這羣士卒信任的將軍。

所以在今天這兩件事情發生之後,張世華不僅僅得到了真陽百姓的民心,而且還大大的提高了自己在軍中和士卒心中的威望,可謂是一舉兩得。

……

第二天,在真陽城外紅巾軍的中軍大營之中,張世華正和王顯忠商議著他們接下的行動。

“將軍,咱們現在已然打下了真陽xian城,完成了元帥的任務,接下來又該怎麼辦呢?”大帳之中,王顯忠如此對張世華說道。

而張世華聽到王顯忠這話,心中也不由一笑。“可以說,自從自己打下了真陽城,並在軍中進一步樹立了威望之後,就連王顯忠對他的稱呼也有張兄弟便爲了將軍,每次跟他跟自己說話更是口稱末將。哎,不得不說實力和手段纔是讓人尊重的根本啊!”看著態度大變的王顯忠,張世華的心中也不由的如此想到。

然而心中雖然是這樣想,但是張世華的嘴上依然說道:“我昨日便已然派人去向元帥報捷,相信過不了多久元帥就會做出新的安排,所以這幾日我們只需要按兵不動,靜靜等待便可以了。”

而王顯忠聽到張世華這話,也是點了點頭,畢竟連他們這邊都能如此輕鬆的連下兩城,劉福通那邊自然也不會有任何問題,所以與其現在就與劉福通匯合倒不如先按兵不動經營好此處,畢竟真陽城這樣的門戶之地,可是重要的很的。

而見王顯忠沒意見,張世華臉上也不由的露出了笑意,然而就當他準備著和王顯忠商議真陽城的事務之時,一名斥候營的斥候卻突然找上了門,並說有重要事務要稟報。

對於斥候,張世華歷來都極其重視,畢竟在行軍打仗的過程中,斥候就相當於一個人的耳目,沒有了斥候軍隊就會變成聾子、瞎子,而變成聾子、瞎子之後的下場,看看那些被紅巾軍擊敗的官兵就知道。

所以當那名斥候在外通報,並說又要事之時,張世華立即便讓那名斥候進了大帳。

再說帳外,在得到張將軍的準許之後,擔任紅巾軍斥候的太和老卒蔣大,立馬便氣喘吁吁的進了大帳。

而進帳之後,蔣大第一時間便看到了安坐在大帳中的張將軍和王將軍,所以他也立即單膝跪地,低頭抱拳對著張世華說道:“啓……啓稟大人,末將……末將又緊急軍事要向大人稟報。”

而張世華聽到蔣大這話,卻先是面帶微笑的讓蔣大免禮,等蔣大從地上站起來之後,張世華又面帶微笑的對他說道:“來,累了吧。先喝口茶,慢慢說,不要急。”說著張世華還將自己的茶杯遞向了蔣大。

蔣大見此,頓時覺得有些受寵若驚,然而在受寵若驚的同時蔣大心中也不由的生出一種感動,畢竟像張世華這樣視兵卒如手足的將軍,實在是太少了。

所以當張世華將手中的茶杯遞向他是,他先是一臉感激的接過了茶杯,將杯中的茶一飲而盡之後,纔對著張世華說道:“啓稟將軍,小人今日在我軍南部四十里之外,發現了一支官兵大軍,好像就是真陽城韃子所說的援軍。”

“韃子援軍?這不可能吧,據我所知,這個所謂的援軍根本就是王世峰這個賊將編造出來的,不是真的。”聽到蔣大這話,王顯忠頓時這般說道。

不過聽到這話的張世華卻依然是一臉平靜,只見他並沒有理會王顯忠,而是繼續用著平和的語氣對著蔣大問道:“此事可屬實?”

“大人此事千真萬確,韃子大軍乃是小人親眼看見的,絕不敢說假話。”

張世華聽到蔣大這樣說,微微皺了一下眉,然後便繼續對著蔣大問道:“你可清楚,敵軍大致有多少人?”

“大致五千人左右。”蔣大語氣中帶著一種肯定的語氣回答道。

“五千人!”聽到這話,王顯忠忍不住一聲驚呼。

不過此時的張世華卻依然是一臉平靜,只見他用著平和的語氣對蔣大又問道:“敵軍此時是否處在行軍途中,行軍速度快不快?”

蔣大聽到這話,搖了搖頭卻說道:“回稟將軍,敵軍並未行軍,而是在四十里之外紮下了營,看著好像暫時沒有的行軍的打算。”

“沒有了行軍的打算。”張世華聽到這話,臉上也不由的浮現了一股淡淡的微笑。

“這羣官兵顯然是害怕了。”張世華心中不禁這般想到,但心中雖然這樣想,張世華嘴上卻依然是平和的對著蔣大說道:“辛苦你了,此事我已然知曉,你先下去休息吧。”

蔣大聽到這話,再看張世華那無比平靜的面龐,頓時沒由來生出一種信心。“將軍面色平靜,定然是有了破敵之法。”蔣大心中不禁這樣想到,然後便見他又向著張世華行了一禮,就緩身退出了大帳。

而見到蔣大退下的張世華,則依然是面色平靜的對著有些慌亂的王顯忠說道:“王將軍,把軍中諸將都召集來吧,看來咱們這回是又有仗要打了。”

見張世華這般平靜,王顯忠心中對於張世華也不由的更加信服,只見他在聽到張世華這話時,忙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對著張世華抱拳行禮道:“末將遵命。”

而張世華見此,嘴角也微不可察的向上浮了浮。

……

兩刻鐘之後,張世華的中軍大營之中,軍中副千戶以上的將官已然齊聚於此,此時他們也都已然知曉了韃子派出大批援軍的事情,所以此時他們各自的心情也不禁是各不相同。

而張世華此時依然是不著喜怒的坐在主坐上,看著帳中的主將,朗聲問道:“現如今,韃子援軍已然逼近我軍,不知汝等可有何破敵良策?”

帳中諸將聽到張世華這話,卻是王顯忠首先站出來說道:“回稟大將軍,末將以爲,此時我軍新勝,士氣正盛,應當乘勝追擊,一舉擊潰來犯之敵。”

說實話,一開始的時候,王顯忠在聽到敵人的兵力時,的確也有些驚慌,可是等他冷靜下來之後,轉念一想便發現,其實這五千人也沒什麼了不得的。畢竟息、光、信陽三州的正規軍加起來,估計也頂多就是三千人。

而且這三千人現在已然被自己這邊打敗了,所以這所謂的五千援軍八成就是被各地官府強行徵召的老百姓,這些人能有什麼戰鬥力,又怎麼可能會是自己這邊的對手。

所以這樣一想之後,王顯忠自然也就明白要該怎麼做了,畢竟能和劉福通一起組織起義的他,可從來不是什麼膽小的人。

而當王顯忠說出這樣一番話之後,張世華也是面帶微笑的說道:“王將軍好氣魄,汝等還有其他意見嗎?”

帳中諸將聽到張世華這話,哪裡還不明白張世華的意思,於是紛紛起身抱拳說道:“末將等亦贊同王將軍之法。”

“好!傳令下去,現在便讓士卒埋鍋造飯,製備乾糧,讓他們養足精神。酉時一到,爾等便隨我趁夜行軍,直襲韃虜。”張世華也站起身對著衆將豪氣雲乾的說道。

“末將遵命!”衆將皆拜呼、

而與此同時,就在張世華他們定計夜襲的時候,在四十里之外五千官兵的中軍大營之中,身爲五千官兵統帥的息州州尹楊文卿,卻是陷入了進退不得的兩難之中。

原本他率領著這些被強行徵召來的五千兵卒,是想要打算去支援王世峰的汝陽府城的。但令他沒想到的是,王世峰率領著足足三千人官兵精銳,竟然被紅巾軍只用了區區四天時間便打的大敗。兵敗丟了門戶之地的真陽城不說,三千官兵趁夜囫圇個逃出來的人,竟然還不到三百人。

而且更加令人難以想象的是,除了白希這個副萬戶之外,餘下副千戶以上的將官,竟然一個也沒跑出來,都死在了真陽城。

面對這樣一個不利的局面,楊文卿這樣一個根本就不懂行軍打仗的文官,又怎麼可能有勇氣繼續向前進軍。甚至不要說進軍了,如果不是害怕落一個不戰而逃的罪名,楊文卿估計第一時間便會帶人撤回息州城,畢竟這紅巾軍現在的聲威實在是太盛了。

不過就在他焦頭爛額的時候,他們一名親衛卻突然進了大帳,並對著他稟報道:“大人,白將軍現在正在帳外求見。”

“白希,這個敗軍之將來這幹嘛。給他說,就說本官現在正忙,沒工夫見他……等等,罷了,讓他進來吧。”楊文卿用著不屑和不滿的語氣對著那親衛如此說道。而那士卒聽到這話,也立即應命退了出去。

至於楊文卿有著這樣的態度,倒也並不奇怪,畢竟對楊文卿來講,如果不是王世峰和白希這兩個廢物損兵折將,自己也不會落得這樣的兩難境地。

所以當楊文卿看到白希進帳之後,先是不屑的冷哼了一聲,然後纔對著白希說道:“白將軍,不好好在你的營帳中待著,跑到本官這想做什麼?”

這話說的很不客氣,但是白希倒也知道自己現在是個什麼身份,所以咬了咬牙,便也沒有理會楊文卿這般挑釁,而是低頭抱拳,對著楊文卿說道:“楊大人,我軍新敗,士氣低迷,實在是難以與賊軍爭鋒。所以,出於萬全考慮,末將以爲大人最好帶兵撤回息州城,以待各州府援軍抵達,在做考慮。”

楊文卿聽到這話,心中之火當場就大了。“這他娘就是廢話,你以爲本官不知道手下的兵卒不是紅巾賊的對手嗎。還他娘撤兵,這兵要是能撤,本官早就撤了,還用你說。”

“孃的,現在朝廷因爲紅巾賊的事情正處在氣頭上,就連身爲封疆大吏的二品大員徐榮臣徐左丞,都因爲戰敗被朝廷處死,我這樣一個區區的六品小官,要是敢在這個關頭,不戰而逃,不等著要被朝廷砍腦袋嘛。別他娘以爲這丞相開了科舉,就以爲他是心向咱漢人,狗屁。”

所以當楊文卿聽到白希這話之後,便就冷冷的盯著他,用著毫不客氣的語氣對著白希說道:“本官不是白將軍,做不出不戰而逃的事,所以白將軍還是退下吧。”

“還有,白將軍也不要忘了,你現在是戴罪之臣,日後別管有事沒事最好都不要亂跑。”說完這話之後,楊文卿便看也不看白希一眼,徑直讓親衛將其打發了出去。

而白希聽到這話,卻也沒有發怒,而是緊咬著牙關,滿臉猙獰的緩步退出了大帳。

不過在離開大帳之後,白希的腦中卻突然浮現了一句話“良禽擇木而息,良臣擇主而事。”想到這話,白希面色一寒,低聲說道:“既如此,也不要怪我白某人無情了,畢竟我也有個兒子啊!”

求推薦,求推薦,求推薦!!!

第一百零三章 夜襲1第一百六十七章 忠奸第四百四十章 大楚武院 赳赳武夫第五百一十六 末路(大結局)第三百六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四百四十二章 察罕善戰周鐵憂 大王定計有理由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兵與賊匪(新書上架,求月票)第八十章 掌控第二百八十六章 答失八都魯第二百三十章 幸運的韓兀奴罕第三百五十章 初戰受挫第四百六十三章 一戰功成第三百八十七章 反擊 抓週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下風雲第九十五章 沈丘城第二百七十九章 八方雲動第四十八章 低調的生活第三百七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第四百九十一章 池州第三百四十三章 蘄春之戰(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戰常遇春第四百一十章 定邊之勇冠三軍第一百三十五章 神臂弩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間行軍險渡河第三百三十章 匠師失蹤第四百八十九章 召兵第四百八十五章 黔地歸順第三百五十九章 處罰第四百一十六章 刑場之上 賢士折服第二百三十一章 必敗之計第八十七章 潁州城第二百零八章 咬兒之死第三百一十章 襄陽再度易主第四百五十三章 克敵之計第三百二十章 招降與俞君正元朝官職表第二百八十三章 奸佞昏庸第二百四十三章 劍指汝州第三百五十八章 德安撤兵第二百四十四章 捉對廝殺以鬥勇第四百八十七章 江浙使者第二百二十一章 用人第四百九十五章 兩虎相爭仆街作者的一些小感言(必看)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戰常遇春(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搏殺第二百一十三章 萬民臺前立誓言第三十五章 徐甘第三百四十一章 奇思妙想驚爲神第三百六十八章 詐敗第二百三十七章 驅虎吞狼各有算第四百零三章 奪城之戰(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高價 狩獵第二百五十四章 黑甲騎士第二百零六章 進退之法第四百二十一章 談判無懸念 故人已南來第五百一十五章 大業決勝(六)第一百零一章 戰局第九十四章 信仰第四百二十一章 談判無懸念 故人已南來第一百四十五章 夢得神臂弩第三百四十章 測試火炮第三百七十一章 天完來使第七十七章 萬無一失的任命第三百四十七章 元末張士誠第三百四十八章 隨州方面的應對第三百四十七章 元末張士誠第三十章 惡戰第二百四十九章 太不花來攻第九十五章 沈丘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神臂弩第二百六十章 火炮之威第一百八十章 南陽之戰第五章 招兵第三百三十五章 盡收貧民之心第三百一十九章 輕而易舉下長林第三百二十七章 雜記第二百二十五章 追亡逐北第四百二十九章 血腥攻防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官無膽氣援軍現第二十五章 鄧鎮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軍出動第二百九十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九十章 紅巾軍第五百零三章 戰太平第四百九十章 宣戰第二百九十五章 最終決戰第三百零九章 ‘襄陽’掌中物也第三百四十二章 蘄春之戰第六十四章 風暴來臨第九十四章 信仰第四十二章 出事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業決勝(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決戰總攻1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雨 激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接舷血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血腥攻防戰第二百七十七章 衆人心思
第一百零三章 夜襲1第一百六十七章 忠奸第四百四十章 大楚武院 赳赳武夫第五百一十六 末路(大結局)第三百六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四百四十二章 察罕善戰周鐵憂 大王定計有理由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兵與賊匪(新書上架,求月票)第八十章 掌控第二百八十六章 答失八都魯第二百三十章 幸運的韓兀奴罕第三百五十章 初戰受挫第四百六十三章 一戰功成第三百八十七章 反擊 抓週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下風雲第九十五章 沈丘城第二百七十九章 八方雲動第四十八章 低調的生活第三百七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第四百九十一章 池州第三百四十三章 蘄春之戰(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戰常遇春第四百一十章 定邊之勇冠三軍第一百三十五章 神臂弩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間行軍險渡河第三百三十章 匠師失蹤第四百八十九章 召兵第四百八十五章 黔地歸順第三百五十九章 處罰第四百一十六章 刑場之上 賢士折服第二百三十一章 必敗之計第八十七章 潁州城第二百零八章 咬兒之死第三百一十章 襄陽再度易主第四百五十三章 克敵之計第三百二十章 招降與俞君正元朝官職表第二百八十三章 奸佞昏庸第二百四十三章 劍指汝州第三百五十八章 德安撤兵第二百四十四章 捉對廝殺以鬥勇第四百八十七章 江浙使者第二百二十一章 用人第四百九十五章 兩虎相爭仆街作者的一些小感言(必看)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戰常遇春(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搏殺第二百一十三章 萬民臺前立誓言第三十五章 徐甘第三百四十一章 奇思妙想驚爲神第三百六十八章 詐敗第二百三十七章 驅虎吞狼各有算第四百零三章 奪城之戰(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高價 狩獵第二百五十四章 黑甲騎士第二百零六章 進退之法第四百二十一章 談判無懸念 故人已南來第五百一十五章 大業決勝(六)第一百零一章 戰局第九十四章 信仰第四百二十一章 談判無懸念 故人已南來第一百四十五章 夢得神臂弩第三百四十章 測試火炮第三百七十一章 天完來使第七十七章 萬無一失的任命第三百四十七章 元末張士誠第三百四十八章 隨州方面的應對第三百四十七章 元末張士誠第三十章 惡戰第二百四十九章 太不花來攻第九十五章 沈丘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神臂弩第二百六十章 火炮之威第一百八十章 南陽之戰第五章 招兵第三百三十五章 盡收貧民之心第三百一十九章 輕而易舉下長林第三百二十七章 雜記第二百二十五章 追亡逐北第四百二十九章 血腥攻防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官無膽氣援軍現第二十五章 鄧鎮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軍出動第二百九十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九十章 紅巾軍第五百零三章 戰太平第四百九十章 宣戰第二百九十五章 最終決戰第三百零九章 ‘襄陽’掌中物也第三百四十二章 蘄春之戰第六十四章 風暴來臨第九十四章 信仰第四十二章 出事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業決勝(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決戰總攻1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雨 激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接舷血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血腥攻防戰第二百七十七章 衆人心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巴河县| 息烽县| 江安县| 饶平县| 普兰店市| 精河县| 楚雄市| 万年县| 霍城县| 河南省| 罗江县| 正镶白旗| 济南市| 荆门市| 柳州市| 沁源县| 义乌市| 崇阳县| 彭州市| 潼关县| 太仓市| 平湖市| 灵璧县| 洮南市| 图们市| 尚志市| 麻阳| 新龙县| 九寨沟县| 珠海市| 漳州市| 调兵山市| 鹿泉市| 东乌珠穆沁旗| 泰州市| 许昌县| 定远县| 镇巴县| 安乡县| 东台市| 秦安县|